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管理“三三三”模式

2024-01-05汤卫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三三三模式

汤卫

摘  要:围绕“立学课堂”的建构、打造、完善,通过教学管理关注学生“学”的全程,优化学生“学”的样态。从“备学”“研学”“拓学”等环节入手,打造课堂教学管理的“三三三”模式,努力让学生的“学”个性化、品质化、自动化。践行课堂教学管理的“三三三”模式,不仅能帮助师生“成事”,而且能助推学生“成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管理;“三三三”模式;立学课堂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三三三教学流程中‘自觉先学的生成与价值研究”(编号:GH2021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区域课堂教学变革的行动中,南通不仅铸就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品牌,而且实现了课堂改革经验的新表达,即“立学课堂”[1]。近年来,学校围绕“立学课堂”的建构与完善,尝试让教学管理跟进并积极介入其中,关注学生“学”的全程,优化学生“学”的样态,让学生的“学”真正地“立”在课堂正中央。我们从“备学”“研学”“拓学”等环节入手,打造课堂教学管理的“三三三”模式,努力让学生的“学”精准化、品质化、自动化。

一、备学:先学与引导、反馈,让学生的“学”精准化

课堂教学管理的“三三三”模式,首先立足于学生的“备学”。“备学”是让学生通过课前的结构化预习,带着理解与问题走入课堂。“备学”环节中的“先学”,其独立性与超前性有助于引导学生阐发个性化的思考,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要精心研发、设计相关的问题、任务等,精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性、自能性、个性化的学习;要为学生的“备学”提供资源、素材,打造平台、窗口,给予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并及时对学生的“备学”进行“反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创设一个“学习场”,而且要给学生提供“动力泵”和“支持库”。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里应外合”“双轮驱动”“软硬兼施”“粗细递进”等策略,来引导、助推、启发、点拨学生的“备学”。所谓“里应外合”策略,是指点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与外在学习压力相结合。所谓“双轮驱动”策略,是指让学生个体的“先学”与群体的“互学”相结合。所谓“软硬兼施”策略,是指将现代的信息科技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如将在线学习平台与传统的板书等相结合,让学生的学走向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所谓“粗细递进”策略,是指主任务与子任务、主问题与子问题相结合,既赋予学生“学”的自主时空和权利,又给学生提供细腻的启发、引导和点拨,从而助推学生的“备学”。在“备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关联要积极跟进、主动介入、适度反馈,从而让学生的“学”高效化。课堂教学管理,要兼顾标准化、统一化与个性化、差异化,从而兼顾教学管理的效率与公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学生要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我们应努力将上述策略常态化,为学生的“备学”保驾护航,促进学生“备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出精准的要求,为学生的“备学”搭建平台、扫清障碍,让学生积极参与“备学”、做到深度“备学”,让学生的“备学”呈现一种真正、真实、真诚的样态。

二、研学:探究与展示、提炼,让学生的“学”品质化

“研学”,是指在教师引导、点拨和鼓励下,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独立或合作研究的方式对学科基本知识形成新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示、交流碰撞,以及适时有效的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提炼思维成果,形成体系化的知识脉络,完善理性认知。在学生“研学”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可以设计、研发一些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对学生的“学”、自我的“教”展开评价。如“课堂教学引导问题评价量表”“课堂教学学生表现评价量表”“课堂教学行为记录单”等。借助这些量表工具,教师能精准把握学生的具体学情,准确定位自我的教学能力,从而让学生的“研学”环节更加高效,让学生的“学”品质化。

“研学”环节承接“备学”环节。为此,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的“备学”呈现出来,尤其是要将学生“备学”环节的疑点、盲点等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教师的指导才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策略、手段,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工具,对整个的课堂教学过程加以研究。例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画像解析”的方式——用摄像机记录课堂全过程。这不仅可以记录课堂上全体学生的学习面貌,而且可以深度分析某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表现。借助摄像机记录的画面,可以采用回放、暂停、慢镜头等方式解剖,获得学生课堂思维、探究、展示等的“大数据”,也可以获得学生个体学习的“小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对学生“学的课堂”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此外,通过摄像机录制的全景,为学生的课堂探究、展示等过程建立档案,从而便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研究,让研究具有连续性、有效性。这样的一种对课堂教学的深度研究,超越了传统的经验研究、主观观察研究,让学生的课堂表现清晰化、数据化。

对学生“研学”环节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将研究重心下移,与学生对话、合作,从而让课堂教学管理成为一种“合作型管理”“交流型管理”。在课堂教学管理研究中,教师既可以展开个别问诊,也可以展开集体会诊。借助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管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立学”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瓶颈、障碍,消除学生的学习困惑等,进而增强学生的“立学”素养,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三、拓学:测量与巩固、反思,让学生的“学”自动化

“拓学”,是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收获情况再次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提升的环节,包括复习、课后作业、查阅资料等。“拓学”的方向、层次、范围应基于测量的反馈情况,提供适切的巩固、反思等学习延伸和课后探究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作业菜单,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使学生的学习适度、适当地拓展、延伸。作业是学生巩固、测量、反思学习的工具、手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一班多菜单”“一人一菜单”。只有这样,作业作为一种检测、反馈手段,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学生的“拓学”环节进行管理,不仅要求教师准确地诊断,更要求教师积极地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学习能量”的增值。教师不仅要加强管理,而且要加强帮扶。借助“反思”活动,教师能认识到班级中的学习弱势群体,从而制定精准的帮扶策略,研发有效的帮扶路径。为此,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帮扶能力,同时也要让“学优生”积极参与到帮扶中来,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让学生自觉学习,让学生的“学”走向自动化。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选好“班子”,并让这些“班子”成员在课堂参与到各个小组的学习过程中,为小组的学习活动指点迷津、献计献策。如此,让班级全体学生群策群力,共同为提升学习质量出谋划策。同时,我们也引导学生对“班子”成员提意见,让学生对“班子”成员进行逆向评价。如此,让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让他们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委员会的部分成员积极参与管理,从而形成对学生的多元反馈。

对学生的“拓学”环节的教学管理,要建立一种例行的检查汇报制度。一般来说,每周都应当在班级举行一次例会,讓学生批评与自我批评。每次可以邀请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参与,邀请一些学生家长参与。而教师可以用“行事历”来进行管理,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如此,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课堂教学管理的“三三三”模式,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管理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全程,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管理。对此,要把关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立教学管理的过程性质量反馈机制,落实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岗位的责任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评价、考查。践行课堂教学管理的“三三三”模式,不仅能帮助师生“成事”,而且能助推学生“成人”。

参考文献:

[1]陈杰.立学课堂的源起、内涵与基本特征[J].上海教育科研,2020(9):5053.

(汤  卫,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三三三模式
探索“三三三”模式 筑牢幼儿园卫生防疫防线
宜宾南溪“三三三”扶贫模式探索
“三三三”教育理念下装控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探索
“三三三”举措让远教学用成果真正落地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链接的若干研究
用质疑法点亮“三三三”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