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西高校学报网站建设优化策略探析

2024-01-14张琴芳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报学术期刊广西

张琴芳

(贺州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西 贺州 542899)

学报网站是学报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影响范围、提高期刊显示度、彰显办刊特色、吸引读者关注、延伸服务范畴、规范编辑部管理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多效合一的数字化平台[1]. 学术期刊网站建设是数字化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期刊深度融合发展中具有不容忽视与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 关于学术期刊网站的建设,有的通过对大量网站进行调研,分析国内网站的建设情况[3-5],有的则从网页设计、网站互动等某方面进行研究[6-7],有的从宏观的视角对中外学术期刊网站建设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提出相应对策[2]. 随着期刊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学术期刊网站的建设也应结合数字化时代要求,追踪用户需求的变化,优化网站设计[8].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从微观的视角对某一行业领域期刊网站建设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的优化策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9-10]. 笔者聚焦于广西民族地区的综合性高校学报研究,通过调研广西高校学报网站的整体建设情况并进行分析,结合已有的学术网站研究经验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广西高校学报网站的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为其他具有相似性质的期刊网站建设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广西高校学报是指广西区内普通高等学校主办的冠以“学报”名称或曾经冠以“学报”名称(其中桂林医学院主办的《华夏医学》曾用刊名为《桂林医学院学报》;桂林旅游学院主办的《旅游论坛》曾用刊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同时由于《艺术探索》为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唯一公开发行学术刊物,一直以来都参与广西高校学报组织的各类活动,所以也把《艺术探索》纳入数据来源. 广西高校学报共有36 种,分别来自32 所高校,其中普通本科院校25 所,专科院校4 所,成人本科院校3 所.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广西高校官方网站对广西高校学报网站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相关调查内容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网站建设方面的调查内容包括网址百度认证、采编系统、网站栏目设置、期刊在线内容、网站功能建设、网站页面风格等;广西高校学报网站与新媒体的融合情况的调查,主要通过网站查询、微信搜索、期刊内容查阅、QQ 咨询等方式了解各期刊新媒体开通的情况、学报网站与其他媒体的关联情况;调查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

2 广西高校学报网站建设情况分析

经调查,截至2022年12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两个刊物的网址显示“网站在建,数据测试中”,《玉林师范学院学报》无网页链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学校官网的链接仅有一个投稿须知的页面,共4 种学报未建成网站. 36 种广西高校学报只有32 种建成了网站,网站开通率为88.9%. 以下就这32 家学报网站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2.1 网址百度认证情况

在32 家学报网站中,有17 家经百度认证,认证率为53.1%. 有2 家存在经百度认证的网站网址与主办高校网页链接的网站网址不一致的情况,2 个网站都能正常打开,且2 个网站的内容仍保持更新,只是经百度认证的网站只有期刊目录信息更新(与商业数据库相关联,自动更新),而主办高校网页链接的网站不仅期刊目录信息更新,“学报动态”内容也实时更新. 暂定主办高校网页链接的为新网站,搜索引擎中经认证的网站为旧网站,然而新旧网站间并无相关说明,旧网站的信息及相关资料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易给读者造成困扰.

2.2 采编系统开通与使用情况

32 种广西高校学报中,属自然科学类的有11 种,其中使用采编系统处理稿件的有10 种,占90.9%;属人文社科类的有21 种,其中使用采编系统处理稿件的有13 种,占61.9%. 在浏览网站统计过程中发现,有5 种学报的网站有采编系统的入口,即有采编系统的功能,但是投稿方式里却标注接受邮箱投稿;它们都属于人文社科类学报,见表1. 可见,截至2022年底仍有9 种广西高校学报的网站未开通在线投、审稿服务,占比28.1%. 在已开通在线投、审稿的编辑部中,存在仅使用采编系统部分功能,未完全实现初审、复审、终审全流程使用的情况. 在期刊投审稿信息化建设方面,自然科学类学报要优于人文社科类学报.

表1 广西高校学报接收投稿方式

2.3 网站内容建设情况

内容是学术期刊的生命力,对学报网站来说,除投稿必须登录学报网站外,内容是吸引用户关注网站、浏览网站的动力源泉.

2.3.1 网站栏目设置

广西高校学报网站在栏目设置上主要有期刊介绍、编委会、投稿指南、编辑部联系方式、新闻公告、友情链接、期刊征订、征稿、政策法规等,少数网站设置了会议或学术动态、网站英文版等板块,见表2. 虽然各网站在栏目设置上大同小异,但具体到栏目内容还是有不小差异,有的内容丰富,有的内容简单. 如新闻公告栏目,有的学报网站仅有两三条信息,有的介绍学报编辑部近期动态,有的发布采编系统开通信息、缴费信息、谨防诈骗信息等多种内容信息.

