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透视
2024-01-05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胡 桥(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消费伦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消费的价值观原本相对中立,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满足个人需求、实现社会目标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环境的变化,消费主义思潮逐渐侵蚀大学生思想。消费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和经济活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对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促进生产和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消费主义鼓励过度消费和物质追求,认为可以通过购买和拥有更多的商品或享受更多的服务来获取幸福和满足感。对于正处在人生和学术的交叉点,处在形成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关键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消费主义理念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消费行为偏离其实际需求,走向过度消费,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忽视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消费主义缘何影响大学生价值观
(一)自我逻辑:大学生在消费中追求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的构建方式繁多而复杂,但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消费都是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形式。在消费主义思潮的潜移默化中,大众特别是与时代同呼吸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昂贵的消费行为来塑造和确认自身的身份,这种现象超越了物质满足的简单层面,其根基深植于心理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的交织中,成为一种探索人类存在意义和意识本质的迷人且复杂的演绎。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的符号价值逐渐凸显,消费者愿意为品牌和特色商品买单,将自身的社会认同和价值观融到消费中。由美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梅德和查尔斯·霍顿·库尔曼等人在20 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符号互动论认为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是通过社会交互中的符号互动构建而成的,个体在与他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感知他者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进而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和看法。这些他者的反应和评价就是用符号来表示和传递的,个体通过感知和解释这些符号,来构建自己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知,这种确认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演化成了一种全新的符号表现,当人们通过购买高档商品以展示身份时,他们其实是在经济世界中寻找存在的意义,使自我价值与物质象征相结合。这种以消费为媒介的自我认同过程,实际上是在解答一个深层次的哲学困境: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定义自我存在的意义。
社会角色期望与个体的自我认知可能产生冲突,也会导致认同危机的出现,特别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这种冲突往往会加剧,引发对自我身份的重新认知和塑造的需求。许多学生进入大学时会感到割裂感,进入大学意味着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社交圈,面对新的学习任务、社会压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学生面临对自我身份的重新认知和塑造,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的出现为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空间——虚拟空间,互联网实际是一个现实社会的映射空间,人以数字形式在虚拟空间中互动,创造虚拟的身份和形象,在虚拟社交网络中,个体可以通过虚拟消费来增加社交互动和社交认可,增加个体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些虚拟奖励和激励可以激发个体更加投入到虚拟世界中,享受其中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在虚拟世界中,个体可以摆脱现实中的束缚和压力,通过购买虚拟商品、参与虚拟活动等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
(二)资本逻辑:资本操控创造伪需求
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中心驱动力在于资本增殖的需求,资本家和企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断扩大生产和投资规模以追求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然而,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和市场的饱和,经济回报率下滑,导致产能过剩、投资疲软等周期性矛盾,资本寻求的实体生产领域已逐渐呈现出增长瓶颈。随着市场的饱和和经济周期的波动,传统的物质生产空间在支持资本增值的能力上遭遇了局限,资本家和企业为了追求资本的持续增长,避免产生资本过剩的风险,开始探索新的增长突破口。
在此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崛起给了资本新的生存空间。网络技术的特点在于它可以突破传统的时空限制,让信息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几乎瞬间流通,这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使得资本能够在网络空间中不分昼夜地高速运转,极大地缩短了资本的周转时间,为资本的迅速增值速度提供了超越以往任何时刻的可能。于是虚拟空间成了一个全新的商业平台,资本家和企业完成目光转向,开发虚拟商品和服务,将消费主义延伸至网络领域,虽然虚拟商品和服务的形态是数字化的,但其背后的资本逻辑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消费主义的体现形式不同于传统实体经济,但其核心目标依然是通过销售虚拟商品和服务,实现利润的增加。个体在虚拟空间中通过购买虚拟商品,体验虚拟服务,满足虚拟需求,实现了一种新的消费主义形态,这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机会。
资本逻辑通过操控技术实现对消费的控制,在网络空间中,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购物、订阅服务、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各种信息和产品,网络空间的特性使得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消费活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购物体验,消费者似乎在此过程中获得了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决策权。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大量的个人数据被收集和储存,对普通人来说,自己的购物偏好、习惯于在哪个时间段购物、经常浏览哪些商品只是一些再寻常不过的网络行为,这些数据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即使被平台提供方知道这些信息也没有很大的损失,而这些数据对于企业和平台来说具有巨大的价值。数据算法通过分析和挖掘这些个人数据,揭示消费者的行为偏好、兴趣爱好等,从而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投放和个性化推荐。这种个性化推荐可能让消费者误以为是自己的真实需求与选择,但实际上是数据算法在背后进行引导和控制,这种数据操纵和信息过滤导致消费者在网络空间中所看到的内容被局限和扭曲,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多样性和消费自由。
