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优化的路径浅析

2024-01-07陈兰花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语感习题双减

陈兰花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摆在首位的就是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長,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新课标明确指出:“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设计作业。”由此可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均在就如何有度、有效、科学地设计作业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与创新,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是,一部分教师基于传统“一课一作业”形式进行作业设计,这既无法满足当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也无法达到差异化作业设计的需求,也未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作业深层次融合的目的。笔者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生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问题,对如何丰富小学语文作业内容,提高作业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了探究。

预习类作业,是指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新课之前,围绕教学重点给学生设计学习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作答的一种学习方式。预习作业是小学语文作业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科学设计预习作业可以提高学生预习作业的完成质量,也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改变传统预习作业设计的形式,实现预习作业的提质增效。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这篇课文,传统的作业设计就是让学生能够熟读课文即可,这样的作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渠道,部分学生并不会认真完成这一预习作业。教师需要改变作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录制课文朗诵的视频,在班级中比一比谁的语感更好,谁的发音最准,以此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完成朗诵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直接用语言阐述的方式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教师通过观看学生录制的视频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本篇小古文中哪些地方理解得不对,然后对学生进行指导,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及教学方案。

学会预习,也是一种学习方法。遗憾的是当前不少学生不会预习。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学生大多只是读读课文,圈画生字,未能真正借助多元策略与文本进行对话。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之前,要细化预习要求,渗透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助力他们学会学习。案例中,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录制音频视频,不仅让作业变得有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掌握预习技巧,继而学会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由此可知,教师要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以语文课程为主,借助作业设计等方式,有效延伸扩展到其他学科,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内容的同时,有效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跨学科作业设计有很多形式,教师可以综合运用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设计,也可以融入乡土文化、校园文化,让作业变得精彩。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现代诗二首》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提出了“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要求。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就需要积极想象与联想,将静态文字演绎成一幅油画、一篇散文。因而在其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融入美术学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诗化为画,并且在画中题上诗句,这样一来,作业变得有趣了,而且还能作为“艺术”作品在班级里展示。又如,教学《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教师可以结合音乐,融入自然等内容,鼓励学生配乐朗诵,帮助他们形象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还有一些科普课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教师都可以将其融入相应学科,跨学科设计作业,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传统作业设计,多是局限于抄写、背诵等,未能充分整合其他学科,发挥作业的叠加效应。上述案例中,笔者将语文与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作用,将语用训练延伸拓展到其他学科,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新课标提出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会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为学生开展语文课程学习提供支持。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不少课文,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联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实践活动,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实践作业,帮助学生在开展家庭、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恰当运用所学知识,助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针对实践作业,教师可以布置设计活动方案、撰写调研报告、拍摄实践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针对“介绍一种事物”这一习作指导,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课后实践,比如通过家长微信群,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带领孩子设计观察表格,用手机拍摄观察的事物,结合习作例文,仿照描写顺序,进行认真观察,将相应事物的外形特点记录在表格中,为后续习作提供素材。又如,针对“走进春节习俗”这一主题活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贴春联、拜新年活动,鼓励他们设计窗花、拜年红包,编写新年祝福短信,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动手实践、勤于思考的习惯,加深对语文实践活动的理解,助力他们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实践性作业,不仅可以把语文作业变成一种乐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继而真正让“减负”成为现实。统编教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倡导设计实践性作业。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分层次、多样化地布置实践作业,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自觉参与其中。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针对课后习题形式,教师一定要拓展思维,将朗读引入其中。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训练语感,培养语文素养。从统编教材角度来说,大多文本都是名家之作,都是值得学生学习借鉴的典范。针对课后习题设计,教师可以将朗读引入其中,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语感。

例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文中的句子相对较长,而且内涵较为复杂,仅靠学生初读,他们很难理解课文内容。设计课后习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朗读引入其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帮助他们慢慢走进文本,在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同时,有效培养他们的语感。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习题:1.大声朗读课文。2.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请同学评一评,是否读得准确、流利,看看有没有读出感情。

朗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极为重要。教师设计习题可以将朗读单独列出来,目的是通过课后朗读培养学生语感。为了更好地跟踪检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微信群上传音频或视频,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业是搭建课堂内外的重要桥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开拓视野、培养语感、提升能力。素质教育倡导“双减”,并不是完全“消灭”作业,而是基于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多元化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让作业变得有趣,而且还能突破单一“写”的局限,让作业变得更加有意义。

[本文系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2023年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LJKT230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语感习题双减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