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设计因素分析
2024-01-10李克兢潘静静褚泽颖祁怡然
李克兢,潘静静,褚泽颖,祁怡然
(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河南 郑州450007))
0 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外卖O2O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在网络线上订购外卖餐食,这已成为一种新的餐饮消费模式[1]。O2O,也就是Online to Off line(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线下服务通过线上招揽顾客,同时,消费者在线上筛选服务、在线结算[2]。
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影响了外卖配送人员数量的迅速增长,然而,对于其工作服的防护属性来说,现有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在这一现状下,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主要是从已经存在的其他产业或户外基本功能性产品中提取或借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很少有专门为保护外卖配送人员和使其在工作环境中更具有功能性而设计的专用服装,这也就造成了外卖配送人员比一般骑行人群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目前配送人员的工作服还无法满足外卖配送人员的需要,因此,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研究和开发有着很大的市场前景。
1 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从设计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很少。2019 年,邢乐等人对配送人员服装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在防护功能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探讨了设计需求。其中主要有:增加服装织物的柔软性、吸湿性、透气性和防水性能等[3]。2021 年,刘晓等人针对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功能性不足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外卖配送人员在雨雪天气条件下配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4]。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是一种骑行服,所以还可以借鉴许多研究者在骑行服方面的研究。2019 年,宋凌峰等人提出骑行服的设计要从舒适性、安全性、功能性和美观性四个角度来进行[5]。国外的设计师们主要从事于户外基础功能产品的设计,因此关于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研究文献是相对空白的。2016 年,Han Sanggyung 等人考虑到远足时气候的瞬息万变,他们在夹克上设计了可拆卸的袖子、下摆,并在夹克尾端使用了魔术贴等材料[6]。2017 年,Kim Ji Eun 等人发现年龄较大的男性穿着最多的是防风夹克。由此针对夹克进行设计,在尺码上满足了大多数中老年男士的需求,缩短衣袖和外套的长度,增大腹部的宽度[7]。然而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一方面,而对于外卖配送人员这个行业却缺少更多针对性的设计。因此,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关专业人士的继续努力。
为了改善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功能不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目前外卖配送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设计需求,对影响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设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帮助外卖配送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变得更加方便舒适。
2 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设计因素分析
现在市场上的外卖配送工具主要有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在这三者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这两种都是两轮车,它们的速度更快、更灵活,很适合现在以快餐订单为主的外卖市场。同时,在禁摩限摩的城市,又排除了摩托车,最终外卖行业作为配送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机动、灵活又能保持一定速度的电动自行车[8]。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以电动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的外卖配送人员的工作服进行了设计要素的分析。
2.1 款式造型设计特点分析
首先从工作服的结构方面出发,最终优化结构设计,并部分优化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个方面是外卖配送人员的动作姿势分析。从生理的角度看,外卖配送人员的动作姿势会对自身的各个部位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动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骑行状态中,存在的活动对身体部位的影响;二是在送餐过程中,身体活动带来的不适。大多数的时候,外卖配送人员处于骑行状态。在骑行时,双臂前伸抓住车把,头部前倾,脊柱微微向前弯曲;在骑行中转向的动作发生时,腰部的位置会进行扭转,并且在此过程中一只手臂伸展,另一只手臂则是弯曲状态。当外卖配送人员用双手将食物送到顾客手中时,手臂的弯曲和伸展都是这项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当外卖配送人员在手臂前伸动作时,可以感受到背部肩膀处的衣服易拉扯现象和腋下位置拉伸受阻;当外卖配送人员在胳膊弯曲时,可以感受到肘部紧绷[9]。
