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治理中基层干部角色压力的纾解之策

2024-01-07刘颖

党课参考 2023年24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权责基层干部

刘颖

基层干部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管理员”“服务员”“联络员”“调解员”等多重角色。当基层干部不能较好地履行与之对应的角色职责时,就可能形成一种消极的压力感知,进而陷入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超载等情境。首先,角色期望是角色扮演的行为标准,包括角色应尽职责、义务等一系列行为要求。基层干部可能因角色期望的不确定,无法获取角色定位、角色职责、角色规范等必要信息,从而感受到角色模糊的压力。基层治理中,角色模糊往往伴随着角色权责边界不清、角色活动范围模糊等情况,从而导致基层干部肩负行动压力却无法获得有效缓解途径,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其次,基层干部在与组织、上级、社会群体交往中形成多重角色,构成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角色丛”。在“角色丛”中,基层干部可能因角色期望不一致、多种角色期望不相容而承受各种压力,从而产生角色冲突。基层治理中,角色冲突容易使角色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给基层干部造成无法同时兼顾多头压力的选择性冲突。再次,角色超载是多种角色期望超过个体能力范围及其他资源限度时所产生的一种角色压力。基层治理中,基层干部可能因工作任务过重、供给资源不足而感知到角色超载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全力纾解基层干部的角色压力,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使基层干部的角色压力转化为治理动力。

明晰角色权责边界,舒缓角色模糊压力

每个角色都存在一定范围的权责边界。基层干部的角色模糊主要是角色权责边界模糊,因此需要量化角色权责,明晰基层干部在角色活动中的具体边界。一是明晰基层干部在行政层级中的权责设定。要重建角色权责关系,坚持角色与岗位相匹配原则,对不同层级的岗位清权明责,对同一岗位的不同角色以责定权,建立权随责动的角色配置格局,彻底扭转责任下移、权力上溯的逆反态势。二是明晰基层干部与上级的权责边界。要提高责任准入门槛,厘清职能交叉中的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防止属地管理成为任务下放的辅助工具;要建立权责动态调适机制,使上级的授权程度与基层干部角色成熟度保持一致,减弱因领导风格不适配对基层干部角色活动造成的制约性影响;要提高上下级信息交换质量,加强关于权责分工的沟通与协商,让基层干部在清晰的权责边界内享有自主活动空间。三是明晰基层干部与群众的权责边界。群众既是基层干部的服务对象,又是基层治理的参与主体。厘清二者的角色边界,必须聚焦二者的场域性角色,既在服务与被服务中界定好权力之间的边界,又在基层治理格局中规定好主体之间的责任界限,防止不同边界的模糊与泛化。四是明晰基层干部角色集合的权责边界。必须以角色为权责配置单位,在基层干部承担的职责范围内划定各角色的具体边界。同时,基层干部也要加强角色学习,提高对各种角色义务和权责内容的领悟能力、实践水平,缩短自我角色与理想角色的距离,明辨当前角色与准备角色的差异。

调和角色序位关系,疏导角色冲突压力

基层干部的角色冲突主要是同时承担多重角色的选择性冲突,对此,需要进一步调和角色序位关系,厘清不同场域中的主次扮演顺序。一是调和多头指令下的角色关系。要健全角色期望协调机制,提高各部门联合决策水平,使条块之间的政策指向一致;要完善角色职能整合机制,明晰多头对接的角色职责,整合职能交叉重叠内容;要建立角色次序调整机制,结合不同类型的领导关系与决策重要程度,构建主次分明的角色平衡狀态。二是调和多项工作中的角色关系。要准确把握专兼职角色关系,分清主次、合理配置,按照职能属性划分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的层次关系;要厘清角色履职思路,有序分工、突出重点,结合整体战略安排、任务轻重缓急程度、上级施压力度等因素,划分角色履职次序,推动各项任务有序开展。三是调和上传下达过程中的角色关系。要合理调适角色扮演优先级,以群众实际诉求为导向,纠正向上倾斜的行为选择偏差;要在以群众满意为标尺的前提下,统筹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推动自上而下的上级期望与自下而上的群众期望并轨运行,发挥基层干部承上启下的角色效应。四是调和资源分配中的角色关系。要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源回报比例,引导基层干部积极履职;要加强资源管理,依据各角色期望的占有比例,用平衡而非平均的方式分配个体时间、精力,化解因分配不均而形成的冲突压力;要突出中心、打造典型,塑造基层干部中的优秀角色代表,为“角色丛”中的其他角色奠定良好关系基础。

强化角色资源支持,减轻角色超载压力

纾解基层干部的角色压力,在促进角色权责对称、履职规范有序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角色支持,提供能够支撑角色负荷的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为基层干部分担超出原有资源限度的压力。一是加强组织资源支持。要提高行政资源利用率,转变传统科层制组织结构,简化压力传输层级及中间加码环节,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传递损耗;要加大福利支持、心理支持和工具支持力度,在保障基层干部基本资源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组织支持感与工作努力程度。二是加强上级资源支持。要完善资源附加机制,强化上级对必要任务的财政支持,对非必要任务,结合基层干部的实际资源进行选择性处理,建立灵活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上级资源支持质量,根据基层干部的角色准备度水平,促使上级有效实施支持与指导行为,使领导风格充分契合基层干部的行为需求;要提高“领导—成员”交换水平,加强二者在工作契约之外的资源交流,将心理契约转化为资源互换的载体。三是加强群众资源支持。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要提升群众的角色意识,获取群众对基层干部角色活动的精神支持与行为配合,以此降低基层干部对不合理诉求的识别成本;要建设基层治理共同体,提升群众对基层治理的参与度与贡献值,借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满足资源需求。四是加强自我资源支持。要加大心理资本开发力度,提高基层干部心理韧性,增强其心理承受力,努力将超载压力转变为推动工作发展的挑战压力;要充分挖掘人力资本潜力,更好培育基层干部的角色艺术、角色技能和抗压体质,补偿由角色超载带来的个体资源损耗。

(摘编自《领导科学》)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权责基层干部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权责发生制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究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声音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广电媒体转型中的角色冲突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