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语法视域下竖屏微电影的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
——以《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为例

2024-01-08于强福徐大周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竖屏隐喻模态

于强福,徐大周

(西安理工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视频传播形式逐渐由“横屏”转向“竖屏”。为满足网民竖屏浏览的需求,贴合其信息碎片化获取的习惯,竖屏影视作品应时而生。随之,新兴的电影形式——竖屏微电影的数量迅速增长。然而有关竖屏微电影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以“竖屏微电影”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仅检索到12 篇相关文献,研究主要聚焦竖屏微电影的叙事策略[1-3]和美学价值[4-6]等方面,因竖屏微电影是新起之秀,其相关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其视频研究样本也有待丰富。故而,本研究以《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为个案,以视觉语法理论的三大后设功能为研究框架,结合多模态隐喻理论,探析竖屏微电影中多模态隐喻的运作机制和意义构建动态过程。

二、理论基础

(一)视觉语法

克瑞斯和勒文(Kress & Van Leeuwen)提出视觉图像和语言一样具有社会符号性[7]。既然语言中有语法能描述词组成句子、句子组成语篇的过程,那么视觉图像中也应有语法来陈述人物、地点和事物等要素的组成,在此基础上,两位学者建立了视觉语法理论。该理论涵盖三大后设功能,即视觉图像的概念再现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和构图意义功能(见图1)。

图1 视觉语法的三大后设功能

如图1 所示,视觉语法包含概念再现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和构图意义功能这三大后设功能。概念再现功能相当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意指视觉图像中的多模态符号能再现客观事物,并反映出图像中各类视觉元素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人际互动功能相当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该功能反映出视觉图像中的多模态符号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在接触、距离、视角(态度)和情态四方面体现。构图意义功能延伸自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篇功能,旨在从整体构图的角度分析整个视觉图像及其价值所对应的意义,该功能主要由取景、显著性和信息价值来表现。

(二)多模态隐喻及相关研究

福斯维尔(Forceville)指出模态是运用感官构建意义的符号系统,包括图形、文本、口语等[8]。隐喻指源域(喻体)这一具体的概念域,向目标域(本体)这一抽象的概念域映射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源域和目标域难以分别由不同模态呈现,大多学者将多模态隐喻界定为“源域和目标域通过两种以上模态共同参与构建的隐喻”[9]。

近五年,国内外研究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的语料略有不同。国外学者研究多模态隐喻表征及意义构建,主要以广告[10-11]和电影[12]为研究语料,而国内学者则主要以广告[13-15]、电影[16-18]、海报[19]、新闻漫画[20-22]为研究对象。然而,基于视觉语法理论分析广告和电影的多模态隐喻建构的研究甚少。王敏对《战狼2》叙事画面中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进行了解析,论述该影片塑造英雄军人形象的过程[23]。刘丹基于视觉语法理论分析《悟空》的三大后设功能,发现竖屏视频拍摄距离反映了人际距离,拍摄视角喻示不同社会身份的权力尊卑等[14]154-160。

综上可见,多模态隐喻研究已经有较成熟的研究理论框架,尤其是以广告、电影、新闻漫画为语料,探究其多模态表征以及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的研究也呈上升态势。然分析竖屏微电影的研究比较少见,有关竖屏微电影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的研究则少之又少。因此,本文试图分析《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的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旨在帮助观众进一步理解竖屏微电影的同时,为竖屏微电影的制作者提供参考。

