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热奄包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2024-01-13苏子容朱佳佳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排气

苏子容,朱佳佳,刘 瑞

(杭州市丁桥医院·浙江 杭州 310021)

剖宫产是临床上用于解决难产、提高母婴存活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产妇畏疼、胎儿过大等因素影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1];但该种分娩方式需暴露产妇腹腔,对产妇造成一定损伤,极易引发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是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2]。患者临床表现为术后排气、排便异常,恶心、腹胀、呕吐等,如若不及时处理,影响产妇产后进食、手术切口愈合等,还容易导致术后感染、脏器粘连、子宫复旧,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降低母婴生活质量[3-4]。目前,主要采用营养干预、指导产妇术后及时活动等方式调节胃肠功能,但收效甚微。因此,找寻更为有效、安全的调节胃肠功能的干预方法至关重要。中医药在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加快术后产妇的康复进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中药贴敷、灌肠、耳压等中医外治法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及家属的青睐[5-6]。有报道称中药热奄包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胀气不适之症[7]。本文笔者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的方法观察了中药热奄包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杭州市丁桥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17 例剖宫产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9 例,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30.66±5.95)岁;产次:1 次28 例、2 次25 例、3 次及以上6 例;孕次:1 次19 例、2 次28 例、3 次及以上12例;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手术时间(48.37±11.72)min。对照组58 例,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28.86±6.33)岁;产次:1 次27 例、2 次24 例、3 次及以上7 例;孕次:1 次18 例、2 次29 例、3 次及以上11 例;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手术时间(50.63±12.94)min。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足月分娩产妇(37~42周),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2)年龄20~40岁;3)择期行剖宫产分娩,术前禁饮食时间>6 h,术后应用镇痛泵;4)产妇及家属对该观察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贫血、高血压、胆汁淤积症者;2)合并恶性肿瘤、实质脏器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者;3)有出血性倾向及凝血功能异常者;4)合并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者;5)过敏体质的产妇;6)自然分娩转行剖宫产的产妇;7)依从性差者。

1.4 剔除标准 1)产妇术中、术后大量出血者;2)术中胃肠黏膜粘连者;3)术后出现电解质紊乱、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者;4)数据缺失者;5)因个人原因申请退出临床观察者。

2 方法

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产妇予以剖宫产术后常规处理(促进宫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预防感染及对症等措施,并给予常规产后护理。1)每日使用碘伏消毒腹部切口,并更换无菌贴布;2)观察切口红肿、渗液、感染等情况;3)进行生命体征监护,辅助翻身,关注产妇心理变化并及时给予纾解;4)指导产妇术后24 h下床行走,帮助排气;5)观察产妇缝线吸收情况;6)未排气前禁食,排气后逐渐从糊状过度到固体食物,遵循少油、少盐、高蛋白、低碳水原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1 天开始加用中药热奄包。中药配比:吴茱萸、炒紫苏子、白芥子、炒莱菔子、米葶苈子、茺蔚子各50 g,熟大黄30 g,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放入20 cm×20 cm纱布袋中,并混以500 g食盐,制成热奄包。使用前由医务人员将药包放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加热。药包温度约38~43 ℃即可用于外敷。热敷前,注意产妇皮肤是否有湿疹、破溃等情况,避开溃面。产妇体位:仰卧位;外敷位置: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及上腹部。热敷过程中,严格注意产妇皮肤颜色变化,随时询问产妇感受,避免出现烫伤、过敏等情况,每日热敷1 次,每次20~30 min。

2.2 观察指标 1)两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于术后6 h开始,每隔4 h听诊肠鸣音,听诊区域:左右上下四个腹部区域;时间:每个部位1 min/次;肠鸣音恢复正常标准:于2个及以上听诊区1 min内听到3次以上连续性肠鸣音,记录恢复正常时间。2)两组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告知家属于术后严密监控产妇首次排便、排气时间,并记录。3)两组产妇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腹胀分级评分比较:参考《黄家驷外科学》[8]腹部手术后腹胀相关内容拟定分级评分标准。术后无腹胀感,为0级腹胀,计0分;术后感轻度腹胀,腹内有气体转动,但不影响休息、睡眠,I级腹胀,计1 分;术后感腹胀,伴有恶心,查体见腹部中度隆起,腹壁张力较大,影响休息及睡眠,为Ⅱ 级腹胀,计2 分;术后腹胀严重,伴有呕吐,查体见腹部明显隆起,腹部张力大,严重影响休息及睡眠,为Ⅲ 级腹胀,计3分。根据此标准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干预第2天、干预第3天腹胀分级评分进行比较。

