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情感效应策略
2024-01-05邓晓菲
摘 要: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高校英语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以价值塑造为核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的“三位一体”育人功能。艺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必须把握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特质,充分利用情感效应,让学生在愉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在兴趣的驱动下、在成就感和美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汲取课程思政的养分,建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价值体系。
关键词:艺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情感效应
作者简介:邓晓菲,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一、导语
情感是人的认知中最敏感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情感效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就感、美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下,高校各门课程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以价值塑造为核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三位一体”育人功能。课程思政应润物无声,教师以恰当的策略和方法把思政教育内容转化成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促知、以情化人。艺术高职院校学生情感丰富,对事物尤其是艺术有着较强的感知力、领悟力和表现力。艺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必须把握好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感特质,在努力提高自身思政素养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愉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在兴趣的驱动下、在成就感和美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汲取课程思政的养分,建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价值体系。
二、艺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情感效应策略
(一)良性的师生互动
情感效应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教师是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互动的第一人,也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一线英语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纲领设计教学,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眼世界优秀文化,充实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思政教育内容。艺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必须懂得如何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说”思政。笔者曾经教过音乐专业的学生,自身也是音乐尤其是爵士乐的爱好者,经常带领学生欣赏从爵士乐到流行乐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性英文歌曲,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文化背景,解析英文歌词,而学生则从编曲、唱法等专业角度让笔者更好地了解歌曲的风格与特点。这种基于师生共同兴趣爱好又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分享与交流,既轻松又充实,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更利于教师开展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例如,在赏析迈克尔·杰克逊歌曲We are the world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先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理解英文歌词,再让学生选择英文关键词(友善、平等、文明、和谐)对歌曲的内容、思想进行口语阐述。课后,笔者让学生搜集与这首歌的思想内涵相通的中文名言诗句并进行英语翻译,笔者再点评修正。这样,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提升了英语语言水平,在对比中西方文化、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自身先有积累,并关注学生喜好,在情感上与学生亲近,学生才会积极接纳和吸收教师输出的知识和观念,把教师传授的“道”内化成自身的“德”。
师生之间的情感效应不仅需要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即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以获得新知识、建构新认知。如上文提到的赏析歌曲We are the world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个人努力和团队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信息阅读、歌词翻译、口语阐述、诗文搜集翻译等一系列学习任务,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并表达歌词的内容思想,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中相通的价值理念。在此过程中,学生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团队分工合作,既需要处理语言信息和知识,又需要分析思考历史和文化,还需要对加工的信息进行表达输出,在提升英语语言水平、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同时建构新认知、内化价值理念。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总结、输出,收获了知识,塑造了价值观,历练了团队合作能力,体验了教师给予的充分尊重,情感效应相应产生。
(二)以兴趣为驱动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最直接的因素。艺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尽量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来选择课程思政素材,设计的教学活动也要便于学生施展专业才能、表达艺术情感,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顺利地开展学习、在展示艺术才华和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提升情感效应、实现价值塑造。在面向美术系学生教授《E时代高职英语综合教程2》中的“时尚”单元时,笔者选用了“华服锦绣——四川非遗服饰文创线上展”这则英语新闻拓展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按所学专业分成“服装设计”“人物化妆”“舞台艺术”三组,完成两个课后任务:1.在阅读新闻的基础上进行口语陈述,三组学生分别从专业角度描述此次文创展的亮点、最欣赏的作品及原因、蜀锦和蜀绣的特点;2.以湘西苗家文化为背景,三组学生合作设计一件文创作品图稿(包括人物服装、化妆及舞台设计),并简单描述作品的亮点、专业技巧、文化内涵。这则新闻内容贴合学生所学专业,且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展示专业才能,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很高,完成效果也很好。他们用各种学习工具自主解决语言困难,在口语陈述和简单描述中进行了比较顺畅的表达,教师只需给予少许语法和词汇的指正。可见,要调动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要让其所思、所学与专业相关,让其有基础和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在操练语言的同时展示专业能力、表达艺术情感。
