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以《女装半身裙的设计》一课为例

2024-01-09邵素侠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7期
关键词:半身裙云班导学

邵素侠

(阜阳现代职业学校 安徽阜阳 236000)

信息技术是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支架。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重大的意义。半身裙是女装里实用性很高的款式,掌握半身裙的设计要点,将其与连衣裙知识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完成女裙装设计。

一、信息技术是革新课堂教学方式的“七巧板”

(一)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化与延展

1.教师角色的转化——编剧与导演

传统教学是单向的“培养”活动,以“教”为中心,教师是权威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因而也是课堂的主宰者。新课改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提供充足的导学材料,设计高效流畅的教学“编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检测反馈,最终达成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着“编剧”与“导演”的角色,而信息技术正是“编导”的得力工具。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技术平台“云班课”网络授课系统实现课前任务驱动,从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角度出发,布置课程任务“母亲节的礼物——半身裙”,设置了“领取任务→自主学习→查阅资料→选取样图→PS设计→上传习作”的自主学习流程。

教学时,以云班课为主,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完成如下教学流程:“走秀连线,感悟特点→点评习作,梳理知识→微信视频,难点释疑→小组合作,修订图稿→立体裁剪,检验设计→完善设计,提交平台”。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查看反馈、全程指导,体现教师编导地位。

2.教师角色的延展——师傅与工长

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执教,在角色上时常兼顾与互换。在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见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辅助企业导师的工作;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参照企业导师提出的企业技术质量标准督导学生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取现场模式与远程模式,其中远程指导与督查活动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实现。

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在云班课平台上提交半身裙的成衣作品,教师以企业师傅或工长的标准尺度设计评价项目与赋分细则。

(二)实现教学时域的延伸与跨越

1.教学时域的延伸——课前课后

相对于传统教学45分钟的课堂局限性,信息化教学为教学活动时间向课前课后延伸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

本节课前,教师通过云班课平台发布学习任务:给自己的妈妈设计一款半身裙作为母亲节礼物。同步发布导学材料:PPT课件、自录的重难点导学微课。提出自主学习要求:①阅读教材,借助课件、微课,自主学习《女装半身裙的设计》一课,梳理知识要点;②用MOOC手机软件、百度文库等收集半身裙图文资料,感受并选择妈妈适宜的款式与风格;③用PS软件尝试设计出中意的图样;④课前上传设计作品至云班课平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可以通过“云班课”讨论室与其他同学互动,开展交流讨论,也可以请求教师在线答疑。

课后,由企业导师在“云班课”平台上对学生的课堂作品进行点评,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参照导师意见,微调设计作品并定稿,再融合制版、缝制等工艺,完成成衣制作。母亲收到半身裙礼物后着装拍照,作为学生的最终成果上传至云班课平台,由学生个人、全班同学、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完成线上评判打分。

教学时域向课前课后的延伸,不仅有效利用了课余时间,获得了更充裕的学习资源,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深刻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妙用。

2.教学时域的跨越——突破即时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即时性的活动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企业导师与学校师生之间的交流必须同步,受限于课表安排。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即时限制:教师可以用自录的微课实现教学重难点精准突破;学生在云班课平台上可以自由选择播放时间和重播次数。课前课后的互动、答疑、点评等活动都可以灵活利用个人方便的时间延时回应。教学时域的跨越在有效利用课余时间的同时减少了对师生课外生活不必要的约束和干扰。

(三)实现教学空域的延伸与跨越

1.教学空域的延伸——校企对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论也要经过实践来验证,职业技术教育尤其如此。校企对接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通过企业导师的指导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实践经验。

本课中,在依据半身裙设计的理论要点完成对学生课前习作的师生评议后,通过微信平台的视频通话功能即时连线企业导师,讲解裙装设计制作的企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节点,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以致用的岗位技能。课后,企业导师利用云班课平台对学生课中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并参与课后作品的评判打分。企业导师异地参与教学过程的特定环节,就是借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空域延伸的具体表现。这种教学空域延伸,有利于将合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引入课堂,补充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能。

2.教学空域的跨越——异地联播

课堂教学一般以现场教学为主,但必要时也可以实时连线直播,获得异地名师和专家更专业、更权威、更生动的疑难点拨或趣味讲解。

本节课始,教师请提前协调好的模特班同学在学校舞蹈室进行半身裙走秀表演,利用网络直播软件进行在线直播,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观赏,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体验。学生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更易于找到半身裙设计关键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们设计半身裙的动力。

(四)支撑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1.教学模式的重构——教学“翻转”

传统的“教-学-练”的模式,以“先教后学”为核心特征,存在以教定学、以本为本、被动接纳、信息路径单一等不足。而信息化教学可以重构教学流程,实现“课前自学感悟-课中探究点拨-课后实践纠偏”的“先学后教”的“翻转”教学过程,它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具有情境支撑力强、认知生成性强、实践操作力强、信息交互性强、点拨针对性强等优势。

