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化在农类院校校园文化中的应用创新
2024-01-08李祥祥李富宁
李祥祥 李富宁
基金项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校级课题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YZS2235);2020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36001)
第一作者简介:李祥祥(1988-),男,硕士,讲师,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地域是文化形成的重要磁场,文化的地域性是自身历史佐证的浓缩剂。“那”文化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农耕文化,“那”文化源远流长,浓缩着壮乡人民质朴、纯真的生活、劳作情怀,在广西乡村振兴进程中,尤其是农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彰显、精神文化内涵等建设,必定与“那”文化弘扬与发展息息相关。该案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那”文化品牌塑造为切入点,通过科学的实施方法,促进“那”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应用创新,实现对“那”文化的时代价值挖掘和整体性规整。
关键词:“那”文化;农类院校;农耕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品牌塑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1-0043-05
Abstract: Region is an important magnetic field for the formation of culture, and the regionalism of culture is the concentration agent of its own historical evidence.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core of "Na" culture is farming culture,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oncentrates the simple and innocent life and working feelings of Zhuang Township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Guangxi, especially the demonstration of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boun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 culture. This case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akes the brand building of "Na" cultur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promotes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Na" culture in campus culture through scient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s, so as to realize the excavation and overall regulation of the era value of "Na" culture.
Keywords: "Na" culture;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ivation cultur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cultural brand building
在平涂化構造的时代,对传统文化不断呈现出解构的力量,而缺乏建构性,我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多元文化的涤荡下,经历了消解、沉淀、融合和建构的过程,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和血脉魅力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是家庭式的农耕经济,农耕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广西“那”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重要的外显实质形态,广西农类院校结合“那”文化的鲜明地域特色,以“那”文化的应用创新为校园文化建设重点,以“耕读”教育为中心,拓展“耕读”教育的内涵与模式,以服务“三农”为立足点,积极推动“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实践活动,重塑以“那”文化为基色,肩负其具有地域性“那”文化特色强农兴农使命,明确学校发展战略,增强文化自信。
1 背景和思路
1.1 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提升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占比和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校园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积累经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载体、形式和方法的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两者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以促进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的全面化、系统化、立体化建设①。
地域是文化形成的重要磁场,文化的地域性是自身历史佐证的浓缩剂。广西自古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为壮族故乡,壮族的农耕文明以稻作文化为特征,“那”文化实质就是指稻作文化或农耕文化,壮语、侗语民族中“那”文化明确指为稻作文化,称为“田”和“峒”。
1.2 “那”文化
广西“那”文化历史悠久,涉及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几个方面:一是壮族文化的发展史,风俗习惯、语言特征和原始崇拜等;二是以稻作栽培为核心的农耕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农业文明;三是以稻作为主的食品产生、发展形成的壮族饮食文化;四是近现代以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革命文化。
1.3 思路
