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提高心内科护士护理质量的效果

2024-01-12杨慕峰唐立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心内科层级分层

杨慕峰,唐立霞

长沙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湖南长沙 410005

心内科是医院中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临床科室[1]。本科室患者基数大、疾病种类较多,护士的工作强度较高,致使护士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与患者进行沟通,未能定时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无法保障管理工作全部有序完成[2-3]。为减少以上情况,确保管理工作质量,选取适合的护理管理方式具有一定意义。以往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虽通过遵循排班表上岗、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维持科内环境整洁、落实宣教服务等发挥管理效果,但具有局限性,个别护士专业素养不高,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管理服务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4-6]。而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以护士为基础,科学进行分层并予以相适应的管理工作,利于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确保管理工作质量[7]。本文选取2021 年1—12 月与2022 年1—12 月两个时间段内长沙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工作的护士各24 名,分别开展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与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了解不同管理方式对提高心内科护士护理质量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12 月长沙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工作护士24 名开展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纳入常规组。其中男性1 名,女性23 名;年龄25~41 岁,平均(33.07±3.45)岁;工龄1~13 年,平均(7.02±1.39)年;文化水平:大专15 名,本科9 名。选取2022 年1—12 月期间本院心内科工作护士24 名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纳入分层组。其中男性1 名,女性23 名;年龄26~42 岁,平均(34.03±3.51)岁;工龄2~14 年,平均(7.95±1.44)年;文化水平:大专15 名,本科9 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护士均自主意愿参加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由心内科护士长根据科内护士人数和岗位需求制订合理的排班表,要求护士按时上岗,做好医嘱查对、输液卡填写、交接班信息的记录工作,了解当日护理管理任务,确保配药室与病房干净整洁。另外,在进行交接班工作时,需要告知接班人员已经完成的工作与待完成的任务,并强调重点关注人员,确保后续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分层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1)对护士进行分层级。护士长需要对心内科护士整体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文化水平与工龄划分护士的等级。①一级:高级责任护士,需要文化水平至少为专科,工龄>5 年,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参与心内科整个护理管理工作、辅助管理者进行管理制度的整改、可熟练完成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服务、发表学术论文1~3 篇。②二级:初级责任护士,需要文化水平至少为专科,工龄>1~≤5 年,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熟悉心内科护理管理内容,具备一定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并培训实习护士、辅助上层护士完成相关管理工作。③三级:助理护士,需要文化水平至少为专科,工龄<1 年,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熟悉心内科常见疾病的基础护理服务、在上层护士监督指导下可完成相关护理管理工作。

(2)对护士进行分层级培训。对于高级责任护士培训时,不仅需要进行传统专业基础知识与护理技能的培训,还需增加新技术、新项目的学习,旨在强化业务水平,增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日后科室护理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初级责任护士培训时,需要进行心内科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展开护理技能培训;掌握临床带教内容,学会如何制作教学参考资料,培养教学能力,便于之后为实习护士展开科内带教,提升护士总体实力。对于助理护士培训时,需要以心内科基础知识与护理操作为主,让其充分掌握,可熟练为患者进行病情观察、用药监督、健康宣教等基础服务,且在培训期间,需要每个月进行1 次测评,以此了解培训效果,找出掌握不佳之处,进行强化教育,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3)实施分层级管理服务。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急救护理与安全防护的实施工作,由初级责任护士与助理护士负责病房护理与健康宣教的实施工作。

(4)分析管理效果并完善管理方案。院内管理者需要每个季度对当前管理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管理效果,找出心内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根本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纳入管理方案中,便于下个季度执行护理管理服务时参考使用,不断提升护士的护理管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不同管理理念下的护士测评结果。共包含心内科理论测评结果、心内科操作测评结果两项,均以自拟试卷进行评估,共100 分,其结果得分越高提示越好。

②分析不同管理理念下的护士护理质量。共包含急救护理质量、病房护理质量、健康宣教质量、安全防护质量4 种,均以自拟标准进行评估,共10分,其得分越高提示越好。

③分析不同管理理念下发生护理缺陷占比。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缺陷情况发生数/总数×100%。

④分析不同管理理念下的管理理念的满意率。以自拟问卷进行评估,共100 分,根据分值可分为3种评价,即>79 分为特满意、60~79 分为一般、<60 分为不满意。管理理念的满意率=特满意率+一般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测评结果比较

管理后,分层组的护士测评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测评结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测评结果比较[(±s),分]

?

2.2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管理后,分层组的护士护理质量与常规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

2.3 两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占比比较

管理后,分层组发生护理缺陷占比与常规组相比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护士管理理念的满意率比较

管理后,分层组管理理念的满意率与常规组相比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管理理念的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有所增多,致使人们免疫力普遍下降,极易受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影响发生心血管疾病[8]。该疾病患者往往需要到医院的心内科进行诊治,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疾病症状,保护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心内科大量聘入新护士,科内护理人员的总体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护士的责任心不高、无菌观念不强,未能安全有效地落实管理工作,易出现护理缺陷情况,使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护患关系[9-11]。科学的护理管理方式可有效减少上述情况,确保护士护理水平,提升管理工作质量[12]。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虽经过相关内容发挥管理作用,但部分护士的自身水平与工作内容不适配,无法准确有效地完成护理管理服务,具有一定局限性[13-14]。而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有效弥补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不足之处,全面提升护士护理质量。此法通过根据文化水平与工龄对护士进行分层级,包括一级(高级责任护士)、二级(初级责任护士)、三级(助理护士),并负责不同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适配性[15-16]。对于3 个层级的护士分别进行不同水平的培训,提高其综合实力,便于日后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确保护理服务质量[17-18]。通过实施分层级管理服务,由不同层级护士分别负责急救护理、病房护理、健康宣教、安全防护等管理工作,确保其有序完成,提升工作质量。通过定期总结管理情况,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找出管理疏漏之处,制订改进措施,以此完善管理方案,便于日后参考使用,实现管理效果的持续改进[19-20]。本研究结果表明,分层组管理后的护士测评结果较常规组高(P<0.05),说明相较于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而言,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拓展护士心内科理论知识,训练其心内科操作能力,增强综合实力,为日后心内科护理行业提供优质人才。分层组管理后的护士护理质量较常规组高(P<0.05),说明相较于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而言,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有助于增强护士的健康宣教能力,确保急救护理与安全防护质量,得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分层组管理后的发生护理缺陷占比较常规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于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而言,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有助于规避风险因素,减少护理缺陷发生风险,确保护理服务质量。分层组管理后管理理念的满意率较常规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较于常规理念的护理管理而言,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在一定程度增强管理效果,且获得护士的普遍认可,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为心内科护士开展护士分层级管理理念的护理管理效果较高,可提升护士专业素养,增强护士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管理理念的满意率,值得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心内科层级分层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