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2024-01-07孙栋
孙栋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阅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处理信息、逻辑思考和理解判断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感受语言知识,通过多种阅读软件拓宽学生的阅读途径,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创设生动情境,点燃阅读欲望
“互联网+”教学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感悟,在情境中产生阅读兴趣,学习语言知识。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了“互联网+”的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成为可能,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为学生创设生动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语言情境中,主动感悟语言知识,想象语篇情境。很多语篇的描写,其深度含义仅通过文字表象的展示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生动的情境可以深化学生对语篇的认识,更好地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
例如,在学习《壶口瀑布》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和汹涌澎湃,理解瀑布的博大宽厚和柔中有刚,体会中华民族刚柔相济的特点,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壶口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壶口瀑布的情境。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会感受到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刻地体会到瀑布的波涛汹涌,理解黄河奔腾的气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会更真实、直观地展示特定环境下作者想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借助“互联网+”技术,学生会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感受瀑布的声音、图像,更深刻地理解文字无法直接展示出来的深刻内容。
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智力、语文情意、语言审美和语言能力等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呈现问题,用问题启迪智慧,鼓励学生在主动加工中深化对语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狼》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呈现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屠户和狼斗智斗勇的过程,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在问题引导下,学生主动阅读语段,分析文章,认识到屠户和狼进行了三次交锋:第一次,屠夫惧怕并“投以骨”,没有效果,狼仍然跟随他;第二次,屠夫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第三次,屠夫奋起,杀死两个狼。通过主动阅读,学生了解到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脉络线索,抓住重点语言进行揣摩和分析,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在探究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也会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类富有智慧,一定会战胜狡猾凶残的动物。问题会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让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思考,透过文字挖掘字里行间的含义,感受文章表达的哲理、情感和意境,形成对语篇的整体性理解,提高感性认识。
1. 探究课文结构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求学生通过语言加工的方式形成对语篇的理解,在加工中深化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课文结构,形成对文本的客观性理解。“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交流平台,在沟通中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
例如,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课文结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认真分析,形成主观性认识,之后把自己对语篇结构的理解发布到班级群、聊天室、交流平台等,鼓励学生自主发言,主动构建,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探究中,学生会认识到第一部分总说了故宫的历史及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学生把自己对语篇的理解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主动阅读,更好地感受语篇,成为学习主体。
2.概括语篇主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拓展学习空间,主动地分析和探究文本的内容。教师可以组建班级微信群、QQ群,或者建立班级聊天室,让学生把自己对阅读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发到班级群中,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拓展學习空间,改变传统学习模式。
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主旨,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互联网+”的帮助发布到班级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共同交流,畅所欲言,把握文本主旨。学生在线上你一言,我一语,逐步地认识到愚公移山成功了,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成功故事,故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气魄和坚强毅力。学生在线上交流沟通会逐步内化语篇主题,在课下学习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更好地理解语篇含义,深化对语篇的整体性认知。
1.群文发散思维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更新教学观念,通过课程改革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适应时代要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鼓励学生通过群文比较阅读,感受语言差异,体会思想主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群文比较中感受阅读文本传达的精神与人格魅力。学生感受到《藤野先生》展示出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文章含义深刻,意味深长。《回忆我的母亲》通过回忆母亲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展示出了母亲的形象,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作者对母亲的爱。《列夫·托尔斯泰》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示出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物精神气质。《美丽的颜色》用信件和日记中的话表达了人物特点,语言含蓄委婉。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群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图像,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比较中会主动勾勒和想象,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理解文章深层次的内容。“互联网+”环境有利于学生将群文整合比较,通过列表、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融合起来。
2.微课视频展示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会改变传统的阅读模式和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来优化阅读环节,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理解文本的内容。创新阅读模式会使学生成为阅读主体,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微课中呈现季节变换、天气变化、树的年轮、大雁南飞等现象,学生会主动探究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感受大自然的奥秘。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语言知识,分析文章主旨要点和语言特色,促进学生在加工中感受语言,思考写作手法和表达的微妙之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微课探究是一种翻转课堂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考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阅读欲望。学生在微课情境中会认真思考字词,理解字的书写方式,分析语言结构,感知修辞手法和表达的巧妙之处,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更好地理解语篇知识,提高理解能力。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关注阅读兴趣、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方式等几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的方式感受语言知识,丰富阅读体验,优化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