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赋予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研究*

2024-01-12王兴国

农业经济 2023年3期
关键词:辽宁数字化数字

◎王兴国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辽宁“十四五”时期的战略目标,加快辽宁数字经济与传统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加快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全力推进治理数字化,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打造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助力辽宁乡村振兴发展。2021 年是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了新契机、新方法、新动能。

一、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动能。数字经济发展为“三农”发展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根据农业农村部调研数据显示,“2018 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例仅为7.3%,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交易额只有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也只是38.4%”[1],具数据统计得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极大,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的“短板”,例如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021 年5 月7 日数博会数字乡村建设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瑞就《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做主题发言提出,“乡村数字经济建设,是创新、扩大内需市场整体盘面的重要手段,也是网络化、数字化拉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并重塑经济产业结构的深层革命”[2]。《辽宁省数字乡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 年年底,乡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8%,农业数字经济在农业增加值中的占比达9%,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的13%”[3]。

二、辽宁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中制约因素

1.数字化人才支撑能力不足。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也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在工业制造业、农村农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缺乏具有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辽宁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聚集效应尚没形成,而且产业融合效果比较低。缺乏农业数字化应用综合型人才的积极引进;缺乏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机制的标准化构建。农村缺乏专业化的电子商务人才,造成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对缓慢,在数字化农业领域中服务水平比较低,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

2.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与推动中,不同区域、不同个体之间获得数字资源、数字技术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带来了新的不平衡,形成“数字鸿沟”。辽宁省农村数字化建设在不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农村数字化发展高于西部农村,形成了地区“数字鸿沟”。辽宁省农村城乡之间在数字资源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数字已经打破了传统城乡分化的状态,“数字鸿沟”显著。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时辽宁数字经济发展的洼地,尽管辽宁省农村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光纤、宽带网络的覆盖,但是数字应用能力相对比较差,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率不高。

3.政策落实 “时滞”。辽宁省所辖的偏远农村地区,相邻行政区域接壤较多,存在消息相对闭塞的情况,这样国家发布的相关农业政策在宣传、落实等方面存在滞后情况,当地农民对发布的优惠农业政策不能及时熟知,政策从发布到落实存在信息时差,不利于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农村基层干部自身能力有限,对上级政策的落实比较硬性,在接壤区域出现交错的部分,基层人员管辖执行中容易发生矛盾。基层干部对数字化治理缺乏正确的理念,不能紧跟政策,基层执行存在多头管理情况,导致上级政策在落实到基层方面达不到预计效果,发生了“时滞”。

三、推动辽宁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1.引进新技术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首先,提高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强对农业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应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数字化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力,打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实现农业核心数字化技术的突破。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打造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工厂,推进农业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加强乡村数字经济建设领域的政策支撑,在金融、税收等方面向相关企业提供扶持。围绕重点农业产业建立数字经济发展平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发挥辽宁农业自身区位优势,抓住辽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时机,进行创新引领、数据驱动的战略,促进了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与传统实体经济产业的深入融合,建立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

2.提高数字治理能力。在农村治理现代化中融合数字化技术,增强农村社会数字治理现代化能力。开展农村治理的“互联网+社区”模式,建设平安乡村,推进“雪亮工程”的实施。建设“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的法治乡村。在政府服务线上平台实现省市县涉农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提高农村政府服务数字化水平。构建农村基础党建信息平台,依托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创新发展农村“智慧党建”,提高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村“互联网+党建”的数字化建设。构建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加强“政、企、农”数据对接和互动合作,打通信息壁垒,形成数据共享大平台,引导数据有序流通;稳步推进政府数据整合、适度共享及开放。

3.强化新型农民信息素养培育。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专业型队伍。第一,建立“互联网+农户”模式。以政府为依托,企业及社会组织为智力保障,为农民提供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及交流机会,针对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构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提高农民基本的智能化农业种植能力。第二,要发挥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优秀资源的作用,推进科技下乡、智力扶贫的有序开展。做好农村技术型人才的引进,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融合提供良好的环境。培育农民的电子商务意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知识。第三,积极引进农业智慧型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完善激励政策并构建新型技术人才的评价制度;鼓励与省内外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研发中心和企业等相互合作,培养一批农村数字经济专业化人才;不断提高农村数字经济专业化人才资源配置水平,畅通人才流通通道,为农村数字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4.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实现数字化农业生产,第一,构建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在原有的4G 基站、光纤入户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对5G 基站进行规划、布局,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基建设施的建设。第二,构建转型数字化基础设施。把数字化信息技术融入传统的信息基础设施中,并开发数据分析、高效计算等领域的农业数字化平台。构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平台、农业信息数据整合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机制,以大数据技术、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作为创新引擎,推动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转型发展。第三,加强数据保障。加强“政、企、农”数据对接和互动合作,打通信息壁垒,形成数据共享大平台,引导数据有序流通;稳步推进政府数据整合、适度共享及开放。

5.加强政策保障。针对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并完善适应农村数字经济新技术、新应用和新业态发展的政策体系,配套建立政策制定落实机制,解决政策落实的“时滞”现象。制定推动农业数字经济创新产业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政策、措施,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标准化,推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从政策层面,引导产业投资基金更多投向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关键领域和短板领域,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制定、完善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大企业为农业产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定向贷款,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强化农业数字化资金支持,省财政每年可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数字经济项目,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挥政府积极的调控及统筹作用提供政策保障。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制定并完善适应农村数字经济新技术、新应用和新业态发展的政策体系,配套建立政策制定落实机制,构建以网络安全为核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大数据安全管理等重点领域专项立法同步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构建开放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现农产品标准化,推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总结

数字经济发展作为辽宁经济增长的强大新动能,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未来辽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辽宁乡村数字经济建设应加强整体规划与配套建设,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数字技术推动农村内生发展源动力作用。

猜你喜欢

辽宁数字化数字
辽宁之光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辽宁舰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