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鲟鱼常见病发生原因及防控技术

2024-01-08杜繁昌

河南水产 2023年1期
关键词:甲藻病鱼鲟鱼

杜繁昌

(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桂林 541109)

鲟鱼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市场青睐。目前,鲟鱼养殖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渔业产业之一。但是,由于鲟鱼养殖密度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等因素,鲟鱼疾病问题逐渐凸显,对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鲟鱼病害的防控工作,对于保障鲟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1 鲟鱼养殖常见病害的发生原因

1.1 环境因素

①洪涝灾害的影响

洪涝灾害过后,水质浑浊,泥沙含量过大,鲟鱼的呼吸器官受到影响,受到应激反应,引起烂鳃等疾病的发生。

②高温的影响

鲟鱼属于亚冷水性鱼类,适合水温13~25℃,最适水温18~22℃,温度过高,鲟鱼不适应,造成免疫力下降;另外温度升高,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病原体的感染强度,时间长了就会造成鲟鱼病害的发生。

③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养殖水中的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变化对鲟鱼的生长产生影响。如酸碱度偏高的水体易腐蚀鱼鳃,使鱼躁动不安,易引发烂鳃、烂尾、体瘦等综合征,酸碱度偏低易得卵甲藻病;氨氮、亚盐偏高引起鱼中毒、呼吸受阻死亡;水中溶氧低不仅会造成饵料系数的增加,严重者会造成缺氧死亡。

1.2 人为因素

①鱼苗质量

投放鱼苗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如果鱼苗带有病毒或细菌,容易导致病害发生。

②养殖密度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鲟鱼对水体空间和饵料的竞争,影响鱼体的新陈代谢和对饵料的消化利用,还会互相摩擦,造成鱼体表面受损,感染细菌和病毒,引起病害。

③养殖管理不当

不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操作不规范等会引起鲟鱼病害的发生。如鱼体受伤、消毒浓度过高等都会导致鲟鱼的健康状况受损,引起病害的发生。

1.3 生物因素

细菌:细菌引起鲟鱼病害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烂鳃病及肿嘴病等。

真菌:致病真菌有水霉菌、棉霉菌和毛霉菌,危害对象主要是鲟鱼卵及受伤的鲟鱼。

寄生虫:寄生虫感染主要是小瓜虫、车轮虫和三代虫等。

病毒:鲟鱼出血性败血症、鲟鱼疱疹病等。

敌害:甲壳类的鳌虾、水生昆虫类的水蜈蚣、浮游植物的卵甲藻等。

2 鲟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控方法

2.1 细菌性败血症

症状:病鱼行动迟缓,摄食量下降。体表症状为腹部、口腔周围、骨板基部出血,肛门红肿,鰓丝颜色较淡;剖检有红色腹水,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肠膜、脾脏、脂肪、性腺及腹部上有出血点,或有坏死灶,肠道出血发炎,肠内有泡沫状粘液物质。

病因:由于长时间高温刺激,鱼体免疫力下降造成细菌感染。病原为海豚链球菌,该病为条件致病菌,最适温度为20~37℃,水温20℃以下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

①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加大水体交换量,增加水体溶氧;

②放养密度适宜,降低放养密度,可减少应激,可降低发病及死亡率;

③内服药物治疗,以国标渔药(10%)的含量计,氟苯尼考(100 kg鱼用20 g)+盐酸多西环素(100 kg鱼用20 g)+多维+粘合剂,每天拌料一次,连续投喂6~7 d。

2.2 细菌性肠炎

症状:病鱼腹部膨大,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检查病鱼,可见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弹性较差,局部充血发炎或者全肠呈红色,肠内无食物且积黄色粘液。

病因:由点状气单胞杆菌感染所致,水温高于20℃时,因养殖水体水质变差或鲟鱼摄食变质饲料促使该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①投喂新鲜、颗粒大小合适的全价配合饲料,要定时、定量投喂。

②内服药物治疗,以国标药 (10%)计算,每100 kg鱼要硫酸新霉素30~40 g+粘合剂,每天拌料一次,连续投喂5~7 d。

2.3 细菌性烂鳃病

症状:病鱼鱼体发黑,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离群独游;鳃丝点状充血发炎,粘液增多,呈斑块状腐烂,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

病因:养殖水温升高,水中鱼害粘球菌生长旺盛,毒力增强;雨水过后,水质浑浊,水中有机物及泥沙过大,鲟鱼的呼吸器官受到影响,受到应激反应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

①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②用2 mg/L聚维酮碘全池泼洒,保持浓度40 min以上,连泼2 d;

③内服大蒜,每千克饲料用50 g大蒜,捣碎取汁拌匀,连续投喂3~5 d。

2.4 水霉病

症状:体表受伤的鲟鱼继发感染水霉,病鱼伤处灰白色,滋生大量棉絮状水霉菌丝,病鱼在水体上层不正常游动,不摄食,鱼体逐渐消瘦,直至死亡。

病因:水霉是条件致病菌,在低温条件下,只有鱼体受伤才会感染此病,不受伤的鱼体不会感染。该病由水霉属和棉霉属等水生真菌寄生引起。

防治方法

①运输、转池和放苗时,操作要细致,动作要轻,避免鱼体受伤;