三、语料选取与研究问题

2020 年1 月,张艺谋电影制作团队创作的竖屏美学系列贺岁微电影相继上映。该系列微电影以“把爱传出去”为主题,用一个春节串联起四个温馨故事,分为《遇见你》《陪伴你》《温暖你》《谢谢你》四辑。四辑微电影皆以垂直框架呈现生活中微小的暖心瞬间,在上下式构图、俯仰式构图、景深制造和特写呈现等方面开拓竖屏形式的空间美学。《遇见你》中的三层卧铺,《陪伴你》中的商店橱窗,《温暖你》中的扶手电梯,《谢谢你》中的写字楼窗等纵向空间场景与纵向镜头运动相适应,合理巧妙地切分竖屏画面,从而增加竖屏画面中的细节信息。此外,竖屏横窄纵深的特点突出人物主体而弱化周围环境,充分发挥竖屏影像中的即时感和互动感,拉近角色与观众的距离,加深观众对影片中“美好、亲情、共情与善意”的理解。总之,该系列微电影不仅是对传统横屏影视作品在呈现形式和传播路径上的革新,也是对快消式短视频在艺术性上的提升,为竖屏美学理念的研究和竖屏影像的发展提供艺术借鉴的新尝试。

本研究基于视觉语法的概念再现功能、互动意义功能和构图意义功能来分析《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旨在探析以下问题:

(1)该电影中的再现意义与多模态隐喻是如何融合来构建意义的?

(2)该电影中的互动意义与多模态隐喻是如何融合来构建意义的?

(3)该电影中的构图意义与多模态隐喻是如何融合来构建意义的?

四、《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的多模态隐喻意义构建

本研究首先利用Adobe Premiere Pro 2021软件,以“帧”来截取四辑影片的图像,建立图库系统;其次依据视觉语法理论筛选图库,去除无参考价值的重复截图和模糊截图等;然后基于大多学者对多模态隐喻的广义界定,即“源域和靶域凭借两种以上模态共同构建的隐喻”,筛出含有图像—文字多模态的有效截图;为避免筛选过程中的主观性及片面性影响,本研究由两人分别独立对图库系统进行分析筛选,并对筛选结果进行讨论,最终确定有效截图数量,如表1 所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图像数据来分析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是如何与多模态隐喻融合来构建意义的。

表1 四辑微电影时长、帧数和有效截图数量

(一)再现意义与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概念再现意义表现视觉图像中的动作参与者、动作和环境三要素间的关系,反映客观事物及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概念再现意义将图像分为两类:叙事性图像和概念性图像。叙事性图像反映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反应过程、行动过程,动态性及矢量的参与是其显著特点;而概念性图像涵盖分析过程、分类过程和象征过程,其显著特点是静态性。本节主要以影片中的行动过程、心理过程和象征过程为例,识解其概念再现意义的隐喻。

《遇见你》再现男女主在列车厢偶遇的情节时,主要运用行动过程和心理过程来表征,矢量多数由目光、手势、文字等构成,属于典型的叙事再现。图2 展现出男生偷拍对面女生失败后的心理活动。该图像主要由两个矢量构成叙事再现:其一矢量由男生偷拍女生这一动作过程构成,男生是该矢量的发出者,女生则为矢量的最终目标。“偷拍”的行动过程蕴含着男生对女生的爱慕,试图引起对方的注意,映射出青年在恋爱中的腼腆;另一矢量由“阿西吧”这一心理过程构成,“阿西吧”的矢量发出者也是男生,隐喻出青春期的男生对爱情的胆怯和羞涩。

图2 《遇见你》叙事再现

《陪伴你》主要通过行动过程、反应过程和言语过程再现一家三口隔着橱窗陪伴彼此的温馨场景,属于典型的叙事再现。图3 主要由三个矢量再现孩子关心妈妈的画面。其一矢量是孩子和妈妈之间的眼神互动。孩子目不转睛的眼神中蕴含出对妈妈简单纯粹的关心;其二矢量是孩子喂妈妈吃饺子。矢量的发出者是孩子,矢量的接受者是妈妈。在观众的认知中,妈妈喂孩子是常规的行动过程,表现出妈妈对孩子的照顾,但图中孩子喂妈妈是“非常规”的行动过程。往往常规要素被非常规要素替代的过程便产生隐喻。“妈妈喂孩子”为源域,“孩子喂妈妈”为目标域,映射项为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因此这一矢量隐喻出孩子也学会力所能及地关心照顾妈妈。其三矢量是孩子吹饺子的动作,再结合“却发现你就是最好的”这一文字模态,观者不难体会出孩子的体贴与妈妈的欣慰。

