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逻辑理路及实践路径

2024-01-12赵洪波张贝尔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育人

赵洪波 张贝尔

(辽宁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提供指导。新时代教育方针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五育融合”理念聚焦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强调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锻炼、强化美育修养、塑造劳动教育、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对于新时代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至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当前教育各领域的热议话题。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重要的学科课程,承载着体育“育”人的重要使命,依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应把学校体育置于重要的位置上,以体育为统领,引领其它四育,带动各项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即以体立德,以体增智,以体赏美,以体乐劳。鉴于此,本文在“五育融合”的大视角下,探究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逻辑理路及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1 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价值意蕴

1.1 为民族振兴“献力量”

体育这面镜子,折射的是整个民族的精气神[2]。正所谓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在民族振兴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3]。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体育早已经融入民族发展的进程。如今,国人引以为豪的“体育事业”为中华文化的民族复兴赋予了团结奋进的强大能量,脱离了对人的重视与培育,一切精神生活和价值都难以获得转变为现实的动力,更难以获得传承发展的主体依据。因此,学校体育中以“体”育人继而成为了新时代民族振兴的又一重要方向,要大力弘扬体育精神,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体育赋予青少年乃至民族的特殊价值,在学校体育中贯彻以“体”育人的重要理念,使之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1.2 为体育强国梦“献担当”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现将促进青少年体育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养成青少年良好的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4]。”体育强国要求以人为本,育人为先。近年来,学生体质呈现出直线下滑的趋势,校园里的“小眼镜”和“小胖墩”更是随处可见,严峻的问题不容忽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则出自于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体育课的“副科”身份总是受到“正科”的排挤与占用,此种现象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难以有效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学校体育不仅要注重强体,更要强化以“体”育人的重要理念。用体育锻炼的方式去渗透教育,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在青少年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要按照以“体”育人的创新发展思路推进学校体育,助力体育强国,将以“体”育人为目的的学校体育融入教育和体育的整个发展计划之中,体育和教育人为割裂的现状将会得到遏制,体育强国的梦想便会得到坚实保障。诚然,学校不仅要关注体育促进青少年强健体魄,发展身心,更要深入发掘青少年塑造进取与健全人格的功效,使青少年切实实现“精神之强”“体魄之强”“人格之强”。

1.3 以“体”育国家未来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积极推动青少年体育锻炼与文化知识学习协同发展,帮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健全人格、增强体质、享受乐趣、锤炼意志[5]。”学校体育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不仅关系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一方面,体育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都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价值,当代青年人缺乏了老一辈人敢打敢拼、奋勇争先的精神。为了将青年人都培养成有智慧、有冲劲、有朝气、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的“未来栋梁”,一定离不开“体”育教育,把体育的内在潜力有效地转化为育人效应,通过以“体”进而卓有成效地育人。另一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陶冶生活情操,更是为了使青少年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和国家的使命。因此,按照科学的育人规律和高效的育人标准,引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增强体魄、锤炼意志,秉承新时代主人翁精神,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肩负起时代的大任和重托。

2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体育以“体”育人的逻辑理路

2.1 体育之效,因而强意志——“立德”

在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摆在首位,尤其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聚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育人模式,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6]。体育的使命不仅是促使学生在现代生活方式中保持健康的身体,还要促进人格的完善与精神健康,在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思想道德也随之得到提升,掌握本领的同时,学会怎样“为人”。如长距离跑运动过程中,由于训练内容枯燥与运动强度较大,当青少年产生抗拒心理与极点现象的出现时,参与者依然坚持完成比赛的信念与勇气,以此促进学生形成坚定信念、果敢坚毅的良好品格,在激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促使道德认知和情感、知德和行德的融合。”体育与德育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但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却又相互包含、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最终指向同一个育人目标[7]。新时代教育,要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以体立德,以体树人,将体育与德育相融合,进而促进学生持续、全面、和谐发展。

2.2 体育之效,因而增知识——“增智”