“那”文化同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美育具有内在一致性。从本质来看,“那”文化和美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都在于“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这一重要理念与校园文化追求的人性美好是一致的,“那”文化以对人的真正价值的认可确定了校园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②(图1)。
校园文化建设的解构性研究比较丰富,题材、视角呈多样化,但具体解决问题的建构性方法研究还相对薄弱。“那”文化探寻农耕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三重价值,即思政育人价值、教学科研价值、时代社会价值,探索性阐述了彼此交融过程中针对解决问题的建构方法,进一步推动“那”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图2)。
2 实施方法
2.1 学校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以农耕文化为鲜明特色的立校办学
全局统筹,学校结合农类院校办学特色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方向。
学校基建工程建设彰显农耕文化的魅力,强化农业技能,形成以“种植+养殖”结合为主的农业特色办学模式,积极培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三农”人才。
打造集教学-科研-观光“三位一体”的“那”文化活动景观,培育懂农、爱农、兴农人才。
2.2 以弘扬优秀“那”文化工作贯穿教学始终,加强过程控制,实现全员覆盖
科学选题,从学生中来——课程开设。紧扣“那”文化主题,设置专业农耕文化课程,成立美育教研室,以农类专业学科建设目标为抓手,进行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融会贯通,有规划性地组织教学。
精心策划,到学生中去——活动开展。校园文化以服务学生、贴近学生、走入学生为根本遵照,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需求、追求进步等方面出发,参照特殊时间节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考虑主题思想、定点站位、活动形式等,积极动员、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和赛事活动,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把学生的理想融入乡村振兴事业建设中。
严格审查,确保校园文化活动高效优质。校园文化系列活动采用四重审查制度:内容自查—宣传员审核—部门审核—主办单位审查,确保校园文化活动在形式内容上方向正确、表达明晰、高效优质。
2.3 围绕文化育人,塑造“那”文化品牌,持续深度育人
将“那”文化建设融入“三全育人”的实施中,贯穿学校文化建设的各环节和全过程,深入挖掘学校办学历史底蕴,与新时代职业精神相融合。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和建设目标,凝练校训、校风、育人理念和办学理念等学校文化价值理念。学校积极开展“那”文化品牌建设,形成以润那为系列的润那湖、润那国学社、润那梯田景观和润那养殖场等具有“那”文化的品牌。
2.4 加强个体自律性和监督意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在“那”文化工作推进建设中,注重监督和自律意识。活动实施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者和传播者,既要在学校党委的组织领导下有效開展工作,接受学校党委等部门的监督,又要对师生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形式责任制,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形成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长效机制。让广大师生共同投身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既是积极参与者,也做严管监督人,通过相关文化活动的开展,不断让学习形成自我规范,也能充分发挥良好示范带头作用,给身边人带来积极影响力,为校园赢得更加公平、竞争、开放的优良环境创造条件。
2.5 评比宣传,彰显特色
极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肯定学生自主创新成果,对高质量的学生成果进行积极推广宣传,让学生的创新成果成为弘扬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工作总结:各院系对本部门组织开展的活动及时监督、有效跟进、科学评估、灵活整改和后期总结,总结应注重从工作成果、亮点特色、存在不足和改进思路等方面进行,实事求是,不流于形式。
量化评比:建立量化评比机制,每个院系至少推出一项特色亮点活动进行展示评比,评比进行具体量化,包括活动实施方案、活动执行进度表、活动参与率及活动宣传与总结等。评比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4个等级,对评比达到“优秀”等级的,进行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对评比为“不合格”等级的,进行督促整改。
3 应用创新
3.1 挖深度:加大对“那”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建立“那”文化基因库,构建校园文化高地
以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为脉络,建立“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为主题的“那”文化宣教廊。融入农耕文化哲学的思想精髓,切实“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凸显“农”学特色,彰显“农”学风采。
打造集教学-科研-观光“三位一体”的“那”文化活动景观,积极营造具有“那”文化特色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如校园“那”文化墙、梯田、水车和石雕等园林景观凸显“那”文化的校园建设环境,培育懂农、爱农、兴农人才。
以民族节日为依托,开展具有壮乡“那”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节日活动,丰富文化育人活动的途径和载体。积极打造“品农耕文明,圆五育和美”精品育人项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德育智育并举,突出主题班会德育实效;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改进体育美育工作,完善场地器材硬件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强中华传统文体项目的推广,开展“三月三”民俗活动进校园,抛绣球、包五色糯米饭、对山歌等民俗习俗进校园,桂剧、彩调剧等民俗文化进校园,在感受“那”文化的独特风采中,同频共振。
挖掘凝练学校文化价值理念。深入挖掘学校办学历史底蕴,与新时代职业精神、“三农”使命相融合。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和建设目标,凝练校训、校风、育人理念和办学理念等学校文化价值理念。开展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围绕学校文化价值理念,对校园道路、楼宇、景观等统一规划命名,以形象的视觉形式传播学校文化理念,塑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增强全校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积极完成校徽、校旗、校训和校歌的制作与推广,完成学校VIS 视觉形象系统。