②鱼苗下池时要用2%~3%的食盐水浸泡5~10 min;

③全池泼洒硫醚沙星和水杨酸,用量为硫醚沙星3 g/m3和水杨酸0.5 g/m3。

2.5 小瓜虫病

症状:患病鱼体日益消瘦,游泳能力大大减弱,且食欲减退,浮躁不安。肉眼观察可见,病鱼口腔、体表、鳍条和鳃丝上布满白色小点状包囊,尤其在鳃丝和鳍条处明显。显微镜检查病鱼体表粘液及鳃丝,可见大量多子小瓜虫。

病因:多子小瓜虫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15~20℃,鱼体营养不良、养殖过密及环境条件过强,因应激反应易得此病。清瘦水体水温15~25℃时,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2~3 d可遍及全池,鱼种死亡率可达60%~70%。

防治方法

①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日常应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抵抗力;

②小瓜虫形成包囊后,药物很难渗透将其杀死,须遵守“防重于治”的原则;

③用中草药青蒿末驱虫,有良好的效果。鲟鱼吃了含青蒿末的药饵,体内产生特殊气味,小瓜虫受不了这种气味而离开鱼体,这时应加大换水量,及时将脱离鱼体的小瓜虫排出鱼池。

2.6 卵甲藻病

症状:鲟鱼得病初期与小瓜虫病极为相似,体表出现稀疏的小白点,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像裹了一层面粉,故又称打粉病。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时,鱼体身上布满了小白点,鱼眼睛被白点盖住,视力变弱,鳃上与口腔内也有许多小白点,呼吸与进食极为困难,最终导致大批死亡。

病因:发生卵甲藻病地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水的pH值偏低,一般都在5.0~6.5之间。因其病原为嗜酸性卵甲藻,偏酸性的养殖用水是诱发此病的前提,中性及偏碱性的水没有发生过此病。

防治方法

①pH值较低时,在高温的8~10月,定期向水池中泼洒生石灰,使水体pH值增加,使卵甲藻无法繁殖;

②在水池上加遮阳棚,藻类的繁殖需要阳光,加遮阳棚后可降低藻类的繁殖速度,及时发现卵甲藻的症状,及早治疗;

③发生卵甲藻病的鱼池,停水增氧12 h,泼洒生石灰浓度35~40 mg/L,连续泼3~5 d可痊愈。

2.7 气泡病

症状:病鱼游动缓慢、上浮贴边,严重者腹部向上漂浮于水面呈仰泳状不能下沉。剖检可见胃内有少量食物,肠内有许多小气泡。鳃丝末端毛细血管因循环障碍,表现出颜色加深、粘液异常增多等现象。

病因:主要危害鱼苗。①在仔鱼尼龙袋充氧运输,充入氧气压力超过仔鱼本身缓冲能力,导致鱼体渗透压失调,气体由卵黄囊毛细血管、鳃丝毛细血管渗透进入鱼体。随着充入氧气量和氧气压力不同,表现出气泡病的症状、病情轻重缓急有所不同。②养殖池中溶氧或氮气过饱和、或气石充气产生的微气泡,鱼苗以为食物误吞食导致气泡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①适量充气,在鲟鱼苗尼龙袋充氧运输过程中,氧气充入量要适合,根据水温状况、运输距离长短灵活掌握,以鱼体不缺氧为宜;

②食盐浸浴,用0.5%~1%食盐水浸浴,可逐步缓解病情,调节渗透压,使鱼体膘、胃肠、鳃、鳍条处气泡逐步逸出,最终消除症状;

③减少水源过度曝气,防止水中气体过饱和。

2.8 身体畸形

症状:脊索弯曲,身体呈“S”型,游泳及摄食能力差。

病因:主要是分鱼拉网操作时鱼体受伤所致。

防治方法

在分鱼转池操作中要动作轻柔细致,避免粗暴,不要只抓鲟鱼尾部,这样鱼一挣扎就会容易脊索拉伤,造成身体畸形。

3 总结

鲟鱼养殖中常见病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环境因素、饲养管理、生物因素等。预防和控制鲟鱼疾病的发生,需要综合采取多种防控措施,提高鲟鱼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养殖户在追求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时往往忽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对病原体的控制,待出现病症后再进行治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鲟鱼养殖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应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保障鲟鱼健康生长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甲藻病鱼鲟鱼
应用qPCR研究三峡库区沉积物中拟多甲藻的动态变化
——以汝溪河为例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养只恐龙当宠物
疑似甲藻水华监测及应急管理探究
裂唇鱼
100岁的鲟鱼
四招防止金鱼长寄生虫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锦鲤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