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式学习的活动型思政课教学策略
2024-01-07蒋嘉骏
蒋嘉骏
[摘 要]沉浸式学习与活动型思政课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等方面有契合点。基于沉浸式学习开展活动型思政课教学,可以从构建联系,激发学习动力;巧设情境,唤醒学生情绪;任务驱动,持续心流体验;完善步骤,完成闭环学习;认知地图,推动认知迁移这五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沉浸式学习;活动型思政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5-0037-03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如何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使教育真实发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需要探索的问题。沉浸式学习与活动型思政课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等方面有契合点,运用沉浸式学习理论指导活动型思政课的开展可以提升活动型思政课教学效率。
一、沉浸式学习与活动型思政课的契合点
沉浸式学习是指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推动学生进入沉浸状态。在沉浸状态下,学生会自觉过滤干扰因素,专注于学习。沉浸状态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是最理想的学习状态。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指教师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相较于活动课程,活动型学科课程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更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侧重于活动的内容;相较于学科课程,活动型学科课程更强调教育的形式,即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习的发生。
沉浸式学习与活動型思政课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三个方面。
第一,从教育目的来看,活动型思政课强调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科内容的教学,注重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能力发展和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沉浸式学习则强调学生在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下,实现情感体验、认知迁移、价值生成和行为养成。二者均强调从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综合、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第二,从教育方式来看,活动型思政课强调以序列化的活动开展学科内容的教学,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关切点、自主选择权等,注重引导学生自行建构知识;沉浸式学习则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入沉浸状态,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迁移、情感体验等。二者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亲力亲为,在教育方式上具有一致性。
第三,从教育评价来看,活动型思政课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行为和表现;沉浸式学习则关注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关注学生在沉浸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二者均强调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育评价上具有一致性。
二、基于沉浸式学习的活动型思政课教学策略
沉浸式学习的开展有五个关键要素,分别是激发动力、唤醒情绪、心流体验、闭环学习和认知迁移。笔者在开展活动型思政课的过程中,尝试将沉浸式学习的五个关键要素融入其中,实现沉浸式学习与活动型思政课的融合。下面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第二课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例展开探究。
(一)构建联系,激发学习动力
要产生沉浸式体验,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动力可分为外动力和内动力。外动力,即因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动力,如物质奖励、教师表扬、家长认可、避免惩罚等刺激。内动力则源于学生内心对学习的追求,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内在心理因素产生。相比外动力,内动力更能促进学生进入沉浸状态,也更能促进学生持久学习。沉浸式学习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而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即让学生明白这些学习内容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构建的这种联系越紧密,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被激发得越强。构建这种联系常用的方法有内容价值引领、课前问卷调查、学习任务驱动等。笔者在课前向学生发了调查问卷,从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中心观点的理解度、满意度、认可度和推广度等方面进行了测评。课堂上,笔者展示问卷调查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本节课是基于大家的调查结果开展的”,以此构建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
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应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及时给予反馈、充分肯定学习成果等方式,保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好奇心,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维持较高的学习动力水平。
(二)巧设情境,唤醒学生情绪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活动型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这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须基于正向的情绪体验。因此,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沉浸式手段使学生获得正向的情绪体验,主要方式是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在场感”,从而产生“在场”的情绪体验。
笔者在上课伊始,首先深情地朗诵《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使学生了解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然后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政新闻,向学生传递“小康梦已经实现”的信息。最后引出本节课的情境“百年为民,圆梦小康”。从古至今,从诗意到实景,学生的情绪得到了第一次调动。笔者接着展示七组对比照片,从衣、食、住、行、产、学、娱等方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祖国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在场感”。学生的情绪在强烈的变化对比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体验中得到了第二次调动。这两次情绪的调动都建立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即通过直观感受获得的情绪调动。而要使学生产生持久的、正向的情绪体验,养成政治认同素养,还需要通过议题的讨论。于是,笔者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向人民作出全面建成小康这个承诺?为什么这个承诺能够如期兑现?”,再引出总议题“中国共产党在圆梦小康的过程中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任务驱动,持续心流体验
