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及推进路径

2024-01-04孙晋海许嘉禾郭迎清

体育科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术特色理论

孙晋海,罗 亮,许嘉禾,郭迎清

(1. 山东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2. 山东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已成为学术界积极探讨的重大课题。

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某一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学术研究,从而形成学术体系,一门学科才能得以确立和发展(徐勇 等,2021)。可以说,学术体系是连接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中介和枢纽,又是支撑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基础和内核(张雷声 等,2022)。体育学学术体系是在学科体系的框架下对体育学研究论域、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予以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而形成的知识论、价值论、方法论体系,重点在于解释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规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的整体架构中,学术体系构成了体育学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内核(杨桦 等,2022)。因此,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和新任务,构建更具科学性、开放性、民族性的体育学学术体系,为中国特色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1 当前我国体育学学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学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领域呈现出横向交叉融合和纵向细化延伸的发展态势,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议题更加关注现实问题、聚焦学术前沿;学术研究主体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综合化,学术支撑平台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更为广泛便捷,呈现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特征,为体育学科建设和体育话语生成提供了学术和学理支撑。但随着中国特色体育实践的不断创新发展,体育学术研究面临的体育实践议题不断丰富,解决实践难题的需求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1 学术研究创新性较弱,原创性体育理论成果不多

创新是体育学研究的驱动力。目前,我国体育学研究阐释性研究较多,探索与发现不足,发明创造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体育学研究原创动力不足、前瞻性不够。在体育学基础性研究方面,我国体育学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础较多来自相关学科,受相关学科研究范式和思维框架的影响较大,立足于我国体育学学科特点所形成的具有重要理论创新价值和丰厚学术思想内涵的研究成果较少(杨桦 等,2020)。在应用基础性研究方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密切结合体育实践,站在新角度、应用新理念、运用新方法,研究体育实践需要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不足。

1.2 学术成果转化率较低,回应体育实践需求度不高

目前,体育学研究成果贴近体育实践不够紧密,对体育实践需求的回应不够充分,破解体育实践难题的成效不明显,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落地”能力较差(杨桦 等,2020)。相较于成果转化、回应体育实践需求,研究者更为重视学术成果的出版、发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课题近5 年年均立项184 项,但结项成果能够直接转化应用的不多,智库研究被采纳的较少,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资政作用不明显。此外,体育学学术成果转化不理想的部分原因也在于学术成果转化机制不畅通,相关部门(单位)主动吸纳体育学学术研究成果的意识不强,使大量的优秀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

1.3 学术研究方法借鉴较多,特色研究方法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在方法选择方面过度关注相关学科新方法,对新方法解决体育领域问题的适配适用度思考不够,存在对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简单性理解和粗糙化选用等问题;在方法运用方面,则存在“为了方法而方法”“研究方法工具化”以及方法滥用等问题;在研究方法创新方面,多个方法的综合应用较多,而对研究方法的拓展性和创新性关注不够。

1.4 学术研究平台建设较慢,学术争鸣氛围不浓

目前,在我国体育学术期刊总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权威性、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学术期刊数量更为不足,且存在综合性期刊多、专业性期刊少的结构问题;各期刊趋同化问题日益凸显,栏目设置特色不突出,对学术争鸣的重视不够;国内出版发行的英文体育学术期刊数量相对不足。体育学专门性学术著作出版机构少且研究者撰写学术著作的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导致体育学学术著作数量较少,具有高水平、高影响力的著作更少。举办的国内及国际高水平体育学术会议相对较少,会议主题设计前瞻性和应用性不够,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学术争鸣氛围不浓厚。

1.5 学术研究主体多元协同不够,学术评价体系建设迟缓

当前,我国体育学学术评价主体(组织者、评价者、监督者)多元协同不够,评价客体(对象)多元化不足,权威性的学术成果分类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对体育学创新性、突破性研究成果的专门性评价有待加强,对体育学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性成果、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破解性成果评价的关注度不够。以质量为导向的体育学术评价制度还不完善,重视成果数量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对学者代表性学术成果以及长周期性学术成果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术评价的权威性和学者对学术研究的专注性,我国体育学学术评价体系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

