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观物取象对十二章服图案的再创新设计研究

2024-01-10李宁

西部皮革 2023年23期
关键词:观物纹样万物

李宁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式服装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兴起,并且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十二章纹更加引人注目。为了更好地与现代时装设计相融合,紧跟时尚潮流,将十二章纹等传统纹样与现代时装设计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使其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1 观物取象的内涵

1.1 观物取象的概念

“观物取象”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它的根据来自《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诠释了《易经》卦象产生的方式。以此来传达神明的道德和万物的情感。《易经》是一部深刻的哲学著作,它以“包牺氏”为基础,观察宇宙万物,创立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八卦,并将阴阳二爻的象征融入“以通神明”“以类万物”,成为“圣人”的核心,它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沟通人与自然与神的密码。从中可以知晓古人观察万物到制成八卦的整个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讲的是拟取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多种现象,概括于八卦之中,展示当时人们对宇宙万物的认知[1]。

所谓“观”与“取”,是这一思维过程的两个阶段,所“观”之“物”,实则是自然和生活中的具体存在的事物,所“取”之“象”,则是效仿这些具体事物使其成为有某种象征意义的“象”。因此,我们可以将“观物取象”理解为古人在创作《周易》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包括通过人类范畴具体事物的直接观察,客观地拟取某些物象,创作为《周易》之“象”,并通过主观的感悟最终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意向构创。

“观物取象”指的也不仅仅是对于宇宙万物表象的模拟,而是对于宇宙万物内在特性以及宇宙深奥微妙规律的把握,因此包含着一种形而上的追求,而不是简单的物象模拟,强调艺术家应当善于观物,既观于大,又观于小。

1.2 观物取象的研究价值

“观物取象”这一概念,既是对八卦创立原则的独特阐释,同时又因其与审美形象的高度契合,从而赋予了它重要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价值不仅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当代艺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观物取象”这一艺术创造方式,强调艺术家们要从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汲取灵感,通过对万物的观察和思考,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这种创作方式要求艺术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超越现实的能力,以便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人生感、宇宙感和历史感。

现代艺术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观物取象”创作方式的基础上,也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艺术家们可以运用更多的媒介和技术手段,如摄影、录像、数字艺术等,来表现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使艺术家们能够更加丰富地挖掘“观物取象”的创作潜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观物取象”这一思想在美学史上的影响确实非常深远。它强调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观察和借鉴自然界的万物,将这些事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融入艺术作品中,从而使作品具有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周易》是最早提出“观物取象”思想的经典之一。《周易》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基本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生成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从中提取出阴阳之间的平衡和谐之美,并将其运用到艺术作品中,以达到表现世界美好和谐的目的。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美学的传入,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和研究“观物取象”这一思想。他们认为,这一观念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传统艺术的本源问题,还能够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新的启示。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尝试将“观物取象”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观物取象”为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2 十二章服图案的概念及寓意分析

2.1 十二章服图案的历史

“十二章纹”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周朝,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十二章纹”,代表着最高统治者权力的象征,直至清代结束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服饰中的等级标志,代表着帝王的尊贵地位。“章服”指的是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舞、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种章纹的礼服。穿着“章服”的人将会获得这十二种神奇的力量,从而获得最高的荣耀,实现最高的智慧。随后,象征着权势和尊严的纹样就被绣在了皇帝的章服上,以象征其美德[2-3]。

“十二”的来源:

(1)十二章纹作为纹样的起源,之后出现九章、七章、五章、三章等不同级别的纹样,按照等级递减,因此“十二”成为皇家专用的数字。

(2)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数字“十二”既符合天道的圆满,也象征着四时月份和朝夕时辰的极限,寓意天子地位至高无上,并且象征着天子受命于天。

(3)“九”作为至阳之数,同时也代表了终结,而帝王最忌讳的就是终结,因此,“九”必然不能作为帝王服饰、纹样之数,选“十二”,不仅没有“九”盛极必败的缺点,还表示出天子将带领百姓结束昏暗,走向光明的意思[4]。

2.2 日、月、星辰纹样的寓意分析

“日、月、星辰”称为“三光”,既因为它们能照亮世界,又因为天空是至高无上的,万民景仰,万物依赖。它们象征着皇恩浩荡,照耀四方。其中,“日”代表太阳,它的形象通常被描绘成乌鸦的图案;“月”则指月亮,它的形象通常被描绘成蟾蜍或白兔的图案,这是汉代以后月亮图案的普遍形式,它们源自“嫦娥奔月”等古老的神话传说。“星”是指天空中的恒星,它们通常被用几个小圆点来标识,而这些小圆点之间则被精细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美丽的星座图案[5]。

