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探究

2024-01-12万晨晨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20期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高校

[摘 要]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大环境下,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逐步提升。同时,财政专项资金总收入占高校总预算的比例不断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所发挥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突显。基于此,在当前背景下,应对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给予足够重视。文章将阐述高校加强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梳理当前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0.001

[中图分类号]F234.4;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0-0004-03

0     引 言

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不仅能帮助落实国家的重大部署,同时还能有效优化内部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发展。为使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内容与方式作出持续优化,围绕各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整合各类资源来构建更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这样能显著提升财政专项资金配置与使用效率,同时也能够对高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     高校加强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

1.1   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

现阶段,各高校都有大量资金需求,因此面对有限的财政专项资金,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基于此,高校开始加强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希望通过较高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水平来获得更多财政资金。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借助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确保每一项财政专项资金都可以投入效益、效率更高的项目,做到对资金的公正、公平分配。这样一来,资源浪费现象就会减少,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也能得到不断提升。

1.2   有助于提高高校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2019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明确了各单位要围绕单位职责和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树立业务和财务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在此情况下,高校形成“业财融合”、对专项预算执行“双监控”的专项资金管理理念,并不断优化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流程,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高校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提升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1.3   有助于项目归口部门进一步强化绩效责任意识

高校通过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融入项目执行,密切联系经费下拨和后续资金使用情况,能够促使具体业务部门进一步强化绩效责任意识,而不单单只是简单关注“把钱花光用光”,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1]。

2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管理保障体系缺失,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虽然党中央和各主管部门均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文件,但高校在内部尚未形成主导相关工作的制度体系。各高校一般都是安排财务人员来负责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工作。鉴于高校内部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工作相对独立且缺乏协作性,项目归口部门普遍认为绩效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自己是在“配合”财务部门工作,因此绩效管理意识薄弱。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财务部门不能真正掌握具体项目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不能对绩效自评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判断。此外,高校也缺乏内部权力机构对绩效目标偏离和评价结果进行问责。

2.2   绩效目标表的填写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财政专项预算资金申报都需要填写绩效目标表。由于项目归口部门绩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其在填报绩效目标表时,一般只填写一些必填指标,主要包括数量、时效、質量以及社会效益等,对其他非必填指标未给予关注。另外,由于缺乏对绩效目标概念的正确认识,业务部门填写的相关指标内容并不符合绩效的概念要求,使绩效目标表的填写流于形式。这不仅会影响后续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而且难以将专项资金的真实效益反映出来。

2.3   绩效目标松弛、不清晰

大多数项目部门在填写绩效目标时都是定性描述,将“提高”“完成”等作为目标指标,目标细化、量化程度都不够。这会妨碍后续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也会使得评价结果过于主观。

2.4   绩效评价质量不高,评价结果难以得到有效应用

由于绩效目标值设置得不清晰,以及归口部门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关注度不够,管理意识薄弱,项目归口部门在实施绩效自评价时更易于打出高分,几乎均为“优秀”,评分宽松化、主观化,无法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使评价结果的运用受到影响,无法为下一年财政专项资金申报提供参考[2]。

3     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3.1   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分级管理的组织架构

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各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更加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全面覆盖资金和业务,推动落实各归口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责任,为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预算绩效管理的监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落实效果。在运用评价结果的同时,建立项目绩效问责与激励机制,实现财政专项资金优先保障效益好的项目,对绩效目标未达成的项目实施问责。

另外,各高校可结合实际,成立专门的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让该小组作为主导机构,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在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高校管理者应承担的主体责任进行明确。承担直接责任的项目执行部门和相关负责人要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归口管理[3]。归口部门主要是对自身职责范围内的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负责,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同时在校内做好执行、跟踪工作,落实绩效评价,提高工作效果。

3.2   优化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指标,对填报人员进行培训

绩效目标是资源投入计划产生的具体成效。首先,设置绩效目标应以结果为导向,遵循“自上而下”的设置原则,对项目总目标进行细化,细化为年度目标,将年度目标具体分解为每一个数量、质量、效益指标。其次,在指标值上,应注重可量化及可考核性,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以便后续的跟踪及评价,并有效保障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可比性[4]。

绩效目标一般由项目归口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在申报预算时同步填写。虽然绩效工作已开展一段时间,但具体业务部门的人员在填写绩效目标时还是一头雾水,对数量、质量、效益等指标无法进行区别,绩效目标表的填报质量有待提高。而绩效目标的填报质量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执行、跟踪及评价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对填报人员进行绩效相关的主题培训,设计制作绩效指标库作为归口部门填写的参考,以提升填报质量,从源头实现绩效管理的全流程、全覆盖。