表2 广西高校学报网站栏目情况

网站栏目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期刊在品牌打造方面的策略. 征稿启事反映了学报着力打造的学术研究方向,网站上有征稿启事的有11 种学报,占比34.4%;在网站上设置学术会议或学术动态板块,体现了学报对相关学术活动的关注或参与,也是为读者提供相关前沿信息,发挥学术引领的作用. 据统计,在会议学术动态方面,有4 家学报网站设置了专栏,占比12.5%,有2 家的网站(《艺术探索》《旅游论坛》)专栏已有具体的学术会议信息内容. 网站英文版是学报国际化的举措,设有网站英文版的分别是《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3.2 期刊在线设置

学术论文是学术期刊的重要成果,学术论文在线传播是必然. 期刊在线内容通常包括最新录用、网络首发、当期文章、过刊浏览、下载排行、阅读排行、引用排行、专题专栏等. 由表3 可见,“当期文章”设置率达到了96.9%,“过刊浏览”“下载排行”“阅读排行”“引用排行”设置率达到了62.5%以上,而“最新录用”“网络首发”“专题专栏”“推荐文章”的设置率分别是12.5%、3.1%、3.1%、3.1%. 在“当期文章”及“过刊浏览”中,有的网站可以全文下载期刊论文,为OA(Open Access). 能免费下载全文的有7 家学报网站. 这些学报网站OA 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提供PDF 全文下载,有的只展示近几年的期刊全文内容,有的提供完整的每期一个PDF 文档的下载. 依托商业数据库(如中国知网)建立的网站一般不具备OA 的功能,点击相关论文的链接则跳转至商业数据库.

表3 期刊在线内容情况

在“网络首发”方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依托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进行了网络首发;还有1 有9 家学报网站依托中国知网数据库开通了网络优先出版,但因各种原因,在这些学报的网站上未见网络首发的实质性内容;家学报网站设置了网络首发办刊,但截至目前,相关板块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2.4 网站功能建设情况

网站功能建设是网站知识服务的反映,见表4. 网站服务功能设置最普遍的是学报网站内容检索.其中可将网站页面信息检索后分享至微信朋友圈、QQ 空间、新浪微博功能的有7 家. 具有OA 功能的有7种期刊;属于自然科学类的6种,属于人文社科类的1 种;6 种只有PDF 格式,只有1 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提供了开放获取HTML 格式(能适应在不同种类阅读器上进行阅读)及PDF 格式. 网站设置了邮件订阅功能的有5家.具有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信息聚合)功能的有5 家.在网站内提供了关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或ID 的有5 家. 除网站检索外,其他的如开放获取、邮件订阅、RSS、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等的应用比例都不超过21.9%,网站功能建设有待加强.

表4 广西高校学报网站服务功能情况

2.5 网站与其他媒体平台关联情况

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校学报在新媒体技术应用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如微信公众号、微博、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等. 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2 家已建成网站的广西高校学报中,有13 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其中9 家同时开通微信服务功能. 有7 家微信公众号与学报网站建立关联,其中5 家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有关注微信的二维码,有2 家在网站二级页面以文字的方式标注微信公众号ID. 开通了微信服务号的9 家学报,有7 家能微信链接到投稿系统,实现微信在线投稿和稿件查询等. 在微信与纸刊关联方面,有少数期刊在纸刊封面嵌入了微信二维码信息,而多数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期刊的纸刊并无相应微信二维码关注提示. 而学报网站页面信息可以分享至微信朋友圈、QQ 空间、新浪微博功能的仅有7 家.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开通了OSID,相关文章纸质版或PDF 版有OSID 链接的微信二维码,而学报网站上只有关于开通OSID 码告知书,网站文章信息还未与OSID 相关联. 可见,广西高校学报网站各媒体技术还未有效融合,各种媒体技术各成一体,处于割裂状态,媒体融合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广西高校学报网站优化策略

针对广西高校学报网站的建设情况,从编辑部的角度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3.1 采用全流程采编系统办公,提升学报信息化水平

采编系统可以提高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作者也可以通过采编系统实时了解稿件的处理状态,因而受到编辑部与作者的欢迎,被广泛采用. 未开通采编系统的应尽快开通. 采编系统可有机嵌入编辑部自建网站,而不影响网站的整体架构. 已开通的,在采编系统基础上嵌入新技术,如科云平台,实现编校全流程信息化办公,为编校“减负”. 科云平台在稿件录用后,可覆盖编辑加工、作者校对、编辑校对、排版、编辑定稿、数字加工、网络发布等期刊后期生产流程,满足期刊编、校、排的生产要求[11],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

