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养殖减量用药行动实施情况和建议

2024-01-08赵宪钧

河南水产 2023年1期
关键词:鱼病投入品水产

赵宪钧,马 娟*

(1.三门峡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 三门峡 472000;2.漯河市源汇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 漯河 462000)

鱼药是水产养殖三大投入品(鱼苗、鱼药、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渔业生产中科学用药可减少鱼病发生,维护良好水环境,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环节。为有效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实施,了解水产养殖行业规模养殖场鱼药安全使用状况,近日,对全市水产养殖规模养殖场鱼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2年三门峡市水产品总产量完成11470 t,其中捕捞产量3737 t,养殖产量7733 t,较2021年的13885 t,减少2415 t,实现了减量增效的目标。2022年全市渔业利用水面3382 hm2,其中大水面增养殖水面面积2790 hm2,池塘养殖水面面积592 hm2,养殖总水面面积较2021年的3709 hm2,减少327 hm2,其中大水面增养殖面积较2021年的2345 hm2,增加445 hm2,池塘养殖面积较2021年的1364 hm2,减少772 hm2。2022年大水面养殖利用面积的增加是由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中型水库沟水坡水库除险加固后库容面积增加的因素,池塘面积的减少原因是因为《三门峡市水域滩涂规划(2019-2030)》实施以后,一些在禁养区和限养区内的池塘,有序退出养殖领域的造成的,这些都为保障水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市有小型饲料生产企业1家,有饲料经营户24家,鱼药经营户14家,年消耗饲料约2000 t,耗用鱼药约500多kg。因本地无渔业生产企业,饲料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三门峡市使用鱼药产品100%为外购,饲料产品90%为外运产品。2021年全市的水产品养殖产量是8676 t,当年统计的鱼药使用量大约是1500 kg,平均生产每t鱼产品投入药品占比是5.7%,2022年全市的水产品养殖产量是7733 t,当年统计的鱼药使用量大约是500 kg,尽管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00 kg,同比下降了66%,但是生产每t鱼产品使用药物是15%,使用量依然很高。

二、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为促进渔业健康发展,三门峡水产管理部门一直重视水产投入品的管理工作,通过这次调查,也发现一些问题:部分养殖场法律意识淡薄,违规使用添加剂、鱼药等投入品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养殖户对鱼药使用记录不够重视

建立鱼苗来源、鱼药、饲料投入品使用和销售三项记录是为理顺水产养殖投入品市场秩序,建立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和产品可追溯制度,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而设立的,但有的养殖户没有记录台账、或记录不完整,应付了事,为鱼药、饲料等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

2.鱼药产品的购货渠道混乱

鱼药采购存在着选择随意、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部分养殖户还存在使用人用药品的现象。

3.用药不规范

一是不对症用药。有的养殖户在鱼发病后,不论什么病,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或速效特效药物。二是剂量不准,疗程不足。三是不重视药物的配伍禁忌。有的养殖户认为药物品种越多越好,混合使用,不管药物配伍禁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鱼病。

4.科学养殖用药技术有待提高

科学养殖用药技术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及时掌握国家规定的禁用的、非法企业生产的兽药产品信息。

三、建议

(一)加强养殖环节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规模以上养殖场要实行每月一次的巡视监督制度,督促其规范用药,对购置、使用假劣鱼药、饲料和违禁药物及添加剂等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督促其坚持科学用药、处方用药、规范用药、精准用药,规范使用鱼药、饲料等投入品。二是加大对鱼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定期抽检,扩大抽检范围和数量,确保投入品的安全使用。三是落实企业法人主体责任制。

(二)加强鱼药饲料市场的监管力度

农业综合执法部门要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按照鱼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督规范化管理,实行鱼药、饲料市场准入登记备案制度,严把产品准入关。依法对本辖区流通的鱼药、饲料生产企业进行资质审查,严格实施“两审一卡”制度,保证养殖环节的用药用料安全;认真填写投入品记录台账,便于检查监督;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提高鱼药、饲料管理水平。

(三)加大培训力度,推广健康养殖技术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推广健康养殖技术、生态防病技术、中草药防病治病技术,提高养殖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打造精品养殖品牌,使水产养殖业逐步走上安全、生态、绿色、有机、健康、环保的标准化、规范化养殖道路。

(四)积极做好养殖病害的测报工作

为有效指导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减少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省水产站的安排部署,自2006年起三门峡市开始了水产养殖病情预测预报工作。先后在渑池县、陕州区、卢氏县、灵宝市4个县(市、区)共设置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点5个,监测养殖面积57.3 hm2,监测品种为草鱼、鲤鱼、鲫鱼、黄颡鱼、乌鳢、鮰鱼、鲢鳙等8个三门峡市常规养殖品种。共监测到养殖鱼类病害10种,其中细菌性疾病5种,为烂鳃病、赤皮病、肠(胃)炎病、出血性败血症、竖鳞病;真菌性疾病1种,为水霉病;病毒性疾病1种,为草鱼出血病;寄生虫病2种,为车轮虫、锚头蚤病;非病原性疾病1种,为气泡病。按养殖品种分:草鱼常见病害4种,为烂鳃病、赤皮病、草鱼出血病、肠(胃)炎病;鲤鱼常见病害7种,为烂鳃病、肠(胃)炎病、车轮虫、气泡病、锚头蚤、水霉病、竖鳞病;鲢、鳙鱼常见病害2种,为水霉病、出血性败血症;乌鳢常见病害2种,为出血性败血症、车轮虫病。

在做好养殖病情监测的同时,4~10月主要养殖季节,每月向省站报送养殖病情预测预报信息,对当地当月可能发生的如水霉病、烂鳃病、肠(胃)炎、草鱼出血病、赤皮病、车轮虫等常见疾病的发病区域、发病时间、流行情况、防控措施等进行了比较准确的预测预报。根据各个养殖区域、养殖阶段的常见病害发病区域、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科学预测预报,指导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科学规范用药。

(六)做好常见鱼病的预防工作

预防鱼病要消灭病原和敌害,改善鱼类的生活水环境,使生活环境有利于鱼的生长和健康,增强鱼的抗病力。

一是清塘消毒。将鱼塘水放干或抽干,清除塘底和塘埂的杂质、杂草,修补埂脚,防止渗水、漏水,保持塘底淤泥10 cm左右,让太阳光暴晒塘底5~7 d,使鱼塘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彻底清除。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生石灰还有改良水质的作用。

二是鱼种消毒。鱼种消毒通常采用药物浸洗法,常用药物浸洗方法有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浸洗、食盐溶液浸洗,食盐溶液浓度为3%~4%。

三是养殖水体定期消毒。大多数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别是6~9月,鱼生长快,病原体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容易发生鱼病,因此加强养殖水体的饲养管理,坚持定期水体药物消毒,改善水体环境,是预防鱼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鱼病投入品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成立20余载,水产投入品3.0时代,这家动保企业凭何成为养殖户的“首选热爱”?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加油!水产人!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试谈水产养殖投入品制售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农业农村部的监管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