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4-01-14刘翠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4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学生党员支部

刘翠

[摘           要]  青年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的先锋骨干力量,是一支有活力、有朝气的队伍,这支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伟大事业和国家的未来。创新党员队伍培养模式,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点之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存在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管理上缺乏合力、党员发展前动机考察不全面、入党后继续培养的持续性不够等问题。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地方特色创新学生党员队伍教育培养模式的路径,一是创新开展“四梦·塑人”工程暨在新生、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中实施“启梦、引梦、追梦、筑梦”工程,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二是构建“五红五铸”党课学习模式,在党员教育培养中充分调动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提升党员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培养;党员队伍;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4-0113-04

“青年興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摇篮,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的先锋骨干力量,肩负着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影响,使党员队伍的教育培养面临重大挑战,因此,积极创新党员教育培养模式,提升党员队伍发展质量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创新的意义

根据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特点,找准问题切入点、理清教育培养思路,更新教育观念形成育人合力,凝练教育培养方式方法,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研究理论水平,提高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种创新一是有助于进一步宣传党的知识理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党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争做时代先锋;二是有助于推动基层党组织党的建设,有助于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由“两张皮”向“一盘棋”转化,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进行更好地融合,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无论在培养质量和培养流程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随着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认知、学制背景、发展任务、教育方式、实践实习等因素也给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一)党务干部队伍不稳定,缺乏专业化、职业化

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基本上是由辅导员或专业教师兼职承担,党务干部缺少全面的党建专业知识和党建工作经验,在思想觉悟、业务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既无法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稳定化的党务工作队伍,也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对党建工作高质量的需求。

(二)部分任课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对党员教育培养意识薄弱

为了能够更深入地做好党员教育培养工作,党支部一般会安排1名辅导员及1名党员专任教师作为学生的培养联系人,分别从日常管理及专业学习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常常忙于业务工作,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未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认为对党员的教育培养是支部的事,培养多与少、质量好与坏不影响工作开展,存在教育培养意识不够、工作开展不实,在党员发展过程中,考察人对培养的学生不熟悉、不了解。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辅导员重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教师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情况,没能形成育人合力。

(三)高职院校学生三年制学制背景下学生党员体量小

高职院校学生学制模式为“2+1”或“2.5+0.5”,暨前两年或两年半在校学习,后一年或半年需离校参加顶岗实习。根据最新党员发展流程,按照时间节点来计算,高职院校大学生进校递交入党申请书一般需要6个月时间才能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经过一年培养考察才能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发展对象培训合格可以成为预备党员,还需再经过一年教育考察合格后方能提交转正申请。也就是说除了火线入党外,高职院校学生要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至少需要2年零6个月。较长的培养考察期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与高职院校学制时间矛盾突出,导致新发展的预备党员正到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时期,便要参加顶岗实习,面临着发展一批毕业一批的现状,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队伍难以形成规模,党员的传帮带、先锋模范作用不宜发挥。

(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制度不健全

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学生入党前积极参加院(系)活动,定期参加理论学习培训,向培养考察人面对面交流汇报近期思想动态,在成绩、个人表现等各方面唯恐落后,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入党后最后一年或半年在外顶岗实习,学生在就业、实习、生活中面临很多问题,脱离学校直接监管,没有完善的持续培养制度,一些党员就出现思想滑坡、行动落后等问题,出现入党前入党后两个样的现象,影响学生党员整体质量提高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从表1可以看出,29%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发挥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62%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效果不明显,9%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发挥作用。这体现了学校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培养制度仍然有欠缺,必须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培养制度,扎实做好党员分层分类教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三、创新党员培养教育模式——实施“四梦·塑人”工程

(一)“启梦”工程,点亮学生梦想

在大学新生中实施“启梦”工程。学院出台《教师年度考核办法》,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发挥引领作用,抓好“开学第一课”关键时期,使迎新达到“迎心”的效果。在新生到校做到组织专业课党员教师、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大学新生开展入党启蒙教育,通过谈心谈话全覆盖、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专题辅导、定期推送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通过参观实验实训室帮助学生认识专业、了解专业,指导全体学生撰写学业生涯规划书,使学生明白大学学习的重点与规划,引导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引梦”工程,为爱启航