2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的基本遵循及价值取向

2.1 基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给中国体育开辟了宽阔的道路,提供了理论创新、学术繁荣的源头活水。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是对政治性、学术性、逻辑性有机统一的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以下基本遵循。

2.1.1 坚持以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必须以习近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理论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四个重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增强为国争光的能力”“推动体育均衡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等指示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提供了思想指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的理念与行动的全过程。

2.1.2 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的第一要义。体育学是实践性突出的学科,如何将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相衔接,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是体育学学术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要实现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破解体育实践发展难题为立足点和着力点,去回答体育发展的困惑,去指导体育实践走出困境。体育理论只有真正贴近体育实践,在破解体育实践发展难题中才能得到淬炼,才能检验其正确性,实现理论升华,这样的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才具有解释力和指导力,体育学学术体系建设才具有生命力。

2.1.3 坚持学术对学科的引领

体育学学科体系涉及学科建设、学科布局、学科分类、研究方向、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人才培养模式等,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较为固化的制度安排。体育学学术体系则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创新过程中,通过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学科内容,促进体育学学科建设,引领体育学学科发展。体育学围绕体育实践基本议题展开的学术探索,在引导学科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会形成学科间互动的界面,从而在打通学科间联系的基础上打造跨学科的平台,以渐进的方式推动学科呈多样态的发展态势,以水到渠成之势促进学科体系的建构。

2.1.4 坚持立足中国面向国际

秉持国际视野是新时代体育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只有对国外体育发展的理论、经验进行借鉴、吸收与融合,才能使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站在国际高位上。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不能割裂历史,抛弃一个民族存在之根本,而要将文化和思想的本土继承作为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基础选项,将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基本思路,充分展现体育学学术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2 价值取向

体育学学术体系是构建体育学的核心,其价值取向在学术体系构建过程中支撑着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立场、态度和倾向。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取向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理论、实践等层面,对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理念、目标以及导向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2.2.1 政治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应以回应国家发展战略为政治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1)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体育学学术研究应以“主动健康”“健康关口前移”“运动是良医”等新观念为引领,对健康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重点领域进行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的预判和推进,充分发挥体育在预防、康复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努力实现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全覆盖的运动健康促进服务;2)推动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学学术研究应聚焦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助力国民经济发展、传承中华体育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特有的功能与价值展开,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学理支撑;3)促进全球体育共同体建设。体育学学术研究应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推进多领域的体育合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包容”“和为贵”精神来处理国际体育争端,用“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精神开创国际体育治理的新格局,拓宽国际体育学学术交流场域,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全球体育共同体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2.2.2 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应以体育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传承与转化、融合与繁荣为文化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1)增强中国特色体育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加强中国特色体育文化研究,强化中国特色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价值,丰富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促进中国体育文化在国际认同中走向世界;2)推进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传承与转化。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涵养为动能,对各民族在体育实践中创造的民族、民间、民俗体育运动项目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国特色体育文化;3)促进体育文化融合与繁荣。兼取中西体育文化之精粹,推进国际体育文化多形态融合共存与繁荣,消解国际社会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偏见,扩大中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2.2.3 社会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应以推动全民健身、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1)推动全民健身。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导向,构建系统的体育知识理论体系,强化人们对体育的正确认知,激发人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推进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不断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提升;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体育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路径,通过“体育+”和“+体育”模式的研究,助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体育力量;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功能,高质量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2.2.4 理论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应以彰显中国特色体育学理论体系、促进体育学学科建设、提升中国特色体育理论的国际表达为理论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1)体育学理论体系要彰显中国特色。应紧密结合中国体育实践,回应和解决中国体育现实问题,提炼体育学学科知识内容,研究体育学基本理论问题;2)促进体育学学科建设。应将揭示学科演化的动态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学术成果,作为知识供体输入学术体系,进而形成开放的、持续演进的体育学知识体系,为体育学学科理论建设提供思想、观点和学说等,引领学科发展方向;3)提升中国特色体育理论的国际表达。应立足全球视野,用中国智慧和方案解决世界体育理论难题,提升中国体育理论的国际影响力。

