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建构
2024-01-07李春良
【摘 要】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需要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幼儿园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家—园—社衔接课程夯实劳动教育载体,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幼儿熟悉自理劳动技巧、集体劳动技巧及探索性劳动技巧融于幼儿园内外的活动中,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三个方面,着力培养为幼儿未来生活奠基的劳动兴趣、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 幼儿园劳动教育 劳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8-86-04
一、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政策依据点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并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点概括为爱劳动、会劳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和社会领域也明确表示幼儿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第二条指导要点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社会领域的第四条目标指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第六条内容与要求指出“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幼儿期是幼儿劳动习惯与劳动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与养成期,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开端的学前教育应适时开展劳动教育,真正让劳动教育贯穿幼儿一生。
(二)理论依据点
陶行知认为“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1]。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认为:“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不仅是‘生活使其然,而且与幼儿体力、智力、道德和美感的发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劳动是生活的基本内容,是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快乐的源泉,是获得个人荣誉和尊严的重要途径。”[3]可见,幼儿的生活离不开劳动,幼儿劳动对幼儿全面与完整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各项政策和理论表明,幼儿园劳动教育要根植于幼儿教育体系,与幼儿教育相结合,做到教育中有劳动,劳动中有教育,在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的养成中培育幼儿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一)幼儿核心素养培育与幼儿劳动教育相契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4]由于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园劳动教育强调生活性、游戏性、探究性的特点。其中,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生活性特点就是要把劳动教育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有“集体的事情大家一起做”的责任感。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探究性强调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幼儿思考、审美与创新等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这些与核心素养的内容是互相契合的。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也提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幼儿园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适时开展劳动教育,让劳动习惯在幼儿心里生根发芽。因此,幼儿园劳动教育应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培养幼儿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同时,培育与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完整的发展。
(二)实施劳动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幼儿园劳动教育是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途径。“在劳动中,孩子们能发现自己生活的意义,能够发现劳动世界的真、善、美,发现劳动能够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5],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多个领域经验有机结合促进的结果。幼儿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奠基阶段是幼儿教育阶段,在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完整的儿童,有利于涵养幼儿的劳动品质,促进幼儿的全面的发展。例如幼儿在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学会尊重劳动,初步感受劳动创造美。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语言得到发展、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学会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分工与合作、学会尊重他人成果。在劳动中通过与自然、与社会的亲近、接触,体验自然美、形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的同时初步产生社会责任感。因此,实施劳动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建构
(一)对标幼儿核心素养,制定劳动教育课程目标
幼儿园劳动教育目标是构建劳动课程的依据。因此,将核心素养的六大维度作为目标导向,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精神,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设计适宜的、有层次的课程目标,做到课程目标纵向进阶又相互衔接。小班侧重以“为自己服务”为目标:了解并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能独立自主地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生活习惯。中班侧重以“为集体服务”为目标:愿意为他人服务,认识劳动工具,参与集体劳动任务,有集体的事情大家做的责任感。大班侧重以“为社会服务”为目标:初步了解常见职业,愿意动手动脑,懂得尊重他人劳动和成果,有样样事情学着做的兴趣,旨在把幼儿培养成为“能自理、乐助人、勤动手”的人。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总目标可设置为:一是人文底蕴。幼儿在参与劳动活动过程中认识劳动的价值,懂得劳动的基本方法,认可劳动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形成对劳动的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二是科学精神。幼儿在参与劳动活动过程中喜欢探究,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探究劳动活动中各种问题并能利用掌握的劳动操作技能创造性地解决劳动实践的问题。三是学会学习。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并敢于探究和尝试最近发展区的劳动活动。能在成人的指导下,借助数字化信息感知现代劳动技术,掌握日常生活基本的劳动技能,正确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四是健康生活。幼儿能够以积极的情感参与劳动,掌握适合自己的劳动方法和技能,学会在劳动活动中保护自己,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五是责任担当。幼儿在参与劳动活动中,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形成良好的个人及集体归属感,养成对自我、幼儿园、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和社会公德意识。六是实践创新。幼儿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形成尊重劳动的良好劳动意识,能根据劳动活动中的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式解决劳动问题。
(二)聚焦幼兒核心素养,以幼儿生活通融课程内容