2.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5.0软件包处理,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3.2 两组产妇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腹胀分级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腹胀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2天、第3天,两组产妇腹胀分级评分较前1天均明显减低,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产妇腹胀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前、干预后不同时间腹胀分级评分比较分)

4 讨论

随着多孩政策的推进,临床上剖宫产的应用率逐渐上升[9];但产妇在接受手术时,会对盆腔相关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挤压、牵拉,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进而影响术后恢复。在临床上可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纠正剖宫产产妇胃肠功能紊乱[10]。由于产妇术后需要哺育婴儿,故而西药应用局限较大,发挥作用较为有限。祖国医学则存在诸多外用之法可以调节胃肠道功能。剖宫产手术属金刃损伤,伤及经脉,以致瘀血停滞,阻碍气机,易致腑气壅滞,故生肠胃紊乱之症[11];另产妇术前需较长时间禁饮食,无营养供给运化之力,而术中开创散其气血,致使气血两亏,更添无力之感,故致胃肠运化无力。另因术后伴以长期静卧,久之伤气,使其气运通行无能,故致脏腑气血难行,加之恶露难除;产妇术后又常情志不达,肝气不疏,以致气机郁滞,故致脾胃失调、胃肠紊乱[12]。由此可见,理气、行滞、消胀可解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之困。

早在《灵枢·周痹》中就提及“熨而通之”,指用热熨的方法疏通气血,所谓“熨”则是指热敷之。中药热奄包在应用时需将药包加热至温热状态,再敷之,因此可发挥温熨之用,进而行气血通行之责[13]。加之热奄包所敷诸穴,神阙穴具有和胃理肠之功;中脘穴属任脉,具有和胃健脾、通调腑气等功效;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是大肠之募穴,其穴处于天地之气相交之中点,是腹部气机运行之枢纽,能调和胃肠,疏通腑气,可使中焦气机上通下达,胃肠功能和调。

笔者所用热奄包中配以的中药材,因热敷使产妇体表毛孔开放,增加了药物的吸收率,且药物直接作用于腹部,有助于更好地调节胃肠功能,缩短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消除腹胀。

热奄包中配以的中药材中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具有降气行滞、消食除胀之功用,外用可调和脾胃之气、助其运行,故可解胃肠之力匮乏之困。吴茱萸味辛,性热,主入肝经,兼入脾、胃经,有降逆止呕、散寒之痛之功效,外用可行下调胃气,疏通肝气,进而止呕逆,缓其紊乱之状。紫苏子入肺、大肠经,有降气、消痰、润肠之功效,《本草纲目》中有言:“紫苏子,治风顺气,利膈宽肠。”提示紫苏子具有利气、润肠之效,外用可助气行,下调胃气冲逆之状,解胃肠紊乱之苦。肺和大肠相表里,方中白芥子可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葶苈子可下气行水、消滞;茺蔚子是益母草的种子,具有活血调经作用;熟大黄破积滞、逐瘀血。热奄包从行气、调中、活血、祛瘀等多角度进行干预。有研究指出,热奄包中莱菔子可以促进胃动素(MTL)分泌,通过促进MTL分泌,进而调节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提高胃肠蠕动能力[14]。吴茱萸可抑制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分泌,兴奋神经系统,进而调节胃肠道功能紊乱[15]。白芥子中挥发油可扰乱皮脂细胞间的排列,进而增强药效透皮吸收作用,提高调解胃肠紊乱的能力[16]。

本观察结果显示,剖宫产术后加用中药热奄包的观察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干预第2天、第3天,两组产妇腹胀分级评分较前1天均明显减低,同时间点比较加用中药热奄包的观察组产妇腹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剖宫产术后在常规术后处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消除腹胀。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排气
肚子总是“咕噜噜”叫是怎么回事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