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归去来兮辞并序》看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2024-01-05吴丽萍

关键词:陶渊明高中语文

吴丽萍

摘  要:《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的人生宣言,由此可以探究陶渊明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在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时选择适性,是为第一重境界;他在处理自己与时代的关系时选择出世,是为第二重境界,他在处理自己与天命的关系时选择安命,是为第三重境界。陶渊明的三重人生境界揭示了他成为一位身体力行的隐士的心路历程,并对其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關键词: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人生境界

陶渊明出身官宦之家,早年曾受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的志向,20岁开始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从29岁到41岁的12年间,他多次出仕又多次归隐。公元405年,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从此再未做官。可以说,《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他辞别官场的宣言,标志着他的人生转折点,他从此专注于田园生活和文学创作。

解读此文,众多学者将关注点放在陶渊明隐与仕、悲与欢、儒与道的矛盾上。在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教学中,我们重点探求他冲出这些矛盾与挣扎的原始动力,探究他为何成为木心口中的“中国文学的塔外人”。从身到心,外化为文,陶渊明具备了不同于其他文人的隐士特性。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看陶渊明内心世界呈现出的三重人生境界,可知其作出人生重大选择的根本原因。

一、第一重境界:适性

如果说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共性,那么文人们不同的气质与个性则使他们风貌、创作风格千差万别。张狂不羁的李白诗风豪迈飘逸,忧国忧民的杜甫诗风沉郁顿挫,爱好禅境的王维诗风淡远恬静……这表明个性是文人形成不同写作风格的重大因素。陶渊明虽然自幼研习儒家经典,也曾有高远的志向,但他天性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他直接道出“眷然有‘归欤之情”的原因就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我们能找到他顺应天性后的内心转变:“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流露出他即将返回田园的轻松,“眄庭柯”“倚南窗”“园日涉”“策扶老以流憩”洋溢着回归田园后日常生活的欢愉。陶渊明的“自然与田园”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还是一个与官场形成对立的“心理空间”,更是寄予他创作灵感的“审美空间”。如果说官场生活让他产生了“心为形役”的感觉,那么回归自然则让他摆脱了官场烦琐的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享受到了稚子绕膝的天伦之乐,与亲人话家常、与邻人言农事的轻松自在,以及“乐琴书”“命巾车”“棹孤舟”“寻壑”“经丘”的生命自由。他不仅从自然中感受到景色的优美,更用合乎自然不加雕饰的方式把这种风景和生活描述出来,如“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体现出静穆淡远、朴素自然的美感。

远离官场,回归自然与田园,是他爱好自然与自由的天性使然。41岁的他终于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并顺应天性,连生计都可以置之度外,这使他成为真正的隐士,既不是为当神仙而修道的隐士,也不是用身处江海岩穴以求得日后的仕进,“身在林泉,心在魏阙”的隐士,更不是用枯槁憔悴的方式来对抗无道社会的隐士。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隐很纯粹,基于对田园和自由的热爱,是顺应天性的选择。

二、第二重境界:出世

陶渊明年少时受儒家思想影响,《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也写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他有过“猛志逸四海”的志向,即便世风不古,他也该走向“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然而他最终与官场决裂,即便朝廷多次征召,他也不为所动。如果说适性是陶渊明辞别官场最直接的原因,那么社会与时代则是一个漫长的、潜在的促使他经历从入世到出世这一价值观念转变的重要因素。

萧统认为陶渊明“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陶渊明传》),这是他出世的原因之一。此外,陶渊明身处东晋末年,朝廷层面,先有桓温、桓玄挟天子以号令天下,东晋皇室名存实亡,后有刘裕改朝换代,东晋灭亡;民间层面,社会因政权更迭频繁而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在这样一个连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的大动乱时代,陶渊明断断续续做了十几年的小官,认识到了官场的污浊不堪,认识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现实击碎了他的理想,他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坦言“觉今是而昨非”,在《饮酒·其十九》中也直言“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年轻时兼济苍生的理想,在觉悟后的自己看来是“误入尘网中”。

他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感叹:“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面对与内心相违的世道,他不像一些政治家与世俯仰,与时周旋,也不像孔子教授弟子“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般地韬光养晦,而是走到了年轻时理想的对立面,通过出世,构建一个“桃花源”直抵自己的理想世界。而我们还能够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读到淡远之外的一点“孤独”之感,欣喜之外的一点“隐忧”之意,或许是因为他是一个出世但又不绝世的隐士吧。

三、第三重境界:安命

随着对社会与时代的失望,济世理想的破灭,他在天性的指引下,走向了出世的隐者之路,即便过着清贫的生活,承受着亲自劳作的辛苦,他也甘之如饴。这与他人生的第三重境界“安命”密不可分。

“安命”的第一层含义是安于短暂的生命,这源于他对生命本真的体悟。《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记录了他观察自然、感受自然得到的领悟。“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他从自然中悟得万物都按照自然规律生长,而人的一生也遵循着生命的规律,他对短暂的生命释然,觉得应该让有限的人生顺遂自己的心意,“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安命的背后是顺应命运,既不过度悲伤也不激烈反抗,而是坦然接受,用一种淡然平和的态度与之达成和解。

“安命”的第二层含义是安于清贫的生活,这源于他对“道”的追求。陶渊明在对过去的仕宦生活做了充分的否定后,热情洋溢地抒发归园田居后的乐趣,并在这种对照中肯定了当下的生活。《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富贵非吾愿”,明确地表明了其心志与追求,这在他的另一组诗篇《咏贫士》中更为明显。

咏贫士·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咏贫士·其五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在这组诗中,陶渊明以古代贫士自况,表明自己并不惧怕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他慨叹古之贫士亡逝、悲叹失去安贫乐道的知音,这表明他不以物质的穷困为耻,反而向往贫士的境界。“道胜无戚颜”道出了陶渊明安贫的根本原因——他身处穷困而泰然自得,都是因为“道胜”。陶渊明的“道”是忠于自我的安命,他看清自己的质性,与官场决裂,将自己托付于山水田园。他安贫乐道,这里的“天命”并不是指冥冥之中无法掌控的命运,而是指了解自己、认清自己后主动选择的一种命运——回归生命的本真和选择宁静淡远的生活。这种坚定的人生选择就是他的“道”,他因此战胜了物质清贫带来的饥寒,能够坦然面对世俗人眼中的“困窘”。他以一己之力构建的精神高塔,抚慰了后世多少理想破灭、生活清贫的文人的心。他独立的精神与人格,安命的人生境界,指引了后世文人对高尚节操的追求。

《归去来兮辞并序》既是陶渊明的人生宣言,也是他人生三重境界的体现。适性、出世、安命,是他思考自己与自己、自己与时代、自己与天命的关系后,确立的人生选择。由此,他结束了出仕与归隐的挣扎,摆脱了尘网的束缚,成为中国历史上身体力行的隐士,留下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桃花源”。他的诗文古朴自然、淡远静穆,就像是从远古流淌而来的清泉,荡涤着尘世之人的内心。

猜你喜欢

陶渊明高中语文
你好,陶渊明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