这些“十二章纹”中的“日”“月”和“星”都是人们在大自然中可以看到的存在。它们被古代中国人民崇敬和尊崇为神明。古人将这些图案缝制在祭祀服饰上,认为这能拉近与神明的距离,更能理解神明的意义,表达人与自然融合的愿望[6],如图1。

图1 日、月、星辰(图片来源于书籍)

2.3 山、龙、华虫纹样的寓意分析

“山”即群山,可以行云走雨,被人们仰望,象征着皇帝治理四方土地的能力。“龙”具有变化无穷的特性,象征着皇帝具备神通,善于把握时机。“华虫”在孔颖达的解释中,指的是雉,即华丽的鸟类。雉的颈毛和尾巴类似蛇,同时也带有类似兽类细毛的特征。雉被用来比喻文采斐然。

2.4 宗彝、藻、火纹样的寓意分析

“宗彝”即宗庙彝器,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绘着虎和蜼(长尾猴)两种动物,象征着帝王拥有忠诚和孝道的美德。它也代表着深厚的知识和力量;“藻”指的是水藻,为水草形。就是水草之有文者,象征着皇帝冰清玉洁;“火”即火焰形,象征着皇帝处理政治事务的透明度,像火一样光明磊落,也象征着帝王带领臣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

2.5 米粉、黼、黻纹样的寓意分析

“粉米”代表百米,许多谷物排列成圆形。它象征国家对人民的无私提供,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是黑白相间的斧形。刀刃是白色的,手柄是黑色的。象征皇帝的果断和做出艰难决定的能力;“黻”是背对背的“亚”字型,象征帝王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善恶分明,知错能改的[7]。

2.6 十二章纹的排列方式和发展

各朝十二章纹颜色及位置有所不同。

在出土实物中,最早带有“十二章纹”的服装是明定陵朱翎钩的龙袍。

在这件衮服上,龙纹最明显,共计十二个团龙,依次织于两肩和前后襟上。此外,两肩织日、月,背织星辰、山,两袖饰华虫。宗葬、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种纹饰依次列于前后襟团龙两旁。这,就是帝王“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的意志表达。

民国时期,没了皇帝,十二章纹不再绣在天子公侯的衣服之上,但并没有消失。1912 年,北洋政府派出鲁迅、钱稻孙和许寿裳三位当时正在中华民国教育部任职的艺术家,负责设计和绘制国徽。最终制定了十二章纹环绕五穗嘉禾的国徽制式,以“表华国之令德,而弘施于天下”。1928 年12 月29 日,张学良在东北发动了改革,取消了以往由北洋政府统治的五色旗,而是以新政府所拥有的青天白日满地红作为标志,并宣布取消十二章国徽。

总的来说,十二章纹在传统图案造型中极具中国文化特色,它代表了至善至美的皇帝权力其权力伟大且永恒,万物都蕴含其中,犹如日月星辰般璀璨,无所不照随着时代的发展,十二章纹以其独特的造型艺术体系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与赞赏作为古代服饰符号之一,十二章纹寄托着自古以来的文化内涵。

3 由观物取象对十二章纹的设计研究

“观物取象”是通过观察自然物象来获得艺术形象。并用这些形象来表达自然物象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十二章纹”的使用场合、图形和代表涵义都有所不同。“十二章纹”发展最为复杂和精细的朝代是清朝,也是其发展的巅峰时期。“观物取象”在深层次地影响着“十二章纹”的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不同时期表达着“十二章纹”的精神内涵以及形态特征。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式服装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兴起,并且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十二章纹更加引人注目。为了更好地与现代时装设计相融合,设计师们始终坚持美学原则,紧跟时尚潮流,将十二章纹等传统元素与现代时装设计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使其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十二章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通过弱化“十二章纹”的复杂纹样,将其简单化,对纹样进行重绘组合,使传统纹样的意义充满了现代纹样的简约性和唯美性。因此,十二章纹可以进行再创新设计,通过分解、重组或异形等方式,创造出全新的图案样式。

通过基于观物取象的设计理念以及与现代时装设计的融合[8],十二章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它不仅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满足了现代人对时尚和美的追求。十二章纹的再创新设计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创意,让这一古老而珍贵的图案继续在时尚界发光发热。

4 结语

“观物取象”是最常见、最科学的创作方式和思路之一。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艺术创作者的作品都是来源于自然和生活。通过深入生活观察,艺术创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作品的内涵。运用“观物取象”这一设计原则来对“十二章纹”进行重新构思和再创,才能获取全新符合现代审美的图案。这种创作原则和理念从注重外观到注重精神,深入挖掘文化背后蕴含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内涵,从追求外在形式的审美发展到追求内在精神的象征,至今对我们的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观物纹样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观物造境——李昂界画世界的生态隐喻
观物取意2018“正艺术”油画作品展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袁飞纹样设计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