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产业链的国有润滑油企业新时代人才工作研究

2024-01-06彭星星

当代石油石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润滑油人才

彭星星

(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1 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坚持”,是对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的全面总结和深刻论述,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某国有润滑油企业人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润滑油具有小产品、高科技、大市场的特点,产业链条完整,涵盖科研、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全环节。面对“卡脖子”技术难题,国有润滑油企业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坚持高端化发展,为新能源、智能装备、食品加工等新兴行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众多国际国内知名设备和汽车制造商开展战略合作与同步开发,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重要的支持者与参与者。

2.1 人才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某国有润滑油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和积累,人才队伍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由于“研产销服”产业链完整,国际国内分布点多面广,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是人才工作良好格局未能较好形成。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深刻含义理解把握不够,未能将人才工作提升到关系企业长远发展战略高度去研究谋划。

二是系统谋划人才队伍建设能力不足。系统研判人才队伍较少,“研产销服”全链条高质量发展配套需要的人才规模、结构和质量研判不到位,结合实际制定长远规划和阶段性工作计划措施不足。

三是人才结构未能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领军人才相对偏少,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权威较少,优秀复合型年轻干部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尚需优化,技能操作人才技能水平不高,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是人才发展系统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引进工作系统性针对性不强,引进渠道较单一,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思维,使用效能低,激励考核不精准。高层次人才优势不突出,人才培养开发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有待提高。

五是人才管理体系及能力尚需有效提升。适应新时代的高质量人才管理开发理念应进一步更新,人才制度整体统筹、系统优化需加强,现代化、市场化的人才管理方法应用不够,人才管理数字化建设亟需加强,人才管理效能有待提升。

2.2 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当前,润滑油市场竞争逐渐扩展为全产业链和全要素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国有润滑油企业积极向数字化、技术引领转型发展,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但同时也面临原料成本高涨、市场需求不振等诸多挑战。

一是从扛稳国企政治责任来讲,需要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党管人才责任,深化人才强企战略,融入新时代人才发展大格局,系统谋划人才发展。

二是从担当国家战略发展责任来讲,应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依靠人才发展打造润滑油技术创新高地,提升科技水平和引领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满足国家战略需要。

三是从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讲,需要提升人才支撑引领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和自身一体化优势发挥,加强技术迭代、生产优化、市场推广、技术服务和品牌塑造,迈向润滑油产业链高端、占领价值链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

3 某国有润滑油企业人才建设发展战略措施

3.1 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确立人才支撑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纵深推进人才强企战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新时代人才工作体系,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世界一流“专精特新”润滑油企业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2 瞄定发展目标,建设“两大领先高地”

一是建设领先人才高地。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以技术、市场、服务、生产人才力量为主体,吸引培养致力于世界领先润滑油企业建设的各类精锐力量,打造领军人才、国际化发展人才和创新团队,使企业成为润滑油行业中高端人才富集地和人才孵化器。到“十四五”末,构建具有润滑油企业特色的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战略领军人才、高水平技术及工艺创新团队、技术+市场+服务的专家型人才、高水平的运营管理人才、技艺精湛的高层级技能骨干、具有海外经营实践的国际化人才、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兴业务人才。

二是建设领先创新高地。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创新,加强国内外科研合作,构建开放技术创新平台,担当润滑油领域国家科技力量,巩固和深化传统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和科技制高点,以人才优势积聚技术优势,使企业成为润滑油行业原创技术的重要策源地和高端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到“十四五”末,润滑油脂总体技术水平保持国内国际一流水平,润滑脂、合成油脂等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3.3 坚持科学理念,明晰“三化”工作思路

坚持“系统化、市场化、规范化”工作思路,改进方式方法,构建管理框架,搭建机制平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是坚持系统化谋划,干部人才基础扎实有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形成“长远规划+年度研判+季度酝酿+月度实施”工作机制,推进干部有序交流。构建三大序列人才队伍体系,高标准打造精品师资、精品课程、精品基地,完善员工全职业生命周期培训体系,推进全员岗位练兵+骨干示范培训、实战演练+业务竞赛等素质提升模式,打造差异化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坚持市场化使用,逐步释放人才队伍活力。大力推进管理人员公开竞聘、职业经理人及职业化员工机制改革,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推进重点新兴业务开发;坚持差异化考核激发人才活力,推进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对“研产销服”人员分类施策,精准量化考核。以人力资源池机制搭建内部人才优化配置平台,盘活内部人才资源。

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有序推进人才工作。严格落实组织监督,灵活运用执纪监督4种形态,结合巡视巡察,发现问题,落实谈话提醒及责任追究,细化实施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把关审核、组织人事部门统筹、归口部门专业负责、各单位日常管理的专家管理体系。坚持“五个回归”,形成全覆盖系统化的标准化岗位目录图谱、岗位职责一览表、关键权限对应清单、岗位说明书及工作手册。