智育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在“五育融合”中居于核心地位,体育与智育辩证统一,密不可分。“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拥有再高的智商也是枉然。”[8]诚然,体育对智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体育离不开智育,智育要以体育为基础。智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促进学生掌握系统的体育科学理论知识与形成基本的运动技能,增长知识与见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9]。首先,体育能有效地促进及发展青少年智力。体育教学包括理论学习与体育实践两个部分,体育理论的学习本身就是增加青少年情、智的过程,如体育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体育心理学、运动遗传学、体育运动的发展史等学科,对青少年的文化塑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体育与青少年文化知识紧密相关。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多数家长会认为花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青少年学习成绩,事实并非如此,家长片面追求青少年考试成绩,进而忽视了体育对智育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能够使青少年在劳逸结合、动静兼备的环境调和之中更加高效的学习,在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帮助青少年掌握知识,提升青少年的学习力和专注力,进而增强学习效率以及改善记忆能力。体育作为构成青少年智力因素的重要一维,以体育心,以体育智,需正确看待体育锻炼对智育的促进作用,将其视作助力智育发展的助推器。

2.3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强体”

“五育并举,体育先行。”体育作为“五育融合”的重要引领,主要以身体练习为方式,传授健身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旨在传授学生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使学生在运动中享受运动乐趣,增强身体素质,形成完美人格,锤炼坚强意志,进而培养学生崇高的精神追求与人格修养[10]。202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11]。这将体育从过去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上升到体育对心理素质、意志品质、人格修养的层面。首先,体育锻炼具有治病、防病,提高机体免疫的功能,有利于人体肌肉、骨骼的增长。人体的免疫细胞则会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运动者需在合理运动时间下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人体白细胞种类中的淋马细胞数量,从而对人体预防疾病的能力具有重要功效。体育锻炼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在坚持科学体育锻炼以及掌握好体育锻炼强度和运动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对青少年的骨骼生长产生积极影响。在青少年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刺激骨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骼生长,使得骨量增加,进而促进青少年骨骼的生长发育。此外,体育锻炼对通气网络、循环网络、中枢神经网络、消化、吸收机能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体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有着其他科目无法比拟的功效,体育非但增强青少年意志品质,还有其特殊的“育”人功能。张伯苓认为:“体育发达非啻身体之强健已也,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体[12]。由此,足以凸显体育的重要价值。

2.4 体育之效,因而调情感——“赏美”

体育具有的促进个体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决定了塑造身体美只是学校体育最本质价值的实现,承认作为自然界肉身性存在的身体之美[13]。美育又称之为“审美教育”,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以及发展青少年欣赏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体育则可以说是健与美的综合。体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可巩固和提升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对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塑造具有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中,要将侧重点转移至提高学生的审美人文素养,重点使学生发现并领悟体育视角下的动作技术之美、意识之美、精神之美、人格之美。运动是体育的根本属性,也是体育作为审美对象的前提,运动作为体育美的基本形式,通过人体运动艺术感情的动态操作过程表现人的本质,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实践和创造健康的体格和人格[14]。体育运动被称之为力与美的融合,体育中的美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如运动项目中的花样游泳、体操、撑杆跳、武术套路,无不体现出体育的刚柔并济之美。在篮球、排球、田径接力跑等集体项目中,运动员们准确无误的传切配合、交接棒次的默契传递,充分体现出团队协作间的意识之美。体育在培养青少年强健体魄与运动技能的同时,更促使人的精神和人格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培养青少年不仅知道要如何去赢,更要学会如何体面而又有尊严地输的人格之美。鉴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它对青少年的美学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只有如此,方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青少年领悟体育视角下的美。

2.5 体育之效,因而促和谐——“乐劳”