图3 《陪伴你》叙事再现

《温暖你》全程没有字幕,主要通过男女主角的行动过程和反应过程来描绘陌生人传递温暖的故事。如图4 所示,图中男女主之间的目光交流、氢气球的动向、电梯的运行方向以及男女主面部表情的变化等矢量构成典型的叙事性图像。粉色是温暖、纯真、和善良的代名词。图中的粉色氢气球象征着“温暖的善举”。其中,粉色氢气球是源域,善意的举动是目标域,映射项是治愈和温暖;通过传递氢气球的行动过程,映射出传递热情与善良的过程。通过多模态隐喻的再现,以及男主接过氢气球时开眉展眼的反应可知,陌生人善意的举动确实能给他人带来温暖治愈的力量。

图4 《温暖你》叙事再现

《谢谢你》中主要由表示言语过程、行动过程和反应过程的叙事性图像构成。电影中,“敲玻璃”“写纸条”以及“递咖啡”等一系列行动过程细致地展现白领男子对高空清洁人员的关怀。图5 中笑脸符号、白领男子竖大拇指的动作、高空清洁人员摆手的动作以及两者间的目光对视等矢量构成叙事再现。隐喻往往以熟悉或具体的事物去理解较为陌生或抽象的事物。图中 “微笑图像”和“竖大拇指”都是人们较熟悉的具象事物,其中“微笑图形”作为源域,映射喜悦、友好和欢乐等抽象概念;“竖大拇指”这动作过程映射赞美、肯定和祝福等抽象目标域。高空清洁人员在窗前画出“笑脸图形”,白领竖起两个大拇指以回应。两者间友善的互动隐喻出不同工种间的亲近。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这些矢量和多模态信息,受众能领会到白领对高空清洁人员的关怀祝福,以及清洁人员收到白领关怀时的喜悦之情,同时深入理解影片的主题内涵,即善意的给予能拉近不同社会关系的距离和心灵之间的联系。

图5 《谢谢你》叙事再现

(二)互动意义与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根据视觉语法理论,互动意义强调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互。互动意义反映图像再现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的同时,间接表现图像再现者的创作意图以及观看者对表征事物的态度,主要体现于接触、距离、视角和情态四个方面。

1.接触

接触分为索取和提供两大类。若图像的参与者仅向观看者提供信息,则称其为提供类图像,反之,称其为索取类图像。通过对有效截图的分析,笔者发现四辑微电影的画面皆属于“提供”类,即向观众提供信息。

《遇见你》中上铺的男生,中铺的女生和下铺的大叔间皆有肢体和眼神的互动,但都无一跟屏幕前的观众有目光或手势等互动,但竖屏成像的优势放大图像参与者和互动者间的目光接触功能,使观众沉浸式体验三人之间的故事;《陪伴你》描绘出图像表征参与者之间的眼神、手势和动作等接触这种提供类图像融入影片制作者的情感,客观地再现出一家人隔着橱窗团聚的画面,感化观看者以产生共鸣;《温暖你》中,导演以电梯作为对角线,将画面分为两部分,突出男女主之间的目光交流而忽略其与观众的互动,属于提供类图像;《谢谢你》这篇短片中仅有高空清洁人员与白领男子的目光交流,但竖屏横窄纵深的特点使观众产生即时感和临场感,从而切身领会影片的内涵。

2.距离

根据框架的大小,距离分为个人近距离、个人远距离、社会近距离、社会远距离四种类型。个人近距离指人物头部和肩部的镜头特写;个人远距离是指腰部以上的镜头呈现;社会近距离聚焦人物全身但不注重背景环境的特写;社会远距离拍摄范围涉及人物全身和背景环境。经过分析有效截图,发现该四辑微电影主要以个人距离的形式呈现给受众。

