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现状与实践路径分析

2024-01-14孙春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4期
关键词:心理学教学方法职业

孙春丽

[摘           要]  高校职业教育扮演着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职业教育中,心理问题和职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分析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现状,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素养等,以及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促进心理学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职业发展能力,推动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关    键   词]  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4-0157-04

在当今时代,职业教育扮演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加速,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以满足社会对各行业的人才需求。在职业教育中,心理健康问题和职业发展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学生在职业选择、就业准备、职业规划等过程中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和困惑。他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优势,同时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内心的期望和挑战。然而,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现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分析。[1]尽管已有许多高校开设了相关的心理学课程,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师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将心理学知识与实际职业技能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是当前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优势,从而制订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增强自我认知、职业规划能力、决策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常常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和内心的压力和困惑。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可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应对职业选择、就业准备和职业转型等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增强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再次,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2]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职业规划、职业技能培养、人际沟通和领导力等方面的内容,能够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这些素养和技能对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还可以促进学生个人发展。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如何将心理学知识与实际职业技能结合,提高學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这有助于建立更有效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推动高校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3]综上所述,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心理健康、职业素养提升和组织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与职业目标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因此,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应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二、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存在局限性

一些高校在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环节,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职业环境中,影响他们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设置通常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普遍需求,然而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心理发展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和需求多样性,这种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难以灵活应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然而,一些高校的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设置存在学科之间的割裂和孤立,缺乏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学习,使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和应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互动与交流

一些高校在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单向讲授和灌输式教学,这种模式强调教师的角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参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缺乏互动和合作的问题。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机会有限,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分享和交流彼此的经验和观点,缺乏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培养。[4]另外,当前的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教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情境和实践经验,但一些高校在教学中缺乏实践机会,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职场中,缺乏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的机会。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还有待提高,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环节可能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三)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在教师素养方面,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教师的素养密切相关。一些高校拥有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团队,他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能够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个别辅导。但一些高校教师在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师的素养差异也影响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一些教师在心理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的培养有限,可能存在教学水平和素养的差异,这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他们可能没有建立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缺乏评估和反馈机制会导致教师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就业压力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挑战。高校学生普遍面临就业压力。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学生担心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获得稳定的职业发展,就业压力可能导致学生焦虑、恐慌和自我怀疑,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和自信心。还有一些学生缺乏对自己的准确认知和自信心,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怀疑,缺乏自信去追求自己的职业目标,这种自我认知不足可能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负面评价,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学生在高校期间还面临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如与同学、教师和实习单位的相处等。人际关系问题可能导致学生的社交焦虑和自卑感,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职业发展,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能使学生在实习和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另外,高校学生也面临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他们需要应对大量的学习任务、考试压力和时间管理等问题,学习压力可能导致学生焦虑、厌学和学习效果下降。

三、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课程设置

在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实践中,优化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一,优化课程设置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心理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因此课程设置应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在“自我认知与发展”课程中,可以设定目标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弱点和价值观,提高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第二,课程内容的优化应关注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学内容既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又贴近实际应用。可以设计课程模块,分别涵盖心理学基础知识、职业发展心理、职业技能培养等内容。例如,在心理学基础知识模块中,可以包括感知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情绪与动机等内容;在职业发展心理模块中,可以涵盖职业兴趣测评、职业规划与决策、职业适应与压力管理等内容;在职业技能培养模块中,可以包括沟通技巧、领导力培养、职业倦怠预防等内容。[5]通过科学而实用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在“职业规划与发展”课程中,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特点和要求,并提供具体的职业规划指导,如制订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和教授面试技巧等。第三,优化课程设置还需要关注教学资源的充实和创新。心理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教材、期刊论文、互联网资源、实验室设备等。可以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让学生接触前沿知识和最新动态。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举办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与专业人士进行互动和交流。通过充实和创新的教学资源,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课程设置的优化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效果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师应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例如,可以定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和学习成绩分析,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时作出调整。

优化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实践路径包括明确课程目标、关注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内容设计、关注教学资源的充实和创新、合理选择评估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效果进行调整和改进,这些优化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

在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实践路径中,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第一,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启发思考和探索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提供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主动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在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例如,在教学职业发展心理学时,可以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如“你将如何帮助一位职业迷茫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鼓励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第二,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可以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探讨其中的心理学问题。例如,在教学组织行为心理学时,可以提供一个真实的组织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团队合作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考察、实习或社会实践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职业沟通技巧的实践训练,让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并通过反馈和讨论来提高沟通技巧,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他们在职业领域的应用能力。第三,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的问题和疑惑为起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在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和讨论来寻找答案。例如,在教学社会心理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个关于群体行为的问题,如“为什么有时候人们在群体中表现得与平时不同”,然后通过研究和讨论来深入理解群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问题导向教学,学生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第四,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可以設计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来应用和巩固所学的心理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模拟的员工培训项目,让他们负责制订培训计划、设计培训材料并进行培训实施。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第五,采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视频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例如,在心理学基础知识课程中,教师可以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观看和复习。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讨论平台或社交媒体等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习,利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途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实践路径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关键所在。教师的综合素养包括学科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专业发展和人际交往等方面。

首先,增加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是教学的基础。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师应不断深化自身的学科知识,包括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前沿研究和实践应用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和参与学术研究来不断提升学科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与同行交流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资源,查阅最新的学术文献、教材和案例,更新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通过不断增加学科知识储备,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传授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其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评估与反馈等方面。教师可以参加教学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学习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例如,教师可以参加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的培训课程,学习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教师可以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借鉴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技巧。通过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再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师应关注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实践需求,及时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参与教学团队和学科研究项目,与同行共同探讨教学和研究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参与校内或校外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一起研究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参与心理学实践项目,与社会机构合作,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通过专业发展教师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提升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

最后,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教师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行合作关系,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个人发展。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积极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意见和困扰,给予关怀和支持。此外,教师应与同行建立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教学研讨会或教学讲座,邀请同行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和心得体会,通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可以营造信任和互动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对于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应注重学科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专业发展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四)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辅导

在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中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辅导十分重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背景、需求和困扰,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个性化辅导。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供个性化辅导的基础。教师应积极倾听和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生建立信任和互动的关系。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向自己倾诉心理问题或困扰,或者定期组织个人面谈,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适合的辅导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心理问题。例如,对于焦虑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放松训练和认知重构等技术,帮助学生减轻焦虑情绪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对于人际关系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沟通训练等方法,帮助他们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再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心理健康资源和支持。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讲座和工作坊,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自助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通过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和支持,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教师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问题、需求和辅导情况。基于学生的心理档案,教师可以制订个性化的辅导计划,针对性地提供辅导和支持。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习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幫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管理策略。

四、结束语

高校职业教育心理学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形成适应职业生涯的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应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支持,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综合素养,采用个性化的辅导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职场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皓.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2023(3):59-61.

[2]武文斌.情感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 34(4):91-92,95.

[3]王琼.基于社会性视角的高校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向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6):22-24.

[4]戴可菡,吕晓慧.后现代主义时期高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3):200-201.

[5]严桂泉,罗香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化的内涵与对策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90-92.

[6]司武兴.浅析教育心理学观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56.

[7]昂亚轩.当代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J].智库时代,2019(9):73,82.

◎编辑 马燕萍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心理学教学方法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职业写作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我爱的职业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