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阈下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调查研究
2024-01-05王志兵郝英娥朱晓慧
王志兵,郝英娥,朱晓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
我国已明确提出“双碳”的目标、愿景:我国将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在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排放的碳”与“吸收的碳”相等。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两个方面着手。“绿色消费”直指民众的日常生活,所以叫“绿色低碳全民行动”[1]。
“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是国务院文件《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重点实施的“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最新国家发改委报告显示,“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成效明显”。本调查旨在通过一定数量样本的调查分析,详细描述这一行动进展,并从中发现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提供参考。
一、调查工作概况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比较重视节能减排教育工作,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历年大学生节能减排作品竞赛活动。在这一背景下,本团队小组成员一直比较关注网上的节能减排方面的调查资料,发现不少学校有关于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与行为的调查[2-3],网上也有关于我国民众节能减排意识与行为的调查[4-5],但是专门针对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意识与行为展开的调查工作还较少有人做。为此在本学期初确定了这一调查的主题。并从3 月10 日起开始了这一调查,到4 月27 日基本完成全部的调查资料搜集任务。在历时48 日的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大力支持,在入户访问的过程中许多同学的家人、亲友也给予了热情地帮助。
(一)样本选取与调查方法
调查目的是要准确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情况、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最熟悉的学校为“点”,以蹲点调查作为基本调查方法,并且用它贯穿这次调查活动的始终。同时,为增强样本的代表性,让调查的结果能反映全省以至全国的普遍情况,也适当做了“面”的调查:包括学校周边访问,包括通过电话等通讯工具访问亲友,还包括相当数量的网上文案调查。
在文案调查方面,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查前阶段,从互联网上或通过其它途径搜集、阅读比较典型的关于节能减排的调查或文件、论文,在这一过程中共搜集、阅读到比较有参考价值的相对完整的文档103 份。调查结束分析调查数据阶段,重点研读了关于节能减排的文件、调查报告、论文,共计25 份。
此外,本研究还就有关节能减排政策情况、技术问题,访问了学校有关领导及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他们很热心地作了解答。
(二)调查表的设计和资料的整理分析
为搜集第一手资料,主要设计了“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的调查”的调查表,一是电子版,上传问卷网,供网上调查用;二是纸质表,供入户调查使用。调查结束,共计收到1218 份网络调查材料及75份入户调查材料。
在调查表中共设计了三大类共19 个问题。第一类,前4 个问题,是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类,中间10 个问题,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的意识;第三类,后5 个问题,是关于日生活中节能减排的行为。第二类、第三类问题内容密切对应,都主要围绕日常生活中的节能节电、节水、节约木材、减排、垃圾分类五个方面进行。为了增强普通民众的易读性、易操作性,对问卷进行了处理,本研究全部问题都是单选、必答问题。
入户调查材料最后也被输入问卷网,所有数据都用问卷网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同时也用到双变量的相关分析等。
二、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情况统计及分析
在这次调查中深切感受到了我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深深体会到节能减排工作对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这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民众已普遍具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节能减排的意识,并能较好地实施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行为。调查数据具体地诠释了国家发改委的结论--“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成效明显”。详细数据如下。
(一)民众能较好地注意节能节电
节能减排首先是节约能源。日常生活中使用能源主要是为了烹饪、取暖降温、照明、出行,虽然还有用煤气、原煤、甚至农灶柴火获得能源的做法,但现在代表性的能源是电。所以选择“随手关灯”作为节能意识、行为的代表。调查显示:93.58%的人意识到要随手关灯(见图1),并且有差不多的人能够这样行为(见图2)。剩下的人并不全是没有节能的意识、行为,部分人是因为忽视了“随手关灯”的节能作用或者在行为上跟不上意识。
图1 日常生活中怎样节约用电
图2 日常生活中是否随手关灯
(二)民众能较好地注意节水、合理排放污水
节能减排其次是减少污染物排放。日常生活中用水,不仅关系到节能问题,还涉及到污染物的排放问题,考虑水的广泛用途和渗透性,节水、合理排放污水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随手关水龙头”作为这一点的代表。调查显示:78.89%的人意识到要随手关水龙头(见图3),92.73%的人能够这样行为(见图4)。二者数据有一定的差距,分析原因应该是在“意识”调查时有三个干扰项,当问到“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可以节约用水”时,少数人选择了其他项,原因并不是没有节水意识。
图3 日常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
图4 日常生活中是否随手关水龙头
(三)民众能较为地节省木材
节约木材,保护绿色资源,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日常生活中节约木材最突出的成绩是农村柴火灶的淘汰,城市生活中煤炭、木炭使用的锐减。但是对于一般民众来说,现在用“节约用纸”最能考验其节能减排意识、行为。调查显示:45.78%的人意识到要节约用纸(见图5),86.17%的人能够这样行为(见图6)。二者数据有较大的差距,分析原因应该是在“意识”调查时有三个干扰项,当问到“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可以节约木材”时,不少人选择了其他项,而选择其他项并非没有节能减排意识。
图5 日常生活中怎样节省木材
图6 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用纸
(四)民众大都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意识
汽车尾气排放,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同时消耗能源,这已经是社会共识。调查显示:83.76%的人能够做到尽量少开车、打车,而是选择公汽,或者骑行。比预想的数据更乐观,可能与样本主体非富有人士有关。