(三)大众媒介逻辑:营造虚假幸福感
在现代社会,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更是消费主义的推动者和塑造者。大众媒体不仅提供了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们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如同一个无所不在的推手,媒体不仅促进了消费主义的壮大,更是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现象。
媒体逻辑在大众消费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受流量、利益和消费等多种因素驱动,媒体逻辑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动机、目的和方式。这个变化在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断向用户传递信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商品是包含了使用价值或效用,并且是能满足某种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活动。”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媒体的世界。媒体通过创建象征性的空间和建立符号意义,导引着公众的消费行为。商品的价值被赋予各种符号含义,引发公众对它的渴望,媒体的传播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更是一种价值的传递。首先,人的理性在消费过程中被感性欲望所取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在物质生产条件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社会关系,他们的思想生活的全部形态,总是由他们的生产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的。”如果将网络视为一种生产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关系的透视力。网络平台采取了一种激进的方式,编排了各种吸引眼球的内容,营造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世界,导致人们沉浸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无暇进行理性的思考。而在这一切背后,媒体无疑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媒体不仅传播商品的实际功能,更重要的是它们塑造了消费者的需求,创造了消费者对生活的新的期望。
广告、电影、时尚、艺术等各种视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宣传和营销,从而将传播媒介与消费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它会利用大众传媒将某些商品包装成能够满足安全需求、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符号”[1],通过丰富多彩的图像和形象,塑造商品的吸引力和诱人形象,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更容易被吸引和感染。同时,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的传播越来越普遍和频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图像的影响和刺激。通过美化和包装商品形象制造出一种消费的诱惑和渴求,精心构建的广告和宣传使得商品呈现出一种高度吸引力的形象,激发了人们对于这些商品的强烈渴求和购买欲望。在这种引导下,主动或被动地将自己的需求和幸福感与某种商品联系起来,将消费作为满足这种需求和感受幸福的手段。在消费主义中创造了一种虚假的幸福感,通过视觉传达的各种美好形象和场景,让人们产生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会获得幸福感的错觉。“消费主义鼓吹消费带来的快乐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获取,而是一种符号价值的享受,也就是说快乐来源于消费本身。”[2]
二、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三重消极影响
(一)消费主义使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
消费主义的盛行正在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俭观念构成挑战,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曾经被视为美德的节俭,在现今消费主义的熏陶下,逐渐被标签化为保守和落后。相反,符号消费、奢侈消费和享乐主义在校园中日益流行,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相悖。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个体层面的问题,更值得文化和社会层面反思。“将生活的价值替换为抽象的占有量和感官的短暂满足,这是消费主义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厚重遮蔽和极端扭曲。”[3]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消费主义强调物质享受和表面形象,通过购买昂贵的商品和奢侈品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成功,这种思潮逐渐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功利化观念得到了加强,大学生们越来越将物质财富作为衡量成功和幸福的主要标准。他们更加关注短期效益,对于追求即时满足和快速成功更加敏感。对于大学生来说,确实应该更加注重精神消费,将消费的重心放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提升自我知识技能上,以便更好地规划和开拓未来的人生道路。而非盲目追求奢侈和豪华,尤其是那些与自身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的消费行为。理智的消费观不仅能帮助大学生群体在经济上避免陷入困境,更能在精神上保持独立和清醒,不被物质消费主义所左右。然而,在其浪潮之下,部分大学生将大部分的生活费用在娱乐和消费上,忽视了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这不仅可能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降低,更可能使他们在人生规划上产生偏差,偏离了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另一方面,消费主义强调社会的竞争和攀比,在追求物质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中,个体常常陷入“他有我要有,他有我要优”的复杂心态。功利化观念使得个体关注于与他人的比较,希望通过超越他人来获得更多的荣誉和认可,这种虚假的竞争观念也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会的浮躁。“其个体需求被创设、其个人理想被规制,占有财富、消费商品、显示身份成为人生唯一的价值追求。”[4]
另外,功利性的盛行也进一步推动了消费主义的扩散。大学生将追求短期的实际利益和满足作为主要的行为目标,这导致了过度消费和物质浪费现象的日益严重。消费主义和功利性的相互催化,使得个体沉浸在不断追求物质满足和享受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反映出,个体在追求物质满足的过程中,逐渐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构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提高他们对于精神价值和社会责任的认识,成了当下社会和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消费主义使大学生审美扭曲
网络消费主义背景下的“唯物主义”价值观无疑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他们沉浸在过度追求物质的拜物教式行为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物品的物化程度加剧,商品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其实用价值。然而,这种过度的物化趋势可能使大学生们过分关注物品的外在表象,而忽视了物品背后的深层次价值以及他们自身更重要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首先,消费主义有可能对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追求产生削弱影响。消费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倾向于追求快速、便捷和低成本的消费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大学生们的审美追求和理解变得肤浅和简单化。他们可能更喜欢那些容易获取、能快速带来短暂愉悦的艺术和审美对象,而对于那些需要深入挖掘、长期投入才能真正领略的艺术和美学体验却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兴趣。例如,在音乐领域,大众化的流行歌曲因为其直接易懂的旋律和歌词被广受欢迎,而更为深沉、需要更高音乐素养才能欣赏的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等往往被忽视或边缘化。网红歌曲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风靡全平台的“洗脑歌”,打开APP 连刷几个视频都是同样的背景音乐,但没有人能保证几年后还有人记得。同样,在电影领域,观感直观、娱乐性强的商业片往往比那些深入描绘人性、探讨社会问题的独立电影更受欢迎。
