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性思维的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探究
2024-01-05李宬纹
【作者简介】李宬纹,高级教师,主要研究研究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
【课题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模式研究”(2022B120);南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新课改理念下高中作文写作序列化训练研究与实践”(2021B024)
【课堂聚焦·课堂新探】
【摘 要】在高考的议论文写作中,审题肤浅、立意片面是学生常犯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未能找到题干材料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或是未能在多个概念中找到其逻辑关系,平日也缺乏针对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辨训练。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将核心概念作为载体,运用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辨析核心概念本质,巧用关联词等训练方式,突破审题立意缺乏深刻性和思辨性的问题。通过为学生审题提供多元视角,促成思维品质的提升,让议论文写作真正深刻起来。
【关键词】核心概念;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议论文;思辨性思维
考试反馈中,许多学生的作文都表现出这样的问题:审题虽然清楚明白,但只能读出题干材料的浅表义,读不出命题人隐含在材料背后的深层含义,因此多围绕材料术语做表面文章;或是作文立意新颖,但无视材料各要素间的内部关系和整体性,因此审题狭隘、立意片面。议论文作为常见的作文体裁,从审题立意阶段开始就特别考验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所谓思辨性思维,指运用逻辑进行推导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思维模式,它是一个人深入认识问题逻辑理解问题的重要方式[1]。近年来,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背景对学生提出了多元化分析和解读作文材料的要求,审题浅显、角度单一的作文立意显然无法应对现在的议论文写作。而一篇好的议论文,既应有思想的深度又应有思维的广度,这无形中对议论文写作的教学和审题立意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的审题立意更深刻,可以思辨的视角重新审视高考作文命题意图和题干的材料安排,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核心概念,由此判断出题人的意图,找准辨析材料的切入点,拓展思路,使论述充分且合乎逻辑,表现出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思维深度。
一、核心概念的提炼和判断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高考内容和命题改革的重要指南,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基本方向。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体现出“三无不”和“三线”的特点。“三无不”即“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三线”即“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的考查思路。“三无不”和“三线”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如何拨开试题给出的情境迷雾,直击写作材料的核心概念和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便成了学生写作时要突破的第一道关卡。
事实上,命题人总会在所给材料中或隐或显、或多或少地给出写作抓手,这就是材料所体现的核心概念。只要培养好学生筛选、分析、判断信息和分层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提炼出核心概念,就能让作文立意准确、思辨性强。
核心概念一般表现为对材料的解读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这种词通常有两大特征:一是在材料中反复出现,即高频性;二是对材料所阐述的问题起关键作用,即重要性。抓住了这两个特征就等于找到了材料的核心概念,也就确定了写作的重心和走向。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筛选材料信息,寻找核心概念。
1.关注材料中观点性或评论性语句
比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的材料就是这个类型。该题材料围绕“本手”“妙手”“俗手”这三个围棋术语进行解释和评价。“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等语句都说明,该段材料的核心概念就是“本手”“妙手”“俗手”。
2.关注材料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
如2023年高考北京卷的“续航”和“亮相”,2020年高考天津卷中的“中国面孔”,2019年高考北京卷中的“韧性”“色彩”,都是材料里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这些高频词可能是某种新兴概念,也可能是社会上的某些热词。命题人在材料中选择了某些能够折射时代风貌或精神特质的词语作为核心,为学生表现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风采提供了切入点。
3.寻找材料与所给主题词之间的对应点
如2021年全国甲卷谈及红色节日、红色歌曲、革命英烈和榜样,再谈到“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许多内容很难让学生一下子找到材料的重心。但是将材料中谈及的内容与随后给出的主题词“可为与有为”对应起来便不难发现,前面的内容更多是从时代的层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可为”这个词,而“有为”是青年的使命。找到对应点后,核心概念与繁复材料之间的关系便明朗起来了。
二、运用联想思维,挖掘核心概念的深层含义
