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店是超市行业脱困抓手吗?
2024-01-07袁京力
袁京力
过去的第三季度,超市行业虽然受益新冠疫情之后的复苏,但盈利前景并不乐观。前三季度,超市龙头永辉超市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620.88亿元和5229万元,营收同比下降12.44%,盈利实现扭亏为盈,但处于微盈利状态,如果四季度亏损,公司可能会连亏三年。
行业也是如此。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超市板块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021.5亿元和-3.9亿元,同比下降13.1%和增长46.4%。行业尚没有改变整体亏损的局面。
面对行业“寒冬”,各公司谋求改变。2023年12月21日,永辉超市公告,拟出售其持有的红旗连锁10%股份,售价约8亿元,即便考虑此前从投资至出售期间累计确认的1.16亿元投资收益,该笔投资也是亏损。此前,公司还拟将持有的1.43%万达商业出售,总价45.3亿元分8期于2025年9月30日完成支付,交易价格较账面溢价6.12亿元,其中第一期2023年年底确认税前利润2860万元,投资回报也不高。
即便是在亏损或者回报不高情况下,永辉超市也选择出售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并把目光聚焦零售主业,进军线下零售商正在角逐的折扣店,目前已经有数家超市转型折扣店业务,只是这种行业性的集体转变能否奏效尚是未知数。
超市实体商业在本轮疫情之后的复苏并没有想象中好。
时移世易,曾经沧海难为水,永辉超市前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不仅远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甚至也远远低于疫情发生的2020年。
不仅是永辉超市一家,家家悦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38.79亿元和2.0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6%和增长11.09%,利润增速只比2022年稍高,远低于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规模较小的国光连锁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8.16亿元和1173万元,营收增长了5.87%,但利润却下降了42.32%。
截至9月30日的半年报,高鑫零售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57.68亿元和亏损3.5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9%和420.3%。
此外,虽然重庆百货与红旗连锁业绩比2022年同期要好,但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参股消费金融公司的投资收益支撑。依赖投资收益的增长,红旗连锁净利润同比也只增长13.99%。
盈利不及预期或许与当前的物价环境有关。自2023年3月开始,中国CPI开始走弱,至11月同比下降0.5%,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这影响了消费意愿,导致超市营收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
从海外超市发展历程看,美国超市龙头沃尔玛、全食、克罗格、好市多同店增速与食品CPI存在相关性,鉴于美国食品CPI波动较大,美国超市龙头同店增速随食品CPI变动敏感。国内也类似,在CPI上行期,超市行业净利润受益,反之易受损。
业绩低于预期的背后是实体零售的频频关店,主动收缩,门店增加处于负增長或者大幅放缓状态。截至上半年末,永辉超市新增门店4家,关闭29家,处于净减少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上市超市出现了控制权变更。2023年12月20日,国资四川商投投资与红旗连锁大股东曹世如、曹曾俊及永辉超市签订转让协议,约定后三者将持有的约2.3亿股转让给商投投资;此外,曹世如、曹曾俊放弃其持有的剩余2.82亿股表决权,交易完成后,商投投资形成对红旗连锁的控制。
此外,非上市公司线下零售更是不断关闭。
据连上网零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超过7400家线下门店关闭。分业态看,包含服饰3800多家、餐饮1800多家、超市680多家、美妆600多家、百货至少59家、影院130多家等。
疫情放开之后这种情况也没得到好转。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至少有4181家实体店关张,其中超市便利店692家、百货购物中心14家、服饰店1851家、餐饮相关564家、其他行业1060家。
即使是传统超市巨头也难逃大面积关店的命运,家乐福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超市巨头,后被苏宁易购收入囊中。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家乐福自营门店数量为41家,2023年上半年关闭门店106家,关店成了“主旋律”。
甚至连超市行业正热衷进军的折扣店业态也出现了暂停营业的现象。2023年12月23日,折扣连锁超市比宜德的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比宜德超市从12月22日起暂停营业,但该公告未提及闭店原因。比宜德的单店经营面积多在200-300平方米,单店的SKY数在500-600,其模式照搬了德国主打高性价比的奥乐齐,高速发展期在上海和江苏开出了200多家店。
从线下商超渠道到线上货架电商,再到会员店、品牌连锁店、直播电商的崛起,零售本质上是更高效率渠道替代传统渠道。
面对各种冲击,超市行业也不得不启动转型。
除了投资分散风险、对冲成本外,为了应对电商的激烈冲击,永辉超市也开始了较多的尝试。2016年开始,公司推出彩食鲜、超级物种等业务,不过超级物种在经营几年之后逐渐边缘化,彩食鲜发展也不温不火。
为了对冲开店房租的上涨风险和扩大规模,永辉超市比较热衷投资,先后买入了数家上市公司或者拟上市公司的股权。
《证券市场周刊》曾在2020年11月底发表《永辉超市:另类扩张亟待收场》:2013-2019年,永辉超市相继投资了中百集团、联华超市、红旗连锁、Advantage Solution和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最大的一笔是持有万达的1.5%股份,计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2020年上半年末为35.96亿元。
这些投资虽然有利于永辉超市拓展经营项目,但也同时占用了大量资金,在公司的扩张战略进入中后期之际,如何顺利退出是一个问题。上文所提到的两次出售标的还只是公司这些年财务投资的一部分,资金的回笼有利于降低公司的有息负债。
在出售资产之前,永辉超市也把目光聚焦在了行业热门的折扣店。2023年10月,永辉超市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中增设“正品折扣店”,并同步在线上APP以及小程序增设折扣专区,提供食品、用品惊喜折扣价。
永辉超市不是独行者。家家悦于2023年6月推出折扣店,物美商业早在2022年就开设了折扣店,盒马开设了盒马生鲜奥莱等,这些业态多为消化自家卖场的库存商品或者临期产品。当前,市场折扣店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参与者主要有:盒马奥莱、奥乐齐等硬性折扣店;好特卖、嗨特购等软折扣店;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量贩零食折扣店;奥特乐、折扣牛等快速发展的区域性折扣店;其他参与者,主要包含外资仓储式会员店,如山姆、Costco,及传统的重庆百货、中百集团等零售企业。
折扣店赛道正成为各方角逐的热点。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折扣零售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62万亿元。财通证券预计,中性假设下,2023年折扣零售业态行业规模为2.28万亿元,2022-2025年CAGR为11%。
光大证券认为,折扣店业态关注度相对较高,尤其是零食折扣店和超市硬折扣店。虽然这些业态单店盈利情况仍需一定时间验证,但高性价比渠道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板块的热点议题。
由于具有规模采购优势,且相对熟悉所在社区消费者的习惯,超市进军折扣店具有天然的优势,但能否做好做大实现盈利依然是个未知数。
国内先行者如奥特乐、折扣牛和条马批发部近年创立了折扣品牌,目前开店数量达到200家,未来规划快速扩张,这类折扣店力求薄利多销、精选商品、主营食品饮料,SKP均小于1000;此外还实施低廉、高效经营策略,门面面积基本在200-500平方米。
不同于国内模式,海外以收会员费为代表的Costco,通过精选商品的低SKP、单店大面积经营摊低费用、控制采购价格等手段,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持续较快扩张。2023财年,Costco以31.6万名雇员、大约900家门店的经营网点,实现了2377亿美元的销售额和60.7亿元美元的净利润,公司股价不断创新高,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每股40美元上涨至目前的670美元附近,涨幅超过15倍,市值也接近3000亿美元,远远超过线下零售巨头沃尔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