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新闻阅读提升中职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4-01-05李晓琳

校园英语·下旬 2023年6期

摘 要:当下中职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低下,阅读能力不高,如何激发中职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是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在电子产品和互联网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在克拉申输入假说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利用学习App、公众号等工具在课下进行新闻阅读,课上进行新闻分享,师生和生生课堂互动得以增强的同时,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也得到提升。

关键词:输入假说;新闻阅读;新闻分享

作者简介:李晓琳,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

一、研究背景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坚定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实现以上目标,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体裁多样的英语阅读训练。而目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运用的教学资源基本上是教材和各类阅读试卷,体裁有限、内容单一、时效性差,很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不用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了。相对于枯燥的课文和阅读训练,学生更热衷于在手机上浏览各种有趣的视频和新闻资讯。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英语教师如何利用碎片化阅读和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主流媒体App、公众号等工具浏览最新资讯,进行英语新闻阅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阅读大量文献之后,笔者发现国外很早就把新闻阅读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比如《纽约时报》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大力提倡将报刊教学应用于中学课堂。在20世纪80年代,在“报纸参与教育”工程(NIE)的大力推荐下,许多欧美国家以及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亚洲国家开始将报纸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报纸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拓展学生的眼界。此后,有不少学者都对新闻阅读进行了研究和论证,所有结果都证实了新闻阅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比如Gillis曾对77名中学生中开展了为期12周的英语新闻阅读实验,通过前测和后测成绩的对比,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国内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学,相应地也出现了很多和新闻阅读教学相关的报纸和教材,比如适合中职生阅读的21st Century、China Daily、English Weekly等。在笔者检索到的文献中,有很多论文探讨了新闻英语辅助中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如李雅认为新闻阅读富有时代气息,对英语教学是一种相当好的补充和延伸,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加强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阅读了大量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从中获得了一定的启发和灵感。新闻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全球最新资讯,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多样性,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合理评判。

但另一方面,由于搜索范围有限,笔者发现现有文献对新闻材料的选择主要集中于纸质媒介,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而且更加便捷,比如主流媒体的公众号、App等,而且现在我们不仅可以读新闻,而且有很多音频、视频可供我们听新闻、看新闻。网络新闻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这要求教师在选择新闻阅读素材的时候要把好关。

三、研究方法与实施

笔者通过实验研究的模式,对新入学的中职生进行了三个学期的实验研究。首先,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实验对象在研究前后英语学习兴趣和阅读水平的变化。同时笔者以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真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作为测量工具。在英语新闻阅读实验开展前,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阅读测试,得出前测成绩。三个学期的实验结束时,再次对两个班级进行测试,得出后测成绩。通过将实验班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和对比班进行比较,了解实验班学生三个学期以来阅读能力的变化情况,获取相关研究数据,进而分析研究结果。

实验始于2021年9月。新生一入学,笔者就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班(32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情况进行调查。两周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测,并记录成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笔者在实验班开展了一系列新闻阅读活动。首先,笔者幫学生把好第一道关,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合中职生的英文新闻报刊、App和公众号。如21st Century、English Weekly、Xinhua News等,让学生每天利用15-30分钟的课外时间或听、读或看英语新闻。然后,在每天的英语课上,教师利用5-10分钟课堂时间请一位学生到讲台上和大家分享他本周读到的最喜欢的新闻。教师对每天分享新闻的学生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要把分享的新闻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二是分享的内容要包括新闻标题、新闻图片和新闻正文三部分,三是要在PPT中标出3-5个重点单词和大家一起学习。笔者还要求分享新闻的学生,提前一天把要分享的PPT发给教师预览,以便教师把握该生在课堂上分享的新闻的内容和难度。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如何利用PPT分享新闻,在新闻阅读任务布置后的两周内,每天先由教师在课堂上分享,展示包含新闻标题、图片和正文三要素的PPT。教师鼓励分享的学生增加和其他同学的互动环节。比如,在展示新闻相关图片的时候,如果图片是人物,分享的学生可以问同学“Do you know who he/she is?”“What did she/he probably do?”;如果图片内容是事件,分享的学生可以提问“Can you guess what happened in the picture?”,如果图片是风景或地标性建筑,分享的学生可以提问“Do you like the scenery?” “Can you guess where it is?”“Have you ever been there?”。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新闻分享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新闻的热情。因为只有了解了最近正在发生的事件,才能和分享新闻的同学达成有效的互动。在教师连续分享了10个PPT,并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了有趣的互动之后,学生基本上明白了如何把自己喜欢的新闻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和同学分享,以及如何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互动。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学号为序,轮流分享英语新闻。

