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的结构化设计

2024-01-05杨菁王玉臻

关键词:学习任务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化

杨菁 王玉臻

摘  要: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系统性。学习任务的结构化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结构化设计使学习任务成为前后相连、层层深入的网络,让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度。这需要做到前后关联,明晰任务逻辑线;层层深入,构建任务结构网。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学习任务;结构化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有《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有外国作品,也有中国作品;有现当代作品,也有文言文。教师在教学时,较难把握这些文章之间的关联。而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思路要清晰》,综合性学习内容是《少年正是读书时》,这两块内容和课文之间的联系更加隐秘。也就是说,在实施本单元教学时,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系统性。学习任务的结构化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结构化”是指围绕要实现的目标,将有关要素进行搭配和安排,使它们互相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对学习任务进行结构化设计,即按照一定的逻辑,遵循认知进阶的要求,使学习任务前后相连、层层深入,让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度。

一、前后关联,明晰任务逻辑线

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单元提示,本单元可以筛选出“人格力量”“默读”“文章思路”等基本概念,再结合单元内单篇课文的文本特质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概念一方面指向人物精神的理解,另一方面指向阅读方法的运用。据此设计如下情境:

七(3)班召开了一次关于偶像的话题分享会。通过分享发现:女同学欣赏的偶像大多为流量明星,比如突然大热的王鹤棣等;男同学则更喜欢足球、篮球明星,比如世界杯中的梅西等。到底什么样的人能称之为偶像?让我们开启一段探寻偶像之旅。

“探寻偶像之旅”需要学生经历“认识并理解偶像—深入体会偶像品质—偶像指引我成长”的过程。由此,进一步设计以下三个任务:

任务1:走进偶像的精神世界。

任务2:讲好当代中国偶像故事。

任务3:论“偶像的力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认知思维目标由低到高、由简到繁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记忆和理解属于低阶思维;应用、分析、评价、创新属于高阶思维,学习的目的是理解作者和文字背后所想表达的意义,强调内在动机的激发、积极主动的参与、高水平的认知和元认识的投入、新旧知识的联系等[1]。任务1聚焦理解“偶像”内涵,即理解不同文章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强调的是整体感知,指向识记、理解,这是走向深度的基础;任务2要求联系当代中国偶像,体悟偶像精神品格,形成自己的思考,强调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指向应用、分析;任务3由他人及自己,由外而内,重新审视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挖掘偶像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强调的是理性而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并尝试将所学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一个“新产品”,指向评价、创造。这三个任务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联,后一个任务要基于前一个任务,并引出下一个思维点。任务的整体设计体现紧密的逻辑关系,实现螺旋发展。

二、层层深入,构建任务结构网

基于情境统领的任务只是提供了宏观的要求,需要将其进一步细化,方能在教学中落实。从认知进阶角度出发,任务的细化同样需要体现结构化,以此搭建起任务的结构网络。

(一)任务1的细化

任务1可以细化为两个子任务。其中,子任务1为“偶像品质我来说”,指向学生能认识并记忆概念或知识,要求学生梳理文章思路,感受人物品质(如表1所示)。这一子任务将课文的顺序做了调整,前两篇为议论文,需要找到观点类的关键句,再辅以材料加以论证,叙议结合,正反对比,通常是逻辑顺序;后两篇为叙事性文体,需要学生总结出叙事性文章通常以时间为序、辅以“我”的心情变化、呈现对文章思路和人物品质的理解等特点,为之后的任务开展奠定基础。

子任务2是“设计偶像明信片”。具体要求如下:

为了让他人更好地感受“偶像”的精神品质,班级决定将书上的插图设计成明信片进行推广,需要大家进行设计。(提示:可配题目,以文字说明;可补充图画;可设计图文的位置等。配文建议:可概括人物事迹;可展开想象,描写画面中的场景,注意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动作等;可谈谈自己对偶像的评价。)

