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
2024-01-07宋崇岭
宋崇岭
核心素养在实施教学变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教师指明“怎样培养人才”的方向,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教学服务,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将深度教学融入到教学变革中,增强教学实效性,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教师要勇于思考,主动求知,不仅要挖掘课堂教学的本质和外延,还要善于开发思想价值体系,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打造“五育并举”的新型课堂。
一、变革教学目标,树立长远规划
如今的课堂正在经历着变革,从“教本”持续走向“学本”。对学生的关注度更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力。随着核心素养的深入落实,教师必须要增强职业使命感,学会变革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案,带动学生持续探索,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短期的教学目标只看到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没有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规划,使得课堂教学重心偏移,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扰,降低学生的参与度。而长远的教学目标则更具优势,既关注当下,又面向未来,给学生提供长久的学习指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的学习水平也不同,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这一点,树立长远规划,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人格健全发展。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目标而设定的,课程目标贯穿、体现于教学目标当中,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应当是一致的。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要体现知识、方法、情感三个维度,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二、变革教学内容,形成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设计完善的教学内容,缺少完整长远的规划,随意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授课,导致知识点零散又杂乱,根本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些教师会因为教学时间不足就省略掉一些教学内容,或者设计的教学内容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造成学生厌学。所以,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教师必须要变革教学内容,从传统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不仅要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还要做好延伸知识的渗透,确保学生形成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具体运用时能够得心应手。教师可以通过说课、评课、讲座等活动,研究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展现出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手段拓展教学内容,寻找网络上优质的教学案例或者名师课程,从中汲取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开拓学生的视野,便于更好地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使用电子教案、微课视频、思维导图等新型教学方式,向学生巧妙地传授教学内容,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能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形成教师关心学生,学生主动求教的优良教风和学风。
三、变革教学任务,实施项目合作
教学变革要想取得成功,教学任务是头等大事。每一个任务都融合了相应的知识点,对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但有些教师将教学任务进行人为的割裂,认为学生只要获得任务的结论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则并不重要。学习任务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感受。所以,在新时期,教师要秉承深度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合作任务,让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在合作中增长见识,提升素养。教师提出一个项目任务后,要让学生结成合作小组,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全体学生都行动起来,各司其职,发挥集体的智慧,将项目高效地完成,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跨学科的项目任务,将多个学科融合起来,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还可以展现出当代教学的风采,让整个学习过程焕发生机。
四、变革教学语言,优化互动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把控着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在教学中几乎是面面俱到,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和质疑的权利,虽然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但却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发展。为此,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语言,将课堂对话方式由教师的单向权威转向学生的多向生成,转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优化师生互动,激活课堂氛围。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以朋友或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分享观点、探究问题,构建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其次,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调动,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度适宜、具有层次性的问题,给学生以思维的启发和引导,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还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度思考,不断提出新观点、新想法。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勇敢质疑,就学生的课堂生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生生对话,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变革教学评价,进行多方融合
在深度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激励、调节的功能,既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往的教学中,教学评价往往发生在教学之后,通过作业或考试的形式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静态的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机械学习、应付考试的情况。所以,深度教学下,教师要将这种“关于学习的评价”转向为“为了学习的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与交往状态、课堂参与状态、思维状态,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另外,评价主体也要发生变革,摆脱传统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除了专任教师,还要邀请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主体参与到评价中,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作出评价,使教师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得教与学的信息,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促进教与学的完善、提升。
综上,深度学习是进行教学变革的重要途径,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善于统筹规划,加强对核心素养的渗透,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变革充满生机和活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要借助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组织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拓宽课堂教学范畴,让教学变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