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新”背景下让高中语文学习走向主动

2024-01-07朱林娟

中学语文 2023年27期
关键词:双新曾皙整本书

朱林娟

“双新”背景下语文教学中,主动学习尤为重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在主动学习实践中感知、体验、内化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关注预习,让学生“动”起来

预习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的学习资源感知文本和思考的阶段。在教学设计时一边要有反馈的预设:哪些知识是学生在学习时会有障碍的;一边要布置相应的预习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预习。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品质出发,能大致估计出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多预设几种情况,以应对不同学生的问题。

案例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生在字词疏通后提问:(1)题目为什么按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样的位置安排顺序?(2)补充四位弟子介绍,文中仅有的几句话使人物个性心理和气质显得较单薄。(3)前三人谈的都是安邦定国的大事,唯独曾皙讲的是玩和乐,夫子为什么喟然叹曰“吾与点也”?(4)为什么孔子是“喟然”叹曰,而不是“欣然”叹曰?

学生预习阶段查到: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他渴望太平盛世,渴望祥和安宁的生活。孔子一生想从政,想干一番事业。他自己六艺学得很好,形成了一套法则。但他一生中只是在50 多岁时才在鲁国做了几年官,但很快就做不成了。他为了从政,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带着弟子同游列国14 年,但14 年中没有哪一个国君肯接受他的思想。天下混乱,大国想用武力并吞别人,小国想要自保,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各国国君认为是空谈、行不通。那么孔子从政不行,只有再回到自己的家里,开办私学,从事教育,培养人才。孔子从政不成退而求教。

师:你们看曾皙的观点,带着童子六七个,谁带着他们呢?

生:老师

师:带学生干什么?

生:去教育,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舞雩台是祈雨的地方,可以了解礼仪知识,一路上唱着歌回来,看到这些内容就知道是太平盛世。

曾子的话讲到孔子心里去,孔子面对的是礼崩乐坏的乱世,他想干一番事业,从政不行,而只能退而从教,想想自己一生喟然啊。但曾子描绘的是礼乐之治后的太平盛世,又符合孔子心目中的大同世界理想。在这个大同世界里跟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性情,去学习礼仪,去从事教育,是孔子的理想,也是现在只能做的事情,所以孔子说“吾与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以预习作业的反馈为依据,以学生需要解决的疑惑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预习反馈,使学生对其他课文的预习也重视。尤其有学生把文本琢磨得很透,查阅资料主动,提的问题有深度,教师许诺这些孩子在平时语文考试中酌情加分,这大大提振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也促使教师自己不能偷懒,每次教一篇文章不能吃老本,而要设法让学生关注预习,根据学生预习中的疑惑,调整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使课文常教常新。

二、关注情境,让作业“活”起来

情境是对某一段时间空间中多种情形的概括,是特定时空中的具体情形。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考查在不同情形中关键能力的稳定性,尝试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综合实践、合作探究、跨学科运用类作业,从而让作业更有当下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情境”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与文本内部紧密相连,即语境;另一种与时间、地点、对象、目的等因素有关联,即社会生活情境。

案例二:《论语》十二章

作业:《论语》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对中国人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很深刻的影响,其中很多人喜欢借《论语》中的句子起名。请从文中找出可以用来起名的语段,尝试为自己未来的孩子起一个名字,并说说你的理由。(也可选取课文之外的《论语》语段)

答案:男孩(弘毅、道远、思齐、文彬……)女孩(亦乐、敏……)

理由:儒家很重视个人修养,追求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论语》是儒家经典,书中有很多意蕴深刻的词语或语句,能够满足家长或者家族对孩子在个人修养上和实现理想的美好期待。如,思齐,语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好听,有文化又寄寓着期待。

此题意在设计生活中的取名情境,强化《论语》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深刻影响。该作业将古代经典《论语》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强调其对中国文化和人生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的价值。让学生从经典文本中挑选适合起名的语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从文本中提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让学生为未来的孩子起名,作业将学生的个人情感和家庭价值融入其中,增强了学生对经典文本的情感认同。

三、关注整本书阅读,让生命“靓”起来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旨在通过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反思,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构建他们阅读整本书的体验,形成合适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案例三:路遥《人生》阅读分享会

(1)展示学生看书的照片,大家找找上面有自己的身影吗?

(2)用三节阅读课完成小说的阅读,整理人物关系图,使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更清晰。

(3)学生搜集素材,制作《人生》阅读小报,手绘小报凝聚学生的独特构思。

(4)分享交流。①请同学带大家一起回顾《人生》的故事情节。②聆听同学对《人生》创作背景介绍,更深入地了解路遥创作意图。③农村与城市的冲突,让人想起《边城》中的翠翠,渴望铅笔盒的香雪。学生分享《高加林的悲情探析》《人生的选择与突围》。④高加林徘徊于城市、农村的文化冲突中,导致了爱情悲剧,最后倾听对小说中两位女性人物形象的思考:《传统与现代的抉择》《理智与情感的选择》……

(5)总结。

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让阅读不仅停留于单篇短章的零碎文字的阅读,还应走向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建构。阅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先沉浸于书香,然后在已建立起的认知形式上进行再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经验。阅读的关键在于探索阅读的门径,包括查阅相关资料和背景的能力。阅读的方法在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最后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展示成果的机会,师生共同阅读与研讨。

让学生“动”起来,是语文学习的起点;让作业“活”起来,是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让生命“靓”起来,是主动学习的最终目标。主动学习是自主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大力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教师要探索学生的主动学习,将语文与生活打通,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这样,“教活”才是真正的生动、高效而持久;“学活”才会真正的感悟、迁移并升华。

猜你喜欢

双新曾皙整本书
解读《论语》
以本为本缘本溯因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双新”视阈下福州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实施情况及思考
“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曾皙,我心目中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