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引领、医学赋能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024-01-14梁晓峰王文左彤杨清姜涛梁红黎鑫
梁晓峰 王文 左彤 杨清 姜涛 梁红 黎鑫
[摘 要] 为提高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了职业引领、医学赋能,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才的探索。职业引领以行业企业为主导,医学赋能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打造、学生职业规划和日常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双元培养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实践和做法。对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培养养老服务技能型人才具有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4-0097-04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增加。据报道,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1]。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对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更加迫切。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工作,做好养老服务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继续教育等有关工作;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2]。
近年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健康照护专业群等群所涵盖的专业在职业院校获得了较快发展,基本建立起覆盖医养全周期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部分院校护理专业还设置了老年护理方向的专业。但客观而言,目前还存在培养规模偏小、医护专业涉老课程不多、人才培养层次有待提升等不足[3]。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药卫生类高等专科学校,自2016年开始举办养老服务类专业以来,坚持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和技能训练,强化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岗位胜任力培养;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医药卫生资源和中医药文化特色资源优势,提升学生的医学素养;实施职业引领、医学赋能战略及校企双元融合策略,培养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探索出一条订单式培养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才的新路径。
一、教改背景
目前我国养老行业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社会对养老需求多样化、养老机构相对集中在城市;养老专业人员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养老服务人员呈现“学历水平低、平均年龄高”的特征,专业化的技能以及职业素质良莠不齐;社会对养老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医养结合型人才供给不足,年轻专业人才流失率高;受传统思想影响,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养老专业存在一定偏见,养老服务类专业吸引力弱、招生难的问题突出,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缺乏对养老服务专业的专业认同感,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对养老服务专业有一定的好感,而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则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使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缺口日益增大;实训教学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从调研数据能够发现,部分学校养老专业人员培训时间较短、实训内容相对滞后,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养老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部分学校开办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养老服务类专业时间短,且养老专业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护理专业,缺乏养老服务与管理实战经验;同时,部分学校中缺乏中高层次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无法满足当前老年人对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要求,尤其在心理学、管理学、医护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青年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敬老、爱老、孝老情怀的养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养老服务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的规划,已成为养老行业可持续发展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4-6]。
二、实践和做法
(一)围绕行业需求制订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案
医养结合模式是新时代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的重要模式。医养结合,核心是医疗,关键在人才。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才除具有照护老年人生活的通用能力外,还需要具有专业化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相应技术技能。在广泛调研和养老机构运行实际工作基础上,对接养老行业职业标准,校企合作研究制订了培养医养结合型老年照护和运营管理人才的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老年学理论、养生康复及护理学知识为基础,培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为扎实的养生保健知识类人才;树立新型养老人才培养理念,认识到养老服务在社会需求中的重要性,结合当地养老服务行业对于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实际需求,改善人才培养弊端;能熟练掌握老年人身心护理技能,熟悉老年服务机构运营与管理,能进行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够从事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健康保健等工作的,具有爱众亲仁的道德精神、良好医学基础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按照1.5+1.5的培养模式进行养老人才培养,即前1.5年校内学习,后1.5年在企业岗位培养。前三个学期主要在校内进行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训,同时合作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工作;第四学期到企业学习专业课和跟岗见习;第五、六学期到合作企业的养老机构进行岗位实习。
(二)聚焦医养结合构建具有中医药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医养结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具体的课程为载体。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实现通过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医学赋能的目的。培养通用能力旨在帮助专业领域的学生顺利完成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着力培养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环境适应等能力。强化专业技能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从事老年照护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以职业规划为引领,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岗位训练和实际操作,着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提升学生对现代智慧健康养老工作的認知,并掌握养老机构运营策划、管理的能力。医学赋能提升旨在帮助学生成长为既具有普通养老服务人员的通用技能,同时又具有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掌握推拿、养生保健、膳食调理等中医康复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为所服务的老年人提供较精准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以适应医养结合岗位需求。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按照国家教学标准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外,还依托学校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秉承以中医养生学知识为基础,养老知识为主导的理念,开设了传统养生保健功法、中医药膳食疗学、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等课程,丰富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体现“医养结合”的人才培养优势;把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养生功法,药食同源、食疗养生等生活知识,调节精神、改善肢体、促进慢性疾病康复等保健技术列入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增加了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的涉老课程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对接养老行业职业标准,借鉴国际经验,树立专业特色。在课程教学讲授方面,公共课和专业课以学校教师授课为主,特色课程如介护技术、企业文化、智慧养老等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在课程评价方面,学校课程评价占70%、企业教学占15%、学生评价占15%,共同形成课程总评价,并采用全过程、动态评价体系。
