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本土故事运用策略浅议

2024-01-14韩彩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法治道德

韩彩霞

[摘           要]  自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界和教学界掀起了研究讨论和探索实践的热潮,在此背景下,提出各省高职院校在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时,就近利用本省地域和文化优势选取适当的本土故事融入课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念,更有助于提高来自全国不同地区高职学生的地域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进而让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自我社会价值、实现人生目标。

[关    键   词]  本土故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4-0049-04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看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用讲故事的方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那么,讲什么样的故事、用什么样的方式讲故事就成为思政理论课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仅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浅议如何运用本土故事活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以求对教学实践有所助益。

一、本土故事“活化”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意蕴

(一)时代背景与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那么,如何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和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这些是我们应当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课相比,并非依靠大量真实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讲述铺垫,它关乎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但人的思想和道德水准的提高和树立又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影响,而高职院校学生处于思想道德素质成长的关键阶段,学校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上责无旁贷,因此本文提出高职院校可以用本土故事“活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立足本省,挖掘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具体、深入、高效的教学活动,将深奥的道理用本土故事讲深、讲透、讲活,回答好“由谁讲”“讲什么”“怎么讲”等现实问题,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本文所指本土故事是指高职院校所在省份发生的符合该课程甄选要求的故事。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定位与特点

从课程定位层面来讲,课程设立的初衷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从教学现状来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讲授难度在于它并没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各种故事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纷繁复杂,故本文提出选取适当的本土故事滋养教学课堂,以求其能更生动、更符合快速发展的时代变化。

从国家层面来讲,德法融合治国的实现是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之间相互演变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的支撑和法律的保障,二者不可分离、相互依存。

从人才培养层面来讲,法律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在社会活动中的最低要求,而道德主要是对人们内在思想约束,它侧重于人们的义务而不是权利,与法律有所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让人们自觉维护。在教育方面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的规范,在社会的正常运行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相关教育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高职学生特点层面来讲,他们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设置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因此需要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突出理论点的讲解,突出典型案例的分析,突出实践教学中的地域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作用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能够让学生在了解社会制度,了解法律法规,继而对国家制度有强烈的认同感,对家乡有归属感,激发他们的责任担当。

(三)高职院校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与“学”的现状归纳

1.教的现状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学透学好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新期待和要求,还要学好新时代国家大政方针、职业教育理念及方法,学“四史”,学经典,当好“大先生”,强化教师使命担当。现阶段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尚未全部得到应用,教师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知识的接收不能保持同频。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社会实际状况不相符。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专注于学生掌握一门或者多门实操类的技能,思政课也不例外。但现实中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专业进行因材施教,学生也认识不到课程与自身的长远利益有密切关系,导致现实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2.学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已经呈现出新的特点与变化,大数据、网络、新媒体等都充斥周围,高职院校学生真实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点滴变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都带有时代的特点,单纯理论说教已经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作为更加注重体验感的一代学生,用故事身临其境,去感知道德榜样人物的人生价值取向应是必然选择。

二、本土故事“活化”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优势

(一)理论优势

探索运用本土故事“活化”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可行性,目的在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证明本土故事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关联,在教学中善用本土故事对于教学本身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以解答本土故事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可行性。本文所指本土故事是指高职院校所在省份符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甄选要求的故事,例如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省份是山西省,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时可以利用山西的道德榜样和法治故事来“活化”该课程的教学课堂。

1.运用本土故事“活化”教学课堂的理念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是将思想道德内容与法治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德法融合教学能让学生将道德与法律进行辩证学习,让学生提高法律素质与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学习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对学生进行德法融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还要具备相关法律基础。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相结合,是当下青年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高职院校学生普及法律的同时,也为学生讲述社会道德要求,进而培养优秀人才。

2.运用本土故事“活化”教学课堂能够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

任何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是相互影响的。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本土故事完全能够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运用“本土故事”教学既是内容也是方法。所有按照遴选要求选出的符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本土故事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与课程目标中的某一项学习内容是一致的,所有选用的本土故事都是带着“使命”出现在课堂上的,反映和诠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

3.运用本土故事“活化”教学课堂已受到理论界与教学界的关注

“讲好中国故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已有数年时间,最初多为经验介绍,后期出现较多以不同学科背景、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参与并研究的成果。

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2016年开始,“讲好山西故事”进入山西研究者的研究视野,主要强调讲好山西各类故事的重要性,如抗战故事、改革开放故事、脱贫故事、创新故事、文化故事、军工故事,旨在大力塑造山西形象。现有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山西各类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方法路径,突出文化重要性。根据课程需求挖掘各高职院校所在省份的本土故事中蕴含的育人资源,将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目的在于讲清楚道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的理论精髓。

(二)现实优势

1.地域优势

本课题所立足的基础是本土地域优势,高职院校所在省份不同,就地取材显然是比较简易的方法。而且当地的文化馆、地方志研究院、博物馆、纪念馆等现有资源取之不尽,高职类院校学生来自祖国大江南北,很多学生非本地生源,将本地资源运用到课堂上,加强学生对学校和学校所在省份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亦有很大帮助,与最终建立高职类院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全一致。

2.教学环境优势

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有很多选择,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文化馆、纪念馆等彰显道德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场所,带领学生实地感受榜样力量。例如近年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先后赴山西省右玉干部学院、太行干部学院进行学习,对山西道德榜样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已尝试将山西道德榜样故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同时该院挂牌数十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如刘胡兰纪念馆、晋中烈士陵园、右玉精神展览馆、尹林芝烈士陵园、山西博物院等。

