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研修理念的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创新应用
2024-01-08佘媛
佘媛
【摘要】校本研修的核心价值在于以校为本、一校一品,通过从学校实际出发的教研体系建设,实现更具针对性的教研体系构建,帮助教师切实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参与教研活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能够促使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带着本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参与教研,从而解决教师对于同课异构教研缺少正向积极理解、长期处于旁观位置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高中数学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出发,探究了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在高中数学教研工作中的内在逻辑及现行高中数学教研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存在的典型问题,并给出了利用校本研修方式优化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中数学;校本研修
现代新课程改革对于一线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要求逐渐提高,传统教学方法以及教研体系已无法满足当前教师的发展需求.在教研制度创新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一种学校组织、教师广泛参与的教研活动方式.教师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可通过观摩、学习、探索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方式,看到自身教学素养的不足,从而实现专业能力的发展提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来推进教研活动形式的全面创新.结合新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高中数学教研活动需要结合同课异构理念尝试构建新的校本研修机制,从而为教师教学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
一、高中数学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
(一)高中数学内容更抽象
相较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抽象性和概念性显著提高,学生需要具备更高的抽象概念理解能力才能够适应高中的学习进度.由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特点,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做出教学调整,确保抽象概念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避免学生产生错误理解、片面理解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二)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更多
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更多,知识点更为丰富,因此,教学安排也更为紧凑,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教学精力才能够满足教学进度的需要.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長,高中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进入高中之后,高中数学教材中涉及的数学知识难度更高,更为复杂,学生遇到了更为巨大的挑战.初中教师在教学时通常是通过对知识的拆解和大量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在大量的数学实践中掌握知识.而进入高中阶段,教师需要更加注重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注重知识体系内部存在的系统性,强化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引领,帮助学生形成框架式的数学理解,避免碎片化认知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高中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独立性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初中数学知识点的系统性很强,让学生更容易对所学知识进行提取和使用,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简单.但高中数学有所不同,除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有着相对明确的系统性,代数、三角的内容就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注意它们内部之间的联系和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在高中数学教研工作中的内在逻辑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创新形式的教研方式,其本质是不同视角下对于教学工作的不同理解,通过集思广益的教研方式来实现不同教师主体的认知互补,帮助教师群体通过教研活动等方式实现共同提升.对于高中数学教研来说,学校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需要切实厘清同课异构在高中教师成长服务中所体现的内在逻辑,切实做好教研资源要素的调整和优化,充分地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优势体现出来.
(一)尊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
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有利于教师全方位、立体式地观察学生,分析不同班级、不同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状态,找到学生个性差异的典型特征.笔者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以及日常观察,提出当前高中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个性特点.其一是知识水平本身存在差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学生生活环境、学习基础各有不同,这导致他们在高中数学中的知识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其二是学习行为个性鲜明的学生可能受性格因素、心理因素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学习态度.其三是学习思维存在差别,不同学生看待事物的视角不同,所得到的看法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以上三个差异类型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地观察分析明确问题所在,从而制订精准、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逐渐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
教师是现代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当中,教师本身的教学理解、教学看法以及讲授方式、行为习惯等,最终都会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教学风格.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能够帮助教师从其他视角出发观察自己的教学风格,感受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产生的实际效果.对于一些青年教师来说,他们刚刚走入教学岗位,对于学生特点的掌握并不理想,相应地,这部分教师也没能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导致教学行为相对随意,教学设置较为混乱.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可能导致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目标,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而这些教师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可结合外部观察、积极讨论等方式明确自身问题所在,及时做出调整.
(三)适应多元化教材需求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的对象,学生的学习又受教师所运用的教学素材的影响,一个好的教学素材能够把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具体化.例如,教学高中数学“幂函数”一课,教师可将幂函数图像的性质和美术作品中的菊花联系起来,这样既生动形象,让学生便于理解记忆,又充满着美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了课堂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留心生活,把生活中的素材应用于教学之中,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为了充分把握多元化教材内容,掌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做出教学方法的调整,使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得到全面的优化创新,最终实现教学水准的全面提升.
三、现行高中数学教研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存在的典型问题
为了尽可能对当前高中数学教研工作组织开展情况进行研判,笔者通过调研观察的方式,结合教研活动现场状况以及一线数学教师群体提供的重要反馈等,对当前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在高中教研工作中的安排和开展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并总结其中特点,明确其在教学指导层面、教师参与层面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当前教研活动组织开展情况以及教师参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笔者发现,现阶段高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教师对于同课异构教研模式了解不足
调研观察发现,部分一线任教的高中教师对于教研活动的了解有所不足,无法认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一些教师表示自己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收获十分有限,并没有得到教研组对自身工作的支持.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同课异构教研形式与普通教学教研没有什么区别,参加教研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同课异构在学校校验系统中的受重视程度不够,且一线教师工作压力偏大.