(三)融合打造富有医学背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有赖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教师队伍来源于学校和行业企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成立师资库。该专业在校内隶属中医学院,在教师队伍组建的过程中具有一定医学教育背景的专业课教师,保障专业理论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在教师队伍中增加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熟悉老年病的概况和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企业教师主要来自养老机构中高层管理、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更加熟悉养老机构的运行规律,了解养老机构情况,同时具有丰富的养老服务实际工作经历和运营管理经验,能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实践教学方向以及岗位需求。院校教师承担定向培养学生专业课教学外,同时作为企业兼职培训师,为员工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系统培训;企业教师在校期間参加学校、教研室、专业相关会议培训和教研活动,重点针对管理和技术的现实应用层面进行授课;师资团队围绕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行业人才流失率高、难以满足养老需求多样化等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采取具体策略不断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标准开展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持续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在“体现素质教育,突出技能培养,覆盖职业考试”原则指导下,根据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开展养老企业行业调研,深入研读国家政策和行业职业标准,对接岗位需求共同创建课程体系,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组建教材开发项目组,以创新理念开发新形态教材,如日式介护技术课程活页式教材;借助信息技术建设校企共建的网络化动态课程,通过校企共建的模式形成与养老服务机构需求相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统一的“在线课程+孝爱课堂+企业课程+第二课堂”动态课程,开展人才培训与实习实践,促进行业发展认知与强化专业技能运用,提高校企融合育人契合度。
(四)强化实践实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岗位胜任力
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岗位胜任能力也是养老服务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需要重点开展实践、实训活动。岗位胜任力是将工作中有成就者与一般者区分开的个人潜在特征,涉及专业知识、技能、人际关系及沟通技巧、态度等[7]。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主要面向养老服务行业的养老护理技术技能岗位和老年服务机构管理岗位,对此,需要养老服务专业学生具备熟练的技术技能和岗位胜任力。校企双方利用各自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对接工作环境,在学校建设符合现代养老职业需求和发展的标准化实训室,依据行业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开展专业技能教学工作。落实现代学徒制,打造学生、准学徒、学徒和员工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路径。利用学校中医药教育资源,建设中医理实一体化教室、中医养生保健实训室、老年康复与老年护理实训室、传统功法实训室、雅趣养身特色实训室,让学生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课程教学实训,筑牢养老知识与实践的基础。注重职业等级证书培训与获得,在校内广泛开展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培训,设置学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对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锻炼、理论知识得到验证、知识结构呈现系统化、体系化,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操作水平,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实施岗前综合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学校可以每年在学生岗位实习前对其进行专门的岗前集训,举办养老新秀集训营,聘请行业专业讲师,从国家养老产业政策法规、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养老行业风险防控、国际理念技术等方面,将当前最新的案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全面给学生进行授课,帮助学生建立对职业岗位全面、理性的认识,为学生走上实际养老服务岗位做好进一步准备。
(五)职业规划引导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高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朝气蓬勃,对养老本能地具有抵触情绪[8]。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是做好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加强职业引领、帮助学生成长,设计职场发展路径和培养岗位,给予专属职业规划与辅导。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养老人才的发展职业规划,指导和帮助学生加深对养老服务行业认识。从介护师、社工、行政、营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者,培训师、护理主管、行政主管、营销经理、专业讲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长,护理院长、行政院长,总院长,国际养老专业人才和国内养老机构管理层等岗位,设计出四阶段多岗位发展空间,激励引导学生热爱专业,投身养老行业,实现人生价值。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发展开通国外研修渠道,学生通过语言考试获得相应资格,经选拔可赴国外机构研修;经企业和国外养老服务机构选拔确认的赴外实习生,专门组织进行外语能力、专业理论、实操等专业相关培训,增强学生对养老行业工作流程的认识与熟悉,提高技能应用的规范化程度。定期举行年度总结,邀请行业专家,特别是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行业取得一定成绩的学长分享经验,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热爱专业投入学习。注重德育理念在职业规划中的渗透。养老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理念以及职业态度,需要将德育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以及职业规划之中,从而调整养老服务专业学生对老年服务工作的抵触情绪。
(六)校企文化融合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校企双方以“订单班”的形式为企业“量身打造”产教结合的技术技能型老服人才。选拔班级学员时,综合考虑学生志愿、个人性格、学习能力、发展方向等因素,并定期跟踪,做好档案记录和管理。企业每年给学校提供专门经费作为订单班奖学金和学生活动经费,支持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老博会等。
企业安排从事养老工作多年的人员作为专业辅导教师留驻学校,全程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将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政策及时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企业辅导教师与专职辅导员协同,负责学生专业活动安排,以及对接企业和学校的各种交流活动;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团队建设等,具体见表1;开展“向日葵”助学计划,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和岗位实习任务后,由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就业去向,并给予毕业生具备竞争力的薪酬和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三、取得成效
2016年,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来,实施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按照“产、学、研、训、创”合作共建,通过企业驻校、校内聘用、共同开发、国际交流等多项合作事宜,构建了订单班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结合先进的养老护理、管理理念和卓越的教学教育资源,顺应养老发展需求,先后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目前已培养700余名养老服务专业毕业学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满意度高,毕业的学生中有人两年后就成长为养老服务机构的业务副院长与管理骨干;毕业学生在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学校荣获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失智老年人照护优秀试点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获批为四川省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荣获四川省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四川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四、结束语
养老服务业既是涉及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又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为适应和满足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通过对接养老行业职业标准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对接岗位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对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对接工作环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对接企业专家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职业引领;通过发挥医药卫生院校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对学生进行医学知识赋能,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岗位胜任力。校企合作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养老服务、“下得去,用得上,发展好”的青春养老人,打造了一个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参考文献:
[1]我国10.3亿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医保基本实现[EB/OL].(2022-09-20)[2023-10-11].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0920/c14739-32530151.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EB/OL].(2014-06-30)[2023-09-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406/t20140618_170939.html.
[3]杨子潞.以医养结合助推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N].湖南日报,2022-10-17(14).
[4]宋煜.创新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式的思考[J].中国国情国力,2020(7):9-11.
[5]唐艳,张钱友,张礼宾,等.医养融合背景下养老人才结构的探讨[J].天津社会保险,2019(2):9-11.
[6]迟玉芳.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人才需求调查研究:基于50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数据分析[J].社会福利,2018(10):53-61.
[7]岳峰鸣,杨冬,卢书明,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对“5+3”一体化学生现代临床思维递增式培养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3(2):168-172.
[8]石蕾,沈翠玲,吴霞.新医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老年护理学中的应用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23(5):28-31.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