3.2 提速度:借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旅融合转型升级的契机,把“那”文化资源优势转为高校发展优势
把农类专业技术优势融入地方特色种养产业发展,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和“传帮带”。具有丰富经验的种植业专家、养殖业专家参与到“科技先锋队”“科技特派员”“党员先锋队”,到一线进行交流指导,取得社会认可和好评。
建设以“八桂田园”“动物标本馆”“花艺超市”等为依托,集实训实操-休闲娱乐-农耕知识科普宣传多维一体融合的研学基地。实现对“那”文化更深层次育人作用的理性思考和系统规划。
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团队,成立美育教研室,进行“那”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专业科研立项。基于企业、政府等服务需求,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与立项,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并依托广西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千雁万群”、“头雁”、青年农场主和高素质农民等培训项目逐步扩大培训规模,提升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广泛性。
以农业办学特色为出发点,坚持“三农”办学理念,加强“那”文化成果展示。坚持“三农”性就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都渗透着农学的色彩。以“耕读”教育为中心,拓展“耕读”教育的内涵与模式,打造“耕读文化艺术节”等农耕文化品牌活动,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大力宣传“勤耕重读”优秀典型人物。打造“耕读”教育平台,围绕八桂田园“大思政课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完善中草药科技馆等多个文化科普场馆建设和管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农耕文化教育,辐射带动所在区域文化建设,营造重农、崇农、爱农的环境氛围。
3.3 增亮度:借力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建设,打造“那”文化品牌
以农类院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抓手,申报成功国家级实践团队2项,团队立足“三农”,开展“科技支农帮扶,助推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走进乡村乡里,依托农类专业知识,开展果树种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培训推广等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强化农业学子学农、知农、爱农、事农和兴农的情怀与担当。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内核,创建农牧渔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创业基地。一是积极组织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以农牧畜禽产品+专业技术知识为切入点,通过技术研发、专利申请等方式,开辟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二是积极培育、鼓励、支持大学生回乡创业,以“耕读”教育为中心,拓展“耕读”教育的内涵与模式,打造“耕读文化艺术节”等农耕文化品牌活动,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大力宣传“勤耕重读”“创业典型”“优秀校友”优秀典型人物。
塑造鲜活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抖音等融媒体,把插秧耕作,猪牛羊养殖与疾病防控,水产养殖,食品加工等现场教学情况进行网络传播和展示;加强校园融媒体建设,不断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新方式,重点建设一批网络宣传展示平台和理论传播品牌,大力宣传学校“耕读”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知晓度和美誉度;通过“丰收艺术节”等特色节日,进一步提升农职大的品牌影响力。
3.4 传温度:讲好“那”文化故事,深挖新时代“那”文化的典型案例
发掘身边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一是讲好农职大故事,传播农职大声音,对深入过靖西市禄峒镇一线进行农业技术帮扶的“第一书记”挖掘典型,激发力量,为广大种养殖户提供优良技术培训和示范指导,引导广大养殖户科学应用畜牧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二是评先评优,表彰先进。学校对深耕一线教学、实践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评优和表彰,向自治区等推荐“农牧渔业丰收奖”“教学名师”,将“那”文化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增强全校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
以赛促学,以赛育文。通过农类专业技能比赛,如农民工大赛,各种职业技能大赛,重点把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贯穿到“那”文化各个环节中去,取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传承和弘扬优秀“那”文化,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涵养,提升劳动育人成效,提高文化感染力。
立足壮乡,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学院建设,聚焦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构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分院+能人+基地”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建成1个乡村振兴服务示范基地。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科技先锋队、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优势,聚焦中小微企业的技术需求、农村种养户的技术难题开展服务工作,打造技术服务示范村。依托八桂田园平台,推进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与技术培训工作,对内支持师生实习实训,对外进行科普教育等服务工作。
