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4-01-09李晶晶王丽丽李梦影

中外医疗 2023年29期
关键词:专职危重症满意率

李晶晶,王丽丽,李梦影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第一医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盐城 22405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预防和可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阻以及相应的呼吸道症状[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phas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是由于环境刺激或者肺部感染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咯痰以及呼吸困难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特点,呼吸衰竭作为其常见并发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加重症状,同时还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造成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需通过序贯性通气治疗改善病情[4-6]。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会因护理内容单一而影响治疗结果。危重症专职护理干预是通过专业的护理团队,给予患者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治疗结果和护理结果[7-9]。为对危重症专职护理效果进行验证,本研究便利选取2022 年1—12 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8 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本院收治的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58 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9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1 例;年龄60~78 岁,平均(72.46±3.51)岁;病程4~15 年,平均(8.64±0.34)年。观察组中男19 例,女10 例;年龄61~80 岁,平均(72.55±3.47)岁;病程3~16 年,平均(8.79±0.2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确诊患者,且均伴有呼吸衰竭症状患者;均接受序贯性无创通气治疗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较好患者;临床资料和病史完整患者;年龄60~80 岁。

排除标准: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或衰竭患者;存在智力障碍或者精神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气道内分泌物过多,且有误吸危险患者;无法完成研究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健康宣教,环境护理和用药护理。健康宣教中,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通过通俗易懂方式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病因以及治疗手段,并为患者准备好干净整洁的病房,指导患者按时用药,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以及生命体征患者。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危重症专职护理。质量控制: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员应按照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无创通气护理标准等对患者实施护理流程,并将护理流程优化,在患者无创通气治疗期间保证查房频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发症预防护理:护理人员对长期卧床患者皮肤状态进行实时观察,并关注患者凝血功能,对患者肢体进行适度按摩,并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活动。睡眠护理:将病房内灯具换成柔光灯,并在每日22:00 后准时关灯,将仪器声音调小,并保证病房内温度和湿度的舒适性,为患者营造安静的病房环境。

1.4 观察指标

通气时间。包括无创通气所用时间、总通气所用时间。

生活质量分数。根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y Survey, SF-36)。包含社会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认知功能维度、心理状态维度,每项维度0~100 分,分数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护理满意率。根据医院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量表评估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分数≥90 分;一般满意:分数在60~<90;不满意:分数<60 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比较

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通气时间比较[(±s),d]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多种因素均可影响病情发展,会导致患者肺部出现明显症状,引发呼吸衰竭等情况,危及患者生命[10-12]。因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13-15]。

危重症专职护理在临床中是一种新型、综合型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将护理质量提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16-19]。在本文研究中,采取危重症专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后无创通气时间为(5.51±2.30)d,总通气时间为(11.14±2.66)d,较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49±2.25)、(15.14±2.66)d 时间更短(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盛艳[20]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中无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分别为(5.48±2.13)、(11.01±1.76)d,本文数据更优。主要原因在于,危重症专职护理通过护理小组的成立,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无创通气护理等,并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专科护理管理标准进行护理措施的服务,并将护理流程优化。再结合并发症预防护理和睡眠护理等多方面护理,帮助患者保证呼吸畅通,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同样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主要原因在于,在危重症专职护理中加入了并发症预防护理和睡眠护理,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以及被动运动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将压力性损伤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率降低。同时,睡眠护理中通过将病房的灯光进行改善,降低噪音的发生,以及温度和湿度的调整,来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病情较重,其入院后心理压力较大,同时病痛的折磨还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危重症专职护理中,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制订出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方案,更与患者情况贴合,因此,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越高(P<0.05)。文中数据可有效验证危重症专职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AECOPD 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时,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效果更好,可提高护理质量,并缩短无创通气,有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专职危重症满意率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专职媒人的变化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