《遇见你》中描写男生试图搭讪女生的镜头多采用个人近距离的方式拍摄,特写男生“偷拍”女生的过程的同时,虚化女生的全身动作和背景环境,从而突出人物主体。镜头由远及近映射出男女主间距离的拉近,虚实结合的拍摄方式隐喻出情窦初开的腼腆与懵懂。

《陪伴你》描写妈妈和孩子互动的镜头多以个人距离呈现,而描写这一家三口的交流则倾向采用社会距离呈现。尤其是孩子“吹饺子”和妈妈“吃饺子”的镜头,个人距离的取景无疑拉近图像与观众的距离,传递出温馨之感。爸爸站在橱窗外给母子俩拍照的镜头,以社会远距离的镜头呈现,能让观众联想起自己阖家团圆的画面,产生共鸣。

《温暖你》整个视频多以社会距离呈现给观众,但视频最后给男子个人近距离的镜头特写——男子笑眯眯地将手中的氢气球赠与小孩。镜头由社会距离向个人距离的转变隐喻出男女主间距离的拉近,蕴含着男主受女主的乐观与热情影响,并将这份热情和爱继续传递。

《谢谢你》镜头多以写字楼窗为分界线,将画面分为窗内和窗外两种景象。窗内白领男子温暖舒适的办公环境与窗外高空清洁人员寒冷危险的作业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社会远距离的取景方式隐喻两种工种之间的疏远关系。此外,该视频中仅有两个社会近距离镜头,一幕是白领男子给高空清洁人员递热咖啡的情景,另一幕是高空清洁人员给白领男子画笑脸,白领男子以竖拇指的方式回应的情景。镜头由社会远距离向社会近距离拉近,一定程度上隐含工种不同但人心相近的关系。

3.视角

视角体现了观看者对图像的态度。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隐喻出参与者之间的权力、身份、地位等社会关系以及不同的态度和人际关系。鉴于竖屏这一特定的框架,四辑微电影多以俯仰视角结合的方式拍摄。

《遇见你》中,睡在上铺的男孩偷拍女生被发现后,男生害羞地收回眼神。这“一上一下”的视角变换引导观众视线的移动。此外,男生坐在下铺思索之际,一只“从天而降”的手引导男生和观众视线自下向上移动。这种“上下”的小互动,隐喻出处于青春期男女间的胆怯和试探。

《陪伴你》中,拍摄视角依据身高差异而切换。妈妈俯瞰儿子,俯视视角隐喻出妈妈眼里的孩子总是弱小且需要呵护的形象。儿子仰视看爸爸妈妈,仰视视角映射出爸妈在孩子眼中是庄严和高大的保护角色。影片中最后一幕以平视的视角展现爸爸给母子俩拍照的画面,给观众以积极融入之感,表现出无论贫富,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团圆就是幸福。

《温暖你》中,初始镜头以垂直的俯视视角拍摄,再现两边电梯一上一下的竖直运动,强调纵向的运动趋势,提升空间感。女主下电梯的“俯视”视角和男主上电梯的“仰视”视角相结合,连起一条“隐藏的线”——拉近陌生人间心灵的线。

《谢谢你》中,窗内白领男子与窗外的高空清洁人员首次对视时,前者是仰视视角,后者是俯视视角。男子的仰视视角隐喻出办公人员对清洁工的尊重和崇敬,也为之后男子递给清洁人员热咖啡埋下伏笔。影片结尾,清洁工乘坐升降机慢慢升于男子窗前,此刻男子为俯视视角而清洁工的视角是仰视。清洁人员的仰视视角一方面表达对白领男子送咖啡的感谢,另一方面隐喻出对男子关心基层工作者的敬重。