其次,消费主义也会导致大学生的审美生活趋向庸俗化。受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可能过分追求流行趋势和时尚潮流,而忽视审美活动的内在价值和个性化表达。他们可能在追求大众消费的审美产品过程中,忽视了自身独特的审美兴趣和价值取向,过于看重物质享受和外在的社会标签。事实上,审美生活不仅仅是追求和体验美,更是通过审美活动来提升个人素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人文情怀的重要过程。然而,当大众媒体和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消费名牌来彰显社会地位和个人品位的现象,就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审美生活走向异化。
最后,消费主义的危害体现在削弱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阿多诺和霍尔克海默的“文化工业”理论为此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解读框架,按照他们的观点,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产业通过大众媒体的标准化和商业化,成功地将艺术和审美贬低为工业生产的产品。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主动选择和批判能力逐渐削弱,被动接受和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受消费主义的影响,大学生可能对市场和流行文化的导向形成过度依赖,从而在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的自我省思上显得力不从心。当媒体对某种审美风格或审美产品进行过度宣传时,他们可能会无视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盲目跟随大众潮流,这也是消费主义的目的。消费主义要的是趋同,防止人产生批评性的思想,这样一来,人也就无法抵御消费主义了。
(三)消费主义使大学生丧失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这个犹如指南针一般的存在,指引着大学生们在复杂世界中前进的方向,激发着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他们的精神世界、行为选择以及人生理想,无疑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首先,消费主义文化明显冲击了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源于消费主义对物质和即时满足的过度强调。消费主义这种极为重视物质享受和贪欲乐享的价值观,看似有吸引力,但实则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重要的价值被消费主义文化所忽视。消费主义对个人的物质追求和即时满足的重视,不仅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接纳,而且对他们坚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负面影响。当消费主义成为主导,它的盛行使得物质追求变得越来越重要,这种倾向性对大学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对他们个人的理想信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次,消费主义的世俗化和短视化也对大学生的理想追求构成了威胁。这使得在人生选择面前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与本应追求的长远的、精神的、超越性的价值观相悖。而更深层次地,这种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中,塑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信念体系,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出现了明显的转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世俗化、物质化,他们的世界观也越来越注重短期的、浮于表面的满足,而对长期的发展和理想的追求则显得忽视甚至冷漠。这种趋势使得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从超越性走向世俗化,从而使他们的理想追求发生无可辩驳的转向。
最后,消费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扩散,以其潮流和反叛的形象吸引着大学生,将一种轻浮、自我、反主流的价值观深深植入他们的心中。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轻浮戏谑、毫无尊重感的信息,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极易受到其负面影响,这无疑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念被消费主义异化,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而无节制的商业化同样剥夺了大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对人生的真正理解,在消费主义的狂潮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化,人际关系也变得冷漠。
三、破除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路径
(一)多渠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德性修养
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力军,消费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但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功利性消费观泛滥,大学生消费行为中逐渐显露出功利主义倾向,这使得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克服消费主义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让大学生在面对消费主义的挑战时有了坚实的思想武器,我们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克服消费主义,提升大学生德性修养的方法和智慧。
首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含的哲理深邃,而这些都是在中华民族长久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的精神寻求,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印记,也为中华民族延续、发展提供了丰富养分。《周易·否》提出“君子以俭德辟难”,强调了俭朴的德性有助于预防奢侈和道德沦丧等问题,而且还阐明了在面对危机,尤其是在物质短缺的困境时,节俭的态度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困境。《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提出“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思想,强调节俭是所有道德行为的共性,奢侈是所有恶行中的最大者。《论语·八佾》提出,“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将人的消费行为,包括节俭和奢侈,与人性的欲望相挂钩,认为纵容欲望无疑会导致奢侈,而要实现节俭,就必须抑制欲望。他们倡导的以俭遏奢的伦理准则,主张通过对人性欲望的自我调节来实现,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需要把握好度。勤俭养德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此为指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生觉悟;尊崇“天下大同”和“仁者爱人”的理念,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理解并回避个人主义思想的陷阱,将自身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自觉地为建设伟大时代作出贡献。更进一步,能引导大学生划清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界限,从而帮助大学生化解精神危机。