2.2.5 实践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应以指导中国体育实践、促进中国特色体育理论现代化发展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为实践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1)指导中国体育实践。应在中国体育实践中进行学术探索,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主体性、原创性的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形成理论成果,进而指导体育实践;2)促进中国特色体育理论现代化发展。应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予体育实践的全新目标和内容,加强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创新,促进中国特色体育学理论现代化发展;3)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应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立足我国体育改革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体育学学术研究,推动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3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构建的推进路径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是包含学术理论体系、学术研究组织体系、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及学术评价考核体系的立体建构(中国政府网,2022;图1)。

图1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基本框架Figure 1. Framework of the Academic System of Sports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3.1 围绕学科发展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理论体系

体育学学术理论体系是学术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体育学学科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是成体系的理论知识。通过学术理论的基本概念、特定语言和思想陈述,表达体育学学科的基本内容,是体育学学术发展的历史规律、现实动力、发展道路、目标任务等问题的学理支撑。

3.1.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体育哲学理论

中国体育哲学研究以形上学、知识论与价值论立场,揭示、确证体育的本质、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在不断引介、吸收国际体育哲学优秀理论成果及与其他学科的碰撞和交流中逐渐发展完善,并生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哲学研究主题领域,如中国语境下的“体育”概念辨析与本质属性的形而上学深描,体育知识、认识的主客关系、主体间性及其体认范式、具身化转向研究等,均包孕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哲思智慧,架起了体育沟通感官经验世界与现实意义世界、抽象观念世界与具象感知世界的桥梁,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哲学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体育哲学理论研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体育发展实际,一方面,加强国际体育哲学优秀理论成果的引介、译介与学术对话、交流;另一方面,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体育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相结合,以现实关切引领体育哲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哲学理论体系。

3.1.2 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根本宗旨的体育社会学理论

体育社会学是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中最早产生的研究领域之一,中国体育社会学与社会转型的时代特点以及“体育强国”“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紧密关联,具有“理论性强、研究规范、扎根实践”等特征。经过20 多年的发展,体育社会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较大进步(马思远,2019)。体育社会学如何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如何更好地分析回应社会发展中体育面临的问题,这需要在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重视运用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深化对体育社会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强体育社会学基本理论研究;2)注重体育社会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创新,拓展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3)注重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规范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3.1.3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石的体育经济学理论

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是在借鉴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经济实践而展开的。长期以来,在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中,较多地运用了新古典主义、制度主义以及内生、演化经济学等一系列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范式。然而,传统西方经济学难以解释中国的崛起,更难以完整诠释产业市场和国家制度兼备的我国体育经济的现实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体育经济的出现充分证明了中国基本经济和体育制度的效能与优越性。要认识这种变化,研究这种发展,就必须从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中寻找中国自己的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石,以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体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为基本议题,以中国体育经济实践为抓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导向,加快体育经济发展新问题、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理论的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经济学理论。

3.1.4 以唯物史观为主体工具的中国特色体育史学理论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差异化的话语与叙事。在研究观念上,经历了从早期的“进化+传播史观”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现当代“发展史观”的转变;在研究范式上,经历了从基于世界范畴的“西方+中国”的体育史研究到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道路+主要任务”的体育史研究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体育史学研究中“西方中心论”意识的突破,体育史学研究开始围绕一些概念和观点展开证伪与争论,但整体上以中国特色为中心的体育史学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体育史学研究的主体工具,在概念、原理及历史叙事的体育史学理论研究中构建唯物史观的解释体系,建立新时代所需要的、对于我国体育历史与现实问题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中国特色体育史学理论。