传统意义中以“劳动性”“生产性”作为本质的劳动教育已然不适合新时代的育人理念,新时代劳动教育观念强调“教育的劳动性”和“劳动的教育性”,更为注重劳动素养的生成[15]。体育秉承着“持之以恒”的精神与劳动所给予人的精神相一致,体育所提倡的“实践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劳动的践行指南相吻合,体育所推崇的“天道酬勤”更是与劳动的教育观念相契合,通过体育进行劳育,也是对学生进行劳育的又一突破口。当前,劳动教育还未完全融入课堂和校园,其重要性是青年人所不能熟知的,当代青年人劳动意识与劳动观念缺失,这一现象足以体现通过体育课堂及体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制定劳动制度的必要性。可借此契机,在学校体育中进行劳动教育,如课后组织学生收拾体育器具,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责任感;进行跳远教学时,组织学生动手翻沙坑、摆放踏跳箱,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组织教学比赛,从而体现出学生为集体做贡献,顽强拼搏的集体荣誉感;借助体育课程中的“练”,使学生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以此,提高青少年身心参与和手脑并用的各项能力,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实现自身价值。体育在促进社会及家庭和谐的同时,能够使劳动者拥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并且树立青少年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要善于培养青少年劳育的社会风尚,继而运用劳育助推家庭及社会的和谐。劳育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道德支柱之一意义重大,体育与劳育强调体力与脑力的融合,想要激发创造力和劳动力效果的最大生成,应将劳育与体育相结合,从而提升青少年优秀的劳动品质[16]。

3 “五育融合”视域下以“体”育人的实践路径

3.1 树立“五育融合”的理念,强化“五育”目标

首先,学校要树立“五育”人才观。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引领,把握“五育融合”理念的核心要义。学者认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校长,要实现“一育”体现“四育”“四育”渗透“一育”的理念转变[17]。学校领导要积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明确“五育并重”的办学理念,通过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开展素质教育,以体育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五育融合”的育人新路径,开设多元课程。在学校的“五育融合”体系中,虽课程类别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但在本质上“五育”是内在统一的整体。因此,需将“五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内容中,促使“五育”之间有机融合,进而实现引领价值、传授知识、强身健体、审美立美、磨练意志的育人目标[18]。

其次,教师作为育人过程中的使命担当,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育人的理念。教师要切实树立起“全域育人、全科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观。在教学中,明确德、智、体、美、劳的理论课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五育”课程性质与特点,寻找各育之间在目标方面的契合点,实现目标融合[19]。所谓“五育融合”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其内在理念,同样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换言之,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与教师的德性、品行密切相关。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导,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强化教师的“五育”认知,使其树立正确的“五育”培养观,继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助力学生更好的持续发展。

最后,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阵地,需创新“五育融合”课程模块化,根据学生的发展与个性化需求,合理划分“五育”课程,在课程模块内部创设具有选择权的课程组成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兴趣情况交叉并行,递次提升,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能力培养机会[20]。进而促使学生抛开“智育”好,其他四育都好的“偏科”观念,在日常活动、课堂、生活、实践当中去体会、感悟“五育”的价值意蕴,使其能够真正了解“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其中内在含义。能够让学生在文化知识与运动技术的掌握过程中,将“德、智、体、美、劳”融为整体,发挥其最大功效。

3.2 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促进“五育”之间相互融通

在评价主体上,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多元评价机制。首先,学校需成立综合督导评估学校的自评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各个年级要对“五育”活动进行评价,并把“五育”作为学期总结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学校领导及教师对“五育”的重视。其次,转变以“应试考试”为形式对教师绩效的评价方式,要以“五育”建立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对“五育”融合工作开展好的教师进行表彰,把其结果计入学校的评优、评先中。以此,鼓励教师对“五育”进行积极探索,以实现“五育”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对学生而言,要建立测试评价系统,包括思想品德、审美、劳技、形成评估制度,学校要对考试的次数与科目有良好把控,重视对能力考核的评价并建立学生体育特长的评定制度[21]。

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相结合。一方面,采用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还要注重学生练习实践中的学习方法与情态动机。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体质健康达标水平,还要关注学生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养成[22]。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重视过程评价,充分发挥两种评价的积极效用,故要建立“五育”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才能够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学业水平、运动技能、情感体验、劳动实践的综合素养提升。另一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认知、技能、体能目标进行评价也要关注对体育学科关联的情感目标以及对其他学科关联的目标进行评价[23]。

