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经济 开启精细化时代
2024-01-11聂容止
聂容止
随着零工经济向纵深发展,很多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岗位也在以灵活用工模式快速崛起,零工经济已开启精细化服务的下半场。
无通勤之苦,无打卡之困,工作时间灵活支配,并且可以获得一份满意的收入,随着新业态的蓬勃发展,给自由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在种种便利的条件下,零工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不少青年群体在就业时开始向自由职业方向倾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约2亿人。由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显示,无论从招聘端还是求职端看,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约占到总体就业人员规模的1/5。
零工经济的出现,既是就业者的需求,更是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带来了就业新选择,尤其是以平台就业为特征的新型灵活就业供需两旺,已成为劳动力市场很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零工经济向纵深发展,很多需要專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岗位也在以灵活用工模式快速崛起,零工经济已开启精细化服务的下半场。
从打零工到“打零工”
提起零工,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就是谁家要通下水道、谁家要刷墙这样临时性的需求都会去马路边或者天桥下找临时工人来做。在工业经济时代,传统的雇佣关系为主流,零工模式只作为补充满足企业和市场的临时用工需求。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零工”的概念正在被改写。数字经济促进了数字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零工经济迅速崛起。
零工经济具备多元性、包容性、灵活性的特点,改变了单一劳动雇佣形式,并开始悄然接管全球多地的多个行业。依托平台企业和信息科技的应用,劳动者身份由“被雇佣”转为“自我雇佣”。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41.5%。数字经济的不断生态化创造出更多新兴的职业岗位,劳动力市场的数字化变革也随之出现。
与传统的打零工不同,零工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互联网的依赖,从外卖骑手、视频制作、电商主播,到网约车司机等,都是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双方,平台提供用人需求,个人进行选择。作为一种零散或临时性的生产组织形式,零工经济已然成为经济的重要补充,提供了更多的新就业选择。
如今,自由职业已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一个就业分类,有人辞去了大厂稳定的工作去新西兰修学旅行,寻找自由生存模式;有人靠写作从月薪2500元到实现财务自由;有人用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拍摄剪辑,过上了理想的生活;有人用一辆车,开启了网约车司机技能,实现了接送孩子和养家两不误……
“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人这段时间还生病了。我一开始全职工作,顾不上家里,很发愁。后来身边的人告诉我,可以做一些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我在平台上根据自己的时间接单,做了一段时间还不错。”陈礼从事整理师工作已经3个多月了,在她看来,这份工作时间较为灵活,可以兼顾家庭,她十分满意。
他们改写了父辈们“三点一线”的传统轨迹,寻找到更为灵活的场域,开启了新的生存模式。时间相对自由、地点不再固定、内容自主选择……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又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市民张宣哲一度同时接三四份活,他是轮滑教练、英语翻译、咖啡师、会计助理。“我觉得接不同的活是培养我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我和不同人沟通的机会。”张宣哲笑言。
随着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催生出各类灵活就业岗位。“和共享出行一样,我们也有签约平台。陪诊师工作模式有点类似滴滴司机,没有固定上班时间,有单就接,按单量来结算薪水。”一位陪诊平台的创始人表示,成立不到1年,签约的陪诊师数量已超过400人,遍布全国各地。“从事这个职业的年轻人居多,要熟悉各个医院的情况,知道病人要去什么科室、看病前要注意什么,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
2022年年底,担任了8年短视频主管的李伟决定离职,本打算稍作调整就重新找工作,却在机缘巧合下开始尝试零工式的自由职业生活。“其实之前也有不少同行私下找我帮忙出脚本、拍视频、做后期,但很多都被我因为时间问题推掉了。现在我离开了公司,所以就试一试。”李伟从全职转向外包零工后,外出拍摄半天,就能拿到5000元,远高于之前的项目提成。
可以说,零工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技术进步推动的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者择业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是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季节性、临时性、零散性订单催生出越来越多分工精细的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零工经济不再局限于低技能、协助性、基础性岗位,越来越多具有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岗位正在不断出现。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联合北京字节跳动公共政策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介绍,零工经济已经实现了由体力到脑力、由低端到高端的转变,知识、创意、技能等要素愈发重要。
零工经济的下半场已经开启。
精益求精下半场
在零工经济的背后,其实一直存在着“幸福的烦恼”。