3.1.5 以体育管理实践为基础的中国特色体育管理学理论

体育管理学源于体育管理实践,并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当前,体育管理学研究领域,如竞技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管理、赛事运营管理等,多以西方现代经典管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体育管理实践问题、对中国体育管理实践的本土特征归纳与总结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基于中国体育管理实践的体育管理理论。因此,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育管理学理论过程中:1)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根于中国体育的实践,着眼于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作出符合中国体育发展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理论回应,提升符合体育管理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中国体育管理实践;2)要进一步梳理挖掘中华优秀管理思想和理论,结合当下我国体育管理研究成果,形成中国特色体育管理理论体系。

3.1.6 以法治中国建设为依托的体育法学理论

体育法学理论研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的美国、意大利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我国体育法的研究一段时间内以探究西方体系的体育法律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为主,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结合进行实际分析的研究相对不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我国法律体系发展与改革的中心议题,更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内容之一。2022 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标志着我国体育法的发展实践进入了新阶段。作为体育学与法学高度融合的理论研究领域,体育法学理论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法治中国建设对体育领域提出的新方向和新要求,加强完善体育相关法律体系研究,扎实推进依法治体、公正司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创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法学理论,在法治中国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

3.1.7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体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本质就是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培养目标。当前,我国体育教育教学研究较多集中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体育课程教学、课外体育锻炼等层面,尚未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和体育的重要论述,构建中国特色体育教育思政体系,将立德树人贯彻到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完善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

3.1.8 以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为目标的体育新闻传播学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为体育新闻传播学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担当与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体育新闻传播学伴随着全球化时代体育发展的深入和体育媒介化程度的提升而不断发展。从服务国家战略和我国体育实践发展角度看,新时代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承载着“体育健康传播和体育国际传播”的使命担当。我国体育发展实践、世界体育发展的新变化都对体育新闻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特色体育新闻传播学亟待加强理论创新:一方面,要立足中国,提供更具现实介入度、解释力与引领性的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理论;另一方面,要放眼全球,回应世界性体育新闻传播重大问题,面对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需要,探索构建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体育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

3.1.9 以中国特色运动竞赛体系为目标的运动训练学理论

与其他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不同,我国运动训练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如“三从一大”原则、项群理论、运动选材理论等,在创建伊始即具备较浓厚的本土特色,较充分地反映出我国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实践发展。近年来,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升,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体现在研究对象的多目标性、研究领域的跨学科性、研究范式的多应用性,更加强调运动竞赛参与主体和客体的系统性,充分发挥了学科理论对训练参赛实践问题的指导作用。运动训练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研究竞技体育创新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理论,形成新的特色理论成果,推动我国运动竞赛体系的社会化、制度化、多样化和智慧化,从而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供科学训练理论支撑。

3.1.10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为导向的民族传统体育理论

民族传统体育最能够彰显中国体育的特色。在长达数千年的东方农业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体育,因气候不同、地理不同、文化不同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杨桦 等,2022)。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成果有着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传统文化转型发展、助推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功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导向,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传承为根基,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制度规范的挖掘、整理和改良为手段,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观念精神的解释、发扬和传播为目的,形成一套既能系统地总结、回顾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往的,指导、引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未来发展的,真正服务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的中国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理论。

3.2 围绕共同体宗旨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研究组织体系

学术组织是指以从事科学研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的的组织,是以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为目标而进行合理管理与协调的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社会实体(周敏,2012)。体育学学术组织是体育学术共同体的载体,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引导研究、创新知识、聚集人才、促进学术的重要功能,在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中具有重要地位。

3.2.1 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为核心引领

中国体育学学术组织体系的构建,要充分彰显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在学术共同体中的核心引领地位,充分发挥学会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学科全覆盖的优势,以国家级学会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感召力牵头体育学学术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制定;充分发挥27 个分支机构的学科支撑作用,担负起在课题立项、期刊建设、人才托举、学术交流、学术评价、科技评奖、标准制定、科技合作、决策咨政、国际交往等方面的组织实施职责。同时,通过搭建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的主渠道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体育学术组织的学术活力和创造力,带领我国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学者开展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