其次,在复杂变化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必须依靠创新和整合,这需要我们将传统文化与大众传媒进行有效结合,多渠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俭以养德”思想,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以更接近现代生活、更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可以通过电视、电影、书籍、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创作出一些有关“俭德”的作品,创新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内容,让这些潜移默化的熏陶无处不在,使大学生通过观看或阅读这些作品,了解和接受“俭德”思想。这种方式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等年轻一代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有助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要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能回应现代问题的智慧和解决方案,通过创新的方式,提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元素,用以指导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消费主义造成的精神生活的空虚、价值观的扭曲等。
(二)发挥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培育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的环境正在不断发生改变。其中,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多元化的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这个目标不仅仅涵盖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且特别强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其中对消费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显然覆盖在内。因此,利用好思政课的育人作用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首先,充分利用教育的主平台,将消费道德等相关的知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已经成了高校的基础必修课程,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深远的影响力。与时俱进的同步更新思想政治课中的消费知识、经济常识、以及过度消费的危害等等。通过这样的课程灌输,引导大学生理解到消费并不只是一味地满足物质需求,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引导他们按照诚实、适度等原则,做到勤俭节约,有计划、有目的地消费,从而形成绿色、理性的消费观。此外,思想政治课还需要深入探讨消费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包括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等常见的消费陷阱,让大学生了解到,如何在享受消费带来便利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降低自身的消费风险。通过系统的消费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实现消费需求的过程中,降低风险,提高安全意识。
其次,把牢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要方向,重新塑造大学生审美,理解、辨别主流文化。在筑牢大学生的价值观防线这一核心使命上久久为功,通过思政课程开展循循善诱,使大学生了解到消费主义所设下的幻象陷阱,同时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培育。一方面,要阻止消费主义思想的渗透,必须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消费主义的教育内容,使青年能够揭开消费主义的虚伪面纱,重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其深刻理解商品的含义,从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商品不只是可以满足个人欲望的实物,更是承载社会关系的载体,帮助大学生避免陷入物质消费主义旋涡的同时让他们理解劳动的艰辛,并更好地掌握消费的度,做好适度消费。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优化,以及通过培养青年的劳动精神,我们可以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使他们在享受网络消费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能够理性看待消费,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和个人发展的双重目标。
(三)提高传播媒介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社会消费氛围
在当前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化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日益显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传播媒介对于社会消费氛围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各种利益诱导下的媒介行为往往会扭曲公众的消费观念,引发一些不良的社会消费趋势,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消费氛围,提高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需要强化对传播媒介的监督和管理。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媒介传播行为,杜绝带有不良消费导向的信息的传播。例如,可以制定严格的广告法规,限制和处罚违反法规的广告发布;制定电影、电视和网络节目的制作和播放标准,禁止播放含有消费误导信息的节目。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媒介的监督力度,通过社会监管、公众舆论等多种形式,防止低俗文化产品的扩散。这方面可以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如公众参与的媒体监督体系,以增强媒介监督的效率和有效性。
其次,传播媒介本身在塑造健康社会消费氛围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媒介需要坚守社会责任,注重社会效益,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这意味着传播媒介需要通过自我审查和管理,头部广告分发商建立内部自查机制,严格制定审查标准,主动排除带有不良消费导向的内容。同时,传播媒介应当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传播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引导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此外,传播媒介还需要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声音引导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最后,提升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是保证传播媒介能够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因此,对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应被高度重视。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能在自身的工作中充分体现出社会责任。同时,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行业规范,引导媒介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促使他们在遵守法律的同时,也尊重行业道德,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