在入党积极分子中实施“引梦”工程。支部创新实施师生混编,对积极分子进行一对一培养联系。根据教师特点建设“双带头”人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宿舍党员工作站,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团队和技术技能骨干团队。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支部书记工作职责、支部议事规则、支部政治生日制度、党员学习强国积分制度、教师积分管理办法、党员帮扶制度等,建强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分配党员教师和辅导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并对积极分子进行“二对一”培养考察,建立培养考察人制度,为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奠定制度基础。

二是建立宿舍党员工作站。建立宿舍育人平台。通过将人才培养工作下沉到学生生活时间最长、活动最频繁的宿舍,建立宿舍党员工作站,将党建文化融入公寓管理,让教师党员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打通党员师生沟通的“最后一公里”,为师生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发挥工作站“引领、沟通、服务”功能。广泛发挥党员教师的主动性,建立“三联”机制暨每名党员教师联系一个班级、一个宿舍、一名特殊学生,使全体教师党员主动承担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任务,主动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让“小宿舍”发挥“大作用”,帮助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提升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水平。

三是发挥“双带头人”工作室作用。发挥党组织在育人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建立工作室运行制度与机制,固定每月开展理论学习研讨时间,开展学校党委书记讲党课、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党课、支部书记讲党课的“三级书记”讲党课来夯实理论基础。通过专业技能比赛、微党课比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师生技术技能水平,为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提供方向保障、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推动支部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从“独自前行”向“齐头并进”转变,着力把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建成党员师生“理论武装的阵地、技能提升的阵地、社会服务的阵地”。

四是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在技术技能、企业管理、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工程实践、技术服务等多种活动,寓价值引领于传道授业之中,引导师生积极开展实践与研学,积极参加社区治理,主动开展技术服务,不断培育青年大学生和团队教师科研精神、劳动精神和职业精神,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追梦”工程,锤炼学生本领

在预备党员中实施“追梦”工程。支部把握育人本质,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建立多元载体,充分发挥党员为民服务意识。

一是开展“四评四比”活动。①比学习、评学习标兵。制定党员集中学习和业余自学底线标准,每周展示所有成员学习分数,每月评选学习标兵,在支部党员中形成人人学、周周学、结队学、主动学的比学赶超氛围。②比技能、评技能达人。要求所有教师,尤其是党员积极带头走进企业提高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大赛(技能大赛、双创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等),全面提升综合素养。通过比技能、评技能达人活动带动所有师生党员提升业务能力水平。③比指导、评指导能手。通过指导学生个人或团队參加各种级别的技术技能大赛,增强教师党员引领广大师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丰富教育教学工作载体,有效促进全体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个别受客观现实条件限制未取得优异成绩的项目通过学生评价等方式来考评教师专项指导质量。④比业绩、评业绩先锋。出台《教师考核评价方案》,将理论学习、业务能力、学生评价、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社会服务等所有内容,纳入考核指标。涉及学校所有的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年度优秀等各种称号人选推荐均要参考此业绩指标。特别优秀贡献突出的建立党员先锋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要求教师党员佩戴党徽亮身份,先锋示范岗亮牌工作。每年开学初,学院师生赴广元三线建设企业遗址开展“开学第一课 传承三线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让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建设者在艰辛创业中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和专业技能比赛,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二是开展“五红五铸”系列特色党课。红色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重要资源。广元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支部依托广元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红军文化、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和学院信息技术优势,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音乐、红色旅游、红色电影的“五红五铸”系列特色党课。①“红色历史—文化铸魂”。将老红军和思政课教师请进课堂,对师生进行红色历史教育,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的精彩呈现,将枯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生动的历史,引导师生对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了解。②“红色故事—精神铸魂”。支部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党员引领、学生参与的方式共同备课,收集整理红色故事,利用VR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③“红色音乐—经典铸魂”。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教育工作的意见》,利用支部党员教师专业优势和学校美育教研室资源,以史串歌,以歌叙史,用经典音乐向广大党员展现党团结和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壮阔篇章,阐释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④“红色游学—立根铸魂”。依托四川广元苍溪红军渡、绵阳两弹城、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资源,组织师生参访学习,以红色实践教育基地为载体,通过红色游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⑤“红色电影—光影铸魂”。以红色电影为底色,利用法定节假日、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红色电影教育,如在“七一”前后组织学生观看《长空之王》《金刚川》《长津湖》等红色电影,增强教育时效性与针对性。