4.情态

根据视觉语法理论,情态指观看者对世界的真实性与可信度的判断。情态标记包括色彩饱和度、色彩调协度、亮度等。图像的饱和度越高,其情态就越高。根据标记的不同,情态分为高、中、低三个维度。

《遇见你》中98%的图像属于高情态图像。整个影片以高饱和度的暖色调为主,结合竖直构图的镜头,人物主体的凝聚感增强,使男主阳光且腼腆的形象更加饱满。

《陪伴你》中的高情态图像占比94%。从色彩饱和度看,红色和黄色在中国是喜庆欢乐的代表,烘托出热闹红火的过年氛围。从色彩区分度看,妈妈的白色着装,给人以纯净端庄之感;爸爸身着深咖色风衣,暗示成熟稳重之风。人物、橱窗、人字梯等纵向事物在竖屏画面中更具有视觉冲击,让狭窄的画幅呈现丰富的故事内涵。

《温暖你》中92%的图像情态等级为6-7,较为真实,而剩余8%的图像在色彩区分度和饱和度方面情态值较低。男主全身灰黑色的着装颜色,结合升降电梯中的黑白灰三种环境颜色,隐喻出其面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麻木低沉的心情。女主的着装颜色偏向高饱和的红、橙、粉色,映射出女主热情奔放、阳光开朗、甜美可爱的形象。具有强烈反差的着装颜色既加深观众对人物的印象,也使观众深入理解该视频“传递爱与温暖”的主题。

《谢谢你》中情态等级为6-7 的图像占比约93%。在色彩上,影片的情态值经历低、中、高的过渡。影片起初以深蓝色为基调,再现高楼大厦的庄严高耸,紧接着画面从低情态的深蓝色逐渐向高饱和的黄、白、绿等多种颜色,清晰地展示事件的真实性,给观看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 构图意义与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构图意义旨在分析图像是如何通过再现意义和互动意义的整合,继而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24],主要表现于取景、显著性和信息价值三方面。

在视觉传达中,通过线条连接图像中的元素或分割各个元素即取景。图像中的元素的位置、占比等都会影响图像的呈现度。常用的取景方法有三种:数字取景法、引导取景法、对角线取景法。如图6 所示,《遇见你》中,切斜的水平线将画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展现男生偷拍女生的动作变化,下部分展现女生不知所然的反应。动静结合,加之引导的取景方式,隐喻出男女生距离由此拉近;如图7 所示,《陪伴你》中,妈妈和孩子用手互动的情景是以对角线取景法拍摄。两人的手从画面中的两角滑动到中心时,形成延伸的对角线。线条的汇聚之势隐喻出母子心与心的交汇,心与心的牵挂,赋予画面灵动活泼之感,趣味性增强;图8 展现《温暖你》中男女主相遇的画面。该图以扶手电梯为斜线元素进行切分,使整个画面更富动感和张力。通过对角线,镜头避开周围杂乱的背景时,也牢牢抓取观众的视线,聚焦男女主体的情感变化,更加清晰地展现“传递爱与温暖”主题。图9 选自《谢谢你》,该图以升降梯为分界,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上下构图空间划分比较固定,主空间展现高空清洁人员忙碌的动作,次空间描写白领男子对清洁人员的关注。主次空间占比以及人物形象的强烈对比,为下文男子帮助高空作业人员埋下伏笔。