因此,在以后的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上述的动作来进行设计。例如,在门襟的设计中,可以使用双向锁扣双拉链,骑行时拉链就可以从下往上被拉开,与骑行时的坐姿相适应,方便了腿部的活动,从而提升骑行舒适度;在工作服下摆处可以设置防滑的织带设计和可收腰固定的设计;在裆部的设计上,减少前裆部分,延长后裆部分,以利于骑行时前倾的姿势等。这些设计可以帮助外卖配送人员在工作中更加舒适。
第二个方面是外卖配送员的行车安全分析。在我国外卖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体报道了许多与外卖配送有关的道路交通事故,如图1 和图2 所示。外卖配送人员在使用电动自行车和其他骑行工具时,所面临的种种人身和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设计外卖配送人员的工作服时,应注意加强对膝盖、臀部、手腕和手肘等可能受伤部位的保护。可以在工作服的肩部、肘部和膝部使用抗磨损布料,并配置可以拆卸的3D 减震缓冲垫和其他护具,从而增加外卖配送人员工作的安全性。
图1 交通事故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2 交通事故二(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工作服的表面上拼贴夜间反光面料,这样可以在配送人员夜间行驶中保持安全距离并起到警示作用,让夜间配送人员更容易被识别出来。保障了骑行者和其他骑行人员的安全,最重要的是保障外卖配送人员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同时还可以在工作服的正面、上臂和背部添加反光面料设计,或配合品牌标识,与之相结合,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增强了安全警示[10]。
2.2 面料的选择
首先可以关注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面料的防水透气性能。因为工作环境和交通工具的原因,外卖配送人员在工作时的上半身活动量较大,随之汗液的分泌量也较多。在上半身处于活动状态时容易出汗的各个部位中,外卖配送人员上半身最容易出汗的部位是腋下、背部、腰部、脖颈和胸前。因此,工作服必须能够很好地控制和调节人体运动产生的水分和热量。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透气性是影响服装热湿舒适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服装本身的透气性和透湿性对穿着者的整体感觉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湿性是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所必需的。
在工作服的设计中,可以在胸前和背部拼贴缝合透气性较好的布料;腋下、胸前、手臂下部加入拉链的设计,从而在拉开拉链时增加透气性和散热性等。在拼贴面料方面,可以选择GORE-TEX 面料,如图3 所示,因为它拥有很强的防水透气和防风的能力,并且自身轻薄、便于携带,野外和运动服饰的主要使用面料也是它。以上分析可以尽量帮助外卖配送人员在恶劣的风雨天气中抵御雨水和冷空气渗透的影响。
图3 GORE-TEX面料(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可以关注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面料的保暖御寒性能。当外卖配送人员在低温环境中工作时,他们所穿的服装必须具有一定的保暖性能,以确保身体在异常环境中的代谢和活动。虽说保暖性与面料的厚薄息息相关,不过在户外工作时,一般不会穿太厚的衣服,所以需要满足户外工作服既保暖又轻便的要求。因此,可以在工作服内加一个保暖内胆,起到防风御寒的作用。
从面料方面来看,市场上适合冬季使用的保暖内胆面料以摇粒绒为主,还有一些鸭绒、鹅绒等。其中摇粒绒成本比较便宜,而且吸湿效果良好,特别是运动之后,能够迅速吸收身体释放的汗水,从而改善身体的热湿舒适性。因此,可以考虑将摇粒绒用作冬季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保暖内胆面料。
2.3 工作服色彩设计特点分析
在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设计中,色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普通服装颜色包含的美观性之外,工作服的颜色还应具有很强的功能性。
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工作服的颜色具有增强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可视性的功能,比如市面上美团的黄色外卖工作服、饿了么的蓝色外卖工作服等。上述颜色这样不仅能让外卖配送人员在道路上更好的被识别到,又能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让。
2.4 工作服图案设计特点分析
外卖配送人员工作服的花色图案大多数是在成衣上使用热转印印花技术,印上其服装图案和企业logo。工作服的某些部分,如徽标或具有反光效果的图案,则采用高周波热转印。
外卖配送人员的形象与其所处的公司品牌、顾客对公司品牌的印象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工作服图案的设计要将公司的品牌形象与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将公司的标志、色彩和字体等元素灵活运用。同时还要与消费者的审美观念相结合,以此来塑造一个专业、可靠的形象。
3 结语
在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大部分人群从以往的“外出就餐”转变为“外卖订餐”,使得外卖餐饮市场持续高速发展,关于外卖配送员对其工作服的需求也更为清晰。因此,在为外卖配送人员设计工作服时,既要将工作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又要对形象表达、功能性需求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将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整合,可以为外卖配送人员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工作服。同时还能提高公司声誉、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品牌的认可和信任度。因此,之后的设计可以基于这些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优化外卖配送人员的工作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