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语”寄深情

2024-01-05陆丽萍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隐语语言特色

陆丽萍

摘  要:《记承天寺夜游》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外,还在于其重要的语言特色——全文无处不“隐语”,通过“隐语”寄托深情,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时间之“隐”,二是地点之“隐”,三是行为之“隐”,四是意象之“隐”,五是虚词之“隐”,六是文眼之“隐”。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隐语”;语言特色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是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尽管只有短短84字,却意蕴深厚,内涵丰富,让人回味无穷。文章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外,还在于其重要的语言特色——全文无处不“隐语”,通过“隐语”寄托深情。其“隐语”之“隐”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时间之“隐”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元丰六年是公元1083年,苏轼被贬至黄州任职,被贬之因是乌台诗案。其先被抓入狱,后遭贬谪。被贬黄州之初,系元丰三年,无甚交往,就无甚好友,其孤独之心由此可见;而至元丰六年,已过三年,情境自然不同以往,心境也有所改观,这里隐含了事情的背景——虽遭贬谪,但心境由孤寂转为旷达。

农历十月十二日,正值秋末冬初,寒意将浓。十二日,距离十五日也不远了,月圆时分,是思乡念亲的时候,作者所思为东京汴梁。

夜,更深露重、寒意十足。选择此时出游,隐含了作者特别的情绪。

(二)“何夜无月”之“何夜”

“何夜”意为“哪一个夜晚”。言外之意,每一个夜晚。这与前面特定时间下的夜晚形成对照。面与点的对比,突出了“我”独特的发现与欣喜,为后面“如吾两人者耳”埋下了伏笔——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能欣赏到如此美景啊!“我们”是什么人?“闲人”也。

二、地点之“隐”

(一)寺

“寺”给人冷清、空旷之感,尤其是晚上的寺庙。但作者却在其中游,说明此时作者已经感觉不到冷清,隐含其内心之充盈。同时,有好友相游,自然也不会冷清。

(二)“何处无竹柏”之“何处”

“何处”泛指“到处”。这也就与承天寺这一特定的地点形成了对比——非承天寺有月光,其他各个地方皆有。“我”与张怀民这两个特殊人物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遭遇下所欣赏到的特定美景,是那些“朝廷之人”所见不到的。他们自然见不到,因为他们不是“闲人”,是“忙人”。“忙人”哪里有闲暇来见这些景呢?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呢?这里隐含了作者对这些“忙人”的不屑,也反映出作者看淡自身境遇,将“坏事”看作“好事”的旷达心胸。

三、行为之“隐”

(一)“欣然起行”之“行”

作者的动作是“行”,是“欣然”的“行”。“欣然”指高兴的样子。在凄清的环境中,反而高兴,说明这种愉悦是发自内心的。“行”的行为与环境的反差再现了苏轼看见月亮后的激动,就如同见到许久未见的好友一般。其“行”与被贬之“境”的反差,表明其已经想开、想明,已经开悟。

(二)“寻张怀民”之“寻”

文中着一“寻”字,说明两人不在一处,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且寻人的路途中有坎坷,说不定会走岔路。距离远,道路难,最终却自然寻到,且心往一处想,足见两人感情深厚,足可称为知己。后面的“相与步于中庭”即可验证。这也为后面借景言志埋下了伏笔。

四、意象之“隐”

(一)月

文中有两处写到“月”:“月色入户”之“月”与“何夜无月”之“月”。两个“月”从本质上来看是一致的,但从具体的文句出发,又是不同的。“月色入户”之“月”是“月亮”的意思,与后面的“色”合起来就是月光;“何夜无月”之“月”,准确地讲,是“月光”的意思,而不是月亮的意思,有了“月光”,后面的议论才能与之呼应。月,本是思乡之意象,此处自然也会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皎洁的月光,更是作者心境的投射。作者在月夜游乐,表面是在赏月,实际上是自我欣赏,并借此表达自己的心迹。

(二)水

空明的“积水”,虽然是想象中的意象,但也是现实的写照——“我”被贬谪的环境就是如“水”的环境。“我”心如水,张怀民心如水,没有你争我斗、尔虞我诈,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流,在美好的环境中表达着彼此纯真的感情。

(三)竹柏

寺庙中有这么多植物,为什么作者选竹子和柏树这两种植物来写呢?一是该意象隐含地体现了作者的品质,这两种植物往往象征挺直、守节、坚韧、永葆青春、永远奋进;二是两物对两人,两物象征两人;三是与前面“藻荇”相呼应,两物对两物,显得更加严谨。

