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罐结合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24-01-11王泽茂何鹏宇董江涛
王泽茂 何鹏宇 齐 峰 刘 剑 董江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北京 101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腰部疾病,该病常因椎间盘发生变性,纤维环出现破裂,髓核从纤维环突出对神经根产生压迫、刺激,造成机械压迫,引起化学物质释放,从而发生炎症反应,临床上一般表现为腰腿部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1]。随着人们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2]。由于外力损伤、用力姿势不当、剧烈的喷嚏与咳嗽等会突然加重椎间盘的突出,使髓核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程度加重,出现急性炎症性水肿,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临床上可见到腰部疼痛剧烈、下肢放射性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显著影响[3]。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痹证”“腰腿痛”等范畴,中医对于该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中医特色外治疗法[4]。本研究对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罐结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腰椎间盘突出症》[5];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寒湿痹阻证。2)纳入标准:符合西医与中医诊断标准;发病时间1 周以内;年龄18~65 岁;没有明确手术指征;自愿参与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者;晕针以及需要拔罐部位皮肤破损者;因腰椎滑脱、骨折、肾结石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腰痛者;具有手术指征者;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者;精神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 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龄(42.32±6.27)岁;急性病程(2.47±0.46)d;突出部位L2/5者29 例,L2/5者11 例。对照组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平均年龄(43.05±6.33)岁;急性病程(2.38±0.37)d;突出部位L2/5者28 例,L2/5者1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病程、突出部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予以常规止痛、抗炎、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给予塞来昔布胶囊(0.2 g/粒,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国药准字H20140106)口服,每日2 次,每次0.2 g;甲钴胺片[0.5 mg/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口服,每日3 次,每次0.5 mg;注射用腺苷钴胺(0.5 mg/支,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4484)肌注,每日1 次,每次0.5 mg。连续治疗10 d。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罐结合治疗。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3 mm×40 mm,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选穴为夹脊穴,皮肤消毒后直刺腰部夹脊穴,予以捻转手法,补法为主,得气后留针30 min,每隔10 min 行针1 次,每日治疗1 次,共治疗10 d。选取双侧的夹脊穴、肾俞、大肠俞;患侧的风市、承山、秩边、委中、环跳;患者保持俯卧位,在所选穴位上行闪罐法治疗,然后留罐10 min,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 d。
1.4 疗效标准[6]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直腿抬高试验可以达到80°。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能够下地活动,可进行日常工作,偶有疼痛不适,直腿抬高试验可以达到70°。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疼痛缓解,但是劳累后又会再次加重,可借助拐杖行走,可进行轻松的工作,直腿抬高试验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没有得到改善,仍然无法行走,不能进行工作。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项目 1)疼痛程度: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7]评估疼痛程度,0~10 对应着相应的疼痛程度,其中0 分为无疼痛,1~3 分为轻微疼痛,4~6 分为明显疼痛,7~10分为剧烈疼痛。2)腰部功能障碍程度:治疗前后采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Q)[8]评估患者的腰部功能障碍程度,一共包含了24 项,如站立、行走、翻身、弯腰、坐起、生活自理能力等,每项0~1分,分数越高,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3)腰椎关节活动度[9]: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腰椎关节活动度,包含腰椎的前屈与后伸、左侧屈与右侧屈。4)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前列腺素E2(PGE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1β、MMP-3、PGE2、TGF-β1 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以频数或“n、%”表示,采用χ2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行秩和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RMQ 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VAS、RMQ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RMQ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RMQ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下同。
RMQ 15.24±2.49 4.92±0.81*△15.68±2.37 9.85±1.27*组 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VAS 7.34±1.12 1.13±0.04*△7.41±1.26 3.22±0.28*
2.3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腰椎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比较(°,±s)
组 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前屈8.82±2.15 29.13±8.24*△9.01±2.18 20.33±7.15*后伸8.36±1.95 24.83±7.92*△8.52±1.79 18.23±6.88*左侧屈7.63±1.84 21.06±7.25*△7.55±1.86 14.37±6.08*右侧屈7.71±1.79 21.15±7.33*△7.42±1.71 14.40±6.19*
2.4 两组治疗前后IL-1β、MMP-3、PGE2、TGF-β1 水平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IL-1β、MMP-3、PGE2、TGF-β1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L-1β、MMP-3、PGE2、TGF-β1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IL-1β、MMP-3、PGE2、TGF-β1水平比较(±s)
组 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1β(ng/L)41.16±8.54 22.51±5.16*△40.95±8.82 30.15±6.57*MMP-3(ng/mL)46.12±9.68 19.27±4.33*△45.89±9.71 30.28±8.36*PGE2(ng/L)43.29±8.96 26.57±5.38*△43.17±8.64 33.95±6.27*TGF-β1(ng/mL)5.82±1.31 1.14±0.09*△5.77±1.25 2.83±0.26*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上的多发病与常见病,该病的急性发作通常是由于外力损伤、用力姿势不当、剧烈的喷嚏与咳嗽等加重了腰椎间盘的机械性压迫所致。该病属中医学“痹证”“腰腿痛”等范畴,认为是由于风、寒、湿等侵犯腰部经络,导致气血阻滞,瘀阻于局部经络,致使气血不能温养筋脉,从而出现疼痛、麻木等[10]。寒湿痹阻证是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证型[11]。若身劳汗出、久居湿寒之所、涉水冒雨等,致使机体受寒湿所侵,寒性收引,湿性重着,导致气血不畅,经脉阻滞,则发为腰痛[12]。因此该病的主要治法应为温经通络、散寒除湿[13]。
本研究中针刺所选穴位为腰部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且与督脉关系密切,通过针刺腰夹脊穴能够舒筋活络止痛[14]。现代研究发现通过针刺夹脊穴治疗可以明显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不适感,且夹脊穴处的神经根周围血管分布丰富,使用针刺刺激,能够加速局部病灶的炎症物质吸收,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15-16]。本研究中拔罐所选穴位中的环跳穴位于足少阳胆经,能够疏经通络、疏风散寒、补肾强腰;风市穴也是位于足少阳胆经,能够化湿通络;承山穴、委中穴、大肠俞、秩边穴、肾俞均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其中承山穴能够健脾运湿,委中穴可补肾强骨,大肠俞可理气强腰,秩边穴可行气止痛,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常用穴位,肾俞可调补肝肾,减轻腰痛症状。谢卓君等通过相关研究发现,针罐结合治疗可诱发神经内分泌反应,从而使血管舒张,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血液循环,另外通过拔罐还可产生温热效应,同时在负压作用下使局部的组织迅速充血,可加速白细胞对炎症物质的吞噬作用[17-1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 评分、RMQ 评分、腰椎活动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针罐结合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患者腰腿部疼痛,有利于恢复腰椎功能,增大腰椎活动度。有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通常存在着炎症反应,IL-1β 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IL-1β水平一般较低,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时,IL-1β水平会明显升高,从而患者的疼痛敏感度也明显增加[19]。MMP-3主要来自椎间盘组织细胞,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时,分泌水平明显升高,从而使机体炎症反应加重,刺激到神经组织,从而使腰腿疼痛症状加重。PGE2属于一种产生疼痛的重要介质,发生炎症反应时会导致血管扩张、神经水肿。TGF-β1 能够使生物力学特性减弱,使髓核生物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加重腰椎间盘病变[20-21]。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IL-1β、MMP-3、PGE2、TGF-β1 水平改善程度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过针罐结合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针罐结合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活动,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