图7 日常生活中是否坐汽或骑行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五)对于日常生活,多数民众具有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并能实施相应的行为
经过我国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的宣传,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也已经是社会共识。调查显示:63.65%的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这一数据在统计的五个方面处末位,这可能与垃圾分类的复杂性有密切关系。这一块应是目前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的薄弱环节。
图8 日常生活中是否分类收集并处理垃圾
三、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
(一)民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行为都有进步空间
全部调查数据向我们表明,虽然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减排成绩明显,但是我国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工作还有进步空间[6]。
(二)一些民众对于如何节能减排,认识不足,做法错误
比如节水“意识”,调查时有三个干扰项,当问到“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可以节约用水”时,少数人选择了“随手关水龙头”之外的其他项,其他项不是都不正确,但将它们置于首位就不妥,将“少喝水”置于首位更是荒唐。
再比如节约木材“意识”,调查时有三个干扰项,当问到“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可以节约木材”时,不少人选择了“节约用纸”之外的其他项,选其他项并非表明没有节约木材的意识,但将它们置于首位会出现一些问题:做房子不是普通民众日常事务,不用木杆铅笔可能做不到(多数铅笔都是木杆的),不用一次性筷子也难实施(小餐馆就只提供这个)。而各类纸张才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数量庞大,现实浪费惊人[7]。
2017 年时有调查显示“城市家庭居民对自身家庭用电关注度很低,各类节能知识普遍缺乏”,这一现象到现在还是存在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8]。
(三)节能减排工作的科技含量有待加大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虽然一直在节能减排,但有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碳排放总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经济增长、生活水平增长,将会促使中国碳排放总量的上升[9]。
这次调查的结果之所以如此“漂亮”,与样本的生活水平偏下有一定关系。在这次调查中,富有人士只占1.2%,62.4%的人认为自己只是温饱水平。
如果保持现在的生活方式(主要指科技含量),当人们更富有时,当更多人有更好的小汽车时,当用上了更多的空调时,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成绩就很难保持了。
(四)垃圾分类是节能减排工作的薄弱点
前面已提到,调查显示:只有63.65%的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这一数据在统计的五个方面中处末位,所以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是目前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的薄弱环节。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提出下列建议。
(一)继续教育并开展具体的节能减排活动
目前我国节能减排成绩的取得与政府一直以来的宣传工作分不开,要保住成绩,宣传工作要继续,过去很有效果的具体的节能减排活动还要开展,甚至加强,比方“光盘行动”“植树节活动”等[10]。
同时,民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意识还有提高空间,行为还要进一步引导。这要求今后的宣传工作,以及具体节能减排活动的设计、发动,要有关于上述“提高空间”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二)要增加日常生活中科技含量节能减排
一般来说,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拥有并消耗着更多的资源,资源就意味着能量,消耗多必然排放多。所以,节能减排与提高生活水平是一对矛盾。
但是,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将会有快速的提高。如何保证生活提高的同时,节能减排的成绩也提高?这依赖于提高日常生活的科技含量,用更环保的生活用品(如发明新的环保的一次性餐具),采用更有益的生活方式(如减少夜间生活、工作),特别是数字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11]。--利用科学知识、技术获得的关于节能减排的创新创意发明,如新能源汽车、共享单车、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使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进步同时还能节能减排。调查显示86.4%的人认为,“日常生活的节能减排应加快技术开发”。
(三)适当加强日常生活节能减排的立法
生活中的节能减排,人人有责,富人责任更大。但实际上富有会使人任性,因为生活富裕会使人更容易贪图舒服、方便,而不在乎小的甚至看不见的节能减排贡献。在调查中故意设计了“否,又不贵”、“否,方便舒服第一”之类选项,结果中有人选择这些选项,相信在富有人士中选择这些选项的人会较多。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随着将来富人群体更加庞大,适当的立法工作可能是必要的,即现有的节能减排立法较少涉及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减排。调查显示,91.34%的人认为国家应该颁布相应的法律来确保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节能减排。
(四)要针对节能减排难点想办法、抓重点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节能减排工作虽早已成为社会共识,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却一直进展不大,或者说,没有根本性的进展。在这方面有宣传,也有投入,如一般城市小区都有垃圾分类分置的垃圾箱。但效果不佳,与工作力度不够,花心思太少有关。比方简单地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两类或四类,普通民众并不好操作。
尝试提出解决方案,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分步进行:首先简单一点,只分出电池、玻璃、塑料、纸品等明显好分类垃圾,下剩不分;接着再分出二批、三批,家庭不容易分的就不分。容易分出的垃圾甚至可以有偿收集,因为多数容易分出的垃圾是可以让工厂回收处理的。这样做,让民众在家里就容易分类收集,在垃圾箱前也容易分类丢弃。这比当前的“可回收”“不可回收”之类的分类好执行得多。
关于调查的补充说明:虽然本次调查总的样本数足够(达到1293 份),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目前我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面貌。但样本中的富有群体很小,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富有群体的表现才最能隐含未来的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要求,所以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