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2024-01-08魏宇博

新农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保护水资源

魏宇博

(铁岭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

现如今,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自然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湿地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因为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因此,要想满足地球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将湿地生态保护工作进行全面落实,针对目前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及时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1 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湿地生态保护监测技术有待优化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监测技术与湿地生态保护水平存在着密切关联。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影响,现有生态湿地保护监测技术存在有待优化问题,实际监测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因使用的监测技术较为单一,实际监测覆盖面不广,难以及时发现存在于湿地生态保护过程中的隐藏问题,对湿地生态保护效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因此在现有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重点引进先进监测技术,针对监测原理以及监测设备操作技能,在监测人员群体中定期开展专业教育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生态环境整体保护水平。

1.2 环境与外来生物对湿地生态保护工作造成的威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空气、水体以及固体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这也对湿地生态保护工作造成了威胁,甚至导致湿地生态不断退化。特别是对于水体污染而言,对湿地生态产生的破坏现象非常严重。因为湿地生态以水资源为主,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产生的污水,会对湿地生态带来不可修复的破坏。

1.3 湿地生态保护的宣传工作不到位

通过加强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也是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宣传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但是,目前社会对湿地生态保护工作认识程度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各项宣传工作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从而导致对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缺少正确的认识,这也将直接影响到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湿地生态保护措施

2.1 构建湿地生态保护区

湿地可以给很多生物提供栖息地,所以,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湿地保护属于重点内容。结合相关调查结果,我国湿地濒危的鸟类不断增加,同时还涉及到了兽类、爬行类以及两栖类动物。因此,通过构建湿地生态保护区,可以避免湿地进一步减少,同时还能对生态环境退化问题进行有效缓解。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时,应该保证在方法上满足一定的科学性,实现对保护策略的合理应用,降低物种灭绝的发生概率。

2.2 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

通过构建完善的湿地保护法律政策,能够对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开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现有的湿地管理资源进行充分开发,能够促进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另外,构建完善的湿地生态保护法,还能够以更加科学的形式加强湿地管理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各种破坏行为的产生。

2.3 水体保护

湿地生态保护属于水体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湿地,而湿地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因此,通过实施湿地生态保护工作,能够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湿地可以稳定持续提供水资源,能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保障。

3 湿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对湿地旅游业发展引起重视

通过维护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提升自然环境质量,同时也能为动物与植物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随着动物与植物种类的不断增加,不断提升空气质量,可以将湿地开发成旅游景区,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对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应该加强资源方面的投入力度,在保证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将湿地生态维护工作进行全面落实,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有效维护湿地周边自然环境。因此,在提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的基础上,也能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种植芦苇、香蒲、荷花等大型水生植物,修复湿地水资源,净化水质,增加湿地整体观赏性。引入鲢鱼、鳙鱼等鱼种控制湿地内蓝藻数量。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同时,还可增加鱼产数量。

3.2 避免过度开发湿地

目前,人类逐渐加强了对湿地的开发力度,比如,工厂改造扩建或者是对房屋进行改造等,因为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对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破坏现象。如果开发力度超出了相应的范围,将会直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超负荷运转问题的产生,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因此,在开展相应的开发与改造工作时,一定要保证满足一定的科学性,避免湿地生态平衡发展受到影响。通过维持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对国家生态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维持作用,同时也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选择适宜土地处理技术,具体处理过程中可配合使用慢渗率与快渗率结合、地表漫流、地下渗滤等施工工作。湿地处理还应当依照污水比例在湿地中进行分散与自我净化。在两岸扩大植树覆盖面,增加湿地整体生态功能,有效改善湿地环境温湿度。

3.3 加强科学管理工作

将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落实,可以实现对水资源方面的合理优化与配置,同时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以及污染等问题的产生。做好水资源规划以及管理等工作,对现有的水资源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进行充分优化与完善。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要求,加强水污染管理工作,同时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湿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水安全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通过加强对现代用水技术的推广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以及污染问题的产生。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水环境安全性,不但可以为人们生存提供非常重要的水源,同时还能对湿地生态环境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维护作用,有助于温度调节以及发电等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严格按照规定中的相关要求,将湿地环境污染控制以及预防工作进行全面落实。

着重开展污水处理工作。污水内通常具有悬浮物、金属物或有机物。不同污染源应当采用适宜的处理方式,如针对悬浮物可以采用过滤、沉淀或者根系附着手段;有机物可使用定向培育微生物方式,将有机物在短时间内吸收代谢,并转化为水及无机盐等物质。

3.4 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开展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应该严格遵守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以及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各项开发工作实现顺利开展。另外,还应该正确处理人与湿地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保护水资源安全,也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站在长远角度上进行分析,正确认识到湿地生态环境与人类利益之间存在的联系。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对地理因素以及人文因素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全方面地开展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一定要全面认识到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针对目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湿地污染防治工作,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保护水资源
环境保护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