3.思想道德模范人物可以现身说法

模范人物在身边,可邀请道德模范和法治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讲述英雄事迹,分析法治法理,与学生互动问答,既能让前辈看到新一代学生的思想变化,感受祖国未来的变化,又能让新时代的学生感受到道德榜样和法治先进人物的力量。

三、本土故事“活化”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施路径

(一)本土故事甄选导向

1.价值导向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本身就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一门理论课程,因此本土故事的选择一定要与所讲授主题背后的价值取向相一致。教学中所选取的故事尤其要注意价值观方面的正确性,这也是遴选本土故事的首要標准。坚持本土故事的正确价值导向,才能承担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选择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性的本土故事,这个价值导向在高职院校学习阶段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符合甄选条件的本土故事映射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透露着华夏儿女前进的方向,它本身所具有的主流社会价值特征使其能够运用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处在价值观塑造时期的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身上反映着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和动摇,该课程承担着给予学生及时、正确引导的任务。本土故事以其生动有效的形式,成为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坚实载体,在讲授的每一节课堂中,在教师创设的每一个故事场景中,去实现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

2.真实性

甄选本土故事的真实性指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中的人物、数据、情节都属实。当今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充斥其中,其真实可靠性有待辨别,因此教师在选取故事时,应慎重考察故事的真实性,且需通过官方网站、当地文化机构、故事发生地的相关人员等渠道进行确认,以确保传递给学生的故事信息是真实的。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巨大变化时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但他们也看到了中国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奇迹,看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灾难时携手共渡难关的团结,只有确保教师选择的本土故事真实可靠,学生才会相信本土故事所传递的价值观念,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3.适当性

故事有今古、人物、场合、结局等诸多特性及差异性区别,本文提出本土故事应具备的适当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所甄选的本土故事应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点相适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产生联系后,帮助学生养成爱听故事的好习惯,有效改进课堂的枯燥感和无趣感。教师所选取的本土故事具有适合性,是充分发挥本土故事在高职院校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价值的前提。第二,所选取的本土故事应与思想与道德法治课的授课内容相适合。建议授课教师在备课时,在充分把握授课内容的前提下,改变机械式照搬,在不违背价值正确性和故事真实性的情况下,结合授课内容适当地对本土故事进行局部性改编,提高文学艺术性和可读性。

(二)建立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相契合的本土故事库

尽管教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主导是授课教师,但是建立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相契合的本土故事库的任务不能全部放在授课教师身上,需要学校、班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合力。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主要是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法治观,学生的参与度、认可度、认知水平才是根本,因此动员全体学生参与进行本土故事的甄选,学校和班级以及社会给予大力支持是建立故事库最好的方法。

(三)课堂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选择

科技和网络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学生早已不是当年物资匮乏时代对知识文化如饥似渴的模样了,现如今网络全面开化,知识与信息呈现出颠覆性的状态,一以贯之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加之高职院校多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为主,教条式的教授更加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又是一门可以深入浅出的课程,可以选择多样化的课堂呈现方式。例如建立课程移动课堂,有教育意义的法治故事的现场或者纪念场馆的场所都可以作为教学课堂;变换讲授主体,道德模范人物和法治先进人物可以被邀请成为讲授某一章节知识的主体,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讲授风格;让学生成为演绎的主体,学生可以与教师互换角色,由学生代表轮换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将课程内容的讲授和学习变成演讲赛或者故事会、茶话会等形式。

1.拓宽本土故事的传播平台

学校可以及时更新校内网站的栏目设置。网络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学生从学校官方网站获取信息是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例如在学校官方网站可以设置学生板块,鼓励学生将自己身边的道德与法治故事整理成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投稿,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稿件进行筛选整理,邀请部分优秀作者走进课堂为大家讲述相关故事,等等。

学校可以更好地管理校内微信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等网络平台。例如学校可以安排专人对这些新媒体工具进行运营管理,定期发布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相关的本土故事,也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演绎,通过这种方法让课程诠释的道理更加深入人心。

新媒体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高职院校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样化、碎片化,良莠参半,无形中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很大冲击,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经常接触新媒体工具给学生更多正面影响。

2.搭建学生讲述与搜集本土故事的平台

高职院校学生属于全日制教育,学生在课堂之余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学校的各班级班委、各级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组织作用。例如举办本土道德与法治故事演讲大赛、本土道德与法治故事征集活动、提供本土道德与法治故事的线索等,也可以根据积极程度作为一项评比优秀学生和奖学金的参考尺度。总之,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感。

3.相关单位和机构共同建立移动课堂

各省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各级文化局、纪念馆、组织部等机关单位建立移动课堂,邀请道德与法治人物走进大学生课堂,例如举办“先进人物一堂课”活动,先进人物现身说法,让学生真实感受故事当时发生的情景与先进人物的思想活动,也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现实演绎故事素材,或者改写剧本进行进一步演绎,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演出来。

4.营造全社会讲身边道德模范与法治故事的氛围

积极营造讲身边的道德与法治故事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这一举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从学生到班级到学校到社会各个层面统一布局。

学生可以搜集身边的所见所闻,班级和学校可以整理本班级或者本校的道德法治故事,國家和社会层面可以利用众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全社会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故事的讲述和传播活动中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耳濡目染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代玉启,朱惠羽.讲故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呈现方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8):122-126.

[3]祝猛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探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2):109-122.

[4]刘爱娣.山西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 33(2):30-35,41.

[5]郝士宏,贾秀梅.山西优秀传统廉政文化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4(5):29-33,89.

[6]姚文慧.新时代山西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21.

[7]安娜.创新红色故事话语表达[J].教师成长研究,2022(3):84-86.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