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三农”基础

2024-01-11

民生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三农现代化

刘晓山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特聘专家

中国式现代化是涵盖城乡的全面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切实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方向性。

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重要支撑和攻坚难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全体农民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支撑在“三农”,潜力后劲也在“三农”。农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大局稳定的“压舱石”,农业农村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引擎,必须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释放农村发展的投资潜力、消费活力和创新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大国小农、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于城市、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这些均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亟须攻坚突破的重点、难点和堵点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任务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紧密相关。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鲜明特色来看,它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密切相关,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

二是掌握方法和找准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提升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聚焦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根基,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特色产业蓄动能,聚焦联农带农,构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着力支持引导鼓励多行多业融合发展农业、数字智慧合力赋能乡村、爱农专农者共同成为新农人,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抓好人才振兴这个关键所在。促進农民“职业化”,引导科技成果“进乡村”,搭建农村“智力库”。着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大力实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需要的各类人才引进、培育和储备工程。

把住生态振兴这个内在要求。让生态文明赋能乡村建设,让绿色乡村成为乡村底色,让制度机制保障绿色乡村实现。加强人、地、钱等要素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社会力量参与绿色乡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夯实组织振兴这个根本保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共建共享共治体系。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三农现代化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