(二)未能充分利用同课异构教研资源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需要多重资源的支持,资源提供得越丰富,相应的教研质量也就越高.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相当于为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教龄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平台沟通,可帮助教师群体了解其他地区、其他学校一线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从而掌握更为全面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实际进行中,也存在教研资源供应不够充分、教研平台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部分教师在教研中缺少自主发言、发表看法的意识,导致其照搬已有的教学方法,不假思考直接运用,对这些教学方法是否与当前的课堂教学相适配未曾做出有效的关注和分析,从而导致教研活动的效果并不显著.
(三)同课异构的教研反思效果不足
反思能力对于教师个人能力素养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只有在教研活动中结合教研结果形成完备的反思,才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确定后续优化改进的方向.但就当前同课异构的教研组织情况来看,教师群体的反思情况并不理想,或者说教师没有真正从反思视角出发来对自身情况进行回顾.在完成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之后,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教研活动上的各种看法进行反思与分析,从而探索出适应当前教学工作、能够解决当前教学问题的路径.但是在现行的高中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部分教师充当的是观察者,没有真正参与到教研中,他们无法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分析,导致无法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所提供的诸多内容进行消化.
四、利用校本研修方式优化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对策
(一)明确校本化的同课异构教研主题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其核心目的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帮助教师寻求正确的教学方法和路径.问题导向主题引导是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应当遵循的基本思路.在校本研修的要求之下,同课异构需要坚持寻找“共同”主题,确保“同”所体现的共同、协同的作用效果,发挥同课异构集思广益针对性解决问题的作用和优势.教研活动要在“同”的基础上寻求“异”,引导教师不断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做出解决问题策略的调整,而不是完全照搬他人教学经验,使得教学经验无法与教学实际情况相适配.在教研中,教师应不断从本校、本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寻求优化调整的新可能,并结合教研活动实现教学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强化集体备课环节的资源投入
集体备课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开展的一种备课形式,也是具有校本特征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明确教研活动的具体主题之后,教研组织就需要针对教研组内部的教师开展集体研读教学标准、分析学生学情、讨论重难点等教研项目,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师需要在参与教研活动中熟悉教材,吃透教材,从中提炼出关键的重难点,对难点问题的教学理解进行整理,并在教研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看法和问题理解进行分享,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实现博采众长的教学目标.集体备课除了能够有效拓宽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思路,还能够帮助教师有意识地打开教学思维,探讨不同教学方式在教学应用实践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强化教师尊重学生发展、重视学生价值的教学核心意义.校本研修要推进同课异构的理念创新和全面升级,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水平.
(三)利用课堂环节完善同课异构体系
教师的教学思路一定要科学,而要做到这点,教师就必须充分备课.针对不同的班级,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所上课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设计出合适的课堂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即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同时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明确的目的,教师还需要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每一堂课的课堂任务繁重,这就需要教师在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了解基本原理、重难点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所以,教师必须拥有清晰的课堂思路,结合实际内容对教学方式加以改进,具体包括易于被接受的表达方式、有趣的提问和与学生的沟通方法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相关经验,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和学习状态,形成对当前教学方法以及实际效果之间关系的精准判断,并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参与到教研活动中,突出校本理念的教研价值所在.
结 语
为了全面推进高中数学教研质量的提升,确保教研活动能够切实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帮助,高中数学教研需要引入同课异构的模式,同时结合校本研修机制实现教研活动的全面创新.同课异构作为一种创新的教研方式,其本质是不同视角下对于教学工作的不同理解,通过集思广益的教研方式来实现不同教师主体的认知互补,帮助教师群体通过教研活动实现共同提升.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学校教研活动的组织开展需要切实厘清同课异构在高中教师成长服务中所体现的内在逻辑,切实做好教研资源要素的调整和优化,充分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优势體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杜绽蕾.“双减”背景下的“同课异构”:回归教育本义的教研活动[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7):95-97,101.
[2]曹玲,郝刚,梁鹏.单人“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探索:以《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3):235-237,240.
[3]马开春,魏羽飞.基于深度教研的“同课异构”校本研修:以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为例[J].华夏教师,2019(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