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2024-01-07戴稳胜罗雨昕
戴稳胜 罗雨昕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深刻领会我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的和意义,准确把握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面临的形势,深刻把握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实践路径,从而为推动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什么现在要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如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我们需要明确这些问题的答案,以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更有方向,进而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无不佐证了这一结论。对我国而言,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全球化时代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全球性大国必然是金融强国
全球性大国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基础科学研究水平高,二是产业掌控能力强,三是金融实力强。三者之中,金融实力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从英国到美国,在成为全球性大国前,都发生过金融变革,进而成为金融强国,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
英国于1816年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1821年正式启用金本位制度,开始推动英镑国际化,走上全球性大国之路。1914年,英国海外投资占西方国家总投资一半,国际贸易结算中90%用英镑,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美国在1870年时经济总量就已超过英国,但当时还算不上全球性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饱受摧残,英国经济严重衰退。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在成为金融强国后,才逐步成为如今的超级大国。
(二)国家金融弱就难以守护经济发展成果
金融强国即便遭遇暂时的金融危机,仍可以基本保持本国经济发展速度。比如,美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了银行业危机,却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其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以及后续发展。相反,金融弱国则很可能在金融危机中遭到巨大且不可逆转的损失,东南亚金融危机、拉美债务危机无不说明了这一点。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开始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端于泰国,接着迅速蔓延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随后韩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地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与影响。此次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国家经济倒退数十年。
金融体系羸弱,是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首先,外部资金大量涌入,造成资产泡沫。东南亚国家普遍采取高投入推动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在国内资金成本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大规模引入低成本外国资金,有的国家外债规模占GDP比重甚至高达50%,但各国金融监管相当不力,大量实业资金流入地产与股票市场,出现大量资产泡沫。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贷款规模的扩大,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监管体系,企业在非理性情况下的贷款造成银行坏账率大幅提升以及制造业的连年亏损,于是资本更加青睐虚拟产业,这无疑给对国际市场有很强依赖性的东南亚各国经济埋下了危机的种子。其次,固定汇率制度加剧汇率风险。东南亚国家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出口依存度高,普遍采取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汇率普遍被高估。在遭遇国际游资冲击后,有限的外汇储备急剧枯竭,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本币在短期内大幅贬值,这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再次,过早开放资本账户也增加了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受经济、金融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危机前十年,这些经济体纷纷启动金融自由化进程,同时为弥补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逆差形成的资金缺口,在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过早开放资本项目,并大量使用短期资本项目融资,给之后短期资金疯狂逃离、本币贬值压力增大以及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三)我国具有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需要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需要在强大的金融支持之下,突破科技“天花板”,突破生产力发展的瓶颈,以助力“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的实现。
其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实现科技突破的必要条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作为促进科技创新的强有力工具,金融可以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保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科创金融不仅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一环,还承担着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责任,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整体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及增进民生福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科技创新投入庞大、周期长、风险高,而金融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随着我国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研发产出周期变长,研发产出的不确定性增加,越发需要引入金融力量来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金融需要顺应科技创新趋势,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的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因此,开拓科创金融业务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自身转型的必然选择。
其二,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金融是“国之大者”,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而金融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刺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来满足产业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刺激储蓄向投资转化、改进资本构成、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揭示信息和管理风险等方式来促进产业内的技术创新、要素分配和管理創新。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也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积极影响。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要求,同样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绿色金融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首先,绿色金融促进资源的绿色配置。绿色金融能够促进资源向环保领域倾斜,进而改善产业结构,这是因为金融资源的配置可以显著影响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如果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注重对绿色环保行业的支持,那么将会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清洁环保程度。其次,绿色金融能支持绿色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是绿色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支持技术进步与创新是金融的基本功能之一。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为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提供资金的方式,促进绿色与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进而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再次,绿色金融有助于督促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金融机构关于发放贷款、投资等行为的决策,可以有效影响企业行为。如今,已经有银行在部分地区试点研发了企业融资主体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评价系统,用以考察企业的环境表现、社会责任承担情况和公司治理情况,进而与信贷业务相结合。环境表现较好、履行社会责任、治理情况良好的企业通常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贷款或投资,而更低的融资成本又能进一步推动企业承担更多促进绿色发展的社会责任。最后,绿色金融有助于企业控制环境风险。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风险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机器运转故障、人为操作失误以及不可抗力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企业面临环境损害与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代表的环境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控制环境风险,及时处置环境风险事件,减少环境损害与经济损失。
二、我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面临的形势
金融强国除了金融业必须具备一定规模外,还有几个必须具备的特征。第一,金融强国一定是经济强国,其GDP占全球之比必须在5%以上,且该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有一定控制权。第二,金融强国本国货币必须是重要的国际货币,其货币政策应具有全球影响力。第三,金融强国必须拥有发达的金融中心、稳定的金融基础设施、大量高素质金融人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金融集团。当下的中国,已具备建设金融强国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我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小到大”的量变,已具备建设金融强国的经济实力、金融实力、科技实力。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2022年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约为18%,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濟体。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从国际货币的角度看,人民币是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同时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与规模也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
从金融中心与跨国金融集团的角度看,据2023年9月发布的第13期《国际金融中心指数100强》研究报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100强中,中国已拥有13个上榜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中,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在全球的排名分别位列第4名、第7名、第8名和第15名,其他诸如广州、成都、杭州等表现均较抢眼。