五、虚词之“隐”

(一)遂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遂”解释为“于是,就”,表明苏轼此时寻找张怀民的行为是毫不犹豫的,与前面“念无与为乐者”之“念”相呼应的“遂”字,隐含两者关系非同寻常:命运相同,情感相似,胸怀相近。

(二)亦

“怀民亦未寝”,亦,同样也。苏轼自信地认为好友张怀民在这样美好的月色之下,一定如自己一样未寝,不然为什么要去?果真,怀民与作者一样未寝。此时,作者的心情是何等激动,这也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了伏笔,为主题的升华做了铺垫。

(三)盖

“盖竹柏影也”中的虚词“盖”,教材中解释为“大概是”。我认为此解释不够恰当。难道“竹柏影”,苏轼都不能知晓吗?还用猜测吗?而且,承天寺对于苏轼来说不熟悉吗?好友在此,一定常来此处,岂能不知承天寺之景物?因此,“盖”解释为“原来是”较为妥当。“原来是”切合了张怀民所居之地的特点——此处系高洁隐士所居之地,亦是苏轼向往之境,因为有着象征高洁品质的竹柏。盖,既是对“藻、荇交横”景象的解释,也是苏轼与张怀民品质的表达,隐含了作者发自内心的自豪。

(四)但

“但少閑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解释为“只是”。这是对现状的反映,也是对现实深入思考所得出的结论,充满了无奈。世俗之人大都汲汲于名利,夜以继日地觥筹交错,哪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这美景、享受这月色?“但”隐含了作者对世俗之人深深的遗憾与惋惜:白白浪费了这美好的时光,哪能算是美好的人生呢?“但”与句末“者耳”相呼应,凸显了更大的无奈,表达了对世俗之人的鄙夷与劝慰。

(五)无

全文84字中,“无”字就占3个。在品析句子时,不仅要知晓“无”的内容,更应该透析“无”背后的内涵。“念无与为乐者”,此句是写实,尽管家人很多,朋友也不少,但能真正称得上“与为乐者”的,作者所在之处却一个也没有,可见作者的孤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一个“遂”字,表明作者想都未想就出去了。可见,此时的“无”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遂”,即“无”背后藏着一个“有”。“我”在这里其实也有知己,只是知己少而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两个反问句,无疑而问,引出两个“无”。一个是广泛时间上的“无”,一个是广泛空间上的“无”。两个“无”的背后也是“有”:月是常有,竹柏是常有,时时都有,处处都有。用两个“无”字,突出了虽有却无的尴尬,虽有却无的痛惜,虽有却无的遗憾,也凸显了苏轼与张怀民的品质与胸怀的与众不同,表现出他们独特的认知,共同的志趣。

六、文眼之“隐”

本文的文眼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其中最关键的词就是“闲人”。全文处处隐含着“闲”意。行为是“闲”的——“解衣欲睡”为“闲”,“欣然起行”为“闲”,“寻张怀明”为“闲”,“相与步于中庭”为“闲”;思想是“闲”的——“念无与为乐者”。只有“闲人”才能有此行,才会有此思,才会见到此景。此“闲”,表面上为闲暇,无事可做,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闲”?因为被贬,因为所任官职为“闲官”,有名无实的官,自然会“闲”。他真的“闲”吗?非也。壮志至今未酬,作者在“闲”中也担心自己的命运。同时,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不负时光,在被贬期间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在黄州期间,苏轼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每天忙碌充实。只是这种“忙”与一般官场上的“忙”有着本质的区别,官场上的“忙”系案牍之忙、人情世故之忙、你争我夺之忙、保住官帽之忙。所以,这里的“闲人”隐含了苏轼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贫贱,随缘自适之情致,以及看得开,放得下,立足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品质。

粗看《记承天寺夜游》,平淡无奇,叙一闲事而已,无甚突出之处,平常之极。细品之,透察之,此文无一闲词,无一直句,处处隐语,处处深情,最终让人心领神会,拍案叫绝。

猜你喜欢

记承天寺夜游隐语语言特色
康有为“复辟密札”中隐语之探考
读史长智商:我的“隐语”你懂吗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弗洛伊德早期绘画语言特色
《记承天寺夜游》拓展阅读
浅谈商务英语的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隐语识歹人
当代犯罪隐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