在评价内容上,“五育融合”是综合性的育人实践,需采用多元化指标进行评价,但目前学校的“五育融合”评价内容缺乏灵活性和融合性[23]。应以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贯彻新时期的育人目标,遵循新时期的育人规律,明确目标导向,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将学生的专项技能水平与体育综合素养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教师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创设评价标准,赋予各自不同权重,为学生提供自评、互评的评价依据。

3.3 创设体育课程育人环境,激发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体育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要在体育课程中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又充满情感的环境氛围。换言之,也就是要将“德、智、体、美、劳”贯穿至体育课程中,营造出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课程中,一个良好的环境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升教学质量、会激发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在生成。

创设体验导向的育人环境。体验导向的体育学习,并不是为了体验而体验,其真正意义是运用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以内化为学生“五育”品格,激发学生综合素养的内在潜力。要以学生亲身经历为先导,创设深度学习的以体验为导向的“五育”情境[24]。如足球运动具有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与团队协作的重要功能,教师切勿专注于足球技术的讲述,忽视足球运动对学生内在价值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多运用合作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创设以成功体验、展示体验、合作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五育”环境,以促使学生“思想推力、智慧合力、审美能力、实践动力”综合素养的内在潜力得以激发。

创设精神引领的育人环境。以体育的精神为引领,在体育课程中深挖体育与其他四育的内在联系,以探寻影响学生发展因素为切入点,遵循以体育理念育人的指导思想,创出适宜学生发展的“五育”环境。如体育教师在技战术的传授过程中,往往能够运用障碍教学法创造基于“体育品德”训练的教育情景,以发展学生集体合作、敢于正视问题、勇于突破创新的体育精神。从精神层面上建立“最顽强”“最坚持”“最协作”的体育项目,以加强对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体育精神的养成[25]。体育锻炼是通过对身心的改造,进而达到个人心智的完善和个体性格的健全。因此,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运动参与、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丰富的情感生成,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五育”素养。

3.4 以“五育”理念为引领,提升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中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人才培育,教师为本,“五育融合”作为当下推动基础教育的关键一角,试图在“教”的视角下积极探寻“五育融合”的实施路径[26]。“五育”互相联系、互相滋养,体育中隐含着德、智、体、美、劳与健康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需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获得体验。这就要求教师把握体育与其他四育的深层关联,在跨学科学习活动或项目学习中推进各类生命素质间的互相交融、渗透与融合[27]。依照现实来看,实践活动学科化倾向逐渐凸显,教师往往过于关注某一学科(某一育)的发展,从而偏离了“五育”融合育人的目标指向。为实现“五育”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就要使体育教师从单一的体育课程中走出来,使教师由向学生传道授业的“教书匠”向着课程育人的方向转变,把目标转向至学科育人,切实提升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

首先,激发体育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潜力。一方面,应强化教师自身育人的责任担当,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自主专业发展的正确意识,以时代需求的教师素养为发展准则。积极强化“五育”相关知识与与相关培训活动,加强教师实施“五育”教育的效能感,激发教师内在驱动力,以此,以点带面的提升教学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通过专家讲座、实践教学、观看名家视频、新闻媒体、团队合作、自我反思等方式来更新、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其次,提供教师发展的外在助力。一方面,要在教师的师资培训课程上多下功夫,加强学校对教师“五育融合”师资培训的横向互动。如学校可定期开展各教研组间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互动与交流、开展以“五育融合”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另一方面,在丰富的校园生活、学科生活、班级生活中,会聚焦不同生活的专题,而这些专题都是跨领域、跨学科的,也就是说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教师一同参与解决,方能获得该专题解决方案的最大成效。鉴于此,开展以“五育融合”为背景的跨学科专题研讨、学校例会、名师专题讲座,通过不同学科间的互动、交流,开拓教师的视野,拓宽教师的教育格局。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育人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