3.2.2 以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体力量

高校及科研院所是体育学学术组织体系中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研究的主力军作用,要结合自身特色,利用体育学综合性学科特性,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科研院所要依靠其专业性强、研究种类丰富的特点,突出研究特长,积极探寻推进“体育+”研究;高校应借助其学校学科门类丰富的研究优势,展开体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促进“+体育”研究,推动体育研究的交叉融合。与此同时,打造体育科研机构、高校、智库于一体的体育学学术交流平台,赋予其学术研究与交流的主导权,实现多方学术研究的交流与融通。

3.2.3 以体育智库为主干支撑

体育智库作为开展体育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研究与咨询服务的机构,具有提供思想产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培养公共人才等功能,是体育学学术组织的主干支撑。体育智库以解决体育实践问题为导向,聚焦国家战略要求,站在体育研究前沿,在具备详实的数据和精准研判的基础上,提出前瞻性、科学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体育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是智库建设的源泉和根基,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凝练出的学术思想、观点和理论为体育智库的建言献策提供了学理支持,对解决体育实践难题、实现决策咨政的价值、提高决策咨政的效力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推进体育学理论的创新,不断完善体育学学术体系。

3.3 围绕学术繁荣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平台支撑体系

体育学术繁荣需要平台进行支撑和呈现。体育学学术平台支撑体系主要由学术期刊、学术著作、学术会议等构成,承担着体育学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任务。

3.3.1 推动体育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体育学术期刊是传播体育学学术成果、开展体育学学术交流和引领体育学学术创新的重要阵地。新时代体育学术期刊建设要以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学术期刊为目标,引领体育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向,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1)提升体育学术期刊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体育大局的能力,在现有期刊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开辟专栏、主动设置议题,刊发具有思想性、原创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回应和解决体育发展的重大问题、重点问题、关键问题;2)找准期刊定位,以高质量期刊引领学术创新,做优做精学术内容,提升期刊质量,打造期刊品牌,综合考量国家的战略需要、期刊的资源优势、期刊群总体布局,找准期刊定位,实现特色化办刊,避免同质化倾向;3)促进体育学术交流,充分发挥期刊传播思想、引领创新、培养人才、促进交流的作用,通过搭建学术期刊的作者、审者、编者三方交流平台等方式,形成期刊高质量发展、队伍高水平建设、成果高效率转化相互推动的协同效应;4)加强数字出版建设,把握融媒体发展趋势,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模式,扩大体育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助力我国体育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3.3.2 建立健全体育学术著作出版机制

学术著作作为展现与传播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载体,在助力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严格的学术著作出版机制是高质量学术著作出版的基础:1)强化学术著作的选题、内容评审机制,严格同行专家匿名评审环节,严控书稿的学术质量与学术水平;2)完善学术著作的出版资助机制,将学术著作的出版资助与学术评价结果相结合,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学术著作的资助等级和金额;3)健全学术著作对外传播机制,用好国家相关政策,依托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华学术外译等项目的支持,不断提高体育学术著作对外传播实效,根据国际体育市场需求,加强中国体育学术成果的国际出版;4)优化学术著作的数字化出版机制和媒体融合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目标受众提供数字化体育学术成果。

3.3.3 促进体育学术会议多元化发展

体育学术会议是体育学学者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观点、探讨学术前沿的重要平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体育实践的发展,体育学术会议应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在内容上要体现精准化、专门化,会议内容的设置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学术问题导向,通过专门的学术讨论,研讨精准解决体育实践发展问题的路径;2)在载体上要体现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参会体验和学术交流效果;3)在形式上要体现多样化,形式新颖的学术会议能让交流更加充分和深入,学术会议组织者可根据需要组织诸如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科普讲座、学术竞赛、学术论坛、学术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4)在地域上要体现国际化,积极举办体育学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全球体育学学术问题研究,促进体育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化交流与互动。

3.4 围绕创新生态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评价考核体系

学术评价是鉴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引领学术方向的重要手段,是体育学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指挥棒。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体育学学术评价体系,是形成良好体育学创新生态的基本保障。