依据教育部提出的日程生活活动、服务性劳动、生产劳动教育内容结构,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五大领域集体教学活动和各种活动梳理出与之对应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的事情大家做、样样事情学着做三个主要内容结构,并通过园内基础课程、特色课程和家—园—社区衔接课程夯实劳动教育载体,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形成一体化的课程超市,将幼儿熟悉自理劳动技巧、集体劳动技巧及探索性劳动技巧融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运动活动,从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三个方面,着力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培育。园内基础课程,主要是指在幼儿园开展的课程,包括生活活动劳动课程、运动活动劳动课程、学习活动劳动课程和游戏活动劳动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在基础课程中将劳动与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相结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劳动教育相关知识,感受劳动精神及思维,激发劳动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园内特色课程,主要是指与特色课程或活动相整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包括园本特色劳动课程、职业主题劳动课程、二十四节气主题劳动课程、节日主题劳动课程等系列活动的参与、体验,获得基本的劳动技能,让幼儿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感受人人都需要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情感。家—园—社区衔接课程,主要包括家务劳动、基地劳动、耕读劳动、职业体验等,让幼儿进行劳动与职业体验。通过劳动与职业体验,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担当,涵养幼儿的劳动品质,提升幼儿在劳动中利用掌握的劳动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增强幼儿的劳动实践效果。
(三)形成家—园—社区联动,促进劳动教育形成合力
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幼儿园和家庭合理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过程。核心素养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参与,与幼儿园课程、家庭教育相结合,渗透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和园本特色课程或特色活动中。因此,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形成“一纳二贯三融合”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即把劳动教育纳入幼儿培养全过程,贯通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贯穿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通过一次次的真实操作,获得直观体验,感受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快乐,使劳动教育在幼儿园落地生根。进行家庭劳动教育应以生活化、日常化为原则,进行幼儿园劳动教育应以系统化、规范化为原则,而进行社会劳动教育应以多样化、具体化为原则。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将各自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家长应该提高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认识,主动了解幼儿在园劳动进展,积极参与幼儿园开展相关劳动教育专题讲座经验分享等。家长如果能以自身作为榜样,引导幼儿模仿家庭成员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给予幼儿充分的劳动机会替代包办幼儿所有事项,幼儿在劳动体验中就能逐渐学会“健康生活”、学会“责任担当”,树立良好的劳动意识。小家庭、大社会中的家庭资源与社区资源包含丰富的劳动机会与形式。因此,家园双方可以合理地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幼儿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例如可以通过亲子制作美食、配餐游戏等,让幼儿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最重要的是,家园双方应积极有效沟通,及时巩固幼儿劳动教育成果,及时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并调整幼儿劳动教育目标和策略,巩固幼儿劳动教育成果。
(四)开发幼儿劳动评价工具,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评价
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以核心素养的表现为主,建立幼儿劳动发展和幼儿园劳动教育发展评价体系。对幼儿劳动发展评价时,及时评价并关注幼儿劳动教育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发展状况。重视日常劳动的过程评价,了解幼儿发展,承认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采用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交互评价的方式收集幼儿劳动信息,纳入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劳动记录册。建立健全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制订评价指标,建立激励机制,主要对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实施中的行为进行评价,关注劳动教育环境创设、劳动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与幼儿的互动。采用教师自评、园所组评,完善园本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幼儿劳动小程序、班级微信群、劳动云端等方式,协同家长对幼儿的劳动活动进行云端记录,形成幼儿劳动勋章、奖状、退换劳动工具或者奖品。例如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幼儿园教师、家长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及时上传幼儿在家庭、在幼儿园、在社区、在基地等劳动实践过程,从家庭、幼儿园、社会视角对幼儿的劳动进行记录、评价,帮助幼儿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
(五)多维整合做好课程保障,促进幼儿园劳动教育发展
要贯彻从幼儿园学段开始的劳动教育的一体化教育,需要明确资源保障、师资保障、专业保障和经费保障。核心素养下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应立足于本园资源,配备合适的幼儿劳动设备、劳动工具,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研学及劳动教育基地、敬老院资源,贯通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等园校联动资源,充分发挥各类资源优势,拓展劳动空间,协同保障幼儿园劳动教育顺利实施。幼儿园劳动教育师资保障应考虑校内外教师相结合,幼儿园与社会联动的建设思路。建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小组,以班主任这个主要责任人为核心发挥领导班子、党员、团员作用。同时,聘请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工匠、非遗传承人、时代楷模等作为兼职教师团队,通过分享成长故事和劳动情怀等,让劳动精神进入幼儿之心。此外,鼓励幼儿园教师培养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将劳动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教材、课程、教学及课堂中,为未来从事幼儿园劳动教育做准备。在专业保障上,要求各园定期进行劳动教育经验分享,通过专题教研、网络教研等形式,形成园本劳动教育经验和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幼儿园经费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结合幼儿园绩效考核,将幼儿园劳动教育成果纳入基础教育成果评选范围,激励幼儿园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持续从事幼儿园劳动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鼓励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21:2.
[2]吴玲.陈鹤琴幼儿劳动教育思想探要[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0.
[3]孙丹,徐辉.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培养“真正的人”的三重逻辑与时代价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1):185.
[4]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
[5]檀传宝.何谓新时代劳动教育之“新”[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22(6):9.
李春良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从事儿童游戏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南宁 53002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核心素养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优化研究”(2022ZJY1851);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农村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调查与研究”(2022KY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