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源头减负的思考
2024-01-08杨东平
杨东平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疾病的产生,一个最主要的源头就是沉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所以减负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最响亮的主题词。“双减”3年以来,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否真的减轻了,减轻到什么程度?我想老师和家长们都会有评价。要看到,减负在中国已讲了几十年,是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不妨简要地回顾下历史。
1964 年,毛泽东主席在春节座谈会上说:“教育的方针、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方法不对。”“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现在的考试办法是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
1965年,毛泽东给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的信里重申,“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建议从一切课程总量中砍掉三分之一。”其实,和今天的课程相比,那个时候的学业负担远远谈不上严重。
在恢复高考以后,1977年,邓小平说:“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注意普及,又要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这就是当时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和早出人才的一个教育思路。他说:“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但是同样明显的是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邓小平当时强调“三老四严”、从难从严是有明确的针对性的,因为当时刚从文革的动乱中恢复秩序。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种建立在重点学校基础上的教育竞争,变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当时对这一弊端的说法是“片面追求升学率”。
一个典型的事件是1985 年秋天,北京一名初一女生喝敌敌畏自杀,留下了一盒催人泪下的录音带。胡耀邦同志批示,“对北京市四十九中学生自杀一事很难过,不要再对家长搞什么压力。全国大中小学多数教育思想不对头,对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不明确。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没有好的身体条件行吗?灌的量那么大,灌的方法那么死,作业考试那么繁琐,有什么用?这件事提了几十年,从毛主席时就那样说,但总是解决不了。我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自己没有说透,第二才是规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这件事情请抓出一个结果来,一年不行就两年,怎么抓,也要认真细心考虑。”耀邦同志还是很乐观的,认为一年不行的话,两年就可以改变局面。而现在已经过了三十多年了!
2000 年2 月,浙江金华四中发生了一起学生用榔头打死母亲的恶性案件。江泽民总书记讲话:“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古时候,有刺股悬梁、穿壁引光、积雪囊萤、燃糠自照等勤奋好学的故事,主要是要教育青少年树立好学上进的志向。如果方法不对或不适当,也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这方面的教训不少,要引以为戒。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教育理念,关键是怎么来实现。
如今,学业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如何从应试教育突围?如何摆脱教育方针与教育现实长期“两张皮”的状态?为什么素质教育缺乏生命力?答案是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需要实质性的教育制度变革。也就是说要从头做起,实行自上而下的顶层制度变革,实行“源头减负”,而不是仅仅在学校和家长的层面上做“末端减负”。
对此,大家都是有高度共识的,问题是如何把它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改革实践。第一,需要更新我们的教育理想、教育目标,树立新的教育观、学习观、学生观。简单地说,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需要更加具体化,需要落实到关注学生和儿童的成长。要树立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的理念;要实行善待儿童,使儿童免于恐惧,能够保障儿童睡眠休息的教育,能够增进个人和社会福祉的教育;要培养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被淘汰的“考试机器”,要形成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等等。
第二,实施做减法的素质教育。一方面要从国家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减起。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在一次主题演讲中说道,我国中学每周上课33节,外国中学每周23 节;我国中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13000 节课,外国5800节课;我国小学每年放假12周,中学每年放假11周,每年放假两个半月,外国的中小学每年放假四个半月,多两个月。从数据看,差距是非常大的。从源头上减少课程数、学时数,大幅度地降低教学难度、考试难度,这是一个非做不可的基本方向,而且简单有效,一抓就灵。
另一方面是建议推行小学全科教师模式,改善教育生态。全科教师有什么好处?它不仅有利于减少教师数量,更重要的是它还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使老师和学生亲密接触,消除学生对新的学科的陌生感,这对低龄的孩子特别重要。此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教学减负。三五科的课程都归于一个老师布置作业,他怎么会给自己层层加码?这样,每一门课程的难度也不至于过高。此外,建议改革考试制度,促进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多元化。
第三,按照《义务教育法》实质性地取消重点学校。国庆期间,我们在日本做了一次游学,说实话有些见闻是超过我的预期的。那就是他们的公立的中小学没有重点学校、重点班。中小学家长不得接送孩子,因为学生离学校就是步行5分钟、10分钟的距离,而且每年对学生重新编班。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公务员制度,教师、校长每6年进行交换,没有特殊政策。
第四,减少课程和教学内容。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新加坡“为生活而学”的教育变革。我们对新加坡的教学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其应试教育最为严重,学生学习压力最大,因为新加坡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儿童早期分流的制度。但是,这些年来改变很大。早在1997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的教育改革计划,旨在“改变一考定终身”,学校减少了30%的课程教学内容。2005 年,新加坡发起“少教多学”的教育改革,学校进一步减少了20%的课程。2018年,启动“为生活而学习”的教育改革,又减少了30%的课程教学内容。大量减少计划内的学时数,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新加坡过去最令人诟病的早期分流的考试制度也一直在改,2019年开始取消小学一二年级的考试,小六会考改为按级别评分,取消了获得高分的压力。改革小六会考的分流制度,学生分为直通班、快捷班、普通学术班、普通工艺班等几个不同方向。从2014年开始,试点学科分级制,即对英语、母语、数学和科学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进度进行分班教学。一个班混合了快捷班、普通学术班、普通工艺班三类学生,这种混合式的班级,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因教育分流制度而造成的贴标签或学生受歧视的现象。
韩国从“发展教育”走向“幸福教育”的改革,同样令人刮目相看。它过去实行的“发展教育”,与我们现在的目标类似,就是教育为国家的发展服务。2013 年韩国提出实现“幸福教育”的目标,培养创新人才,以初中“自由学年制”的改革为抓手。自由学年就是指在初一的时候,用一年的时间,把学生从以知识和竞争为中心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运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多样性的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适应能力。因此,幸福教育改革是实质性的。2016年所有初中全面实施自由学年制度。调查显示,学生的幸福感明显提高。在韩国时我们也和韩国学生的家长交流过,询问韩国的小学到底有没有择校、有没有选课,家长说他们也有择校,择校的标准就是离家近,伙食好。
这些改革当然需要有它的配套政策,包括高中多样化的政策。在笔者了解到的各国教育变革中,有一个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教育创新,叫做“梦想学校”。目前在韩国首尔和京畿道,梦想学校发展得很好。时任京畿道教育厅厅长说:“每个班都有几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每一个这样的学生都有一项他自己喜爱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创造条件让他们去学习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就是梦想学校的由来。”梦想学校是在高中阶段由学生组织、跨学校的学习机构,利用星期日、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学习。现在类型多达上百种,例如无人机、播音、服装、策划、动漫、电影等。学生做好教育计划,经教育厅审查后提供经费支持。他们的厅长说,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高中三年关注自己喜欢的方向,那么谁还会去上补习班呢?而且他未来的职业方向也就大致奠定了。
从上述这些国家的变革实践看,可以看到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大致相似的,各个国家已经采取了很不同的强有力的措施。可见,教育改革也是一场竞争,中国需要迎头赶上,否则我们就将失去在新形势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毕竟在少子化的时代,每一个儿童都是珍贵的,我们需要用教育红利去弥补人口红利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