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我国艺术类学报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4-01-10刘中华焦基鹏

创意设计源 2023年5期
关键词:艺术类学报一带

刘中华,焦基鹏

2023 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10 周年。十年间,我国非遗出版“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重要支持。我国艺术类院校学报(以下简称艺术类学报)是反映新艺科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学术理论刊物,承担着构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平台的重任。因此,艺术类学报的国际化传播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当前,众多学者应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CSSCI 来源期刊中非遗主题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剖析,从中总结评述已有非遗研究的特征、发展趋势和热点主题。但甚少有学者专门针对我国艺术类学报中刊发的非遗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挖掘。为全面、客观地呈现“一带一路”十年间,我国艺术类学报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现状,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揭示这一时期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动态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的局限及可能改进的路径进行反思,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为数据统计源,检索条件如下:出版物检索限定主办单位为美术学院or 艺术学院or 艺术研究院(所)or 工艺美术职业学院or 艺术职业学院,共检索出 43 本艺术类学报(见表 1)。主题词限定为“一带一路 or 丝绸之路or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or 非遗or 非物质文化遗产 or 手工艺or 工艺美术or传统技艺or 国际传播or 对外交流”。发表时间限定为 2013—2022 年,得到相关文献 2 949 篇。经人工筛选比对,剔除会讯、选题指南、重复文献和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将 2 230 篇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样本采集时间为 2023 年 2 月 1 日。

CiteSpace 软件通过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依据每篇文献中包含的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名以及机构名称等信息,以多元、分时、动态的引文语言,将该领域的发展规律、学科分布以知识图谱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呈现,以反映该领域研究的整体状况、发展历程、热点话题以及前沿方向[1]。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 43 本艺术类学报为数据来源,按主题词搜索的每条文献均以“Refworks”格式分别列出字段,再将数据导入CiteSpace 软件中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生成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作者共现、机构共现、时间线等可视化图谱,总结艺术类学报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二、可视化图谱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解析

通过对 2013—2022 年“一带一路”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检索文献中关键词在不同文章中出现的频次及相互关系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在CiteSpace中将节点类型设置“Keyword”,可生成关键词共现图谱[2],能够直观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的分布情况。由图 1 可知,每个圆点属于一个热点关键词,圆圈越大代表论文发表越多,圆圈的直径长度正比于关键词频次。虽然不同关键词间的连线数量较密,但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程度仍有一定的分散性。整体上看,排名前十的高频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多集中在2013—2015 年,排名前五的关键词最高频次分别为:“手工艺”72 次、中心度为0.27,是该研究领域关注度最高的关键词;“工艺美术”49 次,中心度为0.29;“传承”39 次、“非遗”29次、“传统工艺”28 次。“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出现频次分别为19 次、13 次,中心度分别为0.07、0.02。在关键词的共现图谱中,围绕“手工艺”“工艺美术”展开的研究热点多从创新、保护、传承、人才培养、设计教育等方面展开,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与属性、保护开发与传承方面,鲜少有关于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学术研究。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 过CiteSpace 软件的Log-Likelihood Ratio(以下简称LLR)计算方法将语义一致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并处理后,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共形成 11 组关键词聚类,各聚类标签虽有重叠部分,但 2013—2022 年艺术类学报刊发的非遗研究的热点主题基本囊括在内。既有工艺美术、手工艺、传统工艺、非遗、传承人等本体性研究,也有非遗创新、艺术院校(含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丝绸之路等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承方面的实践类研究。同时,不同聚类之间呈枝状连接,相互离散。虽划分了多个研究主题,但尚未发现与非遗相关的“对外交流”“国际传播”等关键词聚类,也并未形成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方向,从侧面表明艺术类学报选题方向仍需不断深耕。

图1 关键词共现图谱

(三)研究热点演变

基于 CiteSpace 中时区视图绘制关键词时区聚类图谱(见图 2)。图谱中不同关键词聚类以不同颜色表示,字体的大小反映出不同年份研究主题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十年间该领域研究处在持续发展中,研究演进具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时间线图谱和相关研究梳理,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2015 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手工艺、丝绸之路、工艺美术、传承、传统工艺、非遗、传承人、保护、传统文化、艺术设计、设计教育、现状、发展、创新等方面。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传承创新保护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对外传播已被学界关注和认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文献急剧增多,研究节点较密,呈现多元化趋势。第二阶段(2016—2020年),非遗热点话题主要涵盖一带一路、设计、文旅融合、非遗保护、文化交流、乡村振兴、传统技艺、非遗传承、主体创作、数字化、当代艺术、口述史等议题。总体来看,这个时间段非遗学术研究仍呈多点开花趋势,且关注的研究热点有新的延展趋向,包括各区域(民族)非遗、苏绣、景泰蓝、凤翔泥塑、文化产业市场、新媒体漫瀚调等。第三阶段(2021—2022 年),有关非遗文化研究涉及新文科、海外传播、陶瓷艺术实践、职业教育、髹饰技艺、转型共同体、边疆地区、创新设计等方面。研究内容聚焦时政热点,研究视角、方法逐渐丰富[3]。由此可知,虽然各年份非遗研究热点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但有关“一带一路”非遗国际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暂未形成核心研究阐述群体。

