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如何处理?

2024-01-12陈帅军邓雪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青春期健康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变应原组胺过敏原

文/陈帅军 邓雪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过敏性鼻炎患病率高达25%以上,而过敏性鼻炎除本身出现的喷嚏、鼻痒、鼻塞等症状外,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注意力缺陷、睡眠障碍等情况,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学习,也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以下将从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病因与机制、诊断与鉴别、治疗与预防进行分析。

病因与机制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以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目前已有相关学说与认知中,普遍认为过敏性鼻炎的发作可分为速发相反应及迟发相反应,速发具体表现为鼻痒及喷嚏症状,迟发主要表现为鼻塞症状。速发相反应中当人体吸入各类抗原后,与鼻黏膜肥大细胞表面的IgE 受体相结合,引起肥大细胞分泌白三烯及组胺等炎性介质,进一步刺激鼻黏膜血管及感觉神经末梢,副交感神经兴奋后最终引发鼻痒、流涕、打喷嚏等症状;迟发相反应的作用过程主要表现为各类炎性介质通过诱导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粘附分子、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活化嗜酸粒细胞等相关免疫细胞,由此导致炎性介质进一步释放,反应过程持续加重,最终表现为鼻黏膜水肿、鼻塞的情况。

关于过敏性鼻炎的形成机制,普遍认为与遗传因素、变应原暴露二者高度相关。过敏性鼻炎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应性体质,且该情况具有家族聚集性,在青少年患者中查询家族病史,往往可见家族中存在其他过敏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暴露具体是指诱导特异性IgE 抗体发生后续反应的抗原,在临床患者相关研究中此类变应原多来源于植物、昆虫、动物、真菌及职业性物质,具体可分为吸入性变应原以及食物性变应原,其中通常包括尘螨、动物皮屑、花粉、蟑螂、真菌、食物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粉尘螨及屋尘螨广泛分布于枕头、床垫、家具、地毯、毛绒玩具等物品中,并且在温热潮湿环境中快速繁殖,与青少年过敏性鼻炎患者相接触时具有诱发疾病发作的可能,如此类物品不能及时清洁与消毒则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持续发作、反复发作等情况;花粉在特定时间内随空气与风媒四处飘散,且传播量巨大,广泛影响区域内具有相应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从而出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情况;食物变应原所诱发的过敏性鼻炎相对数量较少,常见类型包括牛奶、大豆、坚果、鸡蛋、鱼类等,当饮食中不慎摄入相应变应原可能会诱发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

诊断与鉴别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患者症状表现、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青少年过敏性鼻炎主要以喷嚏、鼻痒、鼻塞、清水样鼻涕为主要典型症状表现,但不同年龄段患者在具体表现中也有所差异,如婴幼儿以鼻痒、咳嗽、喷嚏等为主要表现,学龄前患儿以鼻塞为主要表现,青少年患者多以清水样鼻涕为主要表现,可伴随不同程度眼部症状及鼻出血情况,此外少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疑似抽动症的表现,如面部、眼部以及鼻部肌肉抽动,发出抽吸动作与声音,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反复鼻出血症状。

通过局部体征观察与分析通常可见青少年过敏性鼻炎患者双侧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内存在水样分泌物,眼部可见结膜充血水肿,在各年龄段中还可分别表现出过敏性皱褶、过敏性敬礼症、过敏性黑眼圈等情况。通过进一步实验室检查,如血清特异性IgE 检查指标高,皮肤点刺试验阳性,鼻分泌物涂片中可见嗜酸粒细胞大于5%,鼻灌洗液特异性IgE 测定发现IgE 水平升高等,可确诊。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的目前临床诊断中,通常包括:①症状表现中喷嚏、鼻痒、清水样鼻涕、鼻塞四项症状中至少可见两项,可伴随呼吸道症状与眼部症状,每天症状持续时间或累计发作时间超过1 小时;②查体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及鼻腔内水样分泌物;③实验室检查中血清特异性IgE 阳性/过敏源检测阳性,鼻分泌物检测嗜酸粒细胞比例大于5%。此外,青少年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断中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其中最为多见、症状相似的疾病类型为感冒、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或鼻炎。

治疗与预防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与预防中,最为首要的措施是避免患者接触过敏原。室外活动中可适当采取口罩等防护措施,但往往难以完全避免,所以在室内过敏原的防护中则需要进一步增加防护措施与力度,患者家属可以通过医院就诊查询了解患者具体过敏原类型,根据医嘱排查家居环境内可能存在的过敏原情况,从而针对性改善,在花粉传播、过敏性鼻炎高发时节需要适当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将日常活动锻炼调整至室内开展。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中需要区分轻度间歇性患者及中度重度间歇性、持续性发作患者两种,前者可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后者则需要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联合治疗。抗组胺药物主要可分为口服用以及鼻用两种,第二代抗组胺药是现在青少年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鼻用抗组胺药具有起效快的优势。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抗炎、抗过敏及抗水肿,也是青少年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选择性地与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相结合,竞争生物活性,改善疾病症状。其他治疗手段中还可见鼻腔冲洗,通过应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鼻腔内刺激物、炎性分泌物及过敏原改善局部症状。其他治疗方式中免疫治疗及手术治疗较为少见,其中免疫治疗主要通过对患者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从而诱导机体免疫耐受、减轻症状,具体包括皮下免疫与舌下免疫两种开展方式;手术治疗通常应用于常规治疗无效且症状明显加重、持续发展的患者,具体术式为双侧下鼻甲黏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结束语

由上可见,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首先需要明确诱发原因与机制,从而排除日常生活行为中可能存在的诱发因素,并同步采取相应治疗手段,从而改善症状、预防复发。青少年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需要明确基础原则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通过鼻腔冲洗消除鼻腔内已有过敏原与刺激物,并开展个体有效的治疗。通过以上步骤通常能够达到较为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也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预防反复发作,但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以上都需要建立在确诊为过敏性鼻炎且明确过敏原类型的前提下,所以需要及早就诊明确与区分疾病类型。

猜你喜欢

变应原组胺过敏原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查出过敏原 预防过敏反应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澳大利亚发布强制性过敏原标识问答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粉中组胺的含量
体外特应性变应原检测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