从金融实力的角度看,当前中国金融实力已明显提升,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我国金融资产总额巨大,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中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49.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06.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3.76万亿元,同比增长5%;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9.2万亿元,同比增长9.6%。我国金融机构数量众多,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共有456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25家、农村商业银行1609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村信用社545家、村镇银行1642家。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至今已达到8%左右,这一数字已与美国等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持平。
(二)我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金融方面的一些总量指标上位居世界前列,已然是金融大国,但仍然不是金融强国。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主要表现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等。
纵观目前整个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以社会融资为例,资金投入实体经济的渠道80%是银行体系。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虽然均已位居全球第二,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占比过去十几年基本没有明显变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民营经济对经济产值的贡献不断增大,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营企业所融资金来自银行的不足20%。如果金融业延续传统的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结构,那么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提升就会陷入瓶颈期。
金融领域涉及面很广,而且行业特殊,专业壁垒高,利益输送的方式多种多样,且不易追查。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截至11月1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共披露了87名金融系统干部被查。其中,中管干部8人,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干部62名,省管干部17名。从金融机构看,银行机构(不含省联社)共有53人被查,省联社有10人被查,保险机构有7人被查,金融集团有2人被查,证券机构有1人被查,另有4名曾在其他金融机构任职的干部被查。从监管机构看,银监系统有3人被查,央行系统有5人被查,证监系统有1人被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1人被查。在持续的高压反腐态势下,腐败乱象依然层出不穷,我国金融反腐须继续发力。
目前,我们的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依然薄弱,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金融监管资源总体仍然紧张,高素质监管人才较为缺乏,基层监管力量十分薄弱;金融混业经营导致金融监管空白地带增加;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创新,监管手段的数字化水平低于行业水平;专业化处置机构与常态化风险处置流程机制不够健全。尽快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切实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已成当务之急。
三、我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路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我国如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详细要求,这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基本纲领与行动指南。我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金融事业的领导,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既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也是中国金融发展的优势。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目标决定的。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服务于满足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的需要,与以资为本的西方金融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只有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不断深化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金融赶超过程中特定的资源配置要求决定的。当前,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我们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宏伟目标任务等待实现,这就更加需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党能够综合运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效集中资源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序推进金融工作,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从而形成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强大合力。
(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从优化金融机构体系的角度来看,首先,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加强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特色金融机构建设,包括中小银行、特色保险机构等,同时提升中小银行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的服务水平,特别是提高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针对性。在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要建立普惠金融事业部门和小微支行,扩大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规模,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初创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提供实际有效的金融支持。鉴于民营银行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具有优势,未来可以考虑扩大民营银行的规模,提高民营资本在整个金融机构体系中的比重。其次,要减少无效或低效的供给,通过市场化原则让“僵尸企业”退出。要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实现对不良资产的清理,达到金融领域的“去产能”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减少对实体经济中产能过剩行业、限制性项目以及“僵尸企业”的信贷投放,将信贷资源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到中小微企业以及“三农”领域。
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角度来看,首先,要拓展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将“公平、高效、透明”作为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的目标。在股权融资市场方面,要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并购市场和私募股权市场,促进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券商柜台市场的快速发展。可借鉴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分层制度经验,进一步完善新三板分层制度。要通过科创板规则的出台,深化资本市场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初创期的科技公司提供直接融资,并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公司上市和退市标准,以优化资金配置。其次,要积极发展以债券为代表的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采用债券融资。要完善债券市场体系,丰富债券品种,以弥补资本市场的不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各类不同企业的能力。再次,在丰富金融产品体系方面,一是遵循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原则,逐步消除具有保本属性的资管产品和具有潜在隐患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二是创造满足多层次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积极创设适合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各类特色产品,增加养老保险金融服务供给,逐步加大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品种开发。
(三)加强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着力加强金融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金融人才专业水平,加强对金融专业人才政治素养的教育与培养。
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金融与科技的密切结合也使得金融行业对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一方面,高校作为金融人才的培养摇篮,需要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除了确保基础性知识教学的质量外,高校还应提高课程与培养体系的前瞻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金融人才进行个性化培养,培养管理型、实践型、创新型等多类型人才。鉴于金融行业科技含量和跨行业知识密度较高,高校应注重培养金融人才的学科交叉能力,致力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当加强与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与这些机构紧密合作,金融机构可以制定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方案,提供多场景、多岗位的实操机会,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衔接,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有助于为金融业注入新鲜血液。此外,金融业还需完善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定期进行培训教育、轮岗交流和实践锻炼,以确保金融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提升金融专业人才政治素养,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教育。目前,金融领域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许多金融专业人才对基于新自由主义的西方金融学说非常熟悉,但对马克思主义对金融资本、资本循环的阐述等几乎没有了解,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理解不透,进而容易对实际金融工作中的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法、做法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专业人才政治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在此基础上,各级金融系统要加强金融干部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建设,注重对金融干部人才的专业化本领与政治素养全方位考察,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激活干部队伍活力;要加强对金融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形成防腐拒变的合力,打造真正对党忠诚、能力过硬的金融干部队伍。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对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提出了时不我待的要求。由于中国金融与西方金融有着本质区别,因此,我们的金融强国建设必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讨论题:
1.当前,我国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2.結合实际,具体谈谈如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