近年的高考题中,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题是公认比较难写的一道题。题中插入了一幅漫画,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漫画内容和寓意,从“描红”的方法谈及“为人”的方法,非常考验学生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在多个关联观点中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表达。由此可见,平日的写作训练中,强化学生由此及彼的联想思维能力也十分重要。
如果说从题干所给材料中提炼出核心概念只是站在命题人的角度破解作文审题立意的第一步,那么联想思维则是打通学生捕捉核心概念背后隐含的命题人的情感倾向、写作角度的重要一步。
联想思维是由某一个概念联系其他相关概念的思维活动,是在两个或多个思维对象间建立起连接的思维方式。联想思维运用在作文审题立意中,主要是结合材料语境寻找核心概念,从核心概念的本义找到与引申义或者比喻义之间的联系,一般可以尝试运用相似性联想思维和发散性联想思维去寻找和挖掘核心概念背后的深层含义。
1.运用相似性联想思维,挖掘核心概念的深层含义
相似性联想思维,通常是从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效果、价值意义等方面去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點。比如2023年高考北京卷的材料中谈及“续航”一词含义的变化。“续航”本义特指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连续航行,“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中的“续航”与本义之间的联系在于能给某种事物的生长或发展过程提供动力和支持。找到相似点后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提供动力和支持”的过程,可以是交通工具的行驶过程,也可以是青春成长的过程、经济发展的过程、文化发展的过程,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复兴梦的伟大征程等。联想到这里,学生就可以选定某个角度,思考为这个过程提供动力和能量的因素有哪些,从而展开写作。同时,学生通过相似性进行联想的过程也层层深入挖掘了“续航”这个词背后的深层含义,这对学生打开写作思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运用发散性联想思维,丰富核心概念的含义
发散性联想指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多种可能性,比如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答案或解决方法,或者是从一个事项派生出许多不同但相互关联的事项。在写作中运用发散性联想,指在构思作文时经过思维的发散,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加以选择取舍,最终选定一个明确的话题作为切入口,从而完成全篇文章的构思过程。
仍然以2023年高考北京卷的“续航”为例。“续航”一词由于现实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产生了引申用法。材料中“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一句中的“等”字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材料中给出的两个范例继续发散思维,将“续航”拓宽到不同的领域。如从“续航”的本义横向联想为“为生命续航”“为梦想续航”“为时代续航”;又如从纵向递深的角度论证“续航”的必要性,讨论“续航是什么”“为什么要续航”“怎么续航”“续航后会怎样”;再如从“续航”的必要性、目的、途径、价值、原因等其他角度进行发散性联想,从而更理性、更深入地思考这个话题。沿着发散性思维的指引,学生构思作文的角度变得更丰富,文章变得更有层次、更有格局,整体性也变得更强。
三、通过辨析,厘清核心概念本质
如果说筛选和提取核心概念是作文立意的引发点和着力点,那么厘清其本质就是作文逻辑变得更严谨的关键点。对核心概念“下定义”就是对核心概念进行解读,也就是厘清核心概念的本质。解读的过程,是让学生选择一个能驾驭的角度,对核心概念做出自己的理解和界定,从而明确其内涵,为接下来进一步展开阐述和论证做准备。
给核心概念“下定义”,主要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解释内涵进行定义、辨析进行定义、列举具体事例进行定义、运用比喻修辞进行定义。
1.从内涵入手进行定义
从内涵入手进行定义,就是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对其从理论上进行界定,具体可以从概念的特征、性质、组成要素、构成原因、功用效果等角度加以解释。写作时,学生能大体接近概念的内核,写出自己对核心概念的独特理解即可,如下面的两个写作案例:
例1 何为“张弛有道”?“张”为紧,是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的拼搏奋斗;“弛”为松,是适时放松、从容不迫的平和心态。善用松紧之道,才能依据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个人身心状况的不同特点合理安排时间,成为时间的朋友。
例2 何为“弯道”?它指的是抓住机遇,巧妙超越,代表着“机遇”和“巧思”。何为“直道”?它指的是依靠实力硬拼,全力冲刺,代表着“勇敢”“刚强”。何为“换道”?它指的是另辟新径,循新道前行,代表着“智慧”“创新”。
以上两例就是从概念的内涵出发,通过阐述及界定概念。培养“下定义”的能力,是学生培养思辨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许多考题材料中的核心概念大多比较概括和抽象,如果不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提前把模糊和抽象的概念明朗化,便不利于学生展开后文,容易出现偏题的现象。同时,明确概念的过程实际上也缩小了学生的写作范围,为其选择写作角度、明确写作主体提供帮助。
2.从辨析进行定义
辨析定义,主要是将相似的一些概念与核心概念进行区分,从而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常用“不是……而是……”的句式进行辨析。
例3 何为“自在”?“自在”并不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完全自由,而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行我所思,求我所欲。
例4 如何理解“松弛感”中的“松”字?“松”并不是松懈怠惰,对任何事情都不做要求,而是在压力之下解放被束缚的思想,得到心灵的自由。