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教学素材,引发其情感共鸣,更要对其兴趣进行正面引导,以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上文的教学案例中,笔者选用“華服锦绣——四川非遗服饰文创线上展”这则英语新闻开展教学,正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发挥专业才能的同时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和体会到“时尚”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以此增强文化自信。在这个单元的导入环节,笔者让学生讨论“CK服饰启用各种肤色和体型的模特拍摄广告”这个案例,表达自己对时尚的看法。CK服饰是学生熟悉的时尚品牌,很容易引起其兴趣和关注,而此案例的时尚态度不同于流行的“崇尚高瘦白”,传达的是平等、健康、自由的理念,学生对此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热烈的讨论和发言过程中形成了正面的时尚观,即真正的时尚不是人云亦云、随大流,而是在尊重自我与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样一来,学生既了解并思考了当下的时尚事件,又练习了口语表达,还重新审视并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观。可见,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并对其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三)强化成就感
成就感是一个人在完成某件事后获得的愉快而成功的心理感受,也是提升情感效应的关键因素。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首先要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信心和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强化价值塑造。上文提到的“华服锦绣——四川非遗服饰文创线上展”英语新闻教学中,笔者安排美术系学生完成新闻阅读、口语阐述和文创作品图稿设计的学习任务,是因为美术系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能力、在语言学习工具的帮助下达成材料分析、观点阐述和作品创作一系列学习目标,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又如“职业规划”单元的写作教学中,针对戏剧系学生,笔者先让其观看“歌剧《红楼梦》将重返旧金山舞台”的英语视频,了解女高音歌剧演员的职业成长历程,以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价值,再让其从三个方面描述自己的职业理想:“你最想把哪部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给外国友人观看?为什么?”“你认为要把中国戏剧发扬光大,自己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付出哪些努力?”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笔者还提供了参考词汇及句型,学生写作完成后还评出了十篇最佳作文。学生通过观看英语视频找到职业规划方向,通过思考教师提问落实职业规划内容,又通过语言学习与积累把自己的职业规划变成“白纸黑字”,在达成学习目标、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自信,树立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职业理想。
学生有信心和能力达成学习目标是获得成就感的首要条件。而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一定期望,并通过语言和其他形式输出期望,促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期望,也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条件。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纲,根据学生兴趣选取教学素材,设定符合学生能力的学习目标来实现价值塑造,这一过程本身即在寄予和表达期望。如上文提及的“时尚”单元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期望是树立健康积极的时尚观、增强文化自信,又如“职业规划”单元教学中,笔者的期望是学生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这些期望是学生在达成学习目标、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一步步实现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此过程中,强化教师期望和学生成就感的重要手段便是“奖励”。在“时尚”单元拓展阅读教学中,美术系学生设计的以湘西苗家文化为背景的文创作品图稿参与了学院英语社团“向艺院献礼——学院周年庆”英文才艺展,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这样的院级奖励可记入学生档案,为学生的履历“添彩”。而在“职业规划”单元写作教学中,笔者对创作出最佳作文的学生给予了期末成绩加分,以助力学生评优和获取奖学金。教师通过“奖励”明确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学生在“奖励”的促使下付出更大的努力,又通过赢得“奖励”收获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学习积极性与成效大大提升。
(四)重视美育功效
美感是人因为客观对象的特征属性所引发的情感上的愉悦心理状态。美育即启发与强调个体对美的感知与思辨力,使个体在探索自然美、生活美、文学美、艺术美的过程中获得美感经验、建构美学观念。艺术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与美育相融相通,不可分割。艺术类专业学生本身对艺术有着较强的感知力,英语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要首选易于激发学生艺术美感的材料,尤其是视听材料,比如英语歌曲、英文电影等,并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设计,让学生在愉悦的美感体验中升华情感、塑造价值观。上文提及的We are the world歌曲赏析教学中,学生通过听歌学唱体验音乐的美感,通过了解创作背景、赏析英文歌词体验文学的美感,又通过口语阐述歌曲思想内涵表达美学观念,还通过搜集翻译与歌曲内涵相通的中文名言诗词再次体验文学的美感,并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升华情感、塑造价值观。又如“时尚”单元的观演环节,学生通过观看英文电影《时尚女魔头》体验电影美学,通过模仿与表演电影对白体验文学与表演美学,又通过口语阐述电影思想内涵构建美学观与人生观。在此过程中,课程思政与美育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英语课程思政中的美育不仅存在于课堂之中,也可延伸至课堂之外,任何能实现价值塑造的美育活动,如比赛、社团活动、选修课、讲座等都是课程思政的载体。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社团曾举办“最美大白——致敬抗疫英雄”英语短视频大赛,舞蹈系学生在短视频中用一段唯美的现代舞歌颂了抗疫英雄的敬业与奉献,器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为短视频英文讲解演奏优美的配乐,美术系学生则为短视频大赛制作了英文宣传海报,音乐系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为大赛演唱了英文主题曲。学生们在活动中尽情施展艺术才华、体验艺术之美,不仅增强了英语学习热情与信心,更升华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的理解与认知,增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可见,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美育是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催化剂”,让学生在体验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升华情感,塑造价值观。
三、结语
在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要发挥以“价值塑造”为核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三位一体”育人功能。针对艺术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艺术表现力强的特质,英语教师必须提升自身思政素养,与学生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兴趣驱动、成就感、美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收获知识、鍛炼能力塑造价值观,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牛晓.从建构主义理论探索英语新闻视听说教学[J].思想战线,2009(S1):105-106.
[2]贺冠熊,王建华.动机理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1(5):112-115.
[3]王娟.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构建的有效性评估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9):64-66.
[4]彭浩.“皮格马利翁效应”与外语教学策略探寻[J].教育教学论坛,2016(51):175-176.
[5]张丽娥.新时代视角下大学生美感教育路径探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