3.2 强化网站内容建设,及时更新信息

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学术出版需要向知识服务转型[12]. 知识服务是以用户为目标,面向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并使知识不断升值的服务. 学术论文是期刊的核心竞争资源,在网站内容打造方面,可围绕学术论文做文章. 在线期刊方面,需加强“最新录用”“网络首发”“专题专栏”等内容的建设. “最新录用”及时公布期刊录用信息,回应作者投稿关切问题;“网络首发”可加快文章传播的速度,拉长文章传播的时间,从而增强学术论文的实效性;“专题专栏”可对往期优质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归类往期精品内容,有利于体现学术期刊的差异化特色[13]. 同时以“增强出版”拓展网站内容,即在传统学术论文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数据以数字化链接的方式嵌入论文中,相关的研究数据可以是图表、视频、语音等适合出版内容的形式[14]. “增强出版”有益于丰富研究成果,优化阅读体验,提高学术期刊的知识服务能力[15]. 在栏目设置方面,可加强“征稿”“会议/学术动态”等栏目的建设,这些栏目偏向期刊特色打造,为树立期刊品牌而服务. 还可对期刊的资源进行挖掘,如稿件同行评审意见,可选择一些典型的适合公开的评审意见进行适当加工发布至网站上供学习与参考. 对读者而言,专家评审意见在某种程度上比稿件本身更具学习价值. 总之,要发挥资源平台优势、汇集发布行业“干货”,让读者爱不释手[16].

3.3 优化网站布局,丰富内容表现形式

调查发现,有17 家广西高校学报依托中国知网的技术支持建立网站,占比53.1%. 有4 家依托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建立网站,依托同一家技术服务商开发的网站的栏目设置大致相同,网站风格相似,个性化特征不明显. 广西高校学报网站可通过增设学术资讯、专题专栏、内容推荐等方式来优化网站布局. 在栏目内容表达方面,增强内容的可视化表达,如在网站首页以图或动画形式进行重点内容推荐,以可视化信息图的方式呈现投稿简则、期刊审稿流程,以信息图的方式直观表达论文要点,通过VR、AR 技术实现论文相关信息的虚拟立体动画展示等[17]. 从内容的布局以及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提升网站的视觉效果,吸引读者访问与浏览. 在线期刊的内容可从增强内容整体适应性方面下功夫,以适应手持电子设备移动阅读、碎片化阅读. 如利用XML 和HTML 技术对学术论文内容进行结构性分解和再加工,实现内容的结构化标引,便于用户访问和利用. XML 技术可以使网站学术论文能适应多种阅读载体,适应读者数字化阅读需求.

3.4 加强媒体建设,强化网站服务功能

网站服务功能是增强网站黏性的重要手段. 在学术文章发表后,如果开展有效的作者服务和读者服务,即对文章进行宣传推广,既能提升期刊传播力,也会对高水平作者形成更强的吸引力,使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加强网站服务功能的建设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加强新媒体建设,通过新媒体弥补网站功能的不足;二是加强嵌入网站的功能的建设. 在新媒体建设方面,微信公众号、微博、APP 等新媒体可扩展编辑部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的沟通交流. 在网站功能建设方面,丰富期刊在线功能,开通邮件订阅、RSS 等. 邮件订阅可以根据订阅用户的选择精准推送学术期刊信息. RSS 服务可根据用户订阅将最新消息主动发送到其桌面,用户不访问网站就能得到最新内容,节省检索文献的时间.

3.5 实施媒体间有机互嵌,加强媒体融合

新媒体具有发布面广且受众巨大的特点,是扩大地方高校学报读者群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学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学报网站与新媒体及其他媒体的融合是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的需要. 然而融合不是简单相互结合,而是既保留双方独立的特点,又有机互嵌,相互间起到提质增效的功能拓展. 如在微信、网站、纸刊间建立无缝衔接,微信服务号既保留微信公众号的特点,还可承担在线投稿、投稿查询、过刊浏览等功能,也可发布视频信息. 高校学报网站在显眼的地方突出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关注信息,网站页面内容可分享至微信朋友圈;纸刊封面嵌入微信关注二维码. 媒体间有机互嵌,资源实现跨平台链接,达到多维度立体传播效果. 据调查,入选CSSCI 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年)的大部分学术期刊均开通了基于二维码的融合出版业务,而且为用户提供线上论文的免费阅读、HTML 全文结构化预览、基于论文的知识问答等增值服务[18]. 以传统出版为基础,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学术期刊电子版、微信公众号、增强网页等进行出版融合,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拓展传播平台和载体,是新时代地方高校学报深度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14].

4 结束语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改变. 地方高校学报网站作为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的平台,应不断完善网站内容、形式和功能建设,以更好地把握数字时代不同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提升学报学术成果的传播效率,扩大学报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学报学术期刊广西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致敬学报40年
广西广西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广西尼的呀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深空探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