以上两例通过引入与核心概念相关或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于对比中更好地分辨事物或概念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使核心概念的定义明晰,凸显其本质属性,学生的辨析能力也在对比中得以体现。
3.列举具体事例进行定义
列举出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可以将概念化大为小、变虚为实,将核心概念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能增加被定义词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但这样做也会有一定难度,它既需要开阔思维联想具体事例,又需要较强的概括或转述能力,才能在一个个事例中一步步“抽丝剥茧”式地阐释核心概念。
例5 何为“赶考精神”?是古代书生即使跋山涉水依旧壮志不改的坚定;是毛泽东即使艰难困苦、风尘仆仆,依旧迎难而上的勇气;是新时代里奔赴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稳中求进的踔厉奋发。
能够用具体事例界定概念的能力也是思辨性思维能力的体现,这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去透视、分析概念,将模糊对象明确化,将抽象的对象具体化,因此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举例说明的能力,以此增强其作文中语言表达的思辨性。
4.运用比喻修辞进行定义
以比喻进行定义,就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加以阐述,把抽象、不易理解的概念通过具体、生动、简明的语言解读出来,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明了。想要用比喻的方式进行定义,如何找到与本体契合的喻体是关键。
例6 何为“生力”?“生力”是青年奋斗的源泉,是把沙漠变为绿洲的决心,也是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
以上几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视情况综合运用。结合材料语境,运用各种方式给核心概念下定义,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材料中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种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思辨性能力培养的一部分,它不但使学生思考和辨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学生在作文立意上更具独创性。
四、巧用关联词,搭建核心概念的逻辑支架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作文命题已经渐渐从以前的一元命题过渡到二元乃至三元命题。题目中的材料往往涉及两到三个核心概念间的辩证关系。比如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材料中提到一系列红色纪念日、红色作品、革命烈士和学习榜样,就是让学生在多个核心概念中找到“可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当审题时发现材料中的核心概念不止一个时,学生应该如何思辨,在多概念并行的情況下立论?巧用关联词搭建多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关联词作为联结分句、表明关系的词语,可以在论及多个概念的辩证关系时起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关联词既能有效增强句子间的黏合度,使句群之间的逻辑关系更紧密,又能使文章脉络更清晰,还能增强内容的思辨性,体现对问题思考的逐渐深入与推进,使论证不仅仅停留在表层或单一层面上,而是富有层次。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逻辑关系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对立)关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等。
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的作文题为例。仔细分析该题三个词的特性,“本手”是正规下法,是基础;“妙手”是精妙下法,是创新之举;“俗手”是受损下法,属急功近利之举。在厘清几个词的概念与特性后,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关联词将三者搭建起逻辑关系。如运用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将“本手”“妙手”之间的关系搭建为“‘本手是‘妙手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妙手随成”。或是将“俗手”与“妙手”的关系搭建为“打牢基础,才有可能下出‘妙手,没有牢固的基础,仅凭一时兴起,只能下出‘俗手”。在这样的逻辑关系下,学生的作文构建出具有思辨性的立意:以“本手”为基,避“俗手”之劣,创“妙手”之举。除此之外,学生采用其他关联词还能构建不同的逻辑关系,树立各不相同的立意。这使得学生即使在面对同一个题目、同一则材料时也能突破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角度和更深的层面对材料进行解析,实现议论文的思辨性。
当然,无论是提炼核心概念、下定义,还是使用关联词,审题立意的过程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环节,而是运用各种方式综合思考的过程。学生思辨能力与作文审题立意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即便我们为学生找到了如核心概念这样有效、可迁移的思考、写作方式供其使用,最重要的还是改变教学理念,从高一开始便在各个大单元的教学和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渗透思辨性思维的能力训练,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实践中善于运用思辨性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才能在高考时发挥全力。
参考文献:
[1]张忠森. 思辨性写作:关注两个关键与逻辑呈现[J]. 中学语文,2020(10):29-32.
(责任编辑:朱晓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