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项目式作业研究
2024-01-07王世远田璇
王世远 田璇
初中语文基于大概念视域落实项目式教学,其核心思路是:根据教材单元的核心知识确定大概念主题,结合学情重置和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在大概念视域之下设计语文项目式作业,改变以往那种单纯的以背诵、抄写为主的作业形式,让作业更具发展性与侧重性,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过,在具体设计中,我们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内容的基础性,体现学生发展需求,体现时代特征;第二,作业应具有层次性、递进性,与学习目标接轨;第三,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作为导向,促使学生在操作作业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首先,要对统编版本初中语文教材进行详读,了解每个单元课文的教育主旨及核心目标,结合学情明确大概念主题。以主题作为导向,建立项目式作业框架,让研究课题落到实处。
1.以大概念主题为导向,明确学生发展方向
大概念主题对于项目式作业而言,相当于一个具体的风向标。通过它,学生可以清晰了解到自己所要发展的方向及达到的标准。这样一来,学生在操作作业的时候,就能意识到“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课下高效学习的实现埋下伏笔。
以统编版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包含的课文有《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展现了叶圣陶先生严以律己、宽厚待人的高尚品格;《驿路梨花》讲述了大山人民学习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爱莲说》赞颂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格。不难发现,该单元课文的核心主题是“做人之道”。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领悟“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如何成为这样的人”,让学习从书面过渡到人性。
基于单元课的核心内涵,在设计大单元概念期间,笔者确立了“德泽长青,律己躬行”的思想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结合单元项目式作业,通过文化探索、创作与话题讨论等,解读“德泽长青,律己躬行”的核心思想。
(2)综合过往分析自己是否达到了“德”的标准,思考如何让自己成长为有德行、有操守、有高尚品格之人。
2.明确项目式作业框架,铺筑发展之路
在建立大概念主题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项目式作业框架,以此为学生指明具体的学习方向和路线。为确保作业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且能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多维度的设计方案,赋予学生更全面的学习体验。
(1)文化探索型作业:在阅读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背景进行调查,可以借助互联网、报刊等媒介。将调查后的信息进行整合提炼,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
(2)能力训练型作业:分析本单元课文的行文风格、体裁和手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仿写训练,做到情真意切,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面貌。
(3)思维发展型作业:学生之间对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总结,针对某个观念和理念展开讨论。
在设计项目式作业时,笔者没有过分指明具体的内容,而是给了大致的方向。这样,学生便拥有了更宽裕的操作空间,这对于促进其主观能动性而言有着良好的效果。同时,将作业划分为不同的维度,能让学生获得更丰富、更全面的锤炼。
众所周知,学生个体能力有限,为增强他们完成项目式作业的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合作学习小组,由组内成员共同分析作业。为确保小组与小组间能力的均衡,每个组内都要安排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当然,合作探究作业并不是单方面的聚堆式学习,而是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针对难题进行互动分析。
例如,在上述第一大点的案例中,针对文化探索、能力训练、思维发展等三个层面的作业,合作小组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在完成文化探索型作业期间,组内成员可以分工查找资料,然后再汇总小组成员查到和提炼的资料。这样一来,如果个别成员存在遗漏,其他成员可以及时补充。例如,在查找叶圣陶先生的背景资料时,有的学生只注意到了叶圣陶先生的作家身份,忽略了他的教育家身份。恰好,其他的学生关注到了这点,并在汇总资料时进行了补充。
能力训练型作业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但在考察自己是否存在错误时,可以进行小组互动。例如,在《驿路梨花》《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都出現了插叙的写作手法。阅读期间,学生已经了解了插叙的作用。那么,在日常创作时,学生如何正确地运用插叙这样的手法呢?在针对能力训练型作业进行仿写训练时,学生可以融入插叙,然后互相阅读各自的作品,查找写作手法上存在的不足。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作水平,从而间接增强其语文素养。
思维发展型作业需要小组成员互动进行,表现的方式是针对某个论点和理念展开讨论。另外,如果小组与小组间存在观点上的冲突,还可以进行小组与小组间的辩论竞赛,让思维发展型作业得以升华。当然,辩论并不是盲目地阐述道理,也要结合具体的事例。
俗话说:“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会出错,初中生亦是如此。因此,在学生完成了对项目式作业的操作后,教师要及时做好反馈性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学习短板。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围绕学生标注的问题进行讲解,再过渡到作业的重难点上面,让反馈落到实处。例如,在进行小组间的辩论时,笔者注意到有的学生选择的案例条理性不足,难以达到论证的目的;也有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描述的内容和想法不一致。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反馈阶段进行了针对性指导。
例如,辩论案例条理性不足的问题,说明学生对大概念主题思想的认知还不够透彻,教师要利用适当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可以提问“什么是好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查找文章中能够证明人物是好人的论证,让学生明白“论证”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论证是否可用。这样一来,在下一次的辩论中,他们便能更好地提高辩论效果。同理,针对表达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反馈阶段提醒学生将自己想要陈述的观点分为几个重点,然后逐个重点进行描述。
总而言之,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思维和能力的重中之重。初中生半只脚踏在人生的转折点,语文素养有待提升。结合大概念视域设计项目式作业,让课下学习变得更加完整,更加系统,能有效增强作业的功能与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系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大概念视域下初中语文项目式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23ZJY01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山东省桓台一中附属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