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历史大单元教学研究

2024-01-07姜樱梅

文理导航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初中历史新课标

姜樱梅

【摘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大单元教学这种创新方法,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大单元教学在设计目标、课型设计、具体教学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设计目标上要聚焦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历史核心素养。在课型设计上可以安排人物拓展课、活动实践课等具有立体性的创新课程。在具体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资源重组、项目探究等教学方法,能提升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关键词】新课标;大单元教学;初中历史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历史教学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课程设计上要精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设计历史大单元教学活动,高效设计、组织、实施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一、聚焦核心素养,谈大单元教学的设计目标

(一)对比关联,培养时空观念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历史课程要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在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也要考虑历史核心素养。如可以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从而培养其时空观念。

为了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在组织“百家争鸣局面”大单元探索活动时,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在春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吗?战国时期有哪些不同的哲学流派,它们的观点是什么?你知道百家爭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吗?”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学生就要基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分析。教师结合语文、政治等其他学科,为学生介绍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各个学者的观点,让他们分析百家争鸣时期的历史环境。学生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为了让国家更富强而招贤纳士。随着铁器的发明和农耕技术的普及,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经济发展了,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各种哲学问题。此后,教师让学生整合其他历史资料,分析:“在其他国家是否也出现过类似百家争鸣的局面呢?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样子的?能否总结对比其异同点。”这让学生基于不同的时间、空间探究。如有学生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它们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学生发现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都是生产力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但是它们也有不同之处,如文艺复兴打击的是天主教会,新思想的代表者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百家争鸣针对的是奴隶制残余,新思想代表阶级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小生产者。

历史时空观念指将所认知的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观察、分析的观念。在古今对比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升时空观念。

(二)论从史出,指导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也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悬疑性问题,让学生在大单元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入分析。

在学习“秦统一中国”时,教师设计大单元学习项目“为何秦始皇能统一六国”。学生可以整合各种资料进行科学论证。教师从“收集不同史料、分析辨析史料、利用史料解决问题”这三个角度入手,提出问题。在“收集不同史料”方面,教师展现《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找出和秦统一中国有关的内容,说说这些史料是否具有客观性。此外还可以展示《六国论》《过秦论》等文学著作,让学生对照历史资料,看看作者对秦统一中国的观点是什么,思考文学资料能否充作史料。学生还可以收集各种历史地图,看看秦统一中国前后的地图有什么不同。在“分析辩证史料”时,学生要围绕真伪性、客观性等角度分析史料。《史记》虽然是历史资料,相对来说客观,但是作者生活的年代距离秦始皇较为久远。所以,最好收集一些秦朝史料,这样更客观。《六国论》等文学著作中虽然也有历史内容,但是作者常常会将自己个人的喜好和观点写进文章,因此要谨慎使用。最后在“解决问题”环节,学生试着基于史料实证的观点分析问题,他们按照“继承祖业扫六合,设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开拓疆土、稳固统一成果”等角度分析,评价秦始皇的行为,分析他为何能统一六国。

学生可以自主搜索各种形式的史料,除文字资料以外,他们还可以搜索图片、实物、历史遗址等其他形式的史料。在活动过程中,他们能够深刻体会以史为鉴的意义。

二、建构立体课堂,谈大单元教学的创新课型

(一)人物拓展课,发展学科思维

新课标提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一些新课型,构筑多元立体的课堂。人物拓展课指的是围绕某个历史人物,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其生活的历史时期,了解其历史抉择,客观辩证评价该人物。这种课程有助于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在“三国鼎立”一课中学生读到了不少优秀的历史人物。他们整合文学、艺术等其他的学科,发现人们对于某些人物的看法存在差异。如曹操,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代枭雄,也有的人认为他是奸臣。教师可以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构筑人物拓展课,让学生参与“曹操人物评价”活动。学生要整合不同学科的资料,整理分析曹操在历史上的表现,并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对他的评价。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基于大单元思想,让他们回顾在评价秦始皇时,用了哪些方法,思考在评价曹操时,是否也能借鉴利用。学生受到启发,收集了不同的各种资料,从文学艺术、政治思想、社会影响力等角度入手评价。他们还用角色扮演、撰写人物小传、填写人物表格等各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如有的小组成员表演了智激袁绍、望梅止渴、割发代首、迎回文姬等历史小故事,认为曹操具有一定的政治谋略,在待人接物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有学生整理了历朝历代对曹操的评价,并用表格的形式将其整理出来,分析世人对其的态度经历了哪些变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加深他们对人物的了解,进而促使其深入探究某个特定的历史时代。

(二)活动实践课,拉近生活距离

活动实践课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历史学习和生活的距离。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对比古今变化等。这些活动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期待,培养其整体探究意识。

教师安排学生参与主题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活动实践课。学生要自主探究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还要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首先,学生采访自己的家人,又或者上网搜索资料,以“四大件的变迁”为切入点,看看社会生活有哪些变化。学生发现,不同的年代,“四大件”各不相同。改革开放前是指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高,“四大件”也变成了手机、电脑、住房、汽车。其次,学生要顺着这个思路探索下去,调查一下,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还出现了什么变化,并探究其原因是什么。他们发现,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有营养;不仅要注重物质消费,还要追求精神食粮。最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究交通、通信的发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例如有学生发现:“在修建地铁后,上学时不用担心堵车。花在路上的时间少了,我就有更多时间学习了。”在活动中,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生活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由于活动实践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展示,学生求同存异,对各种历史问题的理解也更深刻。

三、基于认知特点,谈大单元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重组资源,形成认知体系

初中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发散性,而且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学者可以运用这一点,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重组,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自主建构,形成认知体系。

基于大单元视域,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索“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主题。教学者让他们先回顾一下此前学习唐朝、宋朝等其他朝代时,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围绕资源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这有温故知新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认知体系,总结探索方法。他们认为,首先要围绕文学、艺术、科学、建筑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从历史资料、文学作品、实物史料中收集各种信息。其次,要结合这些信息提出和特定朝代有关的问题。最后则要解决问题。他们沿用这种资源重组的方法,学习“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生先收集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相关信息,还通过照片、历史地图等了解了北京紫禁城、明长城的基本情况。学生还阅读了《西游记》等明朝古典小说。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问题:“和其他的朝代相比,明朝似乎有不少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那么,为何明朝的科技会如此发达呢?”他们试着搜索其他历史资料,解决问题。

在重组资源的过程中,除挖掘跨学科信息以外,教師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又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这样也能整合多种资源,有助于他们完善认知体系。

(二)项目学习,引导深度探究

初中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结合其认知特点,设计项目学习活动。通过创设真实或者拟真的学习环境,学生调动形象思维沉浸其中。

结合“明朝的灭亡”这个单元主题,教师设计了项目学习活动。项目一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史料,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项目二要求学生撰写剧本,合作演绎明朝末年的社会现状,呈现明朝灭亡的原因。项目三要求他们在史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探究活动创设了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演绎的方式,体验了明朝的灭亡,有助于他们总结观点。如有学生提出明朝灭亡的原因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导致李自成最终推翻明朝呢?在历史上有很多次农民起义,其中有不少起义很快就被朝廷镇压,为何李自成能推翻朝廷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参与到项目三的自主探究中。他们发现明朝末年社会黑暗,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吏治腐败。这样就导致社会矛盾被激发,不少农民都响应李自成的号召。

项目式学习能让学生明确大单元学习活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样在自主学习时就会更有针对性,探究也更有深度。

大单元整合教学能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让他们认识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其历史学习能力,发展历史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能更好地体现各个教学板块的内在联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丽丽,潘春花.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路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20):73-76.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初中历史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