3.4.1 加强体育学学术评价主体的多元协同

体育学学术评价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任何一方的评价作用得不到发挥或发挥不当,都会影响学术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应建立健全体育学学术评价各方主体责任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加强学术评价主体的多元协同和联动:1)推进评价主体(评价组织者和评议者)的多元化,在评价中可将第三方评估机构纳入学术评价主体,并基于体育学的综合性、交叉性特点建立综合多元的评议专家库,依据成果需要组建专家评议组;2)明确评价主体的责任,学术评价组织者应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创新学术评价活动组织形式,规范学术评价活动程序,确保学术评价活动的科学、公正;学术评议者负责评价学术成果,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熟悉所评学术成果,确保学术评价结果科学、客观、公正;学术评价监管者负责对学术评价组织者的组织过程和评议者的评价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应健全监管体系和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监管到位、高效;3)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的评价机制,协调不同评价主体之间的认识差异,综合各评价主体的学术判断,充分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优势和智慧,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协同的良好局面。

3.4.2 强化体育学学术评价客体的综合多维

学术评价客体是指被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研究者、学术成果和学术平台等。应准确识别体育学学术评价客体的差异,对不同的学术评价对象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评价:1)综合评价研究者的学术水平,既要评价研究者代表性成果,客观分析其学术创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又要评价研究者的整体性学术成果,综合分析其成果的数量、类别、质量和贡献等,全面把握成果的总体水平和影响力;2)体育学学术成果评价要注重多样化,论文、专著等基础性研究成果要重点关注其创新性,尤其是原创性,研究报告、咨询建议、行业标准等应用性研究成果要重点关注其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专利、软件等开发性研究成果要重点关注其能否解决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和关键性技术问题;3)对体育学术平台的评价要注重多维性,如评价学术期刊要注重政治导向、内容质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传播力,综合关注体育学术期刊对国家重大战略的聚焦性、面向国际国内体育科技主战场的前瞻性、研究中国体育实践真问题的客观性、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引领性等;评价学术会议要注重其引领力、传播力和影响力,重点关注体育学术会议主题的前瞻性、学术性、现实性,参会学者的影响力,会议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学术会议的层次与规模,学术会议的形式与传播方式等。

3.4.3 采用科学有效的体育学学术评价方法

体育学学术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应针对多维的评价对象,以提升体育学学术研究质量为核心,以评价成果的创新性贡献度为重点,采用科学有效的学术评价方法。1)注重提高定性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组建多元化、专业型、全领域的同行评议专家库,根据实际评价需求,进行同行专家的遴选和动态调整,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评价;2)注重提高定量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科学选择量化评价指标,精准选择量化评价工具,规范定量评价流程,实施分类与分级评价;3)充分发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各自优势,既要关注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定性评价方法,又要重视以量化指标、数学计量为基础的定量评价方法;既要保证以客观、实效、创新为主的具体要素评价,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又要防止过度依赖定量评价方法,辩证、统筹地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3.4.4 构建权威公正的体育学学术评价标准

权威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是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研究的重要导向,是衡量学术质量和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尺。构建权威公正的体育学学术评价标准:1)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综合关注学术成果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回应、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等;2)关注解决体育现实问题,分类制定体育学学术评价标准,充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客体的多维性,对体育学突破性研究成果、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性成果、学者代表性成果、长周期性成果等的评价应制定公平合理、对接国际的专门性评价标准;3)凸显评价的学术性,科学遴选体育学学术评价指标,围绕内容原创性、论证科学性、研究规范性等维度,针对不同评价对象科学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及权重,确保学术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公正性。

4 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是体育学自身理论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核心任务。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体系要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学术对学科和话语的引领、坚持立足中国面向国际作为根本遵循,坚持学术体系构建的政治、文化、社会、理论、实践价值取向,围绕学科发展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理论体系、围绕共同体宗旨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组织体系、围绕学术繁荣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围绕创新生态建立中国特色体育学学术评价考核体系,为构建特色鲜明、内容完备、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的中国特色体育学提供学术和学理支撑。

猜你喜欢

学术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医的特色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