在三个学期的实践中,学生一共在课堂上阅读了216篇英语新闻,积累了786个热点新闻词汇,其中教师制作了10个PPT,分享了32个新闻词汇,学生制作了206个PPT,分享了754个词汇,学生成为新聞阅读和分享的主体,教师从中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

2022年12月,在第三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笔者对两个班级进行了实验后测并记录数据。然后把前测和后测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四、结果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在一年多之后再次对实验班的3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在英语阅读兴趣方面,实验前有17位学生对英语阅读有兴趣,占全班人数的53%。实验后,100%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阅读的兴趣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A反馈说:“以前我最讨厌的题型就是英语阅读理解,又长又枯燥。英语新闻就不一样了,我可以选篇幅短的,带有新闻图片的,有意思多了。”学生B反馈说:“英语新闻阅读我可以选择我喜欢的板块,我喜欢体育,所以北京冬奥会期间,我每天花很多时间读冬奥会的新闻,远远超过了老师要求的每天15-30分钟。”学生C反馈说:“我喜欢了解时事,老师推荐的Xinhua News App太棒了,每天都会滚动推送Top News,每天半小时,掌握天下事。”学生D反馈:“刚进行新闻阅读时,我只能读懂大概50%的内容,有时还要查字典。现在我发现这周积累的新闻词汇在后面的新闻阅读中会反复出现,基本上不用查字典了,阅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真是越读越有成就感!”学生E感慨道:“自从上了中职校后我就打算‘躺平’了,是每天的英语新闻阅读使我了解到未来我们的国家不仅需要高学历人才,也需要中职校走出的具有国际视野、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今天从新闻中了解了大国工匠们的故事,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也能成为新闻中的大国工匠!”

在阅读前测中,实验班的英语阅读平均分比对照班低了0.5分,在后测中,实验班的阅读平均分比对照班高出了3分。

综上所述,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英语新闻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新闻分享,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阅读成绩的比较可以看出,坚持进行英语新闻阅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五、结语

笔者在为期三个学期的英语新闻阅读实验中,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一)篇幅简短、难度适宜的文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笔者给学生推荐的新闻篇幅在150-250词范围内,每篇阅读时间大概2分钟,学生能够精力集中一口气读完整篇新闻。而且生词量适中,较难的单词都会在新闻分享的PPT中预先展示并解决,其他生词学生基本上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认为,只有当学生接触到的语言输入难度略高于他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才能产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英语新闻阅读资源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筛选和推荐的,符合“i+1”的原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新闻话题的多样性和时效性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思维差异感知能力

新闻话题涵盖时事、经济、文化、自然、科技、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又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甚至就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这些时效性极强的话题更加鲜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学生通过阅读国内外新闻,拓展了国际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做出合理的评判,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差异感知能力。

(三)新闻分享前进行师生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为了把握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的新闻的内容和难度,学生会提前一天将新闻PPT以QQ或微信的形式发给教师,教师浏览之后给出或需修改或肯定的反馈。遇到学生和教师共同关注的新闻话题时,师生之间经常会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讨论。随着师生交流的增多,融洽的师生关系就此建立。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

(四)课堂上新闻分享环节,加强了师生、生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每天在课堂上分享的新闻话题一般都是当下最热门、关注度较高的新闻,大部分学生在每天的新闻阅读中都会浏览到。话题熟悉,再加上生生之间的互动比师生间的互动要随意得多,基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笔者认为课堂上的新闻分享互动环节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增强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敢于并勇于在课堂上用英语发言,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经过三个学期的新闻阅读实验,笔者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公众号、App等进行新闻阅读,并把最喜欢、热点的新闻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提升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希望本文研究结果能为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1982.

[2]张志华.如何利用网络新闻英语充实阅读教学:以BBC网络新闻为例[J].中国教师,2009(S2):128-129.

[3]林海艳.英文报刊辅助高中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徐鹏.日本报纸教育工程初探[D].山西大学,2012.

[5]李雅.论英文报刊阅读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J].快乐阅读,2013(6):28.

[6]范丽迪.基于微信公众号提升中职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1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