3.5 扩宽度:加强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那”文化教育,促使其成为传承和弘扬“那”文化基因的主体
开设系统化的教育课程,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那”文化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优化同步推进。耕读劳动、智慧农业技术等诸多课程深入挖掘“那”文化教育资源,把农耕文化教育与大国工匠精神相交融,在课程建设体悟劳动精神、诚信友爱团结奉献的精神等。
开展多樣性的第二课堂活动,抓住学生队伍“主力军”,“那”文化活动与学生实践养成同步发力。一是为学生创造可能性的展示空间和舞台,建立润那湖、润那国学社、润那梯田景观和润那养殖场等,举办“润那之礼貌,博文来仪”等活动;二是优化拓展型课程的实施,加强美育类活动的参加,组织参加与课程紧密结合的各类赛事,如“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从在创新设计上提炼“那”文化元素,在创新形式上扩宽“那”文化传播方式,在壮族民族文化节日里唱桂剧、对山歌、抛绣球和跳竹竿舞。
形成多种激励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抓住教师队伍“主渠道”,“那”文化价值引领与专业人才培养同向而行。以教师发展为着力点,引导教师参加校本研修,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国内外交流活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骨干教师奖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人才结构等,实施真正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自培立足农类发展特色教师。
4 成效与展望
4.1 对现有的高校“那”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与规整
“那”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在校园文化中得以彰显,从内容建设、结构建设、主体建设等不同维度出发进行深入挖掘和规整。一是理论研究不断丰富,维度更加多元化、视角更加新颖、见解更加深刻,研究内容不断深化,为文化育人的充分发挥,“全人”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二是推进文化建设,实施完成德育教育的责任机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载体、形式、方法的创新。
4.2 对“那”文化基因的时代价值进行积极挖掘
深入挖掘学校办学历史底蕴,与新时代职业精神相融合。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和建設目标,凝练校训、校风、育人理念和办学理念等学校文化价值理念,极大提升了“那”文化实质内涵,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并涉及学校各个专业领域,受众面广、参与度高、专业性强等特点都是对学校文化环境的美化和提升,为其彰显以文育人的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形成以文育人的协同高效机制,提升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4.3 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耕读传家校园文化精品
加强引导,组建文化建设育人团队,指导二级学院探索“一院一品”文化项目建设,融入农耕文明推动“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文化创意作品开发及推广活动。一方面,开展“国际茶日”“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打造“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品牌活动。大力宣传“勤耕重读”优秀典型人物,激励师生践行“勤耕重读”的理念,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增加建设农耕文化展示馆、农耕文化长廊、农耕文化雕塑等农耕文化实体景观内容。完善八桂田园、中草药科技馆等多个文化科普场馆建设和管理,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农耕文化教育,辐射带动所在区域文化建设,营造重农、崇农、爱农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加强校园融媒体建设,不断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径、新方式,重点建设一批网络宣传展示平台和理论传播品牌,大力宣传学校“耕读”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创造“那”文化系列精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真正落实“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打牢民族文化的根基,文化自信。
5 结束语
当前,世界文化格局正在重构,“那”文化也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广西农类院校正积极寻找建构“那”文化方式,积极唤醒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以正视的视角与强大的自豪感构建坚定的文化自行,并按照由内而外的文化自行方式发展。时代中的“那”文化迸发出更加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深刻融入壮乡儿女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习惯,成为推动创新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智力支持,成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源泉和支持,深深烙有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印记。
注释:
① 杨建新.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N].光明日报,2019-01-24(04).
② 崔晋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09.
参考文献:
[1] 王姣艳.新时代传承与弘扬河南红色文化基因的路径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22,38(1):64-69.
[2] 邱淼连,付玉春.农类高职院校“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08-109.
[3] 任缘娟.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20.
[4] 周蕾.五大发展理念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9.
[5] 丘振声.壮族的“那”文化[J].学术论坛,1998(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