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活血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及临床效果评估

2024-01-09郑鹏翔林清辉黄艺杰

中外医疗 2023年29期
关键词:股骨活血黏度

郑鹏翔,林清辉,黄艺杰

安溪县中医院骨伤科,福建泉州 362400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骨科多见,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的一种。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于造成该病发生主要因素[1]。目前,临床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方面,强调积极进行手术干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proximalfemoral nail antirotatio, PFNA)手术操作较为便捷,所致的创伤小,加之内固定稳定,术后恢复迅速,使得其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手术的创伤性仍存在,并且患者术后的骨质疏松症状并没有改善,针对此种情况,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术后治疗方案。中医认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表现虚实夹杂,为肾虚血瘀证,所以在治疗方面需要以补气活血、益肾壮骨为主要原则[2]。经由研究证实,中药应用在抗骨质疏松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并且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易于患者接受。本文随机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1 月安溪县中医院收治的6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 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61~83 岁,平均(73.10±2.52)岁;体质量43~66 kg,平均(54.01±3.54)kg;骨折部位:左侧17 例,右侧13例。研究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60~82 岁,平均(73.08±2.48)岁;体质量44~67 kg,平均(53.96±3.26)kg;骨折部位:左侧13 例,右侧1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实用骨科手术学》[3]中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标准相符合,经由CT 或MRI 影像学检验明确诊断者,症状以局部探讨、肿胀、活动受限为主;②无库欣综合征、无凝功能障碍者;③精神正常,接受长时间随访者;④签署研究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风湿系统疾病者;②合并甲状旁腺疾病者;③有恶性肿瘤者;④病理性骨折者;⑤存在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疾病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干预。患者完成手术后,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治疗,预防感染,采用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 233389;规格:20 mL ∶ 0.5 g)方案;合理抗凝利伐沙班(国药准字J20 180075;规格:10 mg);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与此同时,开展护胃,即奥美拉唑(国药准字H20 074104;规格:20 mg);抗骨质疏松,采用骨化三醇(国药准字H20 213982;规格:0.5 µg)干预,加强改善循环管理。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开展术后功能锻炼。

研究组以对照组干预方案为基础,加以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基本组方:熟地黄20 g,杜仲18 g,补骨脂、菟丝子各12 g,枸杞子、威灵仙各15 g,骨碎补、桃仁、当归尾各12 g,红花9 g。药物加入2 000 mL清水中,水煎服,取药液400 mL 为1 剂,1 剂/d,早、晚温服200 mL。

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患者治疗前、后,处于8 h 空腹状态的情况下,采集其晨起后的左肘静脉血,约为5 mL。以3 000 r/min 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0 min。分离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项指标,如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等。

②比较两组骨代谢相关指标。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情况下的肘静脉血4 mL。离心处理操作与①相同。测定指标包括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骨保护素、Ⅰ型前肢原氨基端肽,测定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各组发生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患者的例数。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等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骨保护素等均比对照组高,Ⅰ型前肢原氨基端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相关指标对比(±s)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骨折后、骨折术后,均会造成机体血运不畅。中医认为,骨折发生后,气血运行不畅,进而造成瘀血的阻滞,根据不通则痛的原理,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后,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感,通过辨证,可见为肾虚血瘀证。而气血长时间瘀阻不仅会影响骨折后的康复,而且还会增加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4-6]。因此,为改善患者的预后,还应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

补肾活血汤属于中医骨折病治疗肾虚血瘀证的常用方。此方出自赵竹泉所著的《伤科大成》,具有补肾强筋、壮骨生新、活血化瘀的功效[7-8]。方中的熟地具有养血柔肝作用,兼具填精益髓价值。杜仲能够补肾精、强筋骨,并且还可调节血脉。方中补骨脂可温补肾阳。菟丝子的功效为平补阴阳。其中枸杞子、骨碎补等滋补肝肾。同时,骨碎补还具有续伤止痛的功效,能够入肾生髓;威灵仙通经络、祛风湿;当归尾活血止痛;桃仁、红花等药物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合用,能够达到补肾益精、活血祛瘀的目的,并且有助于强筋健骨,适合应用在骨折术后的患者中。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补肾活血汤中的叶醇、黄酮等成分在骨密度、抗炎镇痛、促骨骼形成方面优势明显[9]。相关研究指出,补肾活血汤应用在骨折人群中,患者的骨吸收被抑制,并且骨形成速度加快,能够发现骨小梁的数量增多[10]。与此同时,此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还可减少骨小梁的间距,进而提高机体的骨密度,增强骨强度。对于老年骨折患者而言,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症状,而通过补肾活血汤的应用,在帮助其加快骨折愈合速度的同时,还能够减轻术后的疼痛感,改善关节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胡正刚等[11]研究数据相似。由此可见,补肾活血汤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方中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中的有效物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局部肿胀的程度,缓解疼痛感[12]。在此情况下,局部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其中的炎性因子等能够在短时间内排出,最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骨保护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Ⅰ型前肢原氨基端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胡流超等[13]研究数据存在一致性。由此可见,在骨折术后治疗中应用补肾活血汤,对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具有重要意义,这就使得患者术后受到骨质疏松的损伤减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可反映出骨形成速率、骨细胞合、成骨细胞合成骨胶原的情况。补肾活血汤的应用,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促使成骨细胞生成,进而降低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的表达。血清骨钙素由成骨细胞合成、释放,在骨折后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通过应用补肾活血汤的方式,其能够大量释放入血,进而促进骨强度的增高。同时,骨保护素水平的提升,提示补肾活血汤能够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这是因为杜仲中存在叶醇等成分,经由研究证实可促进骨密度表达的提升[14]。另外,骨碎补中有黄酮类物质,此物质在抗炎镇痛方面优势明显,兼具雌激素样作用,有助于加快骨骼的形成速度,从而提高机体的骨密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与庄靖卿等[15]研究结果相似,即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2%,低于参照组的19.86%(P<0.05)。说明补肾活血汤的应用,可降低骨折患者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这是因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感染、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价值,进而减少感染、血栓的形成。

综上所述,补肾活血汤应用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的治疗中,可降低患者发生感染、血栓的风险,对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骨代谢指标意义显著。

猜你喜欢

股骨活血黏度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