(四)研究机构分布

据统计显示,2 230 篇文献共涉及 278 家机构,覆盖了高校(含二级学院)、职业院校、国有企业、专设研究机构、学报编辑部以及协会组织等多类主体。就机构类型而言,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类院校,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共发表 42 篇相关文献,位居榜首,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分列二、三位,分别发表论文 31篇、27 篇。就中介中心性而言,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之外,各机构均为0,说明缺乏交流。同时,笔者将发文数量大于等于 1 篇的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可视化[4],设定阈值为 50%,得到文献来源机构共现图谱(见图 3)。综合可知,研究机构各节点之间的连线较少,网络通达性较低,仅个别机构间有少量弱合作关系,多数为独立研究,大部分机构之间并没有形成聚类团,相关研究缺乏院校、机构间的协作探索。这表明非遗文化领域研究虽受到学界的关注,但从文献发文量来看,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成果呈点状分布,各机构间的合作探索有很大提升空间。

(五)核心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在各学科发展中发挥着导向作用,能够将学科研究推向新的水 平[5]。笔者在CiteSpace 中将节点类型选择为“Author”,设置N%=50%,时间跨度为 2013—2022 年,获得核心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展示作者发文量和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同时,根据普赖斯定律进行测定和分析,计算出发文量 2 篇以上的作者是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共有 47 位核心作者,总发文量为 101 篇。总体来看,该领域研究力量呈散点分布态势,大多处于个体研究阶段,相互间的合作关系较为零散稀疏,核心研究节点尚未形成[6],需要加强研究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问题与反思

从以上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分析来看,我国艺术类学报刊发的论文集中在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自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有关非遗文化对外传播交流方面的研究并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群体论述,阻碍了非遗文化研究的深化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因此,本文在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艺术类学报的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尝试提出改进路径和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一)现存问题

第一,与其他学科相比,我国非遗领域的“一带一路”研究相对滞后,我国艺术类学报刊载的相关研究成果寥寥可数。同时,现有研究的视角较为单一,非遗领域的“一带一路”学理性思考、非遗文化走出去、国内外比较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研究方法多以微宏观总结经验为主,较少运用实证研究等其他量化研究方法。此外,国内研究者或研究机构多为“单兵作战”,相互间的协同合作几乎为零,缺乏跨国界、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研究,更别提与国外出版机构展开合作。

第二,目前我国艺术类学报普遍存在优质稿源匮乏,学术观点生拉硬扯、东拼西凑,栏目设置、办刊理念趋同性严重,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对外交流力度不足等问题。从作者身份来看,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比较少。从稿源国际化情况来看,国外学者稿件凤毛麟角。从出版语言国际化来看,16 种学报设置了英文标题、作者信息,13 种学报设置了英文标题、作者信息、摘要和关键词等内容,暂无学报设置多语言版面。从各学报非遗栏目的设置情况来看,仅《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艺苑》固定开设“非遗研究”栏目;《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开设“苏作工艺研究”栏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文化遗产研究”各类非遗专题栏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开设“工艺美术”“民间艺术”栏目;《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开设“绘画及工艺美术”栏目;《装饰》开设“民俗民艺”栏目;《创意设计源》自 2015 年起,先后开设“外国工艺美术探源”“薪技艺:国际非遗保护论坛”“振兴传统工艺”“一带一路·工艺之美”“新时代工艺美术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非遗”“福建非遗”等主题论坛目。而其他艺术类学报均未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栏,难以形成聚合效应为“一带一路”非遗文化国际传播发挥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

第三,一般而言,刊物发行量越大,传播范围越广,受众越多,刊物的影响力就越大,接受优质稿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7]。笔者调研得知,我国艺术类学报每期发行量超过五千册的寥若晨星,除分送作者、邮局征订外,大部分作为资料由编辑部留存或用于兄弟院校编辑部的互动交流。虽然我国艺术类学报已被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全文收录,部分学报还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等多媒体传播矩阵,但其纸质传播渠道日益逼仄,导致刊物影响力不断减弱。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艺术类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在 0.2 以上的有 25 本刊物,有 12 种未进入此排序。由此可见,提升我国艺术类学报的整体学术影响力和办刊质量任重道远,更遑论在国际范围内彰显学术传播和学术影响力[8]。

(二)优化路径

1.做好非遗重点专栏,彰显各院校艺术特色

2021 年,《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多学科综合性学报向专业化期刊转型,办好特色专栏,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这为我国艺术类学报走差异化、特色化道路指明了方向。同时,为充分展示和传播我国非遗文化对外交流的成果,需加快以跨学科、跨国界为视角完成非遗领域学理性理论构建,各艺术类学报应主动出击,遵循“稳中求变”的办刊规律,积极对接国家、区域文化政策和重大理论创新,打破原有内向性,同步追踪国内外非遗领域“一带一路”研究的最新成果,持续做好“一带一路”非遗重点栏目策划工作,不定期举办非遗相关学术论坛,开展“一带一路”非遗主题征文活动,广泛邀请国际国内非遗界大咖学者、博硕导师,加大组约稿力度,拓展丰富学报的稿源层次,努力把学术资源转化为出版内容,推进艺术类学报服务“一带一路”的品牌建设与创新,充分彰显各院校艺术特色。