有媒体历时1个月、根据实地调研、访谈和近千份问卷调查反馈后了解到,零工经济正成为如今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板块之一,覆盖餐饮、IT、设计、文化和金融等行业。从业者的收入参差不齐,有一天100多元者,也有月收入数万元者,职业细分从骑手、服务员到设计师、高级工程师等各不相同。其中有人获得不错的收益,也有人扩大了人脉,更有人从零工兼职者转变为全职员工。但零工领域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是否合规、合同的签订等。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认为:零工经济的风险主要源于两大方面,首先是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是否能得到保障,其次是企业方是否能够把控因为灵活用工所带来的风险。
尽管技术驱动为零工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新的打零工模式吸引了更多技能型人才入场,但旧的短板和问题并没有消弭,零工市场仍然存在灰色地带。如就业稳定性低、劳动关系复杂、工资无法及时足额支付、社保参保意愿不强等问题,不仅困扰着传统零工从业者,也阻碍新一代自由职业者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2023年8月3日,《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一项有1502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个人缴纳费用高是受访灵活就业者参保难的主因,其次是难以保证持续缴纳,容易断缴。38.8%的受访者觉得制度不健全,对个人的保障有限,33.7%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到哪里办理、如何办理。
要提高灵活就业者的参保率,降低其缴费负担,尤其是低收入的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的负担是关键。实际上,相关政策的春风早已吹起:政府工作报告从2019年起,连续5年提到“灵活就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自2020年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及多个中央部委联合发布政策措施,为灵活就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2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完善灵活就业的工伤保险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
零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与呵护。
各地社保部门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出台了地方性“4050”社保补贴政策,给予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和职工医疗保险缴费补贴,部分大龄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费用的负担可大大减轻;就业困难人员、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也可申领社保补贴……
2023年2月,上海市通过《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首次设立了“灵活就业”专章,完善灵活就业促进措施,让灵活就业人员更有安全感,包括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体系,同时可按照国家和上海市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也可按规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就业岗位补贴等。
2023年10月29日,上海市首家行业零工市场在浦东新区成立,主要服务功能包括提供岗位收集、用工指导、人员推荐、权益保障、技能培训、政策宣傳等就业服务。浦东新区针对用工主体和灵活就业人员需求,结合新经济、新产业和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特点,让“小零工”撬动大民生落到实处。当天举行的“2023年浦东新区零工就业专场招聘面试会”上,有30多家用工企业提供零工就业岗位600多个,涉及操作工、质检员、实验室技术员、养老顾问、护理员、养老培训讲师等。
据初步估算,广东省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在2000万人左右,为推动这一就业新方队有序发展,广东陆续出台了《广东省灵活就业人员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广东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若干措施》等,搭建起对灵活就业的支持体系。
“什么是新市民?灵活就业人员提取公积金有什么新政策?我是租的房,每个月都能提取么?”……2023年1月,在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中海国际广场,烟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高新区管理部工作人员就“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政策开展宣传并答疑解惑,提高住房公积金新政策知晓率,切实发挥住房公积金保障作用。
事实上,在零工经济日益蓬勃的当下,各地为促进灵活就业的持续发展,纷纷推出相关保障政策:打造线上零工平台,以微信群、小程序等引导雇佣双方有效对接,提高效率;引导和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让零工经济的饭碗更“铁”;不断加强规范引导,聚焦灵活就业人员的急难愁盼,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目前我国零工市场处于高速发展势头。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中国零工经济的GDP占比将达到6.82%,将形成亿万级的蓝海市场。
在零工经济下半场,如何让零工市场成为劳动者就业的“蓄水池”,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则需要更加精细化的配套服务。在2023年11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有业内人士表示,围绕零工经济,人力资源机构应该为雇佣双方以及更多的参与主体提供全流程、全链条精细化服务,促进人力资源战略快速调整、用工模式变革及用工管理效能提升,帮助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发挥所长、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