2.教学模式的创新——校企联动

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服装专业借鉴德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方便教学联络、共教共管,利用微信、云班课平台、直播软件、录课软件、调查软件、PPT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了高效联通的信息通道与电子平台。校企之间的事务沟通、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之间的教学与实习工作协调、师生之间的学习指导与反馈点评、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探究等,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高效、有序。

二、信息技术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魔术棒”

(一)提高教师的导学解惑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会受到知识储备、思维水平、生活阅历等的制约,而云班课平台上的导学课件、导学微课、阅读材料、图片视频等非常有利于学生摆脱这些因素的制约,完成自习任务。

在难点的学习中,搭建导学阶梯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传统教学常通过设计若干低阶问题,辅以对话、讨论等助推学生到达目标。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可选手段,更加提升了导学解惑的效度:①使用PPT创设由熟悉的生活情景至陌生的学科情景的有逻辑关联的系列情境,铺设一条直观、生动的通达之路;②用动态视频演示学习对象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轻松开启直升通道;③对服装制作标准与技术质量细节的控制难题,使用微课和直播连线的方式聆听与观摩合作企业对接师傅的讲解与演示;④利用讨论室发言和作业反馈,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从而使导学释疑的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

(二)提高教师的评价反馈能力

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过程的延续,评价反馈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评价反馈方式以书面作业和考试为主,反馈不及时,不便于细目统计,结果呈现笼统。问卷星、QQ平台的作业功能,微信平台的“班级小管家”,云班课平台等信息技术使反馈评价形式多样、方便快捷、即时高效、统计精细,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评价反馈能力,为课后补缺补差及后继教学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节课对学生三次作业的评价反馈均在云班课网络授课平台上进行。课前习作上传云班课平台后,由师生共同做课上现场评议,为教师调整教学行为提供依据;课堂学习研讨修订后的设计作业上传云班课平台后,主要由企业导师网上评议,为学生微调设计作品、完成课后成衣制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课后成衣作品拍照上传后,参照教师发布的评价项目和赋分细则,由学生个人、其他同学、任课教师、企业导师共同点评打分,既反馈了学习目标的达成状况,也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三)提高教师的预设重置能力

教师往往会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和目标需要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情景铺垫、导学问题、活动方式等进行预设。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下,预设可以流畅地被执行,但是容易使学生认知的生成性差,无法照顾学生的差异性,也难以应对偶发事件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即时性问题。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下,教师更难完全预料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所有状况,当影响教学进程的意外状况出现时,教师就需要迅速调整思路,调整上课的内容和顺序,进行预设重置。信息技术为教师灵活应对、及时重置预设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通过在课件中安置插件链接、建立自己的备选资料库等方式,增强课堂教学预设的弹性。

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依托云班课网络授课平台并穿插其他多种多媒体手段,设计了“课前预习、课中内化、课后拓展”的教学流程。课堂流程的推进总体上是顺畅且合乎预设的,但在课堂教学时间过半时,云班课平台显示尚有近十位学生设计的作品缺少灵感和创意,对课前作业的修订不知从何着手。为此,教师及时将存放大量半身裙图像资料的备用文件夹分享给这几位同学以启发其创作灵感,并指派几位设计能力强的同学分别给予指导帮助,又将图样设计修订时间延长了5分钟,使所有同学都跟上了课堂节奏,顺利进入了下一教学环节。

(四)提高教师的情境创设能力

讲授新课前创设好的教学情景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了声光电手段,动静结合,渲染有力,极大提高了教学情境的表现张力;网络平台为适用情境资料的搜索与积累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PPT软件、PS软件、Flash软件、录课软件等为教师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本节课教师以本校模特班同学利用往届同学的优秀半身裙成衣作品进行舞台走秀的现场直播连线导入,使学生从中感受不同款式的半身裙设计,提高审美能力,感受优秀作品的设计要素,领悟设计要点,既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难点突破,又激发了学生对精致服装的向往心理和创作欲望。紧接着教师又利用PPT课件展出了提前收集的服装设计大师们的半身裙作品图片供学生们欣赏,以引导学生加深对裙装款式的认知,分析设计特点,启发课前设计作品的改进思路。

(五)提高教师的痕迹追踪能力

对学困生的教育除了日常多途径的关注与帮扶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追踪问题的起源。云班课讨论室中学习交流的活跃度与参与方式,各类作品的完整度、精细度和提交时间的早晚等,都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兴奋度、心理的专注度,从而为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动力激发提供精确依据。通过课前设计、课中修订、课后完善的作品完成过程,可以了解学生具体知识技能的不足与应用差错的动态过程,从而在个性化的教学辅导中实现“精准扶差”。

结语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改中功效显著,相信随着教师对信息技术和各种相关软件应用能力的精进,现代信息技术之花会在职教教改领域绽放出更加沁人心脾的馨香。

猜你喜欢

半身裙云班导学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色块猜谜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Sweater Dressing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