这一任务指向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对事物或知识有初步的领会,能够解释、转换或推断等。解释就是能够用自己的话,对某个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转换就是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所学内容;推断就是依照所学知识预测事件的发展趋势。子任务2借助文中插图与文本相互映照阅读,以图画的方式表达人物的品质,再展开想象创作系列明信片,体现了理解层的“转换”和“推断”。比如,《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中,可以加入展现高原景象变化的前后对比画面,或选择牧羊人挑选橡子的场景和生活场景等,选择画面的过程就是深潜课文的过程,是深入理解人物精神品质的过程,聚焦用词、表现手法等,也更好地突出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

(二)任务2的细化

任务2“讲好当代中国偶像故事”可细化为两个子任务。

子任务1是“偶像激励我前行”,具体设计三个活动:

1.请你从《诫子书》《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中选择一句或概括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明理由。

2.你能否设计一些情境,从《诫子书》中选择合适的语句送给同学们?

3.我为中国当代偶像写颁奖词。

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体现了把學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活动就是聚焦应用,从课文中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是找到自己认同的人物品质,是可以学习和效仿的;根据《诫子书》设计情境是一种反向思维,学生通过对情境的拟写,加深对《诫子书》内涵的理解;为偶像写颁奖词是对偶像精神品质理解的拓展延伸。

子任务2是“讲好中国当代偶像故事”。其实,书本中的偶像,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2021年南京语文中考的作文题之一就是从邓稼先、袁隆平、钟南山、郎平四位英雄中选择一位,把他的故事讲给三年级学生。但是,要讲好故事,学生依然要到课文中去寻找支撑。如《植树的牧羊人》是通过怎样的思路突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的,《纪念白求恩》是怎样依次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的。这一子任务既勾连了第四单元的写作教学《思路要清晰》,又呼应了课文的写作思路;既是迁移到生活领域的应用,更加聚焦高阶思维。

(三)任务3的细化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通过填写关于读书的调查问卷,找出同学之间的差距,然后共同研讨促进学生的阅读。任务3“论偶像的力量”勾连了综合性学习,由两个子任务构成:

1.设计“追星”调查问卷,并用图示(柱状图、折线图等)呈现调查结果。

2.论“偶像的力量”(小论文)。

结合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提示,关联学生实际,设计出“追星”的调查问卷,意在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布鲁姆认知理论强调的“评价”,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理性的、深刻的、有说服力的判断。比如,学生通过模仿综合性学习的“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创意设计出“中学生追星情况调查问卷(不少于三道题)”,小组合作根据问卷情况用图示法给出结论,这一过程完全根据小组想研究的点来设计,没有固定答案,比较开放;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打破原有观点,引导深入思考“偶像的力量”,进行自评和他评,最终生成“五星偶像”评价表。

调查显示,有接近一半的中学生有固定的偶像。而且,他们的偶像呈现多元化特征,除了歌星、影星外,也有体育偶像、文学偶像等。中学生追星的原因更多指向内心的需求和精神寄托,对偶像的理解逐渐从外在颜值向内在才华、精神品质、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转变。学生意识到真正的偶像应具有一定的优秀特质。这一层级强调综合外在与内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学生借助评价量表进行学习,不仅学会评价他人,也学会评价自我。

将所学知识重新组合,或者加入自己获取的信息,形成一个新的能力,则属于最高层级“创造”,例如提出一个新想法、解决方案,设计一个原创作品等。“论偶像的力量”小论文写作这一子任务,聚焦创造,强调根据偶像的内涵、中国当代偶像的故事以及不同领域的偶像特点,结合调查问卷及自身情况,重新审视自己的偶像,并以小论文或演讲稿的形式,表达自己正确的偶像观。在前两个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反观自身,追問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引领自己精神成长、照亮自我生命的偶像。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评价自我,再通过演讲稿或者小论文阐述“偶像新解”,表达偶像的力量对自我生命成长的引领。

结构化的任务设计,要聚焦学生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强调内在动机的激发、高水平的认知、新旧知识的联系等。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结构化的任务设计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线性的顺序达到每个层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层次之间进行交替和穿插。它更像是一个指导工具,帮助教师在任务设计中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深度思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谢幼如,郑永柏.教学系统设计(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24.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化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让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
科普学习任务在网络RPG游戏中的设计
技工院校物流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