3.3   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财务部门应不断推进专项预算精细化管理,通过对资金配置机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完善,进一步细化预算内容,以充分保证预算编制和重点工作之间的联系。对财权和事权进行合理分配,结合监管主线,加大预算审核力度,构建可行性、针对性较强的全过程预算管理模式[5]。

财务部门也要结合具体情况,做到和发展规划部门、教务部门、研究生院等部门的有效联合,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的合理分配与使用。之后,由归口部门负责完成相应标准的执行,借鉴因素分配法,执行合理性更高的分配方案。作为二级单位,就要结合“双一流”建设目标,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申报流程、项目库,分项目来完成精细化预算方案的编制工作。

财务部门还要结合实际对预算编制流程作出进一步梳理,然后将预算绩效评审机制恰当引入其中,并将项目库管理模式落实好,围绕部门预算编制提出的各项要求,对校内专项预算申报、绩效目标制定模板作出进一步优化。在此期间,要始终遵循全面性与可比性的原则,以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另外,财务部门可以带头成立与要求相符的预算编制小组,预算联络员由业务骨干担任,同时为不同的学院挑选综合素质更高的财务助理;预算联络员、财务助理要为二级单位提供辅助支持,始终遵循“一项目一申报”的原则来顺利落实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在合理前移绩效管理关口的同时,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不断提升[6]。

3.4   加强信息化建设

各高校要注重财政专項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具体涉及预算申报审核、调整和执行,还有预算分析和绩效评价等环节。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对接,以实现对预算执行进度的实时监控。同时,在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不应只关注预算执行,而要实现对项目执行情况的“双监控”。信息化建设要消除预算执行与绩效管理“两张皮”的困境,利用信息技术消除“信息孤岛”,将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前移,实现财务与资产、教学、采购、合同等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建立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关键监控指标体系,实现预算全流程的监控和管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要能够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以及预算管理系统与业务部门系统对接,这样才能实现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获取,还可以全面监控预算动态执行、绩效目标的具体完成情况,实现项目执行动态反馈。另外,高校要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开发决策分析功能,要能够实现对近几年财政专项资金不同维度相关数据的分析,还要通过与预算管理系统的对接将项目预算整体、具体执行情况实时反映出来,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7]。

3.5   强化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运用

首先,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高校各部门要重视绩效评价工作,不能认为其只是“配合”财务部门工作,要增强绩效评价意识。目前,财政专项资金评价的主要方式包括各项目归口部门的自评价、主管部门的评价以及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价。高校要改进目前的项目自评价工作流程,不应只以归口部门提交一个自评表而结束工作,财务部门或预算绩效管理负责部门应针对重点、重大项目采用委托第三方或自行召集专家对项目完成情况听取汇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绩效自评表的打分进行考核确认。对其他一般项目每年进行抽检。对于年中预算执行有偏差的项目,应召集财务部门、归口部门等召开座谈会,由归口部门解释说明,再共同查找问题并进行全面分析。把评价结果与同类高校或同类项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差距。将考评结果与下一年预算拨款

挂钩。

其次,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最终环节,高校要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将其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高校可着眼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在下一年度申报预算和分配预算资金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各主管部门确定项目实施必要性与批复额度的重要依据。二是与激励分配挂钩,奖惩分明、考核问责。对于绩效好的项目,要给予优先的经费支持;对于绩效结果欠佳的项目,对其下一年度财政专项预算资金进行适度减少,并重点关注其预算执行跟踪。同时,项目负责人应该对项目的绩效负全责。因此,高校可将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与人事考核、职称晋升等相联系,强化激励约束[8]。

4     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各高校要基于自身发展状况与实际需求构建符合实际的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并积极尝试通过新理念、新方法的应用来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这样能在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科学合理使用的同时,为社会资金的科学合理配置提供参考,确保高校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可以实现资金的合理运用,最大化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雯.提高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成本管控水平的实践:以Z医院核酸检测“应检尽检”项目为例[J].齐鲁珠坛,2022(6):35-41.

[2]孙静.发挥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示范引领作用的建议:以西安市为例[J].西部财会,2022(6):11-13.

[3]成委.G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以G省省级部门信息化专项资金为例[D].贵阳:贵州大学,2022:55.

[4]刘瑾.加强专项资金项目库建设,促进高校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J].会计师,2021(1):112-113.

[5]吴玉芳.高校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以青海M大学为例[J].西部财会,2020(7):10-13.

[6]张君瑜.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以Z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9:56.

[7]韦聪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研究:以N大学与三所高校对比为例[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47.

[8]林珊,许持.绩效管理理论视角下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4(29):185-186.

[收稿日期]2023-04-28

[作者简介]万晨晨(1989— ),女,江西上饶人,硕士,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高校
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探析
关于加快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的思考
论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运用难点及建议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中小工业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