图6 《遇见你》引导线取景图

图7 《陪伴你》对角线取景图

图8 《温暖你》对角线取景图

图9 《谢谢你》引导线取景图

显著性指的是通过某些方式来突出图片中的部分成分,主要通过尺寸、位置、角度、颜色对比来实现。从显著性来看,竖屏构图更易突出人物五官动态,贴合真实感。图10 取自《遇见你》,画面中男生的面部表情处于中心位置,图片的边缘呈现出“v”字画面。以“v”为衬托,凸显男生对女生眼神回应的期盼,而“v”是胜利和成功象征,暗含男生会成功获取女生的目光;图11 截自《陪伴你》中孩子喂妈妈吃饺子的图像。若把爸爸、妈妈、孩子的位置视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三人便构成稳定的三角形。三人是源域,三角形是目标域,通过三角形的稳固坚定的形象,映射出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庭更完整稳定。图12 取自《温暖你》最后一幕,男子将女主送的氢气球赠与前面的小男孩。导演给赠送氢气球的过程以特写,强调男子受女主热情活泼影响,继续传递善良的过程;图13 展现的是《谢谢你》中白领男子递给清洁工咖啡的画面。镜头中男子的手、纸杯和清洁工的手汇聚一线,该线是白领和劳工距离拉近的代表,暗含着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每个自食其力的工作者都应得到尊重。

图10 《遇见你》“V”字构图

图11 《陪伴你》三角形构图

图13 《谢谢你》对角线构图

信息价值指构图成分在图像中上下、左右、中心和边缘等位置分布。如图14 所示,图像中各元素在不同位置的分布呈现出不同的信息值。图中的左边成分通常是已知信息,右边成分是新信息;顶部的信息通常被视作是理想的信息,而底部的信息是真实的信息[25]。

图14 信息值分布图

如图15 所示,《遇见你》视频最后将镜头聚焦于中铺的女生,从中心到边缘的位置分布构成“女生为核心—男生和大叔等再现参与者为从属”的结构,近距离展现出女生甜美的笑容。“笑容”不仅代表互道祝福时,女主所收获的喜悦,也象征着不期而遇的美好;图16 中,《陪伴你》镜头开始是妈妈置于左侧,孩子和爸爸在右侧。由此可知,妈妈是已知信息,孩子和爸爸是未知信息,展现出父子俩是在妈妈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这一空间隐喻使父子俩关心妈妈的形象更加突出;图17 展现《温暖你》中男女主相遇的场景。两人相遇的一幕被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其他行人都被置于边缘位置,从而构成“核心信息—从属信息”的结构。根据阅读路径,竖向构图在排除琐碎的横向从属信息后,纵深感增强,突出该片“传递爱与温暖”的主题。图18 描写的是《谢谢你》中清洁人员送给白领男子“笑脸图”的画面。白领男子在图像的左侧,是已知信息;清洁人员画笑脸的动作为新信息。根据阅读路径,观众的视线能聚焦于清洁人员的动作变化。结合水平视角的拍摄方式,观众更易领会“平凡人所给予的不平凡”这一主题。

图15 《遇见你》中心-边缘位置分布图

图16 《陪伴你》左右位置分布图

图17 《温暖你》中心-边缘位置分布图

图18 《谢谢你》左右位置分布图

五、结语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法,基于克瑞斯和勒文(Kress&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三大后设功能,即概念再现功能、人际互动功能、构图意义功能,分析《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探析此竖屏微电影中多模态隐喻意义及其传达的主题思想。研究发现:竖屏拍摄的生活琐事多以叙事再现图像来呈现,矢量可以作为源域表征微电影的主题;竖屏拍摄远近距离的变化和俯仰视角的切换能够隐喻出人际关系疏亲的变换;竖屏拍摄用对角线取景、图形为框架、多样化的信息价值分布等构图,便于读者解读出影片中的隐喻信息。鉴于篇幅有限,本文仅选取《张艺谋团队竖屏美学系列微电影》部分画面进行分析,并未进行全面透彻的综合分析,但希望通过对这一竖屏微电影的个案分析,能够为竖屏微电影拍摄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建议,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对竖屏微电影的关注。

猜你喜欢

竖屏隐喻模态
横屏与竖屏混合视频的创作方法初探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浅析竖屏影像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竖屏时代,如何以竖视频的形式讲好新闻故事
竖屏剧将是视频网站争夺的新领地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HHT和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识别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由单个模态构造对称简支梁的抗弯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