3.4 树牢系统思维,构建四大人才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系统建设具有润滑油企业特色的人才机制。

一是“倾心引才”,构建多元化、差异化的引才机制。完善规范高效的人员引进机制,因地制宜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模式。探索多元化引才渠道,创新实施差异化引才策略,对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探索一揽子政策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推进职业经理人和职业化员工选聘,确保人才选得好、引得进。

二是“悉心育才”,完善全周期、复合型的育才机制。系统构建阶梯式全职业生命周期培养计划,推进“三精培训”工程建设,抓实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强化训战结合。完善覆盖“六大人才方阵”的人才培养计划,发挥润滑油全产业链优势,将国际及新兴业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开展跨线条、跨单位、跨领域学习锻炼,全方位提升人才队伍能力素质。

三是“精心用才”,打造系统化、多形式的用才机制。聚焦“选育管用退”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化公开招聘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干部选聘机制,规范完善干部任职资格体系。多措并举促进专家作用发挥,强化专家领衔重点项目,保障专家发挥智库作用。健全人才常态管理机制,完善人才库动态运行机制,常态化开展人才成长通道建设,促进全链条人才协同发展。

四是“真心励才”,建设重贡献、市场化的励才机制。推进管理人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常态化规范化专家评价激励,构建以专家“两书”为核心、年度+聘期的专家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性+定量、过程+结果的考核体系。常态化实施营销、技术服务及生产人员联量计酬激励机制,完善科研人员项目化+积分制激励机制,探索管理人才基础工作+重点项目评价激励。探索超额利润分享、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大优秀人才典型选树及宣传。

3.5 赋能企业发展,实施“六大人才工程”

企业高质量发展源于专业化人才支撑引领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必须分层分类细化人才群体,大力实施“六大人才工程”,建设支撑世界领先润滑油企业建设的“六大人才方阵”。

一是实施“头雁工程”,建强战略领军人才方阵。聚焦建设世界领先企业愿景,打造一批具有政治家+企业家特质的复合型领军人才和具有润滑油行业影响力的技术领军人才,领衔业务发展,引领技术变革。实施干部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强化重点项目、关键任务和大战大考淬炼,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梯次合理的干部队伍。深化专家作用发挥机制,打造一批在专业技术上有突出成果、对公司发展有重大贡献、在润滑油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专家。

二是实施“铸剑工程”,建强攻坚创效人才方阵。立足提升技术+市场+服务竞争力,铸就由青年科技精英、技服精英、营销精英组成的攻坚创效利剑。聚焦企业重点产品线技术平台建设,形成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强化实战锻炼,培育一批懂设备、精润滑、会沟通、善服务的高水平技服精英团队。强化全品类营销、价值营销新发展理念,将营销骨干投入到业务主线,在渠道发展、客户开发、高端发展、石化合作、新零售“生态圈”建设等重点工作中锻炼和发现营销精英人才。

三是实施“赋能工程”,建强专业管理人才方阵。以提升运营质量和管理效能为目标,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复合培养、实践砺炼、专业训练,打造一批政策通、专业精、熟基层、善分析、懂管理的高水平运营管理复合型人才。实施管理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常态化实施机关与基层交流锻炼,有序实施重点工作锻炼,提升专业深度,强化系统思维,掌握管理方法,切实将两级管理部门打造成专业管理人才高地。

四是实施“强基工程”,建强一线骨干人才方阵。以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为目标,打造一支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深化全员岗位练兵,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建设,形成一大批技师级以上高技能人才。

五是实施“远航工程”,建强国际化人才方阵。以优化国际化人才布局、系统化培养使用、运营团队建设为着力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全球化视野、专业运营管理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坚持在国际业务发展实践中磨练团队和发现人才,形成相对成熟的国际化市场开发、经营管理、属地化生产运营和全球化交付服务团队,挖掘培养一批有经验、业务精、语言通、能承担海外拓荒攻坚重任的国际化核心骨干。

六是实施“倍增工程”,建强新兴业务人才方阵。以支撑和实现新材料、新能源、新零售等重点新兴业务的创新发展为目标,针对性加强人才引进、培育和锻炼,打造一批理念新、技术新、专业精、富有实践创新精神的新兴业务骨干人才。聚焦储能、光热、风电等高端目标新兴行业,优化人才配置培养;以科技为引领,打造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攻关团队,着力同步开发高端装备、大国重器油脂液,通过重大项目培养高水平人才;培养一批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新零售业务,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精细化运营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的新零售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润滑油人才
人才云
昆仑润滑油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长城润滑油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长城润滑油
选择润滑油的常识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