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传统文化校园传承

2024-01-11姜海军

民生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精髓中华传统

姜海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瞻远瞩作出擘画:“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赓续中华文脉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文化是文明的核心与精髓,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赓续中华文脉要切实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精髓在于核心经典及其思想,我们只有在深入理解与领悟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做到守正创新,真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赓续中华文脉还应当具有问题意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与价值,只有真正结合中国当代社会实际,结合当代社会需要,同时不忘吸纳世界其他文化的优秀思想与智慧,在文化理论实践上开拓新的思考维度、学术深度、话语强度,才能构建新时代文化理论与实践的新格局、新境界。

学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关系到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所以,如何加强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加强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比如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为中小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提供了具体指导。中小学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应当注重依托教学大纲,深入挖掘国家课程和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比例,逐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实施纲要,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其次,學校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注重科学化、体系化与通俗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应当注重科学化,即除了开设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之外,还要考虑到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学科之间在内容上的有效衔接,更要注意在古代文字、经典、礼仪、艺术等专项知识上的比例安排。同时,也要注意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化建设,即将中小学、大学不同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根据学生层次、接受能力等的不同,进行体系化的设计与安排。另外,还要考虑到传统文化的通俗性。毕竟,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只有通过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让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所接受。

再次,丰富完善中小学传统文化的实践教育环节。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博物馆、展览馆、历史文化遗址等,通过开设户外参观考察的方式,让学生对本地的历史发展、文化遗产、民风民俗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如果条件允许,更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国内各地实地实践的文化活动。另外,学校应当成立相应的经典研读社、国学社、国剧社、国话社、围棋社、舞蹈队、民乐队等传统文化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如京剧、昆曲、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等融于日常教学之中。学校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学校每年定期组织成人冠礼、传统文化节、科技与人文节、艺术节、专家讲坛等主题教育活动,让舞龙、腰鼓、秧歌、抖空竹、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学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关系到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所以,如何加强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显得非常必要。

最后,结合当前的教育体制及评价机制,中小学教育在中考、高考环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考试必考科目,大学作为必修专业、学科进行发展。这样一来,就构建了一个贯通大中小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评价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完整教育体系。这种学科化的发展模式,必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体系中蓬勃发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工作中,我们要注意:第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要简单地记诵。记诵一定篇幅的古诗词、文言文,对于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有必要,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比如五经、四书、《史记》、《左传》、《资治通鉴》等,进行研读。

第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建设相应的传统文化教材,或者选择相应的传统文化教材、经典导读类的书籍。这样一方面可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加清晰而全面的认知,更为主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教材、导读类书籍中寻找并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再结合实践,认真的学习。

第三,传统文化教育的精髓在于为人处世,在于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所以,我们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既要注重知识性的积累与思考,更要透过这些知识去思考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做人做事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在当代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专业传统文化教师不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在大中小学的绝大部分传统文化课程,都是由语文、历史或思想政治等专业的老师兼职去上。由于兼职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掌握与理解,这样一来既没有让学生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精髓,更难以让学生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奥妙与魅力,导致了厌学情绪产生。

比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存在偏颇,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注重古代的文学艺术、诗词歌赋、节日民俗等,这些固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所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主要存在于古代的经史等核心经典之中。由于大中小学普遍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经典的研读,势必导致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陷入本末倒置的境地。

又比如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更注重学生对知识及内容记诵,而忽视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毕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格的完善、个人德行的提升,以及仁爱、道义、礼仪、智慧、诚信等道德品质的养成。所以,如何通过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境界才是最关键的。

猜你喜欢

精髓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用国学精髓为企业家“洗心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