2.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学报国际影响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艺术类学报作为展示学校教科研成果,促进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平台和窗口,应以服务国家倡议为己任,以国际非遗日、中国文化节等重大事件时间节点为契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发扬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打破校际间、地区间、国家间的藩篱,形成“编辑+编委+作者”的合力,深度挖掘各方主体间交流合作的潜力,强化非遗出版走出去内容建设,探索构建协同办刊机制,开创以学报为载体,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遗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局面。同时,加强学者间、地区间、学报间的交流合作,鼓励跨机构研究者的学术成果优先出版。这不仅能推动非遗领域“一带一路”学术研究视角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全面性发展,延伸学术研究范围,增加新发现、新成果,还能有效推动非遗理论研究构建起更广阔的合作网络平台[9],服务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报学术引领力与国际影响力。

3.构建融媒体出版立体化传播模式,规范出版管理流程

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不仅取决于高质量的内容,还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1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艺术类学报应整合各方办刊资源,加快构建融媒体出版立体化传播模式,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多样化新媒体服务平台,利用“超话”“上热门”功能进行组约稿,制造热点话题,提高学报曝光度,并及时发布学报“一带一路”非遗领域的最新动态信息,引导专家、学者、读者的参与和讨论,拓展学报网络化传播渠道,实现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在“十四五”时期中国出版“走出去”政策的影响下,艺术类学报需建立健全全媒体出版流程和管理规范,继续加大开放出版力度,充分发挥数字出版平台优势,积极应用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探索增强出版、域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提高审稿效率,缩短出版时滞,为优质稿件提供快速刊发渠道,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全面提高艺术类学报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4.加强学者型编辑队伍建设,推进出版语言国际化

编辑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影响着期刊的出版方向,这就要求编辑具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鉴别能力。鉴于此,在数字网络出版时代,我国艺术类学报的编辑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理论基础知识,积极参加各类非遗国际学术论坛和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还要掌握与岗位相关的新媒体技术,如OA 系统、信息检索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掌握非遗领域学术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11],使业务型编辑向学者型、复合型编辑转变,以适应当前数字出版的要求。同时,我国艺术类学报要树立国际化办刊理念,适当增加英文标题、长摘要、关键词、作者ORCID 等信息。因此,各学报编辑部需建立一支国际化编辑队伍,在收发稿件、编校工作等方面按照国际要求进行规范出版,向成为国际化期刊的目标奋进。

四、未来研究趋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持续推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建设重要阐释指引下,我国艺术类学报应立足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形势下我国非遗出版“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信息技术、文化传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策略等方面继续推进和完善。未来,我国艺术类学报非遗文化国际传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持续刊载国内外有关“一带一路”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系统理论与实践经验方面的多语种学术研究成果。从内涵、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厘清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承与“一带一路”倡议之间的内在关联、基本进路,将零星、松散的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建设成为系统化、专业化、体系化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范式,全面整合、构建非遗“点·线·面·体”体系活态传承新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与价值观输出海外,推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拓宽非遗传承保护研究思路,还能加快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2]。

第二,搭建跨学科、跨国界研究合作朋友圈和数据集聚共享平台,在国内外形成合作密切、架构健全的科研团队。鼓励研究者将非遗与新闻传播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档案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知识产权等学科进行交叉融融合,积极探索各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与技术在“一带一路”非遗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实践应用与伦理研究,要格外重视从多角度探讨数字技术对非遗的多重影响,关注数字经济格局下“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引导非遗文化从单一展示到整合传播,从“娱乐有趣”向“知识价值”转变,增强研究的开创性与创新性[13],整体促进非遗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三,遴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并有所改进和突破的学术成果。多刊发注重长期扎根实地田野考察,微宏观视角相结合,质化与量化相结合,个案与全局研究相结合,具有可验证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成果,确保研究结果的信效度及真实性。在对外传播中,可深层次讲好中国非遗故事,以满足各国人民层次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从而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第四,“一带一路”倡议中文化先行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各地与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厚度和价值底蕴。我国艺术类学报应以此为契机,以中国非遗的智慧为纽带,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成效,研究紧随政府政策导向牵引,加强与国际出版机构合作,进一步拓展与沿线各国在非遗文化的发掘、保护、研究、利用、交流和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和空间,构建中国非遗文化产业输出保障机制,推动中国非遗文化以整体的格局整合传播,提升中国非遗文化产品输出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一带一路”中国非遗交融互鉴,实现共享传承与创新发展,从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14]。

猜你喜欢

艺术类学报一带
致敬学报40年
艺术类专访心得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