目前,依托广元红色文化资源建立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校企实践合作单位5个,校社志愿服务基地2个,为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筑梦”工程,雄鹰翱翔

在毕业生党员中实施“筑梦”工程。学生党员在这个阶段已经走向顶岗实习单位,为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加强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在学生毕业离校前,辅导员为学生开展文明离校、服务社会及感恩教育,专业课教师党员为学生开展岗位认知、爱岗敬业及党性修养教育。支部采用“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利用QQ群、微信群等定期分享学习资料,发布学习通知,使用学习通、学习公社、学习强国平台等开展线上培训、视频会议、交流研讨等掌握党员学生在外学习实践情况,解决党员分散、监督弱化等问题。同时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专业课教师每月联系一次学生,让学生定期汇报在企业的表现、技能学习、思想动态等,党员教师每月定期走访学生所在企业,深入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校企联动。定期组织成功升本的毕业生党员返校与在校生进行学习经验分享,组织毕业生党员献言献策,召开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讲党课等,鼓励优秀学生党员通过政企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这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开展,凸显老师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助力毕业生党员的梦想启航。

四、实施“四梦·塑人”工程的成效

“四梦·塑人”工程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找准了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融合点,探索以党的建设引领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与载体,加强人才持续培养教育,以推动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从“独自前行”向“齐头并进”转变,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从制度上规范了师生党员培养的流程,明确了党员培养的具体方向、目标,重点是改变教师对党员队伍培养的偏见认识,使教师积极主动投入育人建设中来,并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师生党员明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党员培养教育“活”起来,增强育人实效性。

(一)取得成绩

通过“四梦·塑人”工程实施后党支部先后获批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智能控制党支部获得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形成了“四梦·塑人”工作法并获得四川省优秀支部工作法;支部党员先后16人次获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名辅导员、省青年岗位能手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获得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等22人次,学生先后在全国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获省级以上荣誉86人次。

(二)推广应用

党员培养育人成效显著,推行“四梦·塑人”工程后形成的“四梦·塑人”工作法在2021年6月召开全省高校发布会,会后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召开专题研讨会加强工作法的推广应用,辐射周边及省内各高校。第一,在本学院智能控制学院党总支掀起向优秀支部工作法学习高潮,引导其他支部向智能控制支部学习,在其带领下,机电联合党支部积极申报并成功获批学校优秀支部工作法。第二,在学校进行推广,2022年7月,党委组织部召开专题双创工作研讨会,会上智能控制支部分享支部工作法的优秀经验与做法,号召各二级学院充分发挥支部的专业优势,深入进行总结思考。第三,在市内学校及单位进行推广。先后川北幼儿高等專科学校、广元广播电视大学、广元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元职业高级中学及市内几所中学等单位进行分享交流并实地参观;第四,在省内高校进行交流分享。2022年12月,四川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示范培训班在成都举行,“四梦·塑人”支部工作法作为全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在本次培训班上进行分享推广,受到在座各位高校代表的一致认可。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国防科技大学、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全省党务工作干部培训等高校和单位先后到校参观考察并指导工作,在省、市、校内具有一定辐射作用,工作法曾相继在四川职教网、四川信息网、广元职教网、广元教育等媒体宣传报道。

五、结束语

高校学生党员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也是党未来的接班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梦·塑人”工程的实施,把准高职院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多措并举实行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四梦·塑人”支部工作法,有力提升了党员队伍培养质量,构建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发挥了以支部为引领、以教师为关键、学生为主体的关键作用,让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展示。后续将继续提高对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思想认知,积极探索培养路径和内涵,逐步再提升培养质量,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点带面,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展开,使学生党员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郭晓雯,黄寒微.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模式的创新及路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 24(1):56-62.

[2]王晓娟.落实“三基”建设 推进党建“三个一”工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性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8(11):160-161.

[3]梁译匀.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13-15.

[4]钟锡威.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创新培养模式探究[J].山西青年,2019(17):228-229.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学生党员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