心流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指的是一个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某件事情上,且内心产生了兴奋感和满足感。在这种状态下,个人通常不愿意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活动来使学生获得心流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字、观看视频、触摸实物,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觉,使学生获得感官体验;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政协、课堂辩论、主题演讲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认知体验。无论是感官体验还是认知体验,都需要通过学习任务加以驱动。面对学习任务,学生需要调动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还要与老师、同学持续互动,以驱动真实的情绪和行为反映。
活动型思政课上的心流体验,应该是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的结合。教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笔者以议题为纽带,以任务为驱动,持续有效地刺激学生,使学生持续获得良好的心流体验。
在议题设计方面,围绕“中国共产党在圆梦小康的过程中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总议题,笔者设计了三个分议题:“中国共产党为何要圆梦小康?”“中国共产党如何圆梦小康?”“青年学生如何接续奋斗?”三个分议题遵循从原因到措施、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他人到自身的逻辑思路,层层递进。学生在三个分议题的引领下,开展“展示观点—识别观点—确认观点—引申观点”的思维活动,获得了充分的认知体验。
笔者还设计了与三个分议题相配套的三个活动任务。每个活动任务既能回应议题,又能使学生持续获得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在第一个活动“阅读熏陶,‘初心篇’探因”中,笔者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学习资料中的《共产党宣言》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片段,然后布置学习任务:撰写150字左右的展览解说词,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何要圆梦小康。学生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感悟真理、溯源理论、熏陶情感,在撰写解说词的过程中将所感所悟所想转化为理性的表达,使学科思维可视化。此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还提升了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在第二个活动“探究体验,‘践行篇’明理”中,笔者创设了“为党史展览提供人物故事”的情境,让学生按照表1的提示,选择不同时期的人物故事,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圆梦小康。为完成任务,学生需要从自己的历史知识库中进行人物选择,并与同学合作进行对比、分析、概括、总结。此活动使学生既实现了从感性认同到理性认同的转变,又提升了合作、分析、表达等多种能力。在第三个活动“愿景分析,‘传承篇’导行”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畅想21世纪中叶中国的模样,并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请就青年学生如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提出具体建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起自己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明确自己在国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提升了公共参与素养。
(四)完善步骤,完成闭环学习
沉浸式学习不是碎片化学习,活动型思政课也不是断裂式课堂,二者都应该是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即通过动机、领会、习得、迁移和反馈五个步骤,遵循“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学习规律,实现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学习。
从宏观上看,以单元为单位开展教学,将每一课的内容都置于整个单元中进行整体设计,可形成一个大的学习闭环。如本框题的教学内容隶属于第二课,是从理论层面来回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从整个单元来看,这一框题的内容回应了“为什么”的问题,承接了“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中观上看,把一节课的教学延伸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并形成具有一定关系的有机整体,也是一个学习闭环。如本节课,笔者在课前进行了问卷调查,给学生布置了自主阅读任务;在课中设计了一个总议题、三个分议题,并开展了三个学习活动;在课后布置了“采访身边的共产党员”和“参观博物馆”的实践活动。课前侧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课中侧重领会、习得和迁移,课后侧重反馈,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形成了“动机—领会—习得—迁移—反馈”完整的学习闭环。
从微观上看,每一个学习活动都应成为一个学习闭环。如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并撰写解说词。自主阅读资料的过程基本完成了“动機”和“领会”两个步骤;自主撰写解说词的过程基本完成了“习得”和“迁移”两个步骤;学生和教师共同展示解说词,并进行对比与总结,是“反馈”的过程,也是“习得”和“迁移”的进一步深化。
(五)认知地图,推动认知迁移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习是从原认知到新认知迁移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不断获得新认知。这个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借助工具。认知地图是其中一种有效的工具,它能够实现认知外显,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原认知以及获得新认知。在一节课的认知地图完成后,这幅认知地图便成了这节课的内容结构框架。
课前,笔者让每位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和内容绘制认知地图。此时,地图上呈现出来的基本是学生的原认知。在每一个学习活动结束后,笔者让学生完善认知地图,添加新认知。课后,笔者让学生复盘认知地图的绘制过程,回顾认知的变化,即回顾哪些原认知发生了增加、合并、调整和重组。
绘制认知地图能让学生看到自己认知发生变化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建立正向情绪;能让学生看到新认知和原认知之间的联系,完成一次闭环学习。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推动沉浸式学习的持续进行。
以沉浸式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活动型思政课教学,是笔者的一次尝试。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该尝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下一步,笔者将在沉浸状态评估、学业质量水平测评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韩震,朱明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汪宇.沉浸式学习[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